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的动机:来自市场需求的激励——基于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全样本调查问卷分析
2014-02-06张赤东
张赤东,王 元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呈现活跃状态。例如,我国企业R&D 经费支出由2000年的537 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6371 亿元,占全社会R&D 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由57% 上升至74%,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由2000年的1016 件上升至2009年的32160 件,占全国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比重由36%提高至62%,都呈快速增长状态。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创新、重视创新、进行创新,企业整体上还处于技术引进与使用阶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流。
宏观政策环境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方式。经验表明,创新政策支持,特别是对基于本地市场需求的创新以及企业持续的技术学习与能力发展的支持,是发挥政府作用以实现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避免“比较优势”发展陷阱的关键举措[1]。基于此,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另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倾向与特征的变化又重塑市场需求,改变发展环境,促使创新政策重心的转变。因此,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倾向和特征对制订创新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型企业是众多开展创新活动企业之中的一批为数不多的佼佼者,依凭创新在市场确立竞争优势地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技术创新阶段上,它们已跨越了单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阶段,具备了自主创新的基本能力,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的骨干力量,能够代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特征、方向和趋势。故本文以前三批407 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倾向,以供政策参考。
2 调查问卷的设计框架
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是由科技部、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按照创新型企业“4 +1”评价指标体系遴选的。所谓“4 +1”指标体系即为4个定量指标和1 组定性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4 个定量指标包括R&D 经费强度、发明专利密度、新产品销售份额和劳动生产率;一组定性指标为“创新组织与管理”,由创新战略谋划、研发体系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组成。自2006年至今已经评出四批试点企业550 家。本次调查分批开展,时间跨度历时近两年(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其前三批469 家试点企业中展开,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07 份,有效回收率为87%。
在行业分布上,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具有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的特点。调查样本涵盖44 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大类,包括几乎所有的制造业行业,以及电信与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行业。同时相对集中在技术与资本相对密集的7 个行业上,它们是医药制造业 (47 家,占11.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简称通信设备制造,42 家,占10.3%)、专用设备制造业(42 家,占10.3%)、通用设备制造业(31 家,占7.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简称化工,31 家,占7.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简称交通设备制造,30 家,占7.4%)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简称电气机械制造,28 家,占6.9%)。在经济规模上,调查样本企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平均规模(按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 亿元。
基于《奥斯陆手册(第三版)》企业技术创新调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参考宜昌调查、产业调查、六省市调查、2007 全国创新调查等经验[2-9],设计企业突出技术创新项目调查问卷,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项目问卷调查(简称创新型企业项目调查)。所谓突出的技术创新项目,是指能够充分体现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对企业核心知识产权具有重要贡献的,其成果被成功应用且为企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科技项目。通过该项目调查,可窥测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了解企业技术创新前沿。在调查内容上,问卷重点考察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机、创新类型、新颖程度、创新经费投入、创新影响与经济效果等。在调查方式上,将调查问卷融入创新型企业评价之中,作为专家评价的一个重要参考。这使企业高度重视调查信息的填报,提高了数据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3 创新的动机分析
一般研究认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主要有市场需求拉动和技术供给驱动两个动因。事实上,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支撑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因此,调查中我们将企业开展创新的动机分为四类:市场需求、技术推动、政策导向与支撑和其他原因。
