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成败的分水岭会在哪里
2014-02-06中国农资赵光辉
□《中国农资》记者 赵光辉
开栏语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做好营销。在农资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新概念满天飞的时候,只有精彩的品牌故事是个性、有力、持久的。因此我们为品牌跟故事的创作、传播,营销跟故事的应用、互动开辟一个短小精悍(每期1000字)的专栏,分享一些感受,解读一批故事。故事肯定不是品牌和营销的全部,但能把故事讲好、用活,企业肯定受益。
未来营销是品牌竞争
“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竞争。在未来,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得多了,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具备市场优势的品牌。”这是美国广告研究专家拉里·莱特的预言。事实上,这个未来已经降临——从家电到农资行业,竞争都成为常态并越来越“变态”——有时候人们有些无所不用其极。其实,我们不必这样急赤白咧,有一个很优雅的营销手段在等着我们去开发、应用,那就是将品牌故事化,在故事中推动营销。
回想一下,我们每想到一个成功品牌,无不与它的品牌故事血肉相连,并会在故事的力量中成为她的拥趸。极而言之,没有故事的品牌只是一个LOGO、一个名称,是没有灵魂的。
以消费者为中心离不开人文故事
企业营销的历史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以产品为中心。计划经济时代,几乎不用营销。
二、以销售为中心。供大于求时代,企业以卖出产品为第一要务。
三、以消费者为中心。企业营销从传统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物质要素转向消费者需求、成本意愿、方便、沟通等人本因素。
品牌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用情感和相关性将产品、服务和消费者联系起来,为消费者构筑一个迷人、难忘的消费体验;而品牌故事是最具有人本精神、人文关怀的载体,它的加入会使品牌建设更加有效。所有的成功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品牌故事非常清晰、独特。因此,未来的品牌竞争也必将是品牌故事的竞争。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精彩的故事会营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个产品借助一首歌、靠一部影视故事将黄土变成金,这就是木鱼石的开发与营销。我们可以看到,营销高手会化腐朽为神奇。
一个美国老太太,在翻自己祖先的遗物中发现一本书中夹了一张手写的存单,是200年前其祖先在瑞士某银行存了100美元。老太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这家银行在美国的分行。分行立即上报总行,总行立即核对存单账号在公司百年前的老账中居然查到了底账,这是到目前为止该公司最老的存单。高潮是总行行长亲自到美国,为老太太举行了隆重的兑换仪式,按利息给老太太兑现了50多万美元。该银行则将这张存单装裱起来放在银行展馆永久展出。精彩是行长借媒体对公众说:“存在我们银行,只要地球在,您的钱就在。”
这就是营销高手借上帝将一张存单变成一则精彩故事,将公司品牌、企业形象、人文情怀一并塑造传播出去。相比付出的50万美元,银行是赚大发了。但偏偏就有杠头。据说国内某银行也遇到这样“触霉头”的事,在反复核验“遗物”存单后,行长大度地说:没问题,您请他本人携有效证件来领取吧!
后面的故事十有八九是愤青杜撰的,甚至有人质疑瑞士某银行的故事也是编造的。但故事里反映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到底哪个更招人喜欢,我不说了,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