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模式提高纸质期刊利用率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为例
2014-02-05尹锦顺崔令江邱建玲
尹锦顺,崔令江,邱建玲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图书馆,山东 威海 264209)
纸质期刊曾经是人们获得文献信息的主要来源,占信息源的80%以上。但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电子期刊的迅猛发展及图书馆对各种数据库投入的增加,纸质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低,目前纸质期刊利用率偏低已是各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山东省、黑龙江省的20多所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走访和电话调研。结果显示,各高校图书馆的纸质期刊,尤其是科技期刊,无论是现刊,还是过刊,利用状况都普遍较差。尽管校方采取多种措施力图提高纸质期刊的利用率,但未取得明显成效。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近几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发展迅猛,广大师生对科技文献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学校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丰富了文献资源的数量与种类,更多高质量的期刊文献资源得以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以满足师生多元化教学的科研需求。但同时也出现了利用和馆藏不对称的现象:虽然馆藏资源丰富,但读者对文献的利用不充分,读者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这造成了馆内大量有价值的纸质资源闲置,纸质科技期刊利用现状更不容乐观。如何提高纸质科技期刊的利用率,使有限的文献资源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是当前我校图书馆面临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因此,笔者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为对象,使用问卷调研和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该校纸质期刊的利用现状及其成因,进而提出了提升纸质科技期刊利用率的对策及工作模式。
一、纸质期刊利用情况调查分析
针对纸质期刊的利用情况,为了使纸质期刊藏有所用,笔者采取了图书馆科技期刊的日常管理数据以及对读者的问卷调查的形式,找寻问题症结所在,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调查分析内容
主要包括纸质期刊近5年的日常管理统计分析,期刊阅览室读者的入馆目的及读者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分析,以及院系资料室状况等调研内容。
(二)期刊日常管理的统计分析
从表1可知,近5年期刊种数保持基本稳定,期刊利用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012年与2008年相比,总阅览人数增加了一倍。不过从期刊类型可见,社科、娱乐类期刊更受师生欢迎,科技类期刊遭受“冷落”,几乎无人问津。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部分基础学科,整年期刊摆放整齐,完好无损,无丢失、无破损,复印、借阅、违纪、乱架等均找不到该类期刊记录;专业学术性强的工程类科技期刊利用率也普遍偏低。
表1 2008-2012年现刊阅览室接待读者量统计
(三)读者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采用整群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发放了1 000张调查问卷,回收803张,回收率80.3%。其中,本科生679人,占84.6%;研究生78人,占9.7%;教工46人,占5.7%。调查对象涵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全校9个学院、2个部、38个专业的师生。虽然调查人数有限,但调查范围覆盖了全部院系和专业,并且使用了随机取样的方法,样本代表性较强,结论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由表2可知,绝大部分读者到期刊阅览室是来自习的。即便是边看期刊边自习的读者,也都主要以翻阅休闲娱乐类期刊为主,翻阅学术性科技期刊的人数较少。虽然大四作毕业设计的本科生和部分教师及研究生等高层次人员对科技期刊有所青睐,但总体情况也不容乐观。仅从调查数据来看,阅读专业期刊的比率占总利用率的28.3%。但实质上按照现在我校在编的研究生700余人、教师800余人、本科生1万余人所计算的比率来看,研究生到图书馆利用期刊的比率只有11%,而教师为6%,本科生为7%,普遍偏低。
表2 期刊阅览室读者目的性调查结果
从表3可知,62%的读者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搜索获取资源,使用纸质期刊资源占25.1%,使用馆藏电子资源仅占12.8%,利用互联网搜索获取资源的读者远远高于利用其他渠道获取资源的读者,主要原由是资源获取便捷、搜索方法简单,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或手机等工具,搜索到所需资料;另外,图书馆的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读者的差异化和多元化需求,而网络上的资源则往往比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得多。
表3 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调查结果
(四)院系资料室利用状况调研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院系资料室摸底排查结果显示,只有外语学院、思想政治部、经济管理学院有完整的资料室,其余院系没有专门资料室。从期刊资源储备状况看,只有外语学院有40多种科技期刊,其他院系基本没有期刊。从教师的需求调研情况看,教师们普遍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能够阅读纸质科技期刊。
二、科技期刊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科技期刊利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纸质期刊阅读的便捷性差
