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度中国儿童艺术学研究述评

2014-02-06胡丽娜

关键词:动画电影动画儿童

胡丽娜

(浙江师范大学 儿童文化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4)

2013年5月,大黄鸭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展示,唤醒无数人的童年记忆并引发了“大黄鸭经济”。明星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风靡大江南北,收视率和观众口碑双赢。国产动漫方面,从1月至11月,备案公示的全国国产动画电视片共计有443部,315 577分钟。动画电影的产量增长快速且稳定,票房成绩不俗。儿童剧也逐渐市场化。

整体来说,儿童艺术的各门类都相对繁荣,但繁荣发展的背后,伴随着挥之不去的隐忧与困顿,本年度儿童艺术的研究中有明显体现。同时,儿童艺术研究的不均衡状态亦十分明显:动漫、儿童影视的研究在数量与质量上明显占绝对优势,而儿童戏剧、儿童玩具、儿童游戏、儿童音乐、儿童绘画等诸多门类的研究相对薄弱。

一、儿童影视研究

儿童电影史作为儿童电影研究不可或缺且亟待加强的重要版块,在本年度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较之于儿童电影发展90多年的丰富实践,儿童电影史研究显得格外贫弱,仅有张之路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等为数不多的论著,以及《中国儿童电影80年 1922-2001 资料汇编》、《中国儿童电影纪事(1922-2011)》、《儿童电影理论研究资料》等史料汇编。文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重写文学史”并展开重写文学史的多种实践。郑欢欢《关于中国早期童话片飞行鞋探源》(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2期)对中国第一部童话片予以考察,文章通过对史料的考察与分析,质疑甄别了学界关于《飞行鞋》文学蓝本的三种说法,指出《飞行鞋》实际改编自茅盾根据贝洛童话《小拇指》编译的童话《飞行鞋》,明确中国首部童话片是《寻父遇仙记》。田莹《回溯黄佐临对苏联文学作品表的“本土化”电影改编》(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6期)回溯了黄佐临导演对苏联儿童文学作品《表》的“本土化”电影改编历程。黄佐临重构了《表》的人物与故事情节,融入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令这部改编自苏联文学的影片具有了颇为鲜明的“本土化”特征。这种立足典型个案的历史挖掘,不仅生动翔实地呈现了儿童电影发展历史样貌的一隅,而且是对相关电影史实的更正与补充,可谓儿童电影史重写的成功实践。此前《郑正秋与中国早期儿童电影》、《新中国60年战争题材儿童片的创作转型》、《重拾改编传统:中国儿童电影的智慧选择》等都带有对电影史论建构或者重新解读的意味。

相较而言,动漫史的写作相对丰富,如万籁鸣口述、万国魂执笔《我与孙悟空》,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鲍济贵主编《中国动画的电影通史》、孙立军主编《中国动画史研究》、曹迪《妙手“偶”得——中国定格动画简史》、何兵《往事如烟——中国动画加工简史1989-2009》等著述。以此为对照,儿童电影史的写作无论是在史料梳理、史实甄别、史观更新、史论书写等方面都有诸多尚待加强之处,这也是今后儿童电影研究亟待跟进的版块。

本年度儿童电影研究另一个亮点在于学者对农村题材儿童电影的关注。新时期以来尤其是1981年以后,在每年7-16部的儿童影片中,反映农村儿童日常生活的影片占到少至1部、多至6部的比重,而且这个比重从20世纪末的几年开始呈现迅速上升的走势,至今一直保持着儿童片每年总量的30%-50%(张浩月《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分析》,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5期)。吴全燕认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农村儿童电影常聚焦于贫困农村即将辍学的贫困儿童,习惯于用道德化叙事甚至悲情化叙事来规避真正的现实危机,一方面展现农村儿童对城市的向往,将进入城市作为终极的成功想象,另一方面又试图以农村传统的文化根基和伦理美德在农村儿童身上的体现,作为对城市人焦虑空虚功利的疗救来源(吴全燕《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农村儿童电影的困境与出路》,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9期)。这也正是农村儿童电影的困境所在,而未来农村儿童电影的发展,应立足于“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建构新的农村儿童形象,表现农村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展现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在农村“教育”题材的儿童电影方面,在儿童人物形象的深化;城乡教育空间内在互动的探索;以及用智性的“轻逸”力量对以往沉重化主题阐释的转化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与转变。在这些嬗变的背后体现了一种“大关怀”的视野,这是对以往同题材影片狭隘化“小悲悯”道德诉求的超越(王雪颖《论新世纪农村教育题材儿童电影的内在嬗变》,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9期)。林银花则以韩国人的“他者”的眼光对中国农村儿童电影进行了评判,中国农村儿童电影多被拍成了颇具民族国家意识的“问题电影” (《中韩农村儿童电影比较谈》,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9期)。

