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阅读指导初探
2014-02-06林敏杏
林敏杏
(浙江师范大学 儿童文化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4)*
近年来,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稳步发展。各少年儿童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部(以下简称“少儿馆”)的服务丰富多彩,活动搞得红红火火。2009年12月,中国图书馆学会青少年阅读推广委员会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组建,是我国图书馆界重视儿童阅读并付之行动的一个重要标志。2010年国家图书馆成立了少年儿童馆,成为我国少儿阅读建设的里程碑事件。但是许多少儿馆只重视学龄儿童,而忽视学前儿童。笔者在关注学前儿童阅读的进程中,曾对有关少儿馆走访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各馆有学前教育学科背景的工作人员不多;单独的学前阅读区域很少;学前儿童可阅读的书数量和种类都不多;阅读呈自流状态,图书损坏率较高;多数馆认为他们年龄小,不懂事,指导无从下手。而少数大城市处于萌芽状态的私立或商业化的小书房,虽然有热情,对儿童开展早期阅读有一定的作用,但他们除借阅或卖书收取一定的费用外,没有其它经费来源。运营成本的压力,制约其拓展服务和扩大规模,满足不了学前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发展需要。阅读问题专家乔治·史蒂文斯曾说:“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即各种阅读教育都应当放到孩子6岁以后进行”。[1]学前期虽然是心智未开、生性好动、无意注意占优势的人生初始阶段,但也是充满活力和巨大潜力且可塑性很强的生命阶段。少儿馆作为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理应十分重视学前儿童这个读者群,吸引和接纳他们到少儿馆,有目的地指导他们阅读,推动他们养成受益终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一、学前儿童阅读指导的意义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也是学习的基础。学前儿童阅读未引起少儿馆重视的主要原因是其意义没有被大家所普遍认识。以下将从学前儿童身心特点、国际经验、教育部规定和少儿馆性质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 在自然赋予儿童特别生命力阶段学习阅读,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敏感期中的儿童,在适宜环境影响下,对某种技能技巧和认知能力的掌握特别容易,发展非常迅速。错过这个时期,学习就会发生困难,有的甚至影响终生。如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仍在地上爬行,没有语言能力,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重返社会后,经过6年专业人员的护理,仍只学会直立行走,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有4岁儿童的水平。[2]这个事实表明,错过了儿童学习的敏感期,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在一项关于天才发生学的研究调查中发现:0-3岁是养成儿童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3-6岁则是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3]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经过长期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认为儿童语言的敏感期为出生后两个月到8岁,其中1-3岁是语言敏感期的高峰期。如果儿童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4]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儿童的生命助力,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他们学习阅读,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少儿馆要珍惜和尊重儿童在人生之初敏感期的发展规律,懂得此阶段的教育对每个个体生命的重要影响,把做好学前儿童阅读指导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二)从国际经验看,学前阶段接触阅读有利于培养阅读习惯
学前期是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的时期。因此,国际上许多国家开展了“阅读起跑线”运动,以政府公共服务的方式免费发放阅读书包,以推动儿童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的国家还以立法来保障儿童的阅读,如美国的《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就针对学前教育设立了“阅读优先项目”,包括创设一套综合性的、州政府范围内的阅读计划,以确保每一个儿童到三年级时都能够阅读;开展公平起点的家庭读写计划;在学前计划和“提前开始”计划中资助阅读学习等。[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的使命”的第一条为:“养成并强化儿童早期的阅读习惯”。[6]少儿馆必须跟上当今世界的潮流,十分重视学前儿童阅读指导工作的开展,肩负起支持、引领他们学习阅读的责任,培养他们成为图书馆的忠实读者。
(三)教育部的规定,为少儿馆阅读指导提供了政策依据
我国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一次明确把学前儿童阅读的要求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7]少儿馆是学前儿童的第二课堂,《纲要》为少儿馆学前儿童阅读指导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给馆员的作用赋予了新的内涵,对馆员的角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对学前儿童的阅读指导可提升少儿馆有特色的服务水平
