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教育微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14-02-06丁海珍

职教论坛 2014年21期
关键词:学习者社区资源

□丁海珍

微课程的雏形源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 教授所提出的60 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 提出的一分钟演讲。 目前为大家所熟知的微课程概念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 于2008 年提出[1]。 在我国,2010 年佛山教育局率先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资源征集与评审活动,提出了“微课”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2]。中国教师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等于2012 年先后举办了不同层面的微课程大赛。 2013 年8 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微课建设的通知》, 正式以文件的形式要求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认真学习新知,追踪信息前沿,重视微课建设,将微课列入课程建设和数字化学习内容,为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学习服务”,以微课程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吸引了社区教育系统越来越多的关注,微课程如何应用于社区教育成为了值得探索的新命题。

一、社区教育微课程的概念辨析

微课程的概念如何界定,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在实践和研究中 “微课程”、“微型课程”、“微视频”等概念也相互混淆。要有效建设社区教育微课程,首先需要对相关概念进行厘清。

(一)微型课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在1998 年开展了微型课程项目。 项目主持人Philip Wong 教授提出微型课程是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来达到特定目标的小教学材料[3]。 微型课程一般是一系列半独立性的专题或单元,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1-2 个学时,教学的组织规模也比较小[4]。 由此可见,微型课程针对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完整的教学活动, 促进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于教与学,微型主要体现在时间与规模上。微型课程更多的是基于现实的学校课堂教学,属于正式学习范畴,本质上依然是课程或教学活动。

(二)微视频

微视频是微型视频资源的简称,媒体领域或文化传播角度对微视频有着自己的解读。本文更多从视频的教育性和教学性出发,采用祝智庭教授的界定:“微视频指富有教学意义的微视频资源。微视频是具有完整意义的知识模块、知识点,时长约为2-20 分钟,是由多个‘知识原子’构成的微型教学视频资源。 ”[5]微视频作为新形态的微型资源,可以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空暇状态下观看,常常表现为具有整体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的知识主题的短视频教学片。

(三)微课程

微课程的概念是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不断发展的。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将“微课程”等同于“微型视频课程”,认为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 黎加厚教授提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 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然而,本文认为微课程无需明确界定在10 分钟这个时间点内, 不同于微型课程适用于正式学习, 更多地适用于非正式学习或兼而有之,也不能简单等同于微视频资源,可以基于图文、PPT、动画、多种媒体等多种形式。 微课程更多的表现为支持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直观化、人性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本质上是一种学习资源。

(四)社区教育微课程

基于以上辨析,本文认为社区教育微课程本质上是一种微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并且兼具社区教育课程与微课程的特点:由于学习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教学目标更宽泛;在内容选择上更突出社区性,以文化休闲类为主;在资源设计上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在呈现平台上主要依托各级社区数字化学习平台或客户端,总体上是要符合社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特点。

二、社区教育微课程建设的研究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该理论提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社区教育领域,学习的目标与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大多表现为解决生活实际的需求或满足个人爱好的需要,更需要通过“情境”的亲身体验,来增强学习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学习体验的丰富性。 然而,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由于不能提供相应的“情境”和“体验”,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和建构存在一定的困难。与传统学习方式相反, 微课程大量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 如:flash动画等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虚拟情境”,让学习者“身临其境”,获得直观体验,让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二)分层教学原理的启示

分层教学是使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在知识、智力、能力等各个方面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 在具体实施中,分层教学要求:“从学习者实际出发,区别差异,分类建组,确定目标,因材施教,分类考核,使各类学习者得到充分的发展。 ”[6]在社区教育教学中, 同一课程班级或学习团队中的学习者,会出现年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偏好、学习目标等各方面的差异,需要采取分层教学。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志愿者教师能力有限、社区学校教学场所不足、课程教学资源单一等限制,分层教学只能停留在理念层面,很难真正具体实施。

对比这一现状,社区教育微课程建设显然更符合社区教育开展分层教学的需求。微课程通过将一门课程的“系统知识”分解为系列“知识点”,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基础和需求,选择性地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不同的学习者也可以非常方便地重点学习对自己更有帮助或启发的那部分内容,不需要从头到尾系统学习。同时,知识被细分之后由于单个学习内容的学习时间较短,即保障了学习兴趣,在学习成效上对于知识的吸收率也会有所提升,甚至在实践中还可以解决部分社区学校“有需求无教师、有教师无资源、有资源学不会”的现实困难,从学习资源的角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

(三)友善用脑教学模式的应用

友善用脑是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根据一生的教育实践经验,运用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的知识开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友善用脑教学模式倡导综合使用音乐、运动、思维导图、冥想、多感官教学等教学手段和策略,以学习者轻松、愉悦、高效地学会学习为目标[7]。其中,多感官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学习者的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语言以及感觉等各个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感官优势,使学习者的感官受到信息的刺激,从而运用多感官的方式去吸收,去体验,提高学习的效能,特别是在学习新内容时,参与学习的感官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8]。