在农村题材儿童电影中,留守儿童题材是近年来创作的热点。这些影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内心情感等。如《霸王年代》、《遥望南方的童年》、《不想长高的孩子》、《留守孩子》、《马东的假期》、《空巢里的孩子》、《妈妈的手套》、《大山里的孩子》、《城市候鸟》、《留守的天空》、《小小擦鞋匠》、《小等》、《阳光留守》等。此外还有《一米阳光》、《这个冬天有点冷》、《我要爸爸妈妈回家》、《奔跑的鸭蛋》、《春韵》等微电影创作。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电影尽管在叙事上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但也有明显的艺术缺失,突出问题主要有:人物塑造失“真”,留守儿童以及留守家庭中长辈形象的极端类型化、模式化,缺乏真实性;叙事手法的“美”仍感不足,呈现出叙事结构单一、叙事语言平面化、造型手法重复等主要症状,使得影片整体叙事呈现粗糙性的特征,缺乏艺术性(余琼《试论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电影的艺术缺失》,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9期)。李玉杰认为乡村留守儿童电影的苦难叙事主要热衷于渲染极端化的非典型性苦难,缺乏呈现日常化、常态性苦难的能力,结果对留守儿童的想象流于表面;就温情叙事来说,则主要是急于对问题做出想象性解决,刻意安排种种团圆结局,却由于过于脱离现实,造成许多影片思想贫血,缺乏深度(李玉杰《论乡村留守儿童电影苦难叙事与温情叙事中的问题》,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9期)。这类研究还有郜琪的《“留守儿童”题材微电影的传播效果研究》等。本年度儿童电影除了在历史向度和现实关怀呈现关注之外,在研究视角、方法上更为丰富多元,如比较研究、对少女题材电影的女性主义研究等。

电视是儿童日常生活最易接触、占据儿童闲暇时间最多的媒体。相对于电视媒体对儿童成长的巨大影响,儿童电视研究受到的重视程度与投入力度一直不够,本年度儿童电视相关论文仅20余篇,大多偏向实务研究,涉及少儿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策略,以及新闻类、资讯类、科普类等电视节目的采访技巧、策划、编排;节目主持人素养等方面。魏南江《论国家儿童形象的建构——基于中国儿童电视剧“儿童形象”演变的考察》(载《中国电视》,2013年第9期)分析了50多年的“生活儿童电视剧”和“传记儿童电视剧”所塑造的儿童形象,主要有“小英雄”、“淘气包”、“好孩子”三种,小英雄形象塑造大致经历了“成人化、政治化”—“童性化、人性化”—“娱乐化、人性化、成人化多元并进”叙事模式的演变。淘气包形象则从“劣童”演变为解放天性的“顽童”和“玩童”;好孩子形象则从“顺从听话的‘好’”发展到“内涵丰富的‘好’”。儿童形象的演变是国家儿童形象的文化表征,其演变的历程与轨迹中可以窥见 “国家儿童形象”建构的启示:“国家儿童形象”是可塑的,即形象的被塑造性;“儿童形象”塑造的功利性等。