3.1 总体调查结果分析
从创新型企业项目调查结果上看,75%的企业技术创新为市场需求驱动,13%的企业技术创新由技术供给推动,7%的企业技术创新是政府政策导向和支撑推动,还有5%的企业技术创新为上述三种原因综合推动(见图1)。可见,面向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驱动因素,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已基本形成。
图1 企业技术创新动机
对市场需求进行细化分析发现,填补国内空白、替代国外进口是最重要的需求驱动因素,其次是市场扩张中的新需求驱动,再次是提高产品质量,其后是政策鼓励的节能减排因素,最后是降低产品成本的竞争因素(见图1 右侧)。这表明,当前多数企业创新是为填补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解决国内市场供给和本土生产问题,处于创新活动周期的早期阶段;而依靠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塑造品牌竞争力的企业相对较少,在创新后期阶段致力于降低产品价格的企业则更少。
值得关注的是,5%的企业技术创新是由节能减排政策形成的市场需求推动。若将此纳入政策导向与支撑,则有12%的企业创新动因为政策导向与支撑,所占份额略低于技术推动因素,成为第三重要的创新动因。
3.2 不同规模企业的动机分析
在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动机上,在国家统计划分的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类标准(如《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基础上,将大型企业进一步细分为主营业务收入超100 亿元大型企业和小于100 亿元大型企业两类。这样,将407 家创新型企业划分为四类。结果发现,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创新动机差异较小,市场需求驱动因素都居第一位,占比均在70% 以上,其次是技术推动,占比在15%左右,再次是政策导向与支撑,占比在8%左右(见表1)。
3.3 不同行业企业的动机分析
在不同行业企业的创新动机上,我们列出了创新型企业数超过25 家的7 个主要行业进行比较(见表2)。结果发现,市场需求因素仍是最重要的,但行业间差异较大。市场需求驱动创新程度最高的行业是交通设备制造,达到90%;相对最低的行业是化工制造,仅为64.5%,二者相差25.5%。技术推动创新程度最高的行业是化工制造,达到19.4%;相对最低的行业是通用设备制造,为6.1%,二者相差三倍多。政策导向与支撑驱动创新程度最高的行业是化工,达到12.9%,对政策较敏感行业还有通用设备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均超过10%;相对最低的行业为电气机械制造,基本不受政策影响,对政策较不敏感的行业还有交通设备制造和医药制造业,分别为3.3%和2.1%。
进一步分析对政策导向与支撑敏感行业的企业发现,主要由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节能减排和支持“三农”等政策推动。例如,化工产业中的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项目“HCN 衍生产品的尾气废液综合利用”为节能减排政策推动,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项目为“树脂包膜控释肥料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专用设备制造产业中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项目“第三代核电锻件关键技术研制项目——核岛主设备主管道、蒸汽发生器管板及常规岛半速转子的研制”和交通设备制造产业中的东风汽车公司的技术创新项目“东风混合动力客车开发”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推动。
3.4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动机分析
在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动机上,将所有创新型企业分成两类:一是国企,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二是民企,包括除国企外的所有企业。结果发现,市场需求导向都是第一位的,国企为78%,民企为76%;其次是技术推动,国企为11%,而民企为14%;再次是政策导向与支撑,国企为7%,民企为6% (见图2)。可见,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之间在创新动机上并无显著的差别,只是在技术推动作用上略有不同。
表1 不同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机
表2 7 个主要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机
3.5 产出目标与影响:满足市场需求
创新的实现关键在于市场价值的创造,这也是市场需求驱动的结果要求。从企业R&D 项目开始至市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存在较高的失败几率。由于是对企业过去三年内成功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的调查,因此调查的这些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效益。
图2 国企和民企创新动机分布比较
基于创新理论和调查经验,调查中我们从开发全新的产品、替代淘汰的产品、增加或保持市场份额、开拓全新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其他八个方面考察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由企业按重要性次序进行选择,限选三项。结果发现,在重要性排序被列为第一位的创新影响中,有126 家企业选择开发出全新产品,23 家企业选择增加或保持市场份额,19 家企业选择降低生产成本,居频次前三位。在重要性排序被列为第二位的创新影响中,有62 家企业选择开拓全新的市场,44 家企业选择增加或保持市场份额,25 家企业选择降低生产成本。在重要性排序被列为第三位的创新影响中,有52 家企业选择提高产品质量,35 家企业为减少环境污染,24 家企业选择降低生产成本(见图3)。从重要性排序的首选因素上看,创新项目对企业发展贡献最重要的影响是开发出全新产品,其次是开拓全新市场,第三是提高产品质量。而从创新影响的选择频率上看,开发全新产品最高(136 次),开拓全新市场次之(96 次),增加或保持市场份额第三(85 次),提高产品质量第四(78 次),降低生产成本第五(68 次)。从创新项目影响的另一个角度来讲,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项目的目标更多地在于实现开发出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图3 技术创新项目产生的影响
在创新项目产生的经济效果上,407 家创新型企业中有348 家企业已将项目产生的技术创新成果引入市场,提升了产值和销售收入,实现了新增利润,占调查企业总数的85.5%。其中,因工艺创新成功实现而降低了成本的企业有207 家,占50.9%;通过创新,减少了能源消耗的企业有76家,占18.7%;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企业有67家,其中劳动生产率提高超过20%的有5 家。至2010年底,企业创新项目独立核算实现盈利(即该项目成果已实现的利润累计高于该项目的总费用支出)的创新型企业有191 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6.9%。
