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天堂蒜薹之歌》中的红色马驹意象

2014-02-05隋双双

文教资料 2014年30期
关键词:金菊方家马驹

隋双双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江苏 南京 210097)

论《天堂蒜薹之歌》中的红色马驹意象

隋双双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江苏 南京 210097)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的一部反映现实的力作,在现实的描写中,莫言加入魔幻的元素,在对高马与金菊的爱情的书写过程中,莫言讲述了高马与金菊充满了来自肉体上和精神上双重苦痛的爱情。在两人的爱情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意象——红色小马驹不断出现,从两人最初的牵手、夜晚约会到最后金菊在现实的打击下最终走向自杀,高马精神崩溃,小马驹都不断出现在两人的意识里,成为两人心理活动的衬托,也是支撑高马和金菊的爱情向前发展的希望与动力。

红色马驹 心理衬托 希望 象征 见证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的一部反映现实的力作,在现实的描写中,莫言加入魔幻的元素,使作品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美学意义。莫言曾说过,(动物)“是跟生活密切交融在一起的,或者说这在我的记忆、回忆当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小说里如果出现了对动物的描写,那目的很显然,写动物还是为了写人。或者说写人和动物的关系。”[1]在《天堂蒜薹之歌》这部作品中,红色小马驹是重要的意象,在小说中,莫言讲述了高马与金菊充满了来自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苦痛的爱情,最终在现实的逼迫下,金菊走向死亡,高马也在逃向金菊的路上被枪毙。在两人的爱情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意象——红色小马驹不断出现,从两人最初的牵手、夜晚约会到最后金菊在现实的打击下最终走向自杀,高马精神崩溃,小马驹都不断出现在两人的意识里,成为两人心理活动的衬托,也是支撑高马和金菊的爱情向前发展的希望与动力。

一、人物心理的衬托

在小说中,高马与金菊作为一对恋爱的人,内心的心理活动是相当丰富的,莫言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也进行了充分的表现,细腻的刻画出了他们内心的状态。在刻画他们的心理状态的同时,作品中出现了一个活泼的红色马驹形象,红色马驹与人物的心理变化密切相关,通过其活动,从侧面衬托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也增加了作品的内涵。

红色小马驹第一次在作品中出现是在夜晚的打麦场,小红马驹在打麦场的边缘来回跑,发出嗒嗒的声音。循环往复的声音造成了一种节奏感和紧张感,这种氛围与高马当时的心情类似。在众目睽睽之下,高马一次次试探性地向金菊靠近,像“闹革命”一样,稳扎稳打,试探成功,然后前进,形成了像打仗一样的节奏感。同时,在众人聚集的地方,要想要牵金菊的手是有风险和压力的。金菊已经定亲,在农村,这就相当于已经确定了她与对象的夫妻关系,对定了亲的金菊表示爱意,是会遭到村人的鄙视的。同时,金菊是否喜欢自己,高马不敢确定,因为两个人就聊过一次,以后的一年,每次高马想与金菊说话时,金菊都会避开。如果金菊不喜欢自己,自己贸然抓她的手,金菊在人群中大喊的话,高马就会身败名裂。所以,高马在众人聚集的地方牵金菊的手存在着很大风险,其当时内心也紧张到了极点,就连四婶的一声咳嗽都能让他打一个冷战,浑身凉透。马驹跑动发出的嗒嗒声与高马内心的紧张感内外呼应,将高马当时的极度紧张状态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牵手后的第二天晚上,高马在金菊家门口等待金菊赴约,不确定金菊是否愿意出来与自己见面,高马内心忐忑。小马驹时而跑到沟里,有时而半真半假的吃麦秸,正如焦急等待爱人出现的高马,内心焦急、烦躁。金菊家的大门一声响,高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高兴的是终于有人出来,而且很可能就是金菊。这时候,小马驹紧张而又兴奋地飞跑,马蹄弹起的泥土打在麦秸垛上发出响声,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这也是高马听到金菊家的门打开后的反应,是否是金菊?这是一个关键而令人紧张的问题。如果走出来的是金菊,那么自己的爱情终于得到了回应,又非常值得高兴。所以,此时的高马既紧张又兴奋,与红色马驹的行动相互衬托,高马内心的状态通过小马驹的行动得到外化,有了一种活泼的动态美。