二、动漫研究

从动画研究格局来说,历年来动画批评、动画产业、动画教育教学等研究是主体,而对于动画本质的探究相对较少,仿佛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本年度,对动画本体论的研究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赵红宇、夏颖翀对动画运动规律进行探索,对影响动画运动规律的要素、动画运动规律的创新等进行阐述(《浅谈动画中运动规律和艺术本色——以动画片埃及王子为例》,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11期)。聂欣如围绕着动画本体美学刊发了系列论文。他认为中国动画的造型在某种程度上规避漫画造型,这种偏离了意指叙事的漫画的中国动画将装饰的意指作为自身独特的动画本体美学。具有浓厚装饰意味的中国民间美术是一种具有意指性的造型,中国动画片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以使其符合电影叙事的要求,由此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造型(《中国动画本体美学:装饰的意指》,载《艺术百家》,2013年第4期)。《动画本体美学:叙事的意指》(载《艺术百家》,2013年第3期)指出漫画是动画本体造型的基础,但作为绘画的漫画与作为叙事的动画并不是天然的契合,当叙事的因素在动画中被强调,漫画自身便开始从嘲讽的意指向着审美的意指转变。另外,可爱漫画具有与生俱来的商业属性,在动画本体造型中具有不容小觑的地位。《动画本体美学:仿真的意指》(载《艺术百家》,2013年第5期)考察了动画仿真的早期形态,用麦克劳德的漫画理论解释了漫画造型与仿真造型在美学上的差别,解释了仿真动画片构成的原理。文章认为仿真造型其实是动画片开始进入严肃叙事之后必然的趋势。今天仿真动画片的技术范围已经不仅停留在人物的造型,同时也扩展到了光、色彩、造型选择等不同的领域。

1999年的《宝莲灯》成为国产动画电影产业化的开始,2004年之后受益于文化产业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和国内电影市场的升温,动画电影的产业化、市场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年度“国产动画电影座谈会”、首届“中外动画电影合作论坛”等会议对动画电影发展中积累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后续发展的方向与策略等问题予以探讨。关于国产动画的产业化的讨论集中于国产动画的低幼化弊病与营销不足的问题。郑欢欢在《阵痛中成长——产业化改革背景下中国儿童发展备忘》(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中国儿童电影构筑成熟的市场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以及更多的探索实践。未来儿童电影需要进一步明确作品的市场定位,从“儿童本位”向“家庭本位”方向发展;在坚守主流院线阵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儿童电影的多渠道放映模式;建议政府逐步完善以“上层次、出精品”为导向的政策运作机制。导演黄军也认为动画电影的发展要避免低幼化,并在营销思路完成转型(《避免低幼化与营销思路的转型——中国儿童片的创作与市场》,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6期)。黄群飞等人的《“中国特色”的儿童片市场——关于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发展状况》(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6期)从市场角度分析了动画电影的局限:将动画电影简单地等同于儿童电影,使得我国的大多数国产动画电影无论是电影内容、情节还是人物设计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低幼化现象严重的问题,致使动画电影受众面狭窄。他建议动画电影应该走合家欢、全年龄层动画路线。这在刘佳、曹书乐《2008-2012年国产动画电影市场趋势分析》(载《电影艺术》,2013年第6期)的研究中得到验证:近五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年度上映总数稳步快速上升、票房总量不断提高,单片票房增长乏力、传统形式动画片电影占据院线主流、奇幻与童话题材最多,主要面向低龄观众等。单禹的《超越低幼化的多元化电影类型内容资源拓展》(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6期)从儿童电影年龄分层、多元化类型内容资源运作、合家欢观影和价值观念导向等角度,探讨了当代美国儿童电影范畴的扩展和深化及其产业运作,这种他山之石的研究对国产动画电影改善受众定位局限有一定借鉴意义。向勇等人以营销与口碑为核心分析变量,对动画电影的受众接受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市场营销是当前国产动画电影亟待补足的短板,大学生群体应该作为制定国产动画电影发展战略的重点受众群体(《“营销”与“口碑”——2011-2012 中国受众动画电影消费实证研究》,载《现代传播》,2013年第10期)。

从场域理论来看,电影场是社会空间的一个特殊场域,它涉及资本与权力,是一个斗争的场所、关系的场所。动画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处身于电影场中,既面临资本的考验与权力的博弈,又需要建构自身的艺术特质。影片本身的故事情节、人物造型、画面奇观、精神关怀始终是最本原的决定因素(冯宪光、周才庶《当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场域解读:以国产动画片为例》,载《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这就触及国产动漫产业化进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动画品牌建设问题,这是国产动画电影原创性与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中国动画电影“走出去”的重要问题。《当代电影》杂志推出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品牌建设”专栏系列文章。盘剑指出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已到了品牌创建阶段。动画电影的品牌创建首先需要通过创意,在艺术定位、动画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确立动画电影区别于真人电影的本质特征;还需要在叙事和风格方面摆脱目前的幼稚、生硬和模仿,走向成熟与独立(《创意与国产动画电影的品牌创建》,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6期)。虞晓分析指出2004年之后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动画扶植政策涵盖了我国动画产业顶层设计、财税支持、播出平台、市场份额等多个维度,只是这些扶植政策主要针对电视媒体,而没有专门针对动画电影的扶植措施。为此要多措并举,加大动画电影的扶植力度,推进动画电影品牌建设(《政策导向清晰 力促品牌建设:对国产动画电影扶持措施的解读》,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9期)。林美琳在《迪斯尼文化内核对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启示》(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中指出中国动画产业要做大做强,就要借鉴迪斯尼,从创意内容核心层出发,形成品牌,畅通渠道,形成不断延伸的成熟产业链模式,为此国产动画产业需要整体转变观念,改变格局,走成人化、产业化、本土化、国际化之路。