在创新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方面,通过创新项目成果应用而减少了污水、废气、废弃污染物排放,实现环境改善的企业有55 家,其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达到20976.7万吨。
4 启示与建议
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由该产业的领头企业的竞争力所决定[10]。发展经验表明,由这些领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所形成的技术进步,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实现跨越的根本动力[11]。因此,深入分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较高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的本质是商业化,刺激有效市场需求是创新的关键。通过对407 家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调查分析可知:面向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驱动因素,企业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已经基本形成。理论分析与历史经验均表明,巨大有效的市场需求在经济低迷时期对于产业技术创新和升级能够带来全局性的影响。市场需求动力、发展环境压力和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改变发展方式,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方式。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双重作用,为企业创造有效市场需求,从而将经济发展引向另一个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政府在创造有效市场需求上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结构调整作用。特别是在了解企业技术创新方向与特征基础上,政府通过投资、采购、金融和政策工具等手段来刺激需求,打破垄断为企业创新创造有效竞争的创新生态环境,能有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与结构升级[12]。
因此,建议政府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策重点放在“市场需求政策”上,为企业创新创造市场。
一是在发挥市场需求导向作用基础上,积极研究制订基于需求侧的创新政策,促使其与技术进步推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三螺旋式”创新推动力,强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二是进一步发挥政策导向与支撑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一方面要特别是关注那些对政策比较敏感的行业,如化工、通用设备制造和专业设备制造等,可进一步加大创新政策引导与支撑力度,更有效地发挥创新政策对产业创新发展的引导与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设立强制性产业技术规范,如在太阳能热利用、光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积极推动产业技术标准的确立,引导企业通过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塑造自主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是加强以创新为导向的公共采购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调查上看,企业创新目标主要在于开发全新产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实施以激励创新为目标的公共采购,一方面为企业创新创造市场需求,降低企业创新风险,激励企业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通过采购方案引导企业产品开发方向,政府以用户身份参与企业创新,促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产品品牌,提高企业创新竞争力。
[1]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3,(12):57-82.
[2]马驰,徐永昌,张晶,高昌林.国内技术创新调查述评[J].中国软科学,1997,(3):41-44.
[3]马驰,高昌林.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及其产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6,(4):31-38.
[4]企业技术创新调查研究课题组.企业技术创新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5]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6]技术创新研究课题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基础及实证研究——福建、甘肃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总报告[J].管理世界,1996,(2):123-132.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技术创新课题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报告[J].经济,2007,(Z1):70-73.
[8]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9]郭阳,吴玉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来自全省百家大型工业企业的调研报告[J].政策,2006,(8):16-17.
[10]Chandler,Alf red.D.Inventing the Electronic Century:The Epic Story of the Consumer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Industries[M].New York:The Free Press,2001.
[11]Kim.Imitation to Innovation:The Dynamics of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12]孔欣欣,张赤东.为企业创造市场[R].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调研报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