高马与金菊私奔,在苍马县被方家兄弟和杨助理员发现并押回。在回来的路上,方家兄弟暴打高马,高马昏迷。金菊以为高马被打死了,这时候,红色小马驹“从辣椒地深处蹦起来,甩着尾巴撒了一个欢,然后,踏着火苗飞跑起来……马脖子下的铜铃铛发出一串串清脆悦耳的响声。”[2]小马驹先撒一个欢,然后飞跑,场景充满了急促感的同时也有一种淡淡的喜悦,脖子上铃铛的响声在金菊听来清脆悦耳,这正好与金菊当时的心境符合。此时的金菊看到高马被被两个哥哥毒打昏迷,以为高马被打死,自己也在扑向高马的时候被二哥踢得口吐鲜血。看到自己吐血之后,金菊感到十分幸福,因为恐惧、烦恼、忧虑都消失了。此时的金菊充满了报复的快感,因为高马死了,自己受伤,哥哥们惊慌失措,打人时候的神气顿然消失。金菊与高马私奔被发现,被捆绑带回,将会面临什么?金菊内心肯定非常复杂。但是,现在高马死了,自己受伤,绝望感压倒了其他情绪,这种绝望感反而使金菊获得了某种解脱感,内心开始变得有一丝淡淡的喜悦。这种情绪投射到小马驹的身上,所以在金菊看来,小马驹是活泼的,发出的声音是清脆悦耳的。

小红马驹的活动与高马和金菊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成为人物心理活动的“行为执行者”,与主人公内在的心理活动相呼应,有力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成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希望的象征

恩格曾经说过“人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其它实体的支持,但这些实体不是高级的实体,不是天使,而是低级的实体,是动物。 ”[3]

小红马驹在作品中屡次出现,不仅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还在金菊与高马受到委屈或者毒打的时候给予安慰,充满了温暖色彩,给他们以行动和生存下去的动力与希望。所以,对于金菊与高马来说,小红马驹代表了希望,是希望的象征。

高马看了金菊的婚约以后,准备到金菊家讲明强迫婚姻的不合法性,这无异于是“自寻死路”。作为方家的签订换亲婚约的破坏者,高马主动到方家,这已经是自投罗网。如果再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向方家讲明换亲是违法的,应该自由恋爱,成全他和金菊,这无异于火上浇油,打斗是非常可能发生的。同时,作为影响婚约实现的不安因子,高马出现在方家,并进行游说,这在方家人看来无异于是对他们全家的一种挑衅与侮辱,方家岂能善罢甘休!高马是非常明白到金菊家的危险性的。但是,他爱金菊,不愿意让金菊嫁给有病的刘胜利。所以,他内心非常犹豫,方家父子的凶狠让他却步,金菊的眼泪促使他前进。到了金菊家门口的时候,枣红小马驹出现在打麦场上,但是老马的嘶鸣使他飞快地跑走了。高马变得头晕目眩,本来满满的信心和说服金菊家人的愿望消失得无影无踪,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红色马驹与高马内心的信念相联系,它的离去也暗示了高马内心希望的消失。挨打后的高马被扔在巷子里,红色马驹的抚慰让他不顾自身的伤痛,第二天就到了乡政府,寻求政府部门的帮助。

不仅如此,小马驹还给金菊以希望。在金菊给四婶送饭回家的时候,肚子里的孩子要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绝望的金菊把外界的蒜薹、鹦鹉等说成是恐怖的东西,以此来阻止孩子想到世界上看看的愿望。小红马驹将头伸到金菊旁边,用舌头舔着金菊,对绝望的金菊进行安慰。金菊为了让自己决心坚定,推开它的头,免得自己的冷漠口气被动摇。

