APP下载

高校心理学实验室建设思考

2014-02-06梁永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室实验教学

梁永红

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肇庆 526061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自身奥秘的科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中的许多理论来自于实验。我国实验心理学发展较晚,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实验室建设不完善、不科学。既有经费投入不足,设备落后陈旧,难以开展有效实验教学的问题;也有缺少规划,乱建设,重复建设,盲目采购设备,仪器设备因不适用或教师不会使用而闲置,造成浪费的问题;有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演示性、验证性项目偏多,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实验较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达成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也有人才匮乏,水平有限,管理不善,不能发挥实验室应有效能等问题。当前高校心理学实验室建设正处在改革和发展阶段,存在问题在所难免,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抓住问题的核心探索解决办法。

1 定位问题:实验室能否建好的上层决策问题

为何要建实验室,其意义是什么,要建到什么程度等是学校、院系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是属于院系办学决策的上层管理问题。它涉及实验室的存在与否、规模大小、资金投入、管理配套、持续发展等问题。现在,许多人在谈实验室建设、改革和发展,但多集中于实验室实体建设问题,很少涉及实验室定位问题。如果定位问题在学校和院系领导层面不明确,或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分歧等,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当然,所有实验室的建设都需要审批,通过可行性论证,但不少“可行性”是因为当时的学科需要,或因其他学校已建该类实验室而跟风建设。建后如何规划、如何发展、如何使用、如何管理、如何配置管理队伍等一系列问题被提了出来,但难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例如:关于加大实验室投入、落实实验室人员待遇等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实验室进行重大改革,引进专业对口的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举措就无法落实。因此,作为实验室教师和管理人员,客观真实地论证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意义,结合办学实际提出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建设方案,并真正取得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为实验室建设打好基础。

教育部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是培养基础实、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创新型大学生的重要环节之一。实验室是高校校内的实践基地,建好实验室是办好高校的必要条件之一。大学实验室的建设和规划首先要着眼于社会需求,服务于人才培养,并围绕根本任务不断进行实践、改革和创新,“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知识和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教育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验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关键。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主战场。大学不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更是汇聚创新型人才,产生创新成果的战略高地,是创新型成果的发源地[1-3]。

心理学实验室与心理学是同时诞生的,没有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就不能被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实验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规律的最重要的场所,在这里,心理学家可以方便地重复、验证一些心理现象的存在及生产规律。在心理学发展的120多年的历程中,绝大多数心理学流派将实验研究作为其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并且将心理实验渗透到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正是心理实验研究的大量成果,形成了教育和教学理论基础,成为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依据[4]。只有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才能更好地让师生探索心理现象和规律,才能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毕业生,达到培养目标。

2 人的问题:实验室建设的核心问题

在实验室建设中,“人”是核心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队伍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主要包括从事实验的主讲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目前,在高校中任教的教师多为“学术型”专家,而不是“应用型”人才,大部分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很少有到生产或实验一线工作的经历。因此,教师的学历、学科背景、知识结构足以胜任理论教学工作,但是他们的实验室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却普遍严重缺乏,难以真正承担和顺利完成各项实验教学任务。这是我国高校实验人员的共性问题,也是影响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任何设备都需要人来管理,任何实验都要由人来完成。无论多大的实验室,多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否发挥作用,最核心的问题依然是人的问题,是人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实验室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国内很多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师由理论课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由于缺乏扎实的、系统的心理学实验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实验教学上很容易出现思想上轻视,实践上力不从心,教学观念落后,实验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单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应加大力度引进实验教师或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实践能力的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实验教学技术。对新上岗的教师采取试做、试讲、听课、评课的方式,让他们懂得实验教学的技术与规范;对青年教师采取“一对一”的“传帮带”培养方式,加强他们对新理论、新技术的学习,并组织他们外出学习、参加研讨会等[5],学习先进经验。

同时,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首先,聘请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是实验管理队伍的核心,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带队人[6],对做好实验室短期和长远规划,在实验室管理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实验室主任应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有一定社会影响,有较高威望,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能高瞻远瞩、做好合理规划,品德高尚。其次,要为实验人员创造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由于实验室定位不明确,常常使得人员不足或水平较低,为解决这一现状,可通过各种形式在职或脱产培训,采取短期和长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有效更新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之掌握新技术,培养新能力,使他们积极融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并取得更高的学历和学位[7]。逐渐建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骨干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同时明确这支队伍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

