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草甘膦环保核查通过名单正式公布
2014-05-17中国农资汪洋
□《中国农资》记者 汪洋
环保核查门槛提高 四家企业最终上榜 行业趋于良性发展
一度声势浩大的草甘膦环保核查近期终于有了结果。6月13日,环保部在其官网发布《关于第一批符合环保核查要求的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情况公示》,指出经企业自查、行业协会推荐、省级环保部门初审、专家资料审查、督查中心现场检查,并对上述环节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核实,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4家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基本符合本次环保核查要求。
行业良性发展有了“新门槛”
据了解,4家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均与上市公司有关。其中,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隶属于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则是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工厂,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隶属于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行业人士表示,首批环保核查名单虽然仅有4家企业通过,但基本符合行业预期。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钟华透露:“此次参与环保核查的企业大部分持观望态度,农业部登记的草甘膦企业有125家,此次参与第一批核查的企业仅有十几家。”
根据2013年5月环保部发布的《关于开展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显示,草甘膦环保核查将进行3年,到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对草甘膦行业全面环保核查,公告3批符合环保要求的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名单。另据了解,在去年环保部下发的《环保核查指南》中,企业环保工艺和设备的六个核查项中,五个涉及的均是废气、废水、母液、固废等方面的治理。如果某草甘膦企业产能为1万-2万吨,初步测算用在三废治理上的投入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元。为此市场人士乐观估计,环保核查将逼中小企业出局。至于已经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将会获取哪些政策红利,有企业人士表示,他们目前还不清楚,也没有收到相关通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环保核查等于是给草甘膦行业建立了一个游戏规则,设置了“新门槛”,有利于推动该行业的良性发展。
环保核查不是终点而是开始
“此次环保核查尚属我国农药行业首次,它将给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随着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逐渐退出草甘膦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有利于改变我国草甘膦行业数年以来‘多、小、散’的顽疾。”在5月28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召开的九届三次理事会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针对草甘膦环保问题明确指出:“作为农药行业第一个进行环保核查的产品,核查工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但环保要求不会放松,只有真正达到要求的企业才能通过环保核查。”
某草甘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环保核查不是终点而仅仅是个开始。环保要求将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公示名单上的企业也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和改进,从而使得行业门槛不断提高。随着草甘膦环保核查的深入,它的经验将在农药行业其他产品中进行借鉴,有利于行业的兼并重组和不断做大做强。
据了解,草甘膦环保核查对市场影响也较大。2014年初,草甘膦市场较去年年底开始回升,第一季度草甘膦成交价格涨势明显。然而由于名单较预期相比公布时间延迟,第二季度开始,草甘膦市场信心不足,4、5月份成交价格也有所降低。从出口情况看,由于去年草甘膦出口美国和巴西等地的数量库存比例较高,今年出口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新兴市场增幅较大,第一季度总体出口仍在增长。从第二季度趋势上看,稍微有所回落。双甘膦方面,第一季度出口强势增长,增幅超过50%,但4月出口大幅回落,同比下降超过30%,外需不振是本轮草甘膦和双甘膦出口回落的主要因素。
基本符合环保核查要求的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
政策执行趋严制约产品供给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仍将制约国内草甘膦的供给。较低的通过率表明,此次环保核查标准高、执行严格,而国内草甘膦行业仍然普遍存在环保治理问题,在未来相继开展的第二、三批环保核查中,预计参与企业的通过难度会更大,通过率可能会更低。此外,核查结果公布后,出口订单将向通过企业集中。国外农药原药客户对于草甘膦价格的接受范围比较宽,但对于供货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此次环保核查第一批名单出台后,未通过的企业在未来遭遇政策性停产的风险提高。而国外客户对于供货稳定性和合规要求,将促使其将订单向已经通过核查的企业转移。
“目前第一批核查结果已经公示,预计第二批核查工作开展的时点也已临近,未来针对环保核查结果的配套政策也有望相继推出,如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等。”该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草甘膦价格已接近部分企业成本,我们测算大型草甘膦生产商的生产成本含税约2.5-2.7万元/吨。小型生产商由于产品回收率水平以及环保成本的提升,其成本估计高于大型生产商。目前2.7-2.8万元/吨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部分厂商的成本线。此外,估计国内草甘膦产能中,约20%以上来自单套年产量1万吨或更少的装置。目前这些装置已经处于微利或者无利的状态。如果价格继续下滑,国内产量将继续下滑,导致供给减少。而行业盈利水平的下滑,也将抑制行业未来的扩产冲动。目前正处于草甘膦需求淡季,预计三季度来临需求回升,将拉动草甘膦价格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