与品牌建设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国产动画的题材创作。陈叶子在《商业动画电影的题材选取模式探析》(载《现代传播》,2013年第4期)中指出要建立更为有序的商业动画电影运作机制,需在题材选取模式上进行探析。美国和日本在商业动画电影题材的选取方面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一种是基于经典内容文本的改编,一种是基于较为成熟的媒介形象展开价值链的上下游扩张,以及基于电视连载的动画片制作的“大电影”等。动画电影在题材选取和创作上要改变当下集中于古典题材的偏向,面向丰富的文化资源的转化。佟婷《中日韩动画故事片剧作比较——从三部有代表性的动画片谈起》(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9期)从人物塑造、世界观、题材改编角度对中国、日本、韩国的动画剧作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动画剧作的人物性格塑造倾向单一化、题材改编上比较保守、世界观构建相对简单;日本动画剧作人物性格塑造较饱满、题材改编比较开放且擅长颠覆性的改编、世界观构建或新奇或复杂;而韩国动画人物性格塑造较丰富但往往变化较唐突、题材改编比较出新,擅长将外来元素本土化、世界观设计介于简单与复杂之间。钟甦、黄元福认为动画剧本创作应该更加关注现实主义题材。以美术片为代表国产动画剧本创作与教学存在过于依赖改编、原创性不足、类型单一、缺乏现实主义精神等问题。今后动画剧本创作中应该加强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关注,提高剧本创作的原创性,使剧本紧扣时代脉搏,富于生活气息(《基于现实主义题材的动画剧本创作与教学探索》,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11期)。

如何建构中国动画的美学体系?这也是国产动画产业化进程与品牌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葛玉清指出动画电影从诞生起就具有不可规避的文化属性,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空间使动画电影在既定的规则和范围内成长,并与所属民族的文化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都自然而然地体现于动画影像语言符号中,传递着文化图景中的社会过程与集体意识(《形式与表达:语境文化对动画电影创作的影响》,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6期)。日系动画的发展为我们能提供了一种参考与思路。如日本动漫美学中就有“可爱”与“萌”的美学。日本学者四方田犬彦在《可爱力量大》中提出“可爱”作为一种新的审美范畴。“‘可爱’产生于20世纪庞大的大众消费社会,可以说是最新的日本美学。”这种“可爱”的踪迹,遍布现代日本社会,而日本的动画片更是这种可爱的集大成者,因为其作品的情节和总体情绪以“可爱”为中心(四方田犬彦《什么是可爱?》,蒋雯译,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与“可爱”相呼应,近年来日本动漫又形成了广泛流行且影响深远的“萌”系动画,萌系形象的特征已代表女性魅力的符号之一,女性萌系形象的Cosplay与亚文化群体的文化理想之间存在着一种“异质同构”,是青年亚文化群体在承继和抵抗的“拼贴”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亚文化风格(费勇、辛暨梅《日本动漫作品中的女性“萌”系形象》,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那么,如何重拾中国动画优良传统,形成自成体系的动画美学体系呢?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摆在当前动画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将民族化与现代化紧密结合才是唯一的出路。殷丰泽认为走进传统,要从传统视觉元素如画像石、戏曲、剪纸、皮影、泥塑、雕塑、木刻、年画、折纸、窗花等民族艺术中寻求动画造型设计语言,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合当下社会需求的动画内容与形式,以此形成独特的动画艺术美学特质(《视听的盛宴:动画电影中的民族艺术研究》,载《文艺评论》,2013年第5期)。兰岳云、屠玥指出中国画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建立了许多符合自身审美要求的构图法则,如布势、主次、对比、均衡、疏密、开合等等,在三维动画的构图中可以将古典绘画中的构图方式与摄像机、镜头角度有机结合,让之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水墨动画影片创作中笔意造型与墨色韵味意境融合的研究》,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1期)。许盛则认为当下中国水墨动画影片创作应将中国水墨画中的墨色韵味与水墨场景和角色的美感自然地融合起来,并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尽情地显露出来(《中国水墨动画影片创作中笔意造型与墨色韵味意境融合的研究》,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1期)。盘剑建议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要本土文化策略与跨文化策略的兼用,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阐述,并实现“中国学派”独有动画片种与现代高新技术的无缝衔接(《创意与国产动画电影的品牌创建》,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6期)。