当高马发现金菊自杀之后,精神处于崩溃的状态,在砍杀鹦鹉精疲力尽之际,听到马蹄声亢奋得难以自持,恳求小马驹不要走,但是,小马驹还是离他而去,消失在黑暗中。高马开始陷入疯狂与崩溃,开始仇视权力的掌握者。即使被诬陷(把马脸青年的罪名都安到了他的头上),他也不再在乎,一副无牵无挂,反抗到底的样子。小马驹的出现,使金菊和高马充满了对于爱情的希望,小马驹在他们遭受毒打的时候给予温情的安慰,在金菊对人间绝望的时候带来温暖与关爱。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小马驹是希望的象征。小马驹存在的时候,高马与金菊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小马驹离开后,高马陷入了绝望。

三、爱情的见证

在《天堂蒜薹之歌》中,红色马驹最初出现在打麦场上,是高马准备牵金菊的手的时候,最后一次出现是在高马发现金菊死后内心绝望的时刻,高马与金菊的爱情从萌芽到发展,到抗争,到最后金菊放弃生命与爱情,在他们恋爱的每一阶段,红色马驹都出现了,并见证了两人爱情的发展。

高马第一次做出爱的行动,在打麦场上准备抓金菊的手的时候,红色马驹在打麦场嗒嗒地跑着。高马约金菊见面的时候,红色马驹见到金菊出门,高兴地飞跑,欢欣鼓舞。高马被方家兄弟打晕扔到巷子里醒后,首先看到的是站在面前的红色马驹,它用嘴巴蹭着高马的手背,对高马起到了安慰作用。两人私奔被带回,红色的马驹出现在苍马县的辣椒地里,看到了两人遭受的毒打的场面。最后,红色马驹也经历了金菊吓唬肚子里的孩子,不让他出来见识外面的世界,并最终放弃自己的生命,走向死亡的过程。

莫言在农村长大,童年的时候在生产队放牛羊,没有人可以说话,就与动物对话,所以对农村的动物特别是家畜比较有感情。在塑造这些家畜,特别是食草类的动物时,“食草动物(如《罪过》中的骆驼、《酒国》中的驴子、《三匹马》中的马,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温顺善良的性格特征。”[4]这种善良的动物恰好可以充当一个见证者的角色,容易被作品中的人物所接受。通过文本我们可以看出,红色马驹是一个虚构的形象,只出现在高马与金菊的视野中,是人物头脑中虚幻的物象。在文章中,人物的名字与人物本身的性格相符,高羊就像羊一样温顺听话,高马富有反抗精神,敢于突破,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就像马一样追求自由、热烈的生命。而见证高马爱情的就是一匹红色马驹,它见证了他们勇敢追求自由爱情的历程。同时,红色马驹的形象在为文章增添温情色彩,体现作家对于高马与金菊同情的同时,在意义表现上却有些直露,仿佛是作家以马驹的身份站出来,对主人公的进行安慰与鼓励。

在莫言的小说创作中,动物的意象非常多,动物意象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小说的主题与形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天堂蒜薹之歌》这部小说中,莫言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用虚构的红色马驹这一意象,见证了高马与金菊的爱情,衬托了恋爱中两人的心理,并在参与两人的爱情过程中给予了他们鼓励与希望。红色马驹形象体现了莫言对于高马与金菊追求自由爱情的肯定,也体现了农村生存的艰难、生命的卑贱,也展现了农民对于生的执着,体现出了莫言一贯的为老百姓写作的写作立场。

[1]莫言.莫言谈动物.莫言对话新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莫言.天堂蒜薹之歌[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

[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张闳.感官王国——先锋小说叙事艺术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金菊方家马驹
方家山核电业绩登高的技术措施
“金菊飘香·中国之夜”魔术专场美国上演
秋思
诗歌四首
金菊对芙蓉 本意 (外二首)
我家的“小马驹”
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