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绩效分析
2014-02-06程李梅庄晋财
程李梅,陈 聪,庄晋财
(1.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2.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1 产业转移绩效研究相关理论
1.1 产业转移绩效
关于产业转移效应,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知识溢出效应等方面[1-6]。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产业转移可提高转入区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和产业配套能力、形成集聚效应[7-8];带来资金、技术的外溢效应,促进主导产业培养和经济增长[7,9];促进产业承接地技术进步[10];推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11]。对产业转移绩效评价角度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项目发展与就业增加[12];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工业化和特色经济[13];工业增加值变动[14]。其共识为:如果产业承接能给某区域带来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则产业承接的绩效就是显著的。
1.2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绩效评价机理
承接产业转移是否有绩效要看能否以产业移入为契机,通过产业关联与优势产业两个关键环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关联度广、产业优势明显的区域不仅能实现较大范围的产业裂变、扩充与延展,而且可避免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趋同,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
在西部,产业集群是较快实现产业关联和优势产业培育的助推器。首先,产业集群的临近效应和外部效应使区域内企业与引入产业快速关联。通过集群内企业的关联合作,实现产业链在区域内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形成由点到线到面到网的演化[15],扩大产业的关联范围和程度。其次,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能推动产业链发展并培育优势产业。由于交通、信息、服务等产业基础条件较差,西部严重缺乏技术和交易机会,培育优势产业困难重重。在产业集聚推动下,更多相关产业被吸引到西部来,区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拓展,形成涵盖分工、协同、竞争等复杂因素的区域共生关系。共生带来的交易规模扩大、分工细化、合作效率提升、技术外溢、交易费用下降以及抗风险能力增强等效果,有助于当地优势产业的培育。
综上,判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来的产业集聚情况,分析其优势产业培育情况,比较承接产业的发展变化,更能说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绩效水平。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数据
制造企业与其他企业关联广泛,对产业链延展起重要推动作用,能代表区域产业整体发展状况。因此以制造业20 个行业为样本,数据取自西部11 个省份(剔除了数据不全的西藏)2000—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
2.2 产业承接绩效的变量及测量
(1)产业转移带动产业聚集程度。周世军等[16]综合了产业集聚程度变化和产业的市场份额占有变化来分析产业转移的状况。借鉴周世军等的判定方法,以下使用其总结的公式来计算产业集聚份额、区位基尼系数两项指标,以衡量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带动产业聚集程度。
西部产业集聚份额的计算公式为:其中Yk
i(t)表示t 时间内产业k 在地区i 的工业增加值,m 为西部地区所包含的省份,N 表示所有地区。某产业的该指标如果呈逐年递增趋势则说明此产业出现了集聚效应。
区位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Gk(t)表示产业k 在t 时间的地理集聚基尼系数,表示产业k 在t 时间的各地区间的平均份额;i、j 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地区;(t)、(t)分别表示t 时间内地区i 和地区j 的产业k 增加值占该产业全国增加值的比重;N 表示地区总数。该系数在0~1 之间取值,系数为0 表示产业的地区分布均衡,无地理聚集特点;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地理集聚程度越高。
参照周世军等的判定方法,对产业转移引致的西部产业聚集评价如下:若某产业西部MEk(t)上升,同时该产业的Gk(t)下降,可判定为该产业聚集是由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若某产业西部MEk(t)和Gk(t)均上升,则说明该产业在西部地区一直是集聚产业,集聚与产业承接无关;其他情况则均不能说明产业转移带来产业集聚效应。
(2)优势产业培育程度及其发展。判断西部地区是否已借产业转移契机培养优势产业,可将西部优势产业与承接转移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如二者出现耦合,则说明产业转移推动了优势产业培育。同时,通过优势产业发展与西部及全国平均发展的对比分析,可以判断优势产业的发展情况。
3 测量结果与分析
3.1 测量结果
(1)产业转移带动产业聚集程度。据西部11个省份20 个行业2000—2011年工业产值(其中2004年、2008年和2009年为工业总产值,其余年份为工业增加值,两者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产业集聚程度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2000—2011年西部20 个制造业集聚份额(%)
从表1 可得,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石油加工炼焦、专用设备5 个行业的集聚份额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石油加工炼焦行业的上升趋势尤为明显,由2000年的10.3%,逐步增至2011年的18.3%;纺织业、烟草制品、化学纤维、有色金属冶炼、仪器仪表5 个行业呈下降趋势。其余行业的集聚份额变化趋势无明显规律。
为检验聚集的产业是否由承接转移引起,下一步计算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结果见表2。
西部地区各产业的地理聚集程度不高。聚集度均值最高的通信电子设备也仅有0.685,大多数行业的聚集度均值都在0.6 以下。对于MEk(t)上升的5 个行业中,Gk(t)呈下降趋势的是食品制造和石油加工炼焦两个行业,其他3 个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说明产业转移带动产业聚集的行业是食品制造和石油加工炼焦。
(2)优势产业培育及其发展。优势产业是在当前经济总量中占一定份额,运行状态良好、在一定区域和期间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的产业[17]。西部的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丰富,农产品种类繁多,劳动力成本低廉。西部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石油化工产业。2000—2011年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聚份额上升的5 个产业、西部及全国制造业总体成长情况、相关产业对比分析如下:
从表3 可以看出,食品制造和石油加工行业在聚集、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速度大于西部及全国均值方面出现了重合。饮料制造虽有聚集特征,但该聚集非承接转移带来的,也未表现出较快的增长。由此可说明,在食品制造和石油加工行业,产业转移、产业聚集和优势产业培养形成了良性互动。
3.2 西部产业转移绩效评价
