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语境 潜入语境 习得表达
——语境,言语表达的笼子

2014-02-06傅登顺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6期
关键词:语境文本语文

傅登顺

(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 浙江 杭州 311600)

小学语文教学已从关注文本转向关注文体,这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但仅此还是很不够的,因为语文教学最终还是要走向语境。语文课标(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写作教学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这已明确指出,无论是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还是写作教学的“表达和交流”都需要一个场域,这个场域就是“语境”。因此,语文教学识语境、用语境,在语境中练就“对话、表达和交流”的本领势在必行。

一、认识语境

语境,是语文教师常挂在嘴上的,但在教学中功能到底有多大,多数教师并不清楚。语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要重新认定,“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的语文教学需要“关进语境的笼子里”。

1.语境构建元素

语境,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所谓阅读,直接的对象是言语作品,实际指向语境的意义”。语境指的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条件系统,它对言语意义具有专一性和具体化的解释功能,可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语境主要由四类元素构成:一是文体语境,不同的文本归属于相应的文体(体裁),如从表达方式来分,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实用文、议论文等,从文学作品来分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同时,又表现为同类文体文本的多元性,这是文本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文体主要表现为文本言语范式和结构形式上的规定性,它是决定语境的第一原则。多年来,尤其是小学语文,在文体范畴内研究语境,在语境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很不够的,从而导致语言文字运用准确性和表达风格的缺失。二是文本语境,也称上下文语境,它是具体语境场所。它是由字、词、句、段、篇、章构建的语言内部相辅相成、意义相互关联的文本系统,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凭借因素。三是社会语境。文本诞生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文本中的话语受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的支配和规范,打上了一个民族语言运用习惯和文化思维的烙印,字里行间渗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元素。四是作者语境,主要是指作者的写作意图、社会阅历、文化素养、思想倾向、审美情趣等内在因素。如果说,前两者代表着语境前台,那么后两者就相当于语境的后台。

2.语境与语言性

目前,教师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的,比较多的是就文本而文本,望文生义;或单句独段的肢解分析,玩起文字游戏。有效的文本解读应该整合所用语境元素,揣摩文本言语的准确性、深刻性、情感性和艺术性。一是整体性。是指语文教学不能把“知识点”与文章作品的整体感知分离开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如文本欣赏,优美句子应该是有的,如果说优美的词就不敢苟同。语言使用强调的是准确性、形象性。无论是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还是虚词、实词,就词本身而言不存在美与不美,只有词语进入句子、段落、篇章,呈现出动态,才显出作者锤炼词语的功力,才具有美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我”把《水浒传》中的故事和人物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之后,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是说不出哪个词美,哪个词不美,言语的蕴味却是深远的。首先,伯父的批评考虑到场合,在众人面前不使“我”出丑、难堪,保护“我”的自尊性。其次,严厉地批评隐含于言语背后,使“我”终生难忘,不敢重犯,同时也让读者体验到了鲁迅先生的人文涵养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二是渐进性。主要是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是一个语言和情感的不断反复熏陶的过程,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是螺旋式上升的。如阅读能力中的认读、评价、迁移和创造四大能力是分阶段、有重点地螺旋式上升的。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好年段目标,选择好教学内容,保证不越位、不缺位。三是隐义性。文学作品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对它的理解、鉴赏,就是在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基础上的一种再创造。而每个读者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是不相同的,体验是个性的,属于读者自己的,教学中要在尊重学生体验的基础之上尊重多元理解,在尊重多元前提下引向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般的创造性体悟。

二、潜入语境

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在体验中落实教学目标。然而,某些文本或某文本的某些部分看似平常,情感元素不足,学生难以投入怎么办?因此,引导学生“潜入语境”非常必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语境策略,从文体语境、社会语境、作者语境的背景出发,抓住上下文语境,实现读者语境与文本语境的协调与融合。使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阅历、审美取向和语用经验,并着重探究作者的语用经验,将作者的语用经验进行批判性的吸收,与自己已有的语用经验进行比较,进而做同化和顺应的处理,培养自己敏锐的语境感悟力。

