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行题”存在与发展刍议
——以山东《今晨6点》多行题制作为例

2014-02-05赵巍巍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3期
关键词:口语化冲击力烟台

□赵巍巍

(烟台晚报,山东 烟台 264001)

“多行题”存在与发展刍议
——以山东《今晨6点》多行题制作为例

□赵巍巍

(烟台晚报,山东 烟台 264001)

标题是报纸的脸面,亦被称之为报纸的“眼睛”。

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记者也紧跟迈入“翻报”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读者在稀缺的时间内,接受资讯和信息更多的表现为对标题的快速浏览。这种阅读方式的变化,标志着新闻已进入“读题”时代。

众多的纸质媒体紧跟形势,独树一帜地“厚题薄文”,大量使用“多行题”,很值得业界同行的借鉴和探讨。本文试探对《今晨6点》(《今晨6点》为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另一份都市报)“多行题”的存在与发展予以分析。

“多行题”优势探究

信息量大,通读标题就知全文

在人们心目中,报纸就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们阅读报纸就是为了快速地获取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为满足读者对信息的渴求,很多都市类报纸把大量的信息根植在标题中,力求达到“一题知全文”的效果。

在“多行题”中,其所包含的新闻要素自己就会增多,这样可以使读者只要通读标题就可以获得较多的信息。例如:

烟台直飞台湾航班春节前将开通

计划每周一、周六各一班,争取一周三班

下午三点起飞,两个半小时左右抵达

该标题在向记者传递了“直通台湾航班春节前将开通”信息的同时,还将“一周几个航班”、“几时起飞”等市民关心的信息全部列在标题中,使读者无需通读全部消息就能获取该航班的全部信息。

【小结】以往的时政新闻标题多从大局高度进行概括,少以大量信息进行全景式展示。现在,“多行题”罗列了更多的新闻要素,使标题具有了独立性。可以说,一个好的“多行题”,可独立地承担起传递信息的重任。

视觉冲击力强,能吊起读者阅读的胃口

“多行题”除了传递信息多的特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抢眼球”。“多行题”更具视觉冲击力,能激起读者阅读的欲望,这是干瘪的单行题或两行题所无法比拟的。有人曾这样评价“多行题”的杀伤力:“多角度、多侧面、多视点”。

表现之一:能制造“轰动效应”。此类“多行题”所挑选出的“新闻事实”令人震惊、出人意料,形成了强烈的第一视觉冲击波,瞬间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例如:

“潜伏”在膀胱里达8年之久

一块“疯狂”的石头令老汉寝食难安

石头长10厘米,厚6厘米,全国罕见

表现之二:能制造“悬念”。在社会新闻中,“多行题”不直接将结果“轻松”地置于标题之中,而是好像考官给读者出了一道考题,“问题”就是新闻的“标题”,而“答案”需要读者在新闻中正文中寻找。例如:

喜宴上喝出了2688元大奖

可这大奖属于谁,喜主还是客人?

为这大奖的归属,一场争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表现之三:能制造“情景剧场”。该类“多行题”多用于现场新闻中,以最感人的新闻事实,最生动的故事情节,为读者回放新闻事实发生的经过。读着标题,如同在欣赏一场小型的“情景剧”。例如:

①摩托车飞速撞上面包车

司机从面包车车顶飞出五六米远

摩托车司机身上多处骨折

面包车司机追悔莫及:车还没有来得及保险

②中年男子沿街叫卖笔记本电脑被逮

问什么牌的,答“我不懂你自己看吧”

还说是给儿子买的,民警一查他没有结婚

【小结】“题好一半文”,一个冲击力强的“多行题”能让读者在一“瞥”中将目光停留,从而关注整篇新闻乃至整个版面,不读不“快”。

口语化趋势明显,提高了报纸的亲和力

都市类报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新闻标题的口语化是重要的利器。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化语言可以直接被读者所理解,而需要读者消耗脑细胞去消化。而且,“多行题”抛弃了书面语言的风格,高举通俗化的大旗,使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信息。

严肃的时政新闻因标题的“口语化”而更具亲和力,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例如:

见光就跑的水陆两用车

自主控制的加电电磁螺丝刀……

烟台三中的科技节令人称叹

学生摇身变成“发明家”

另外,普通的社会新闻也因标题的“口语化”而更加贴近读者,说是在“传播新闻”,不如说是在“讲故事”,而且让“你”置身其中。例如:

某湖畔突然来了一只野鸭

我们故意在报道它的具体位置

如果你偶尔发现了,也不要伤害它

【小结】标题语言是否被读者接受,标题可读性是其重要的标准。标题通俗易懂、朴实无华,更易为读者所接受、所欣赏。

发展仍有瓶颈,“多行题”劣势简析

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多行题”因其信息大、视觉冲击力强、口语化的特点而渐为许多都市类报纸所采用,但“多行题”今后如何创新发展仍有诸多的“瓶颈”。

从“多行题”自身来看,标题加长加厚,有时会使标题显得过于累赘和笨重。说累赘,是因为本来新闻内文已有的内容却要在标题上大做特做;说笨重,是因为标题的区域过大、过重,使新闻看起来头重脚轻,对短小的新闻尤为如此,不利于版面的美化。

从“多行题”的外部环境看,“多行题”正受到质朴简洁、高度自由的“一行题”的挑战。受到西方报纸和网络新闻的影响,“一行题”时下正风行。有人认为,它“凸显了各种信息的内核”。无疑,“一行题”与“多行题”相悖而行。究竟两者谁能为读者提供更为悦目、更可口的“新闻大餐”,我们将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口语化冲击力烟台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口语化歌词语言的长处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水下自激吸气式脉冲射流装置瞬时冲击力分解
胜者姿态CHECKMATE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离散元法的矿石对溜槽冲击力的模拟研究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