本年度的动画电影研究还有不少文章关注了动画电影与国家形象的关系。徐坤指出中国想象已经成为一种渐受瞩目的创作现象。美国动画电影对中国形象的建构,具体表现在:意象建构上戏仿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场景点缀上引用典型文化地标;剧情设置上折射某些社会现实;精神内核上旧瓶添装新酒。而美国动画电影对中国形象建构的背后,不单单是艺术形式表层的融合与交流,而是蕴含着更为深层次的政治内涵、文化碰撞与复杂的经济关系(《美国动画电影里中国形象的建构》,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12期)。事实上,动画电影的叙事中必然隐含着意识形态的表达。如美国动画电影中,政治作为一个重要元素被展现,新世纪美国动画片中的超级英雄形象就是一种深受美国意识形态影响的形象,在“9·11”之后,反恐意识形态开始在动画片中逐渐出现,超级英雄的建构与变迁也深受美国的价值观念演变的影响(张玲玲《新世纪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形象》,载《当代电影》,2013年第6期)。

因此,在国产动画的发展进程中,汲取传统资源、培育动画的民族品性,在异质文明中彰显中国特色一直是产业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动画电影的发展思路,而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来说,动画电影也是体现中国形象、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三、其他儿童艺术门类的研究

儿童音乐研究方面,除了音乐教学的研究之外,本年度较为集中的研究议题是学堂乐歌与音乐教育中国化等。谷玉梅、李啸通过对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足球歌》的由来始末、创作背景的探索,以及对歌曲在音乐理论方面的分析,揭示了中国近代音乐和体育运动发展历程中一段重要的历史,并对其所蕴含的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属于那个时代的体育精神加以阐述(《沈心工与足球歌》,载《交响》,2013年第1期)。韩锺恩《通过声音记忆——上海城市音乐考源提纲(3则9问)》(载《音乐艺术》,2013年第1期)将学堂乐歌放置到中国音乐史视阈中予以考察,认为学堂乐歌主要是由于社会变革现实而产生,又对社会现实产生影响,学堂乐歌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的新纪元。在艺术创作手法上学堂乐歌不仅创造性地继承了我国民族音乐传统中的“以词选曲”与“按曲填词”的手法,而且糅合了创作者身位转变的经验性,在音乐意义上实现置换,从表现别的到给出自己,这也是学堂乐歌不引发种族隔膜与文化冲突的感性依据。孟凡玉的《论学堂乐歌与中国音乐传统——以送别为例》(载《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1期)通过对歌词与曲调的深入分析,认为其创作与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以传统为基础,并与当时音乐发展前沿紧密结合的典范。他认为在学堂乐歌中,中国古典诗词格律、审美意象、倚曲填词等传统都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本年度音乐研究还涉及音乐教育的中国化问题、民间音乐的保护等。

儿童玩具研究方面,主要是大黄鸭催生的“黄鸭经济”及其引发的对玩具创意营销的思考,还有对民俗玩具如岭南民俗竹玩具的产业化研究等,相对来说数量少且不成体系。而与儿童生活与成长紧密相关的广告、绘画、游戏等领域,在本年度儿童艺术的研究版图中所占比例十分微弱,较之于儿童影视与动漫产业的主导型地位,这方面研究显得格外贫弱,而这也是今后儿童艺术研究可以掘进、拓展的研究方向与生长点。

猜你喜欢

动画电影动画儿童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发展史
动画电影
我的动画梦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