1.潜入语境

如果语文教学仅仅让学生走入文本语境,而不去了解文本背后的因素,那是很肤浅的,是不能真正体悟到内容选择、情感抒发和表达形式的精要与艺术的。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潜入语境。一是整体推进,构建大语境。首先,鼓励学生细读文本,在读懂各部分大意的情况下,建立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概念。如文中的前后照应、首尾相接,人物前后态度的变化,同一语句的多处出现的不同含义等。其次,着眼于文本整体,感知情景,即文本整体所营造的语境,包括文本的中心、语言特点、文体特征、全文的情感基调等。如引导学生联系文本的情感基调纠正原理解的偏颇或认识的错误,或让学生找出看起来与全文情感基调不统一的地方,从而深入阅读以弄懂作者的用意,或者让学生以文本的情感基调为抓手进行文本细读等,并注意营造与文本情感基调相联系的课堂气氛。再次,为文本表达构筑一片“前理解”的环境,包括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所涉及的国家、民族、地域特点等,这是深入解读文本的一个必要条件。时代背景,包括文本涉及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文本创作的时代背景,影响着作者思维,影响着作者的用语和表达方式。因为无论是时代背景,还是作者因素,如激发创作的特殊背景,作者身上所发生的特定事件等是打开文本隐喻的一把钥匙。因为这些往往是学生知识的盲点,教师必须讲清楚,否则在学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让学生去构建意义、习得表达是很荒唐的。二是适时渗入,点击提升。传统的阅读教学,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等作为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而存在,作为一种知识来教学,或安排在揭题后,或安排在通读课文后,或安排在课文教学结束前,并一次性完成,这是要不得的。教学中要善于把握火候,化整为零,把写作背景相关因素穿插在教学的点睛之处。如初读课文环节的大致介绍,细读文本遇到困惑时的“雪中送炭”,总结教学阶段的“添油”激化,在整个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中起到理解上点击提升、认识上豁然开朗,思维在瞬间升华的作用。

2.体悟表达

语文课标(2011年版)颁布以来,语文教学出现了从原来过多关注文本内容的理解转向关注言语形式和表达的可喜变化。然而,如何使学生站在文本大语境的宏观视角,深入揣摩和研习文本细节表达的却并不多见,还未能摆脱瞄准某词、某句、某段表达的窠臼。因此,让学生用大语境的视野,深入文本细节表达,再从细节表达体会大语境的关照,体悟表达的精妙,是打开语言形式的密钥。一是从不同言语风格中切入体悟。在同一篇文章中,部分与部分之间往往表现出言语风格的巨大反差,这不仅是作者释放的言语表达信号,也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优质资源。如人教版四上第六组《搭石》一文,作者刘章出生在一个非常穷苦的农民家庭,不满周岁,父亲就被日寇害死,他是跟着叔叔在深山老林里长大的,而成为名作家、步入老年之后,对久居的城市环境的喧嚣、工作的快节奏、情感的浮躁,产生了厌烦情绪,为追求精神的解放和心理上的平静,写下了回忆故土的作品《搭石》一文。文本语言颇有风格与变化。如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介绍搭石、搭搭石,语言朴实、简洁、准确、逻辑严密。而写人们过搭石的三四自然段,却“浓墨重彩”“极尽渲染”,描写仔细、想象丰富,用词准确、生动,勾勒出一幅景美、人美、情美相辉映的画卷。第五自然段,由景转向理,意蕴深刻,并戛然而止。如果教师能从整体着眼,通过不同言语风格的对照比较,作者那种对故乡宁静环境的向往和对“淳朴”故乡人的赞美之情就会跃然纸上。二是从修辞运用中切入体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言语表达是修辞的运用。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隐藏在文本言语中的修辞运用资源,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用。如人教版五上第六组《慈母情深》一文,多数教师关注的是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语句的理解、领悟以及表达,这显然是很必要的,它也是教学的重点。但如果能够挖掘出文中对比修辞手法的资源,教学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家庭困难与母亲战胜困难的态度的对比,母亲劳累与给钱的慷慨的对比,女工的反对与母亲无言付钱的对比,“我”要的犹豫与母亲付钱的坚定对比,“我”买罐头“懂事”与母亲凑钱后叮嘱的对比——对比后不辩自明。通过对比表达艺术资源的开发与体验,“情深”的“慈母”形象会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心坎上。三是从结构安排中切入体悟。文章结构是文本表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表达知识与能力,从文章结构特点出发展开教学是语文教学所必需的。如人教版五下第四组《桥》一文的“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结尾揭谜”的结构方式,人教版四上第六组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穿插进行的结构安排,是学生首次相遇的结构形式,对增长学生见识、掌握结构技巧极为重要,需要强化训练,牢固掌握。四是从想象表达中切入体悟。文学作品充满着想象,想象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教学中不能把作品中的人、事、物“真人、真相”化,如寓言、童话、神话、小说等皆是想象的虚构,要通过文本学习使学生熟悉想象、激发起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想象的表达能力。课标中有明确的“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可以说想象是创新、创造之母。如人教版五上第六组《地震中的父与子》的作者马克·汉林是世界著名的演说家,文中的“父亲”形象和戏剧性结局是比较典型的虚构,人们之所以为之动容,相信其“真”,因为它吻合了人们在大灾面前希望看到英雄奇迹的真实心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真相”的同时,感受到表达的艺术。