此外,还应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采取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培训、转岗、分流多渠道并举,加快实验技术队伍的结构调整。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严格考核,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必须提高实验队伍的待遇,包括工资、职称、岗位津贴和分房等方面。只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合理的待遇,才能稳住人才、留住人才,否则,培养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的实验室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3 开放与否的问题:实验室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建设了不少实验室,但基本为该专业和该学院所用,实验室建设“各自为政,小而全”,甚至“划地为营”。因而知识封闭,缺乏活力,甚至死气沉沉。实验室和设备闲置、使用率不高等导致实验效能不佳,长此以往,会让师生、领导对实验室建设失去信心,对实验室投入提出质疑。

建设实验室是为了有效地使用,因此,设法提高实验效率成为当今实验室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告诉我们,开放实验室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全面开放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对该院系的相关专业实现全面开放。传统实验室一般在有实验课时才开放,即定点、定时、定人开放。由于专业实验课不多,常常出现“一天打鱼,三天晒网”的现象。因此,实验室全面开放首先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该院系的师生开放,鼓励师生申请相关实验,使实验、研究、创新成为一种常态,让实验室成为师生学习、实验、研究、创新的最重要场所。二是条件成熟的实验室应实现对全校师生,甚至社会开放。这样就可以考虑合作共建的问题。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投入到实验室建设中的资金也是极其有限的,在此形势下,实验室可尝试“合作共建”或“借船出海”。例如:心理学实验室与医学单位、兄弟院校合作,共享设备和人力资源。学校可集中财力建心理学综合实验室,如将心理学基础实验室、心理统计实验室、心理测量实验室等集成建立综合实验室,从而有效地节省空间、财力和管理的人力,避免重复建设[8]。待条件成熟后,实验室可向生活和生产实际开放,以促进学科、教学、科研结合的集成建设与开放共享,成立实验、教学、科研、产业四结合的统一体制,逐步实现全天候开放,重点实验室还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时间、空间、实验项目等的全方位开放。要使实验室更具活力,还应努力提升心理学实验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如将心理健康测量和人力资源测评的需求推广到中小学校,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也可对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在选用人才方面进行人力资源测评[9]。还应主动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相关服务,以便在服务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升实验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增加收入。在管理上,采用现代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功能。例如: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实行网上管理、实验预约等。通过全面开放,科学管理,增加实验室活力,不断服务社会,与时俱进,实现实验室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 实验主体问题:实验室能否达到教育目标的重大问题

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是使人才培养达到教育目标。使实验效果最大化,是实验室建设永恒的主题。传统实验室的实验主体是教师,教师安排实验课程,做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实验。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参与实验,其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未得到应有的体现,兴趣未被激发,更谈不上培养创造力。因此,是否明确实验主体的问题是实验室能否达到教育目标的重大问题。只有明确学生为实验主体,才能明确实验怎么开展。学生应以第一人称进行课程设计,设定实验效果,全程参与实验的各个环节。具体做法是:让学生自己申请、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同时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多接触各类仪器设备,多增加实验机会,有更多的亲身体验,让他们掌握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能够使用常规仪器,学会做主试、被试,学会设计,处理数据,能够准确、规范、熟练地进行实验,能够规范地撰写实验报告[10,11]。

此外,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拓展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将日常生活中与专业有关的问题引入实验课堂,鼓励学生将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和科研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还可鼓励他们承接社会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12]。此时的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有利于整合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形成对整个研究过程的认识,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及研究的意识,这些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极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真正做到了以培养对象为核心的创新性潜质教育。

5 结束语

高校心理学实验室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有实验室共性问题,也有心理学实验室个性问题。笔者认为,实验室建设的定位问题、人的问题、开放问题、实验主体的问题是心理学实验室建设的四个重大问题。只要抓住这四大问题,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心理学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就能明确;就能凝心聚力,充分调动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潜能;就能使实验室广开思路,激活机制,充满活力;就能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能确保实验效果,全面提高实验室效能,达到实验室建设目的,为实现教育的总体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1] 赵永俭,汪春华,朱西桂.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105-106.

[2] 许慧怡.论高校图书馆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支持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6):53-54.

[3] 宋晓平,贾申利,杨帅.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255.

[4] 兰继红,虞春生.浅谈文科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6):53-54.

[5] 谭政国.以人为本的实验室管理理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2):100-101.

[6] 赵庆双,闻星火,李明.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9-20.

[7] 孔凡芹,刘中兵.高校实验室建设初探[J].科技教育,2010(9):188.

[8] 周文彬,张雪琴.关于心理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分析与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80-183.

[9] 张洋.一般本科师范院校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功能开发[J].实验室科学,2007,30(6):129-130.

[10] 张玉平,徐州,林忠钦.新时期一流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64-66.

[11] 李晶,吕庆燕.心理实验系统教学法效果的实证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179.

[12] 张菊红.高校心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156-158.

猜你喜欢

心理学实验室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