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改造内部语言 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2014-02-06徐志华
徐志华
(如皋市九华小学 江苏 如皋 226541)
二十多年的理论学习与一线实践,使笔者逐渐认识到,制约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瓶颈是“内部语言”。“写作是以书面语言表达观念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智慧技能。作文心理转换理论认为,作文是学生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在这一心理过程中,除了思维和表达两大因素外,还存在着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因素,即转换。”华东师大董蓓菲教授认为:“心理转换的结点——语言点(内部语言)是学生作文成败的关键。”[1]也就是说,内部语言的数量多少与质量优劣,决定了学生能否顺利地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张志公先生曾感叹:“贫乏,语文教学的致命伤。”从作文教学角度看,这种“贫乏”首先就是学生语言的贫乏——规范的优质的内部语言的贫乏。
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这样几类学生:
1.有的一直能够坚持使用普通话,朗读或说话时总能熟练自如地使用普通话。这种优秀学生比较少,他们的内部语言就是普通话,丰富、规范、鲜活而优质。
2.有的对普通话和方言都能够自如地使用。这是语言天赋特别好的极个别学生。
3.有些学生出口即是方言。特别是非北方方言区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朗读课文时,土“洋”结合,普通话夹杂方言;对课文已经勉强能够默写了,但读起来还是结结巴巴;课堂上要求用普通话发言时,边想边说,一字一词地往外挤,语速极慢,声音很低,巴不得老师嫌他,让他坐下;作文时想得到,不会说,写不了,痛苦不堪,写出来的习作篇幅短小,病句连篇;亲身经历的事,写出来没有几句话,或者总是要套用他人文章的语句甚至内容来表达,把真事写假了……凡此种种,可以判断:这些学生的内部语言大多是短小、跳跃、极不规范的方言土语。他们的思维是借助于短小的方言语句和跳跃的直觉进行的,往往处于混乱、无序、肤浅、无法深入的状态。
为什么这些正接受正规教育的学生其内部语言没有得到有效改造?
究其原因,首先是这些学生学课文时,优质、规范的语言没有有效内化,没有成为他们的思维语言。他们的阅读还只是浅阅读、无根的阅读。理解课文时,他们甚至需要将普通话语汇转换成方言土语。这样的学习,“得意妄言”,语言根本没有学到手,没有在大脑中扎根。其次是规范语言积累太少,与内部的方言土语相比势力太弱,不能实现对内部语言的有效改造。这些学生写作文就必须“翻译”——进行语言系统转换,将生活中所听、所说甚至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方言系统的语言,转换成普通话系统的语言,无法转换时他们就只能够写一些混乱的句子凑数,或者直接套用、盗用他人文章中的语段。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优质、规范语言的内化,进而有效改造他们的内部语言。我国学者刘淼的作文心理“三级转换”理论也启示我们:学生的内部语言经过有效改造,达到心口如一、言文一致的水平,作文时就无须过多地经过三级转换,写作文也就会轻松许多了。
那么,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有效改造学生内部语言,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呢?
一、正视语言系统的落差,营造使用规范语言的日常环境
南通地区方言众多,几乎十里不同音,甚至小范围内遗存着某种奇怪的方言,堪称“方言标本馆”。笔者自幼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并从事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深切感受到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普遍偏低,很难感觉到自己明显的进步;
2.学生普遍感觉语文学习难度大,难以达到老师的高要求;
3.学用脱节,学生生活中听、说的是方言,天天用,却写不出来;课堂上学的是普通话,天天学,日常生活中使用却不多;
4.学生写作文必须进行“翻译”,即进行语言系统转换。非北方方言区的孩子写作文时就多了一重转换,也就更加困难。
这是什么原因?笔者深感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受到“语言系统落差”的困扰。这种困扰,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使语文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语言系统落差”如何形成的呢?
每个方言区学生几乎都存在两种语言系统,即方言系统和普通话系统。方言系统的,主要是生活中听、说的语言。在家庭中,老人往往只会说方言。比如,南通方言“杲昃”(即“东西”),外地人就听不懂。“káng”,是什么意思?麻雀儿káng,狗子káng,还有大人吩咐小孩儿:“到田里把你奶奶káng家来。”这个“káng”,就是“喊”“叫”的意思,但怎么写呢?写成“扛”,就闹笑话了,孩子“扛”得动大人吗?有的孩子,受祖辈父辈亲人所说不同方言的影响,甚至在生活中会使用多种方言。普通话系统的语言,主要是在学校读、写。新课改背景下普通话的听说训练渐渐得到重视,但只是迫于应试压力,仍未取得应有的效果。
我们必须正视语言系统的落差,因为落差可以产生负迁移。两个语言系统的关系,有如下几种可能:
1.落差极大,几乎互为外语,如闽、粤方言与普通话。对这些方言区的学生来说,学习普通话犹如学习第二种语言。如果童年一开始普通话基础扎实,兴趣浓厚,就能学得很漂亮。否则,会十分吃力,难有成效。
2.落差不大,可能方言反而会严重干扰对普通话的学习。如发音的方式习惯、常用的词汇、句式,已经成为难以改变的习惯,恰如贺知章“鬓毛衰”时还“乡音无改”。
3.几乎没有落差。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2]所以,自幼生活在北京等地的孩子,学习普通话就几乎没有障碍。写文章,也只要能“我手写我口”即可。另外,一些从小生活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学校等特殊语方环境中的孩子,学习说普通话的困难也不会大。
面对客观存在的语言系统的落差,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内部语言的改造呢?