当今世界各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少儿馆如果满足于日常借借还还是没有出路的,需要通过更新观念、提升服务、开拓发展来提高自身价值。由于学前儿童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不具有文字阅读能力,对书中图画也不可能完全看懂,只有当他们对阅读发生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地进入阅读。少儿馆要结合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关怀他们的阅读行为,用热情、智慧和艺术去培育他们,做好“知书”与“知人”的服务。这是一项既有特色又具有挑战性的深层次工作,馆员应在工作中灵活地扮演最适宜的角色去指导小读者,并与他们积极地互动,适时对他们的阅读意识、兴趣、习惯和方法进行引导和培养,担负起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不可替代的重任,为他们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8]
二、 少儿馆做好学前儿童阅读指导工作的思考
英国图书馆学会“法吉恩奖”获得者、知名儿童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长期致力于儿童阅读的研究和儿童文学的推广工作,提出了著名的“阅读循环圈理论”。钱伯斯将阅读活动分解为“选书—阅读—回应—再选书—再阅读……”的循环结构,[9]在循环圈的中心,与三个环节息息相关的“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是阅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我们将根据这一理论,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审美心理的特殊性以及少儿馆实际,来探讨怎样做好学前儿童的阅读指导工作。
(一)选书
钱伯斯认为,阅读活动从选书开始。只有当少儿馆拥有丰富的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的藏书,才能让儿童与书的相遇成为可能。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广义的选书既包括文献采集,也包括打造环境和陈列方式。
1.做好文献采集
这是选书中关键的环节。文献采集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受到两个要素影响:
一是馆员素质。从我国新闻出版总署近两年发布的统计信息可知:2011年少儿读物出版数37 800万册(张),进口少儿读物78.66万册(张);2012年少儿读物出版数47 823万册(张),进口少儿读物489.54万册(张)。[10]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选择优秀的学前儿童读物? 馆员的审美判断力是关键。儿童文学评论家、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在《最佳幼儿文学读本》的《前言》中说:“在可选的文本范围内,我期待召集起来的是这样一些文本:一方面,它们对于幼儿生活、情感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幼儿文学特有的轻灵、单纯、愉悦、飞扬的美学特征;另一方面,它们对于世间万物和人的心灵的呈现也呼应了一切人类艺术所共有的人性尺度以及对于生命的普遍关怀。”[11]由此看来,馆员必须熟悉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审美方式,爱孩子,有比较丰富的阅读经验、儿童文学和美学素养,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能总结出学前儿童好书的标准,选书时具有独特的眼光和判断能力。
二是信息资源。要选好书,馆员的素质固然重要,但一个或几个人的能力和视野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数以亿计的文献面前,我们不可能做到阅览所有图书后再确定是否购买,这就需要馆员了解掌握各种信息。第一,根据优秀的推荐书目来选择好书。像2012年发布的公益研究机构——新阅读研究所研制的“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形式丰富多彩,以图画书为主,有翻翻书、胶片书、洗澡书、拉拉书、桥梁书等。题材内容有认知、语言、情感、教养、行为、科普、想象力、创造力等多个教育类别,反映了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所需要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童书形式与内容的丰富性、玩具性和游戏性的特点,[12]该书目为少儿馆图书的采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留意权威机构与媒体对当下儿童读物热点图书的介绍和指引。目前,国内开辟专门的学前儿童阅读专栏的报刊杂志虽然不多,但也会不定期地介绍一些阅读讯息,如《文学报》、《父母必读》、《新京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原《中国图书商报》)、《南方都市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编辑出版报》、《图书馆人》等。第三,重视获奖作品。全球儿童图画书有三大奖项:(1)国际安徒生奖,是全球儿童文学界的最高荣耀,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2)美国凯迪克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图画书奖。(3)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是英国儿童图画书的最高荣誉。[13]“林格伦奖”、“纽伯瑞奖”等国内外获奖图书都值得关注。另外,馆员还要关心童书网络销售渠道的资讯,如当当网、卓越网、红泥巴网等。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前读物的出版形式越来越多元化,除印刷型读物外,还有玩具、图像、声音、触觉乃至气味读物。因此,各种读物、动漫作品及数字资源等,都可根据实际情况收藏和更新。
2.打造阅读环境
环境创设作为学前教育的“隐形课程”,应该是一本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学前儿童意志比较弱,容易受外界影响,所以只有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才乐意去观察,去阅读。因此,少儿馆的门厅要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的阅读氛围,以激发小读者入馆的欲望。比如杭州市少儿馆,进门处的服务台就是一座七彩城堡,童话般的环境非常吸引小读者。学前儿童的阅读必须有适宜的光线、清新的空气和不受干扰的环境。书架的外观和功能设计必须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如可拆装能任意组合的卡通书架,方便他们自由取放图书。桌椅、沙发除了考虑高度外,还要考虑“亲子阅读”、“自己阅读”等特点,如富有儿童情趣的瓢虫凳、蘑菇座,适合亲子阅读的袋鼠沙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墙饰、门窗等要精心设计,图文并茂,成为阅读的伙伴。还可将阅读规则用活泼轻快的字体和图片来呈现,便于小读者观察识记。
