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职业责任感认知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探讨*

2014-02-06安洪庆元金宝楚新艳刘宪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潍坊医学教育责任感

安洪庆,元金宝,楚新艳,刘宪亮

(1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hongqingan01@126.com;

2潍坊医学院财务处,山东 潍坊 261053;3潍坊医学院图书馆,山东 潍坊 261053)

医学生职业责任感认知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探讨*

安洪庆1,元金宝2,楚新艳1,刘宪亮3

(1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hongqingan01@126.com;

2潍坊医学院财务处,山东 潍坊 261053;3潍坊医学院图书馆,山东 潍坊 261053)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职业责任感的认知现状及变化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培养策略。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并录入Excel2003数据库,使用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结果一年级至五年级医学生对职业责任感认知的主成分得分为0.5975、0.6235、0.6433、0.6118、0.6024;在校医学生对职业责任感认知状况的发展存在着反复与曲折;影响医学生职业责任感认知的因素侧重于两个方面。结论在校医学生对职业责任感的认知发展并不稳定,有反复现象,须正视其发展规律并根据影响因素合理引导与培养。

医学生;职业责任感;认知现状;培养策略

医务工作者良好职业责任感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包括医学院校教育即基本医学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过程的终身教育培养,而源头上的医学院校教育阶段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了解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的现实状况,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探索并创新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模式,建构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的评定体系,是进一步促进医学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某地区医学院校五年制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时研究对象均已在所属年级接受全日制医学教育8个月以上。经分析,作为研究样本的医学生覆盖本、专科以及由中专考入的专升本等不同层次,并且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2 方法

从一年级至五年级,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各抽取400名医学生,发放《医学生职业责任感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建立并录入Excel2003数据库,使用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研究全程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从而准确反映被调查者的认知状况。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2000份调查问卷,收回2000份调查问卷,有效调查问卷1862份,有效率93.1%。其中本科生781人(41.94%)、专科生725人(38.94%)、专升本生356人(19.12%);男生1012人(54.35%)、女生850人(45.65%)。

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1 评价指标确立。

经过认真分析筛选,共确立13项评价指标,即X1:您是否认可抢救未支付医药费用的紧急患者;X2:您是否认可当前某些医生让患者做许多高价检查现象;X3:您是否能够在专业课学习遇到疑难问题时进行深入钻研直至融会贯通;X4:您是否认可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对以后从事医师工作有重要影响;X5:您是否认可“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X6:您是否认可医患之间进行感情交流;X7:您是否认可人文学科的学习具有与专业课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X8:您是否认可当前某些医生收受患者红包现象;X9:您是否认可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同等重要;X10:您是否愿意毕业后从事基层临床工作;X11:您是否有调换专业的想法;X12您是否自愿选择报考医学院校;X13:您是否认可发生医患纠纷时双方平等协商解决。

2.2.2 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①适宜性检验。通过KMO度量及Bartlett球形检验,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适宜性分析得:KMO值为0.75且P=0.000,P<0.05,因此适宜进行主成分分析。

②主成分提取。利用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对得到的数据利用最大方差旋转法进行主成分提取(旋转后因子载荷见表1),共提取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80%),此时9个主成分特征值分别为2.551、1.286、1.173、1.058、1.026、0.955、0.861、0.850、0.769;贡献率分别为19.623、9.890、9.025、 8.140、7.892、7.349、6.621、6.535、5.916。

表1 旋转后因子载荷

③权重确定。利用表1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F1~F9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然后用主成分F1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乘上主成分F1所对应的贡献率再除以所提取9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之和,加上主成分F2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乘上主成分F2所对应的贡献率再除以所提取9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之和,……直到加上主成分F9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乘上主成分F9所对应的贡献率再除以所提取9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之和即得到各指标权重为0.116、0.046、0.080、0.082、0.066、0.120、 0.100、 0.075、 0.081、 0.035、 0.076、0.032、0.091。

④综合主成分模型及得分。依据所确定权重,得到综合主成分模型。据此计算出一年级至五年级主成分综合得分为0.5975、0.6235、0.6433、0.6118、0.6024。

2.3 调查结果分析

2.3.1 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医学生对职业责任感认知状况的发展存在着反复与曲折。

随着医学教育时间增长,医学生对单一思想教育方式出现了“免疫性”,呈现教育疲劳状态;另外,随着大四医学生进入见习期、大五医学生进入实习期,真实临床环境对其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其职业责任感认知出现滑坡现象。

2.3.2 评价指标权重显示:影响医学生职业责任感认知的因素侧重于两个方面。

一是培养其真正以献身“服务于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医学科学事业为目的的职业精神;二是培养其真正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医患交流意识。这两方面正是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的首要两点,亦切合了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第一课《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内容实质,应具体干预以使医学生医学院校教育阶段传统道德思维获得显著改善。[2]