1.承认现状,正视学生语言系统的转换。态度决定行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必须承认学生在生活中听、说方言的现实,不苛求学生,多鼓励,多帮助。
2.正视方言系统,建议允许各地编写的语文教科书中安排适量的方言文章,甚至专门建设方言课程。可以在补充阅读课本中安排方言文章,可以提供方言词汇、句式(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后面就附有方言词汇),甚至可以专门编写方言教科书。
3.改造方言,优化方言,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语文学习接轨。现在,有一些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开播了方言节目,播放方言电视剧等。如,配有字幕的重庆方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就曾一度风靡全国。这类节目有助于孩子将生活中的方言更加顺利地转换为普通话,有助于学生沟通日常生活与语文学习。
4.在学生周围努力营造使用规范语言的日常环境,人人自觉讲普通话,用文明语言、规范语言。要高度重视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学生无论课内课外都坚持用标准普通话交谈;利用阅读课和口语课,规范说话要求,以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尽力做到家校配合。
5.引导学生适当多听多看央视等电台、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和少儿节目,让规范优美的普通话在学生心里扎根。
二、重视语言积累,改造并丰富内部语言
目前中国的大部分语文课堂都是以理解为中心的,公开课注重的是理解的深刻、独到,教学手段的花样翻新;家常课追求的是把课文学完了,该讲的讲完了,学生即理解了。教师都舍不得把课上时间还给学生去读读背背,总感觉让学生课上读读背背,效率太低了。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指出:“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再创造。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使人感受。”“朗读好,证明语感好。”语感好,正是一个人内部语言量多质优的标志。张田若指出:“评价一节课的成败与否的第一个标准是看全班同学是否熟读了课文。”[3]
日本著名教育专家七田真认为,“以理解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够改变大脑的质量,而以记忆为中心则会改变大脑的质量,改变理解的质量。”“人类种系是怎么样发展过来的呢?就是靠口耳相传,就是靠不断地背诵民族的史诗、民族的经典、民族的语言、民族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靠背诵,人类发展了自己的脑神经、大脑,发展了我们人类的智慧。”[4]要有效改造学生的内部语言,必须真正重视朗读背诵,控制讲解时间,压缩做题时间,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用于大量读背,积累语言。
1.教师坚持为学生读整本书,唤醒学生爱读勤写
“阅读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笔弱多临秦汉贴,辞穷多读古今书。”可现在的孩子,不是被动画片、电脑、手机吸引,就是被无字的卡通图书迷住,很少有时间阅读以文字为主的有益书籍,而没有厚积又怎能薄发呢?
特级教师高子阳主张“大声朗读整本书激励唤醒学生写作”。他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斯霞的事迹,发现“他们十分得意的事情往往就是为全班同学朗读过整本书,而学生对老师记忆犹新的也多是那本书,影响着学生成长的也是老师在班级中大声朗读的那些书。”他认为,“老师走进课堂读,读给学生听,天天坚持读,学生应该能感觉到读书的价值,感觉到老师是真的在读。这种教育的力量应该能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虽然挤占了原来的语文教学时间,但学生的语文成绩根本没有下降……”
安徽特级教师薛瑞萍一直坚持定期为学生朗读,“因为朗读是最好的广告。”[5]特级教师孙双金也建议“利用中午午休时间老师读书,同学听书。”
2.把时间还给学生大量诵读经典作品,优化语言储备
朱自清多次谈道:“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习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叶圣陶在分析名作家们成功的原因时说:“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茅盾能背出120回《红楼梦》,鲁迅从小背下《纲鉴》,杨振宁熟背《孟子》……日本索尼的创立者井深大先生则说:“死记硬背汉文,这可是以前我本人的经验。二战前日本诺贝尔级的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部都这样背过书。汤川秀树还在4岁时就开始背书……背诵的都是《论语》和《孟子》。”大量诵读名篇佳作,口诵心惟,积少成多,量的积累必然带来质的飞跃,使内部语言得到有效改造,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之境界。
让小学生大量诵读,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首先,小学阶段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清代陆世仪在《论小学》中认为:“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读熟。”现代心理学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13岁以前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15岁以后人的理解力慢慢上升,记忆力慢慢退化。经典古诗文、名家名篇要让孩子们趁着童年这个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进行背诵积累,从而有效改造内部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其次,大量、反复诵读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和脑科学的。国外一个统计资料很有价值:“人对任何一个词汇或句子,都须要300遍以上的听说读写实践,才有可能终身不忘。而要想运用自如,其实践必须在1000遍以上。”(见张庆《走一条求真务实的语文课改之路》)让孩子大量阅读,让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让孩子不断直接感受词语的不同搭配、不同用法,体会词语用法、含义的细微变化和巧妙之处,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语感。商友敬教授认为:“只有读,让语言先在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心上活起来。”确实,语言学习,读不顺口,就说不顺口,也就用不顺手;读顺了口,烂熟于心了,才能真正改造内部语言,才能形成良好语感,才能脱口而出,运用自如。
