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14-02-06陈桂强王丽琴
陈桂强,王丽琴
(1.河北北方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2.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河北张家口 075051)
随着科技进步和各行各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电子信息类的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由原来只要求劳动者具有单一能力变为要求劳动者具有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8年颁布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我国二十一世纪新人力资源的开发体系,把人的职业能力分为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即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和外语应用[1]。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一生中不断发展所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养成,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从大学学习生活开始就应该重视,要从平时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培养,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职业核心能力是伴随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对于学生而言其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不断地渗透、不断地培养和不断地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可以通过开设一些课程,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有目的的培养[2],以使其得到提高;也可以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的各种才能得以发挥,在活动中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拓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社会活动能力
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诱人的大环境,劳动者不可能一个人独自工作,工作的环境也是千变万化的,要想在社会的海洋中自由遨游,灵活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要求学生要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强调个体的发展性、弹性和迁移能力,使自身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新环境中努力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充分发挥出来,并在出现任何困难的时候可以用很好的心态去正确面对,而不是做出极端的负面举动。社会适应能力是人得以快乐生存的根本。
(二)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而且边缘学科的大量涌现,使知识具有了一定的交叉性,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横纵交合的知识架构。人类社会将成为学习化社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永远都是不够的,为了适应社会持续发展的变化,需要学生认可学习的价值,而且会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武装自己,随时补充、完备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武器。
(三)加强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组织和合作能力
人是处于社会的个体,处在一个信息时代,要想在社会中立于不败,就要学会与人交流和沟通,交流能力是社会劳动者重要能力之一。能够在一个团体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光芒在不经意中光彩夺目,才可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提高学生的组织和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和家庭有责任的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不容易出现偏激的举动。组织和合作能力是人生存的动力。
(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与探索创新,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随着信息的不断更新,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改革创新可以使劳动者在职场中成为佼佼者。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已经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社会并不缺乏信息,而是缺乏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遇到的问题也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只有拥有了探索新知识新领域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分析面对的问题,给出更好的解决对策。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人生存的源泉。
二、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让职业核心能力成为伴随人一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现在人才培养的主流。学生的主要学习环境是学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教学中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同于知识的获取,它需要特定的学习情境,才能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以下举措:
(一)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
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就是以行为活动为教学内容,依靠实践活动进行训练而引导基本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课程有关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在小组学习时依据教师所给的任务通过网络、书籍等查找资料,小组中让不同的同学承担不同的任务,一起解决任务中的问题。最后达到共同解决老师布置的题目的目的。所完成的任务可以让不同的学习小组互相评估,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得以提高[4]。
(3)金融结构通过促进人才流动加速技术转移和扩散。Alfaro et al的研究表明,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成长和先进技术的吸收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3]王永齐则认为金融市场效率将增强资本的可获得性,促进R&D企业内部人力资本学习水平上升,进而提高人力资本由R&D企业流出转而建立自己的企业,从而加速技术扩散。[24]李平和许家云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这一传导途径,他们采用中国1997—200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结构对海归归国创业的影响,得出金融市场通过鼓励海归创业,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效果,最终加速了中国技术进步和高新产业发展,而金融中介这一效果并不明显。[25]
(二)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办法
要把以上所提到的活动能力、自习能力、协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培养,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以提高,在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办法进行训练。实施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任务布置:根据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组织安排为合适的任务,将任务传达给学生,把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任务的要求、预期达到的效果、最终结果形式告知学生,使学生明确需要做什么、该如何做,对做成什么样子有清楚的了解。在该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任务该如何完成,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2.任务准备:该步骤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在了解要完成的任务之后,自由结成学习小组,并在小组中选出负责人,在负责人的组织下共同讨论并分配小组成员的角色,使成员明确学习内容,确认自己的行为目的。学生在执行任务时要适应自己的任务环境,并在行动过程中与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任务定标:即任务目标的确定。学习小组成员根据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确定任务完成的目标、预期达到的效果。最好对任务完成预期达到的效果给出报告形式或以小组选派成员进行陈述。各个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学习。通过该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4.任务完成:任务目标确定以后,小组成员根据分工有目的地去查找资料,确定步骤方法,进行任务完成。这是以行为为导向的学习方法的重要训练环节,是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关键环节。学生查找资料并主动获取信息、加工信息,提高了学生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使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5.任务结束:任务结束以后,学习小组要将整个任务过程进行总结,特别对成功和不成功的环节进行反省,以备今后能够更好地完成其它任务与工作。该步骤中学生对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总结,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6.任务评估:学习小组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对任务进行评估,给出正确的评价,这既是对评价者的一种锻炼,又是对被评价者的一种肯定,双方都有收获。互评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别人的优点,正确看待自己,增强适应能力。同时在互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三)如何更好地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方法
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都是以行为活动为主、以实践为主的学习过程,其宗旨在于既要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协作能力等等。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在整个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能力有强弱的差别,对各项能力的掌握也有好与差的不同,可以提醒学生对自己较强的能力可以不必重点训练,而对自己较弱的能力则要加强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很快提高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成为维持一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的放矢提高自己的能力。
2.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教学中还可以在不同场景中完成教学,贯穿在学习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贯穿于各门课程的学习之中。
3. 教师可以分配一些学习以外的工作,比如参加竞赛、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三、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其它途径
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除了通过教学培养外,还可以采用其它途径,主要办法有:
(一)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通过社会实践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自我发挥的舞台。学生真正进入社会,需要适应新的环境,需要独立思考以解决遇到的问题,需要独立学习新的知识。通过这样的社会大舞台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可以很快得到提升。
(二)开设专门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可以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小组讨论课程,以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设定专门的问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决,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特定的知识让学生学习,进行信息处理,以提高学生自己学习、查阅信息、分析资料的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进入职业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人们生活、工作时候都应该拥有的不可缺少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人在职场中须具备的通用能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出现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矛盾,职业核心能力强的人,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处理问题、解决事件的能力即应急能力会很强,不会出现走极端的情况。学生很小的时候,其行为习惯和知识、能力发展上处于养成阶段,可塑性非常强,很多能力与习惯更容易形成,所以对于职业核心能力不是只在高等职业学校里才需要重点进行培养,而是在小学、中学阶段就要予以重视并且有目的地加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强的人,更容易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文中所提到的角色扮演、任务教学等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加以培养,也可以采用第二课堂、班会等活动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培养其与人交流、解决问题、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从小就要树立敢于突破、吃苦耐劳的意识,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进入职场处理问题、解决困难和适应新的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具备较好的道德观念、健全的人格和身心素质,深深扎下生存和立业之根。
综上所述,职业核心能力是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走向社会并得以成功立足、求得生存条件的基石。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当今教育重中之重,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系统工程。
[1]陈宇.国家技能振兴战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02).
[2]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组织的理念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7).
[3]杜珺.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探讨[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09).
[4]赵志群.促进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J].职教论坛,2009,(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