由于每个人的大脑区域中各位置担负着不同的主要学习功能,因此不同的人之间学习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听觉学习优势的学习者,通过听教师讲授学习效果更好; 具有视觉学习优势的学习者,通过看视频、看板书、看图画等方式更容易吸收知识;具有阅读学习优势的学习者最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是默读或背诵;具有动觉学习优势的学习者往往喜欢通过亲身参与、 动手操作来实现学习,等等。社区教育微课程建设体现了友善用脑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微课程能够综合运用画面、语言(配音)、文字(字幕)、音乐(配乐或音效)、互动体验、考核测试等,同步刺激学习者的视觉、听觉、阅读、动手等多重学习机能,让具有不同感官学习优势的学习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优势点”,从而让学习变得更生动、更容易也更有效。

(四)碎片化学习趋势的引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成人学习者要拿出整段的时间进行正式的、系统知识的学习存在较大的现实困难。 同时,随着智能移动通讯设备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以及移动网络的广泛覆盖。成人学习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依托移动设备开展“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趋势。 据腾讯科技有关数据表明:全球3G 用户的数量目前已经超过了5 亿。 城市Wi-Fi 覆盖率也在急速提升。 人们无论在旅行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Wi-Fi 热点,如:机场、酒店、商务中心、咖啡馆等等,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开始提供无偿的Wi-Fi 服务,也为人们开展碎片化学习提供了网络支持。

有了设备和网络的支持,要有效开展碎片化学习还离不开“内容微型化的学习资源”。由于学习应用资源的时间零碎、学习环境复杂、学习者注意力较容易分散,这都要求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小的信息单元、狭窄的主题、相对简单的问题及呈现”,即“小片段、松散连接、一直处于动态重组中”的信息载体。 微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是一个小文本、图片图像、一段音频或视频小片段、一个小Flash,或者就是一个链接。 从内容来源看,微型内容可能来自一封邮件、一则新闻、一个短信(彩信)、一篇更新的博文或是一个小游戏、一组微型测试题。而“微课程”正是满足了以上标准,符合碎片化学习需求的有效学习资源。

三、社区教育微课程建设的现实问题

微课程建设在社区教育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上海部分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根据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的需要开展了探索和实践。 2013 年7 月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举办了“上海远程教育集团首届微课大赛”,分为高等教育和社区教育组两大板块,社区教育组由市学指办①、17 所社区学院以及集团相关部门等共提交111 件作品, 其中视频类占66.7%、flash 动画类占15.3%、录屏类占18%。 大赛形成了一批主题突出、设计科学、形式生动的微课程,也掀起了社区教育系统建设微课程的热潮。 然而,建设热潮中反映出的一些社区教育微课程建设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推进理念存在片面倾向

目前, 有许多地区在推进社区教育微课程建设,但是从理念上并没有系统理解微课程的概念和意义,明确微课程和传统网络课程的区别,在建设中只是片面满足了“视频”的表现形式或“10 分钟”的资源容量,简单采取了对现有的网络课程、三分屏课程或者授课讲座直接剪辑, 浓缩为10 分钟视屏;直接拍摄10 分钟的社区教师授课过程;或者依托专业公司直接将社区教师授课PPT 录制成10分钟的自动播放媒体等做法,建设的微课程缺乏符合微课程特点的教学设计、 内容编排和表现形式,课程“微”而不“精”,对微课程的建设理解停留在较浅的表层,没有从内涵上加以把握,不能真正体现微课程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应用面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以及交互性强,使用便捷的特性。

(二)建设主体缺乏支撑基础

本文认为微课程建设的主体应该是教师,集中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 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在技术上要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并能综合PPT、动画、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材料。 然而,现阶段社区教育教师主体依然是具有某方面特长和兴趣的志愿者,他们无论是在课程建设或微课程开发的技术要求上都不具备相应的素养和能力, 很难成为社区教育微课程建设的主体,也就造成了不少区域由社区学院将基层社区教育课程“直接拿来”,交由媒体公司“专业打造”成微课程的建设现状,建成的微课程不为社区教师所了解和使用,建设和应用严重脱节。

(三)课程内容忽略社区特性

从学校教育建设微课程的经验来看,微课程应用于知识讲授的课程效果较好。然而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相较于学校教育的课程而言, 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相比知识类课程,歌唱、舞蹈、书法、手工等操作类型的内容占了更大比例,通过微课程来表现具有一定的难度。微课程本身短小,精悍,时间长度有所限制, 当面对较为复杂的操作类内容,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社区市民,其学习效果会逊于传统面授方式。 因此,对于知识结构简单、目的性强,简明易了的知识,可以大胆地使用微课程,而结构较为复杂不易阐述明白或操作性强的内容,不宜过多地去为了“微课程”而走“微课程”的形式。 然而,目前在建设社区教育微课程的热潮中,各地对课程内容不加选择,认为凡是社区教育课程都能建成微课程,没有配套微课程的社区教育课程就落后了。

同时,社区教育课程不仅包括正规的、系统的学科知识课程,而且还包括非正规的、零散的实践活动课程,如一次读书读报交流会、一次团队活动、一场报告等等。这些实践活动课程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学习的项目、主题而存在的,而且在社区教育总体课程中占重要地位,这些内容也很难基于微课程的形式来实施。