三、习得表达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知识和技巧要在阅读中获取、体悟,写作能力要在写作训练中练就。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语文素养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螺旋式提升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任何违反教学规律的做法都会把语文教学逼进死胡同。

1.语境中认识表达

语文教材中任何一篇课文都是在充分考虑到大语境的前提下诞生的,它们都是在语境中表达的典范。首先,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在整合语境要素前提下文本表达的手法和艺术,为练习表达做知识和范例上的储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清晰文本创作年代背景、内容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动机等,然后审视、琢磨文本表达。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积蓄思想的过程,也是学习语言、内化语言和习得语言的过程。真写作是“情蓄而辞发”的结果,“情蓄”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从语境模糊不断走向清晰的过程,也是现实背景、作者情感与写作内容磨合的过程,许多创作的搁浅是“情蓄”还未到“辞发”程度所致。其次,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渗入揣摩文本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益处,假如“我”写,会怎么写等教学环节与评价机制,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关注表达。

2.语境中习得表达

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是通过写作教学而提升的,而当前学生普遍对写作感到头痛,原因除了写作教学没有很好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写作教学规律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多年来忽视语境在学生写作练习中作用的发挥。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无从入手、无话可写的问题,主要根源在于没有寻找到清晰的赖以倾诉的语境。因此,写作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表达语境提供方便。一是做好随文练笔。随文练笔是近几年阅读教学课堂中的新生事物,备受师生赞同,学生在随堂练笔中往往很出彩,其根本原因是借用课文已有语境,降低了表达的难度。随文练笔是学生写作的“前练习”,是练就基本功的理想场所与机遇,一定要用足用透。二是为语境创设留足时间。快速作文、应试作文的训练不敢过多地对之妄加评论,但其体现的是学生已有写作积累和能力的再现,而不是代表现场水平。因为写作之前必须有一个酝酿和准备的过程,“赶鸭子上架”不符合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学生作前准备不足是写作教学的通病,也是写作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作前准备过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创设语境,学生作文中的观点极端、认识偏差、语言偏激、表达不严密等是作者语境与其他语境因素整合不到位所致,因为学生作文质量直接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三是做好重(zhònɡ)写重(zhònɡ)改相结合。写作评改,不仅是提高认识、完善表达的过程,更是语境美化、修订、完善的过程。写作教学重写轻改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开发评改的多元资源。如可采取自我评改、互相评改、教师评改、小组评改、家长评改和发表等多种形式。其次,从小改走向大改。多年来写作评改习惯于对作文的字词句小打小闹,而不习惯做“大手术”,因此,写作评改对学生提升写作素养的作用微乎其微,这种状况需要颠覆性的改变,恢复大改功能。要大胆鼓励学生对“原作”“推倒重来”“大胆换血”和“面目全非”的评改。再次,展示与发表。教师要设法创设更多学生作文展示和发表的机会,如办校刊、班刊,编优秀作文集,定期不定期举办作文评奖活动,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发表等。因为这样做的好处能让学生接受最大可能范围内的不同群体对写作的评改,便于在集思广益的同时,增强学生写作的责任心,发挥写作的交际功能。▲

[1]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赖端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王荣生.语文课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许宝灿.重视文本语境提高细读质量[J].现代语文,2009(5):30-31.

[5]李娟.追求读者语境与文本语境的融合[J].教学大参考,2006(7-8):43-45.

猜你喜欢

语境文本语文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跟踪导练(三)2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