(1)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专用设备虽然集聚份额呈上升趋势,但其区位基尼系数均无明显变化,这三个行业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2)食品制造和石油加工炼焦的集聚份额呈上升趋势,区位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这两个产业发生了承接产业转移,并且提升了产业集聚额。
(3)承接了产业转移的食品制造和石油加工行业与西部优势产业重合且其发展速度均大于西部平均值和全国平均值,说明产业转移、产业聚集、优势产业培养在这两个行业形成了一定的良性互动,并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表2 2000—2011年20个制造业的区位基尼系数
表3 2000—2011年西部聚集度上升行业年平均增长率及相关产业对比(%)
4 结论与启示
4.1 主要结论
(1)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效果不太显著。从承接规模来看,西部20 个行业尚未出现大规模的承接产业转移;从承接的行业类型来看,西部目前主要是承接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具体为石油加工和食品制造业;从承接的效果来看,虽然食品制造和石油加工行业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产业聚集和优势产业培养发展的效果,但整体上通过产业转移带动优势产业培育的行业覆盖面仍较小。
(2)重招商、轻培育,重引进、轻整合是承接产业转移绩效不显著的原因。一是重招商引资,轻承接能力培育。西部各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招商金额逐年上升。但在只重招商,轻承接能力培育的政策倾向下,因缺乏技术、人才以及其他产业基础要素,即使引入了东部企业,也较难与当地企业形成产业关联,这些企业只是无序地扎堆于产业园区。最终导致产业结构不清晰、优势产业得不到培植。二是重要素引进,轻要素整合。引进后忽略要素的整合,直接导致转移进来的企业散乱地分布在各区域,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集群的效应难以发挥,这直接影响到了区域的产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4.2 启示
(1)产业转移政策导向:由“资金导向”向“产业培植导向”转变。只重视引资金额的政策导向使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割裂开来,忽视了企业转移与本地经济发展的相融性和转移企业的根植性。地方政府在选择转移企业时,不应只考虑资金大小,而应以能否促进产业的发展为考量标准,注重引入企业的技术质量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入高技术质量、创新强的企业来实现培养区域内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产业转移政策实现机制:产业链整合。优势产业和产业自我创新能力是形成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政府应从区域要素优势出发,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依托,通过引进对技术、资金与市场有提升的关联产业,进行产业链有效整合,达到培养本土优势产业、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3)产业转移政策内容:要素刺激、财税支持、产业引进与本土产业培育相融合;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举。西部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土地、资金、人力资源等要素方面给予急待承接的产业以相应的政策刺激;对转入企业予以财税优惠;依据产业链整合的思路确定本区域待培植产业以及该区域的产业链缺失环节实施重点产业的承接;在促进区域外技术引进的同时鼓励本土企业和转移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平台,以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举政策促进产业链的升级。通过多项并举的产业转移政策实现产业聚集、优势产业培养与区域经济增长。
[1]Magnus Blomstrom,Denise Konan,Robert E.Lopsey.FDI i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Japanese Economy[R].NBER Working Paper No.7693,2000.
[2]Markusen James R,Keith E Maskus.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es to the Multinational Firm:a Review of Theory and Evidence[R].NBER Working Paper No.8334,2001.
[3]Andrew B Bernard,J Bradford Jensen,Peter K SchoR.Survival of the Best Fit:Competition from Low Wage Countries and the Growth of US Manufacturing Plants[R].NBER Working Paper,No.9 1 70,2002.
[4]Hernández-León R.Restructuring at the Source High-Skilled Industrial Migration from Mexico to the United States[J].Work and Occupations,2004,31(4):424-452.
[5]Hung C Y,Hu C C,Hsu C S,et al.Global Industrial Migration:the Cas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Globalisation,2006,2(3):362-376.
[6]Budde A E K.Intern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the Case of American and Japanese Firms[M].2008.
[7]陈刚,张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相应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1,(1):24-26.
[8]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11-15.
[9]皮晓鹏.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个案研究[J].经济纵横,2008,(12):61-63.
[10]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9):1-21.
[11]简晓彬,周敏.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3,(1):93-99.
[12]李娅.国际产业链分工模式的延伸——我国东西部产业转移模式探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5):140-146.
[13]谢海东,万弋芳.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绩效分析[J].特区经济,2009,(11):168-169.
[14]程杰.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绩效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00-103.
[15]程李梅,庄晋财,李楚,陈聪.产业链空间演化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陷阱”突破[J].中国工业经济,2013,(8):135-147.
[16]周世军,周勤.中国中西部地区“集聚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了吗?——来自20 个两位数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0):67-79.
[17]冯江华,王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辨析[J].生产力研究,2000,(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