(四)学习应用亟需服务系统

目前对微课程“10 分钟”时间长度的限制基本源于可汗学院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10 分钟左右”,然而社区市民由于年龄、知识结构或学习能力的差异,对于“浓缩”的微课程,可能反而需要更长时间来理解、消化、掌握。 另外,微课程作为一种学习资源,更多强调学习者通过观看进行自学,缺乏了教师的面授指导,学习效果较难保证,而目前的移动教学支持服务、 在线答疑交流系统尚未配套建设。还有,从微课程的呈现载体来看,学习形式上主要侧重于基于手持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等,然而现阶段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以中老年市民为主,无论是手持移动终端,还是无线网络覆盖等基础都较为薄弱,微课程的应用缺乏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撑服务。

四、社区教育微课程建设的初步对策

微课程作为支持移动学习的新型学习资源,有着传统学习资源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微课程建设并不仅仅是一项学习资源开发工作, 更是一项集设计、规划、建设应用与研究的复杂系统工作。因此建设社区教育微课程首先要放在社区的范畴来考虑,立足区域社区教育发展基础寻求有效的建设策略。

(一)以整体规划提高推进力度

任何一项新兴工作在发展初期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进,目前社区教育微课程建设还在起步阶段,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从本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主要服务对象的学习需求出发,从整体上进行系统地规划和设计, 对实施过程所需的制度、管理及保障进行预测和统筹;做到认识统一、目标明确、方略合理,兼顾整体的明确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 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可采取“试点”到“重点”到“推广”分步推进的方式,先在一定范围内探索实践,总结提炼出好的经验和做法,再逐渐扩大建设范围,通过辐射和引领,建设工作全面铺开,确保每个阶段的应用工作扎实有效, 避免盲目冒进。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微课程建设与传统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结合,不能因为微课程“时髦”就顾此失彼或干脆一窝蜂地扑入微课程建设。

(二)以完善保障增强支持服务

微课程只是社区市民开展学习活动所需的学习资源,还需要完善相应的支持服务体系。 在组织上,负责区域社区教育发展的教育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单位要共同参与微课程建设工作,形成实体化的管理和工作推进和业务指导系统,并制定、落实适合本地区的工作计划。 在经费上,要积极探索多元投入格局, 政府给予主要投入和保障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组织、相关院校、专业企业共同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确保资金投入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在设施上,要充分对接区域信息化发展规划,着力促进区域互联网络、卫星网络、局域网,特别是无线网络的覆盖率、利用率、普及率,为学习者提供移动学习的便利和应用服务,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 在服务队伍上,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逐步分层建立起微课程学习的培训团队,即定期深入社区培训指导市民掌握学习技能;建立起专家团队,即围绕课程内容为学习者提供导学、助学、答疑等服务;建立起信息技术团队,即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远程技术保障,解决阻碍学习的软硬件技术问题。

(三)以多方联动提升专业水平

社区教育微课程建设要着力探索“政府保障指导、社区主体落实、企业参与支持”的多方合作模式,促进经费、管理、业务、技术等要素的优势整合,从而提高社区教育微课程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有效性,真正符合社区市民的学习需求。

首先,区域社区教育管理部门要对本区域社区教育课程进行梳理,对适合开发微课的课程给予经费、技术、专家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引领微课程建设并通过推荐、宣传、竞赛、共享等途径展示优秀微课程,宣传微课程建设理念、吸引广大教师参与微课程建设工作、推广微学习方式。其次,要注重重心下移,让基层社区教育教师真正成为微课程的建设者,通过分层分类培训,让更多社区教师掌握微课程教学设计,视频、录屏、Prezi 等微课程制作技术;通过交流研讨, 逐步提高教师建设能力和建设水平。 第三,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可以采取政府采购、企业开发等方式将优质微课程作为公益性资源面向全社会提供开放性服务,避免重复、低效建设,促进微课程资源的均衡发展;要大力开展微课程资源标准规范的研制,并通过迅速、有效的标准研制、发布和执行,促进资源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共享以及信息安全。

(四)以探索研究促进长效发展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事物,在学校教育领域已经集中开展了相关研究与实践:2012 年9 月-2013年6 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了“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暨中国微课大赛”; 2012 年12 月—2013 年8 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2012 年12 月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面向全球推"凤凰微课",首期便推出6000 多门面向社会的免费实用课程。而社区教育系统微课程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因此需要管理部门、相关专家对微课程应用模式、策略、机制的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需要基层工作者从不同层面进行实践和实验,科研和实践层面相互结合,共同形成属于社区教育系统自己的有效理论和经验成果,让微课程在社区教育中发挥更大的实效。

注释:

①“学指办”全称为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设在上海市开放大学,承担上海市社区教育推进的业务指导功能。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6.

[4]刘运华,衷克定,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98.

[5]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90.

[6]宋亦芳.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分时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成人教育,2012(7):23.

[7]克里斯蒂·沃德.“友善用脑”:让学生成为快乐高效的学习者[J].中小学管理,2012(11):4-6.

[8]蔡小平,王小兵.课堂教学中运用友善用脑策略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09(5C):32.

猜你喜欢

学习者社区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社区大作战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3D打印社区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