数字资源以其检索快捷以及获取的随时随地性,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削弱了纸质科技期刊原有的市场份额,甚至改变了大部分读者的阅读习惯。纸质期刊的阅读受到馆舍位置及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图书馆与教师工作区之间距离相对较远。忙于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即使喜欢看纸质科技期刊,也大多不愿意到图书馆看书。
(二)服务观念落后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方式比较被动,服务仅以阅览室为中心,等待读者到图书馆来获取信息,不能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且存在“重藏轻用”的怕丢失心理,资源宁愿闲置发霉也不外借,过于讲究期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三)宣传力度不够
新购进的纸质科技期刊资源,仅仅通过图书馆网页等媒介进行简单宣传,很少深入介绍。有关读者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推介等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很多读者尤其是教师群体不熟悉馆藏资源的基本状况。
(四)科技期刊资源与主要到馆读者不匹配
到馆的读者中,主要是本科学生,而我校图书馆科技期刊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主要以教师等高层次科研人员为对象,图书馆科技期刊资源建设方面过于学术化,因此正处在基础课学习阶段的大一、大二本科生很难对学术类专业期刊感兴趣。这也是造成纸质科技期刊利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提高科技期刊利用率的对策
根据调查分析,笔者认为要更好地发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纸质期刊资源的作用,提高其资源利用率,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纸质期刊阅读的便捷性
数字资源之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不受时间及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检索、随时获取。要提高纸质科技期刊的利用率,首先要提高纸质期刊阅读的便捷性,让读者随时、随地可取。
(二)改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模式,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图书馆要改变以往被动的服务方式,采用主动的服务模式,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多样化的管理及服务方式,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需求设置服务项目和制定服务方式;在资源建设方面,多渠道、多方面收集读者意见;在资源服务方面,改变以往“重藏轻用”的思想,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找准最佳服务点,不断创新,从而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当下状况及读者需求及时调整服务模式,推出新的业务,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建立高素质信息服务队伍,加大资源宣传力度,开展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建立专职信息服务队伍,为院系提供对口服务。一方面要主动与院系师生沟通,及时了解文献信息方面的需求,并建立一个联络网点和快速反馈渠道,及时掌握需求动态,为广大师生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和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在针对相关专业的需求为院系主动上门服务的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介绍图书馆的相关资源和服务,为广大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提供帮助,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更贴近读者,也为对口专业提供更深层的服务。
(四)为科技期刊找寻读者群
将纸质科技期刊放在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明显找不到它对应的读者群。科技期刊的读者群是学校的教师及硕、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要提高科技期刊的利用率,就要把它放到它的读者群中去。
笔者认为,要改变原来被动服务的模式,打破“重藏轻用”的思想,采用主动上门服务的方式,将科技期刊进行专业分类,并将不同的专业科技期刊放到对应的院系进行托管,既方便读者了解期刊资源的建设情况,提高期刊利用的便捷性及利用率,又为科技期刊找到它的读者群,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科技期刊循环利用托管模式实践
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本着“务实创新,科学便捷”的服务理念,根据读者的需求,探索性地推出了纸质科技期刊“循环利用托管模式”。
2011年底,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利用期刊订购契机,针对思想政治部新形式下的政治理论课需求,首先与思想政治部进行了期刊“循环利用托管模式”的实践。从文献资源的质量评价与资源建设着手,优化了订购的期刊资源,打破了多年形成的“重藏轻用”服务模式,为期刊“循环利用托管模式”的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教师的反馈信息来看,期刊“循环利用托管模式”的服务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科技期刊利用率低的问题。因此,2012-2013年间,我校图书馆相继对理学院、船舶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学院、思想政治部等9个院系,实行了科技期刊“循环利用托管模式”,成果显著。
科技期刊的“循环利用托管模式”,为教师带来了非常大的效益,教师通过科技期刊利用动态,有针对性地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应用性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时了解新的科学研究动态,促进自己的科研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展科技期刊的循环托管,笔者制订了以下几个规则:
(一)循环原则