3.优化陈列方式
图书的陈列方式是阅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它在学前儿童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图书陈列是少儿馆的最佳装饰,是向小读者推荐图书的重要方法,也是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必要内容。
学前图书陈列特别讲究安全、易拿放、有童趣的原则。常用的图书陈列时封面朝外,如果书脊朝外则对学前儿童缺少吸引力。书一定要放在小读者伸手可及、取放自如的地方,以便需要的时候顺手可得。
馆员可以挑选出那些特别希望学前儿童读的好书,像主题书展一样,变换着陈列,给小读者经常有新鲜好玩的感觉。如新书展示、节日庆祝展示、获奖作品展示、与动画片电影电视有关的图书展和国外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展等。馆员可以充分利用馆内各种通道和空间,游戏性地摆放推荐或特色图书,吸引小读者来阅读。
(二)阅读
丰富的藏书、环境氛围的营造,是确保学前儿童阅读迈出的第一步。循环过程中的“阅读”环节,是馆员在讲故事、指导亲子阅读和小读者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前儿童掌握阅读技巧,获得阅读乐趣的重要环节。
1.讲故事
学前儿童受识字量的限制,最喜欢听故事。因此,大多数少儿馆都开展了“讲故事”活动,而且丰富多彩。如江西省图书馆少儿部的“兰兰姐姐故事会”、深圳少儿馆的“红姐姐讲故事”、厦门市少儿馆的“燕子姐姐讲故事”、温州少儿馆的“海龟哥哥讲故事”等都成为该馆的特色品牌。小读者会在听故事后找书看,当他们自己可以安静地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书时,良好的阅读习惯便开始形成了。少儿馆以讲故事形式开展的导读活动,对学前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非常有用,深受小读者欢迎。
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要给学前儿童讲好故事,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精心准备,注重技巧。学前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馆员必须掌握小读者对故事长短、理解能力以及喜好趣味的尺度,选择情节简单、生动有趣、语言优美、有节奏感的故事,并适当准备小教具。在讲故事过程中,馆员要抓住小读者的注意力,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形象的语言、较为夸张的表情和手势,如变化的语音、重复的短句、游戏的口吻和动作等来呈现故事,让小读者在逼真的讲述中感知文学作品的魅力。二是多方参与,广泛合作。讲故事活动要具有持续性,需要一定的投入,也需要馆员的创新和探索。比如许多少儿馆在开展这一活动中注重与父母群体、托幼机构、社区、社团、自愿者、大学儿童文学及幼教相关研究机构等联系,借助社会力量,不断提升讲故事的水平,将小读者的心牢牢拴在少儿馆。
2.亲子阅读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进少儿馆必须有家长陪同。大多数年轻的独生子女家长教孩子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加入到亲子阅读中来,促成孩子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馆员的指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馆员要热情接待、态度温和,给读者一个平等、宽松、温暖的第一印象。其次,适当了解情况,提出指导性建议,如该选什么样的书,该怎样和孩子一起看书等等。再次,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教会他们掌握拿书的方法、看书的坐姿以及阅读的顺序技巧等;遵守馆内阅读规则,爱护图书。此外,馆员可根据学前儿童年龄、性别、习惯、爱好等,科学地设计图书目录,推荐给小读者及家长,减少他们的随意性。
3.自己阅读
3-6岁的小读者可以学习自己阅读。由于学前儿童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学前儿童在自己阅读时,馆员应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加以指导:
一是引导寻找兴趣。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书的最初理解是玩具式的,阅读方式是翻阅或呈游戏状态,尤其是没有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时。馆员要给小读者自主阅读寻找兴趣的机会,并帮助他们选书。在选书时,有经验的馆员会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如与小读者亲切地交谈、做一个找书的小游戏或陪读一本有关图书的童话书等方式来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二是指导学会观察。学前儿童观察水平不高,思维正从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发展。在阅读过程中,馆员要有目的地引导小读者仔细观察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背景,理解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等,启发合理想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画上的人物在干什么,将要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并以正面教育为主,及时肯定、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己能看懂图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断激发其阅读兴趣和自信心。
(三)回应
在阅读过程中,学前儿童会有许多发现与想法,他们会通过反馈和分享表现出来。“回应”就是馆员指导小读者在阅读群体中反馈阅读心得、分享阅读快乐、激发阅读兴趣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馆员掌握学前儿童的阅读情况,为改进阅读指导和藏书建设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学前儿童因其年龄特征、认知特征和所持经验的特征,学习方式更多的是依靠“做中学”,阅读必须与生活体验紧密联系。因此,阅读循环圈中的“回应”环节,适宜用闲聊讨论、表演游戏、画画手工等方式进行,把阅读与聊天、游戏、表演、操作等丰富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闲聊讨论