3 培养策略

3.1 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要注重长期性、层次性、阶段性

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持续性工作,要根据医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生活学习环境等做出合理有效的引导,分层次、多维化促进其职业责任感的培养。如,在低年级注重学生的人文情感培养和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感性认知,进行知识储备,培养未来从事医学职业所必需具备的人文素养;在高年级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实践,尤其在实习阶段结合所接触到的问题深化对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理性认知,通过自己为患者服务的经历体悟到为患者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职业责任,内化于心,形成责任意识。进入见习期后,医学生对医生的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以及所面临的压力等有所了解,有可能会因与自身的预期不同而产生心理落差,由此对职业信念有所动摇,或者冲击着其职业责任意识。因而在见习、实习期更应加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教育。

3.2 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要注重形式多样性

单一的、纯粹的思想教育形式会导致医学生的“教育疲劳”,要结合多种教育方式全方位、立体化的加强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增强医学生对职业责任感的感性认知,合理引导,帮助其逐步形成理性认知和思考。如传统课堂思想宣讲结合影视媒体正面宣传、网络人文环境熏陶、[3]典型医学伦理案例辨析、传统说教结合生命观教育、[4-5]提早接触临床及社会实践等的“双早”教育[6]等,坚持将理论引导与实践渗透相结合。尤其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对带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带教教师既要发挥自身的行为示范作用,又要在实践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加强责任感教育,进行现场教学,引导学生树立为患者负责、为生命负责、为人类健康发展负责的意识。

3.3 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要坚持人文与科学并重

医学职业责任感的培养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综合,既要培养其知难而进、勇攀医学高峰的真正以献身服务于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医学科学事业为目的的职业精神;又要培养医学生真正以病人为中心、爱人知人、[7]和谐的人文关怀意识。一方面,医学作为一项特殊的职业,精湛的医术是治病救人的根本,医学生必须本着为生命负责的职业责任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以便提高将来为患者服务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人文关怀是治疗药物与技术的有效补充。尤其是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注重生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注重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患者权利,维护患者尊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这是医学职业责任感的重要内容。对于医学生而言,必须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医德服务患者。

[1]徐玉梅,刘明.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中的医学生职业精神认知现状调查及分析——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研究之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1):41-45.

[2]陈杰,许龙飞,王聪,等.医学生对当前医患利益关系若干问题的认知——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认知的调查[J].医学与哲学,2013,34(4A):35-38.

[3]孙宏伟.高等医学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1):97-99.

[4]楚新艳,刘宪亮,安洪庆,等.体验教育在医学生生命观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13,26(4):91-93.

[5]张秋菊.浅谈生命教育的本质和医师职业精神培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3):408-409.

[6]刘芳,冉素娟,李奇志,等.“双早”教育对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30):3237-3328.

[7]和新颖,李恩昌,刘庆,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医学职业精神的培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165-166.

〔修回日期2014-08-19〕

〔编 辑 金 平〕

TheSurveyonMedicalStudents'Cognitionof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andtheDiscussiononTrainingStrategy

ANHongqing1,YUANJinbao2,CHUXinyan1,LIUXianliang3
(1SchoolofPublicandHealth,WeifangMedicalCollege,Weifang261053,China,E-mail:hongqingan01@126.com;2TheFinancialDepartment,WeifangMedicalCollege,Weifang261053,China;3LibraryofWeifangMedicalCollege,Weifang261053,China)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tatusofmedicalstudents'cognitionsofprofessionalresponsibilityand putforwardcorrespondingtrainingstrategy.Methods:Usingstratifiedsamplingmethodandquestionnairefor2000 medicalstudents,thenanalyzingthedataprocessedwith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Results:Theprincipalcomponentscoresofmedicaloccupationspiritwere0.5975,0.6235,0.6433,0.6118,0.6024.Medicalstudents' cognitivesituationonmedicalprofessionalresponsibilityhadtwistsandturns.Twofactorshadaffectedmedical students'professionalresponsibilitycognition.Conclusion:Themedicalstudents'cognitiononprofessionalresponsibilitydevelopmentisnotstable,weshouldfacethelawofitsdevelopmentandguideaccordingtotheinfluencing factors.

MedicalStudents;ProfessionalResponsibility;CognitionStatus;TrainingStrategy

R192

A

1001-8565(2014)05-0667-03

2014-05-18〕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分会2013医学教育研究项目(LX2013Y108);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12医学教育研究项目(2012YD16、2012RW24);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2012359);潍坊市社科联2012重点课题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潍坊医学教育责任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筝”艳潍坊四月天
风筝之都潍坊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