一是选择在馆利用率低的期刊、在馆阅读调查中排名靠后的期刊;二是选择学术性强的专业期刊,数量上每次保持20-25种;三是对跨学科的专业期刊和各大学学报原则上不循环托管,可办理暂借手续,借期3天;四是在寒暑假期间,所有循环期刊送到院系指定托管部门进行托管。
(二)循环方式
图书馆期刊部签收到当月刊后,先将当月期刊放在图书馆期刊阅览室,供到馆读者阅读。当下个月的期刊到馆后,原来的当月刊,就变成了上个月的期刊,这时就将上个月的期刊送到相应的院系托管部门,供院系教师随时阅读。一个月后,上月刊就变成了上上月刊,当新的上月期刊到达院系托管时,将原来的上上个月期刊返还图书馆。如此依次循环,保证每种专业期刊的上一期都在院系托管。循环方式如图1所示。寒暑假期间,全部期刊都送到院系托管,开学后,院系保留最新一期期刊,其他期刊则送回图书馆。上一年的过刊经过装订成册及资产录入系统后,送到相应的院系进行托管一年,一年后再返还图书馆过刊阅览室。
图1 循环过程流程图
(三)服务对象
期刊托管的服务对象以科研团队高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兼顾普通教师为原则,通过到院系访谈及登门拜访等形式进行深入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科需求,根据需求进行读者分类,再根据读者分类进行期刊分类。有的将一个院系的教师作为一类读者,有的将一个科研团队作为一类读者,为每一类读者筛选不同的期刊。
(四)就近阅读
在选择放置地上,考虑到有的院系没有专门的资料室,空间有限,因此循环刊物放置地方不限于资料室,只要是教师阅读方便处,如办公室、研究室、会议室等都可以。这使忙于科研和教学的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闲暇的时间翻阅期刊,不仅解决了教师阅读纸质期刊难的问题,同时也节省了教师的时间,真正彰显了科技期刊重在利用的目的。
五、科技期刊循环利用托管模式的实践效果
从表4可知,科技期刊利用率在循环托管前后有明显的变化,有的提高幅度非常大,如化学工程与工艺期刊,利用率比原来提高了71.4%。虽然有些刊物利用率并没有明显提高,但还是有所突破,总体状况呈良好趋势。这表明,只要我们真正了解了读者的需求,服务做到位,纸质科技期刊的利用率还有很多提升空间。
表4 循环利用前后利用对比
通过院系科技期刊“循环利用托管模式”,最大的变化是读者对纸质文献有了重新的认识,很多读者主动走进图书馆寻求服务。一些近10年没有到图书馆阅读纸质期刊的教师,如今走进图书馆了解纸质期刊的状况,并对图书馆的这个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高度赞扬了以科研团队为对象的托管模式。
在纸质期刊利用者中,近90%的读者认为,通过纸质期刊,他们能更系统地了解本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多面了解纸质期刊中新产品、展会及学术会议等,且具有便于标记与记忆的特点,因此纸质期刊较电子期刊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据2013年暑期预约借阅登记可见,我校4个科研团队和学生创新团队等近50名课题组成员,在暑期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共预约借阅期刊文献资源368种,2 018册。
纸质科技期刊走进教师最近的地方,使忙于教学科研的教师,可以就近阅读,不仅节约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院系资料室资源缺口问题,也使得大量闲置文献资源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科技期刊走进院系的实践,紧紧抓住了每个服务范围和网点,积极推动服务模式,将期刊“循环利用托管模式”扩展到了院系科研团队、学生社团、老年退休办、市图书馆,计划再推广到学生寝室等,把图书馆的价值通过我们的主动服务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目前,从我校师生纸质期刊的利用状况来看,只要图书馆措施得当,纸质期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六、结论
从图书馆的社会角色来说,把图书资料提供给更多的人是其应尽的责任。因为使用图书馆的人越多,它起到的作用就越大,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期刊“循环利用托管模式”为现今各大高校的图书馆解决纸质馆藏资源的闲置问题提供了可贵的经验,该模式不仅能够解决各院系的文献资源缺口问题,而且能够在切实服务于不同读者群体的同时,减少经费,避免浪费,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在推广“循环利用托管模式”时,不但要运用科学方法,大胆创新,而且要根据本馆情况,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毕竟资源的共享,切实服务于社会,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高校托管的文献资源应做到定期整理,与联络网点互通有无,做好主动征询、上门送刊、定题跟踪、调整服务对象及范围等工作,由粗放化转变为精细化,把期刊资源的潜能发挥到最大,有效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从而不断完善该模式。
期刊的“循环利用托管模式”,虽然取得了些许成绩,但尚处于探索阶段,真正地全面推广还存在很多困难。从中我们也认识到,提高期刊的利用率,不仅是图书馆一个部门的事,还应得到学校其他相关部门,尤其各高层领导对图书馆的经费、人员结构配置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服务队伍,为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服务。
[1] 李丽丽.浅议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J].文献信息管理研究,2008,(1):82-85.
[2] 杜玲.谈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J].文献信息管理研究,2008,(1):78-81.
[3] 庞爱国.提高期刊利用率的实践探索[J].现代情报,2004,(4):8-10.
[4] 张晓艳.关于提高纸质期刊利用率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0,(7):63-65.
[5] 高森琴.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期刊的管理及利用[J].现代情报,2002,(4):101-102.
[6] 杨正先.浅谈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65-66.
[7] 葛静雯.关于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利用的几点思考[J].南平师专学报,2006,(10):135-137.
[8] 张力.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推动教材循环使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