诵读经典作品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改造并丰富其内部语言,丰厚其文化底蕴,提高其语文应用能力;学生必然还会在思想、情感、文化和审美方面受到优秀诗文的熏陶,其审美趣味、文化品位和思想修养定能在诵读中得到提高。如何让孩子们有效诵读呢?除去常用的朗读方式,张康桥还允许甚至鼓励学生跺脚而读、同桌击掌齐读……他认为:“怎么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读得是否快乐,读得是否有效。”[6]还可适当使用“吼读法”“枪读法”“仿读法”“内读法”“疯读法”等“趣读”法,帮助学生“得意”又“得言”,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有效促进语言的内化。[7]
三、关注生活,在观察、思考与表达中促进内部语言的改造
生活是语文赖以生存的土壤,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声、有色、有形、有情、有境。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将习作与广阔的生活挂上钩,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使学生从爱生活到爱作文,从爱作文到爱创造;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智商”和“情商”,促进学生生命的自由健康成长角度考虑,把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
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语体文的最高境界,就是文章同说话一样”(叶圣陶)。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向生活向人民学习语言,并且在平时就训练良好的语言习惯。只有从生活中流出来的语言,才会有生活气息,才会通俗、易懂,才会生动、幽默。当然,向生活学语言,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对方言土语加工、改造。作为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从生活中搜集鲜活语言,充实语言储备,训练他们的语言习惯。
语文的致命伤不仅仅是语言的贫乏,还是情感体验、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及思想的贫乏。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在此维度上,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训练语言必须和认识生活、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如果只学语言而不愿去认识生活,那无异于“买椟还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研究生活,并注意积累生活经验,做生活的有心人。
叔本华说:“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想不清楚,就会说不明白,说不流畅。有生活感受,才会有话可说;感受独特,说得才会新颖引人;认识深刻,说出来才会振聋发聩,写下来才能“惊天地”“泣鬼神”。反过来,可通过说写训练促进对语言的掌握,加深对生活对事物的认识。
四、勤于练笔,操练和活化语言
积累的语言,需要激活,需要通过口语交际和书面实际运用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实现语言的真正内化。
课堂上,教师要抓住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充分练习说话,可想象补白,可仿照句型段落结构,可练习某种表达方法;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大量练笔,除去大作文外要安排小练笔或片断训练,并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或流动日记。习作指导,要呵护儿童的写作兴趣,保护儿童表达的自由,从内容入手,鼓励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观察发现、思考所得、情感经历、大胆想象等,写出独特体验、独特认识。课堂上,对学生的真实经历可以通过情景表演、细节挖掘来还原事件细节,充实习作内容;内容缺乏时,可以现场提供材料,比如出示图片、物品或动植物供观察,播放录像或影片,捕捉即时资源,制造“现在进行时”的真实事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或活动情境……通过反复练笔,词汇不断组合成句,不断被激活、运用,内部语言自然会得到有效改造。
五、反复修改,净化和锤炼语言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反复修改是对文章的打磨、雕琢,也促进了作者内部语言的深入改造。管建刚老师坚持不懈地办班级周报,就是要通过发表的驱动,促使学生不断练写,不断修改,精益求精。让学生在积极性高涨的状态下反复修改作文,就是在调动学生自主锤炼语言的热情,不断净化、优化内部语言。
我们采用800格专用作文纸,背面设有自评、互评、教师评三栏,通过多元评价和自改、互改、教师改多轮修改的评改方式,有效提高了习作质量。我们还通过教师博客或学校网站发表学生优秀习作,引导学生留言评论,互相修改。评改中,教师积极发掘闪光点,采用标记激励、高分激励、加分激励、评语激励、单项奖激励、发表激励等有效手段激发兴趣,树立了孩子们的写作信心。我们还制定了易操作的切实可行的农村小学生作文评价标准,努力实现评价标准的科学化,为学生的自评、互评提供依据和帮助,促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锤炼语言的习惯。▲
[1]董蓓菲.教科书编制的多维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07(2):27-29.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于永正.我的坚持与忧虑[J].人民教育,2007(9):41-42.
[4]孙双金.13岁以前的语文——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J].人民教育,2009(21):46-49.
[5]薛瑞萍.儿童是如何学习母语的?[J].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1).
[6]李振村.让小学语文回归儿童的世界——张康桥与他的“儿童语文”探索之路[J].基础教育,2007(9):53-50.
[7]徐志华.尝试趣读,有效促进语言内化[J].作文教学研究,2011(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