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碰撞,绽放作文创新之花
2014-02-05陆巧娣
陆巧娣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其意思是,一个人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随风倒、随大流,才是一个为众人接纳、激赏的君子。作文也如此,千篇一律,会让你“泯然众人矣”;绝对的“不同”,违背了规则,会让你付出惨重代价。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如何鼓励学生创新?怎样创新?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生活感悟,把握时代脉搏
如今的高考作文,正在“峰回路转”,革故鼎新,逐步上升到一个新境界,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越来越贴近生活。如2008年的“好奇心”和2014年的“青春不朽”等,都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
往往有一些考生,喜欢用大量古诗名句,用大量名人轶事,就是不肯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结果削弱了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实为可惜。李白高呼“黄河之水天上来”,有着强烈的时代震荡感;杜甫高吟“会当凌绝顶”,亦有真切的人生感悟。学生不但要流连古代事,更要关心现实。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整天生活在校园,生活单调枯燥,除了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外,就是考试、练习、笔记,哪会发生惊天动地的事?哪还有澎湃激动的情?哪能见到赏心悦目的景?”实际上,社会大校园,校园大社会。一片秋日的落叶,一缕透进的阳光,一段往事,师生的一次谈话,父母来校的一次探望,均可成为写作内容。还是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除了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外,我们还可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参与实践、观察社会的机会,让他们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取鲜活的写作材料。“立言之要,在于有物”,“物”就是文章内容,它是靠材料体现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写作来说,“米”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写不出文章,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写作文更是如此。如我校常常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工厂,组织小记者外出采风等,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了,对生活的理解感悟也逐渐加深了,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就有新鲜的东西产生。
二、一料巧妙多用,多向挖掘主题
有了素材之后,如何巧妙运用这些素材,让其为我们所用,显得至关重要。回顾总结近两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不难发现,同一素材,可做多角度、多层面利用,这对于平时积累素材比较少、作文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是一个有益启示,活学活用熟悉的素材,能够使文章内涵更丰富,也可以给人以新鲜别致之感。如:以李白为例,可以写个性、尊严,材与非材,自然与心灵,位置与价值等话题。以屈原为例,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坚守原则,不阿权贵,节操高尚;(2)不懂变通,缺乏灵活的处世策略,所以容易被排挤;(3)忠君忧国,热爱国家的典范;(4)怀才不遇,人才的悲剧,是政治的悲剧;(5)“举世皆浊我独清”,不愿自我沦落,乃是一种高尚的坚持,孤独的光荣。在学生阅读课本的时候,一边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一边多角度分析人物,为作文积累素材。
苏轼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通过学生对现有素材的个性化解读,在尊重历史、忠于历史人物经历的基础上,融入主见,让学生写出生动形象、观点独特的文章,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结构清晰完整,让人一目了然
文章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观。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才能凸显。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安排问题,称为“谋篇布局”。许多学生在高考作文时懒得思考文章结构,往往拿笔就写,其实这就丧失了一个得分的好机会。在动笔之前,如果能花几分钟时间好好考虑一下自己文章的结构,就会让你事半功倍。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是:一要明朗清晰、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二要结构完整,切忌扭曲变形;三要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切忌松散零乱。
比如:布置题为《我的生活》的作文,有的学生将生活中的四个场景,分别标示出地点(课堂—操场—食堂—宿舍),就像一部电影剧本,新颖的结构形式,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发散式结构,看似很乱,却将“苦中有乐”这一主题诠释得清清楚楚。并且往往能减少过渡及铺垫文字,有利于集中笔墨叙述事件,表现高中生的生活并写出新意。
四、传统中立新意,平凡中见创新
思维敏锐,见解独到,能够“见人所未曾见,写人所未曾写”,就是好文章;若是老调重弹,人云亦云,拾人牙慧,那么这样的文章是难以出彩的。要立“新意”,就要破“旧意”,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框框,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这就要善于借助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推陈出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味强调“勤”“苦”,也不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现代教育更强调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学习《项链》一文后,以《假如她没有丢失那串项链……》为训练题目,我不给学生讨论时间,因为讨论虽能开启他们的创新思维,但也会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受已有定势思维影响而趋同,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个性,而仿效别人。因此,我将这一思维空间留给了每一位学生。结果,学生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展现,描绘出一个个不同的结局,闪烁着个性创造的火花。该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尊重了学生个性,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训练创造性思维。
作文创新不能是空中楼阁,需要我们走进生活,从内容、结构和立意等方面入手,才能写出源于生活、激情飞扬、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创新作文课堂内外.2008年高中版增刊.
[2]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