学前儿童自控能力比较差,看到好看的地方或读完某本书会主动找身边的人聊一聊。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前儿童对同一读本也有着不同的理解,馆员应及时引导和鼓励他们聊书。小读者之间的闲聊、交流和讨论是阅读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引导得好,就能激发起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和灵感,帮助阅读循环进入螺旋上升之势。
聊书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非正式的闲聊。同龄群体之间的闲聊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为此,有的小书房创设了“悄悄话”小天地:在阅览室的一角,小读者可以两个或几人一组合看一本书,并允许他们轻声讨论,给他们一个聊书的区域,一个自由分享阅读感想的空间。二是正式的讨论。少儿馆定时组织讨论是提高儿童阅读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讨论前馆员要充分准备,如创设一个能使学前儿童“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7]掌握阅读材料,拟订大概的讨论方向等。在讨论中,馆员应积极引导,让学前儿童乐于表达,发挥想象。当然也要控制好局面,比如纪律问题、离题等,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以期收到最佳的讨论效果。
2.表演游戏
游戏是学前儿童与生俱来的心理和生理的本能,是他们最自然、最有效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表演游戏是馆员有意识地将阅读渗透于游戏,即根据文学作品内容,让小读者扮演其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的一种游戏。比如阿·托尔斯泰编写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拔萝卜》,小读者装扮的老爷爷、老奶奶、小孙女一个接一个地出台,还有小狗、小猫、小耗子一个接一个地入场。虽然文字简洁、情节简单,但完全能唤起学前儿童的共鸣。戴着头饰或简单装饰的小读者会很自然地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把自己的情感完全投射在白胡子老爷爷、花头巾老奶奶、翘辫子小姑娘以及“汪汪”的小狗、“喵喵”的小猫、“吱吱”的小耗子身上,他们“嗨哟,嗨哟”地表演着,惟妙惟肖,乐此不疲。表演游戏既满足了小读者的表演兴趣和欲望,也让小读者在率真的表演、快乐的游戏中体验了阅读的魅力。
3.画画手工
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对色彩丰富的画面、夸张有趣的造型、生动活泼的动作和表情感兴趣,也特别喜欢涂涂画画和手工制作。馆员要利用小读者的天性,把阅读与画画手工结合起来。如听完英国插画家安东尼·布朗的图画书《我妈妈》故事后,引导小读者凭自己的直觉把作品画下来,也可以充满想象地延伸或创造,如开展“我心目中的妈妈”、“最想跟妈妈说的话”、“最喜欢和妈妈做的事”等主题作画或手工拼贴,用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这样,既加深了小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又能让他们体验到画画及手工制作的乐趣与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兴趣。实践证明,画画手工活动颇受小读者欢迎。少儿馆可以推出每月一、两次的画画、纸工、泥工等与文学阅读相联系的美术创意活动,时间一长,小读者便会主动要求来少儿馆。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阅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少儿馆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使命,应大力开展学前儿童阅读指导活动,馆员应该成为阅读的催生者,在“选书-阅读-回应”的循环圈中,灵活地扮演最适宜的角色去与小读者积极地互动,耐心地引导他们去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照亮童年,让缕缕书香伴其一生。我们相信,只要大家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学前儿童阅读指导一定会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戴汝潜.专家谈早期阅读[EH/OL].[2012-08-02].http://www.77y4.cn/youer-sz-98520.html.
[2]童年.3岁学习事半功倍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J/OL].[2012-08-05].http://baby.mf08s.com/2011/1124/1193_2.html.
[3]廖倩,谭扬.图书馆开展幼儿参观体验活动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7):90-92.
[4]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霍力岩,李敏谊,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
[5]张春续.“中国人不读书”能靠阅读法立管吗[EH/OL].[2013-09-23].http://news.qq.com/a/20130923/014414.htm.
[6]高文兴.阅读起跑线:让儿童在书本中学步[EH/OL].[2012-12-13].http://www.gongyishibao.com/html/guojianli/2478.html.
[7]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H/OL].[2011-11-09].http://www.edu.cn/20011126/3011708_2.shtml.
[8]郑素华.从儿童到儿童文化:思想、观念与取径的转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39-44.
[9]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许慧贞,蔡宜容,译.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07:4.
[10]新闻出版总署.2011-2012年全国出版业基本情况[EH/OL].[2013-08-12].http://www.gapp.gov.cn/govpublic/80/684_5.shtml.
[11]方卫平.最佳幼儿文学读本[M].济南:明天出版社.2012:2.
[12]陈香.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发布[N].中华读书报.2012-05-30(1).
[13]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2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