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在开放前沿的温州人
——纪念温州对外开放30周年

2014-02-05洪振宁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温州人温州市温州

洪振宁

(浙江省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温州325000)

走在开放前沿的温州人
——纪念温州对外开放30周年

洪振宁

(浙江省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温州325000)

概述自1984年以来温州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历程、特点和成果。温州人和温州企业走在开放的前沿,通过开放,提升了温州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了温州的科学发展。温州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成长,在共建世界温州人共同家园的实践中,继续探索信息化时代的新的开放。

温州;温州人;对外开放

温州成为我国沿海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之后,温州人走在前列,以改革试验推动了温州的对外开放。富有活力的温州城,打开大门引进来;勇于开拓的温州人,千军万马闯市场;善于经营的温州民营企业,在合作竞争中不断探索国际化的新路子,千方百计融入全球经济。对外开放30年,推动了温州的科学发展,造福了温州人民。温州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温州人在对外开放中学习与借鉴,吸收全世界的“营养”不断成长。

一、创立温州模式,改革推动开放

温州被批准为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温州人民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搞好机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自费创办“出口工业区”,并在改革中创立温州模式,推动了对外开放。

(一)中央决策,开放温州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温州为我国沿海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对于温州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温州,地处浙江省南部,现辖鹿城、龙湾、瓯海三区,乐清、瑞安二市,永嘉、洞头、文成、平阳、泰顺、苍南六县。陆域面积11 78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78%。海岸线长355公里。1984年全市人口620万,2013年年末常住总人口916万人。

温州历史悠久。古为东瓯王都地,晋太宁元年建立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改郡名为温州。宋元温州曾被朝廷辟为对外贸易口岸,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是全国7个市舶司之一。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温州被辟为通商口岸。第二年,瓯海关成立,英国在温州设领事馆。1878年,上海至温州往来客运航线开通,又开通了温州至宁波、厦门等航线。1896年,温州邮政局设立。出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对外交流日益加强。20世纪初,温州已初步呈现“瓯为海国,市半洋行”的局面。

近代以来,温州工业有了发展。新中国建立后,温州经济迅速推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温州人民从实际出发,勇于改革试验,不断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颇具特色的发展之路。80年代初期,温州农村发展家庭工业,兴办专业市场,有10万农民出外跑供销,推销产品。遍布城乡的民办小企业,“生在里弄里,长在民宅中”,成了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促成群众大面积致富。1980年10月开始,温州底层的金融网点悄然自发开始利率浮动。1982年12月,温州市隆重召开全市农村专业户、重点户代表会议,兴起了一个农村发展经济的热潮。温州还是全国第一批个体户工商执照的发放地。众多的个体商业企业,分布面广,经营灵活,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促进了国营、集体、个体三者的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开始迈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步伐。开始迈步的温州,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依靠改革开放,插上翅膀,腾飞起来。

(二)抓住机遇,为开放创造条件

1984年,温州市建立了市长任主任的对外开放委员会,召开经济振兴恳谈会,共商家乡振兴大计,并编制了《关于温州市进一步对外开放规划》。领导们达成了共识: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我们也要建机场,修铁路,造码头,通邮电,建开发区,办大学。

当年11月,国务院同意在温州永强修建民用机场。实地踏勘后,选址永强。温州依靠地方的力量,集资建设,至1990年7月正式通航。

铁道部领导支持修建金温铁路,勘察设计队伍开始进驻温州。中共浙江省委各位领导也十分支持温州建机场、修铁路。1985年1月,省委书记王芳亲自到设定的铁路沿线考察,并表示浙江砸锅卖铁也要把金温铁路修起来。

为寻找修建铁路的资金,温州市长刘锡荣等领导同志多次专程去香港拜访温州籍学者南怀瑾先生,多次长谈协商后,于1992年1月签署了合资成立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的合同,南先生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当年12月开工,至1998年6月全线通车。

1984年5月23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高教工作座谈会,对筹建温州大学提出“成立班子,挂出牌子,招集师资,各方集资”的工作思路。7月10日,省政府发文同意筹建温州大学,12月25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温州大学。当时的温州,群情振奋,百姓纷纷认购“三元券”,在外华侨踊跃捐资建楼。

1984年12月,温州建立了龙湾区,筹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因基础设施还不具备,温州又自费先办“出口工业区”,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打基础。至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时,温州先期的大量工作已经做得很扎实。

(三)勇于开拓,以改革推进开放

1985年3月14日,国务院对温州市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有关问题作出批复。要求运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把温州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工业、外贸、港口城市和开展对外经济联系的窗口。批复考虑温州当时的现实情况,因条件不具备,经济技术开发区暂缓。可温州人的性格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温州人就会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去开拓。

那时的温州,人心思改,人心思富,温州先行进行改革试验,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推动了温州的对外开放。

80年代的温州,率先试验探索的是“股份合作制经济”。这类企业,有的是农民集资合股创办,有的是由联户企业转化而来。自1980年起,合股企业在温州城乡陆续浮出水面,至1987年初,全市已有3.51万家,占乡镇企业总数46.71%。

1986年,温州出现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城市信用社,第一家私人钱庄,最早一批发展资金拆借市场、地方证券市场、民间借贷市场、民营金融机构和典当商行等。1987年9月,温州被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利率改革试点城市。

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小城镇的建设。1980年,乐清北白象镇拉开了农民集资建城的帷幕。1984年,龙港建城。当时的建设总投资达1.33亿元,其中群众集资占91%。以土地有偿转让和级差地租的改革为突破口,龙港走出了一条主要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城镇的新路子,对推进城镇化起到了示范作用。1978年,温州地区的建制镇仅有18个,至1997年已发展为146个。

1985年4月14日,中共温州市委向浙江省委并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报送《关于温州农村发展商品经济情况的报告》,汇报温州农村经济日益活跃的实际情况。报告分析温州农村经济的特点,不同于无锡、常州、江阴等地,多次称温州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为“模式”。“温州模式”,首次出现于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1986年2月至3月,费孝通先生来温州考察,随后在《瞭望》周刊发表的《温州行》,认为温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

温州模式的创立,是温州人从实际出发,为温州振兴与发展走出的一条新路子,其实践的开展和深入,为温州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

二、走在开放前沿,融入全球经济

温州人在对外开放中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人走出去,产品走出去,企业走出去,千方百计融入全球经济。在合作与竞争中,在外温州人经济与本土温州经济良性互动,温州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

(一)改革开放中温州人率先走出去

温州人外出谋生创业的历史悠久。至20世纪初,温州外出谋生的人逐渐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批温州人定居法国。1929年,温州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十家九室断炊烟”,大批温州人移民海外。早期温州人的走出去是谋求生存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更多的温州人纷纷走出国门,形成了温州历史上的又一次移民潮。1984年,温州成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进一步推动温州人走向世界。温州人“走出去”,先是越出市界,跨地经营,再是走出国门,跨国经营。至1994年,这10年间,市公安局批准发照的人数达71 048人。至1998年统计,海外温州侨胞有30多万人。据2012年统计,有63万温州人在世界各地经商办企业,编织了一张覆盖全球的营销网、资金网、信息网、人际网。

温州人勤于走出去,敢于走出去,善于走出去,走在了对外开放的前列。他们的走出去,其特点是,走到全国与走向世界相结合,在外温州人与本地温州人互动对接。

在外温州人“风风火火闯九州”。一开始温州人是迫于生计外出经商,后来温州人是自觉进入各地投资办实业,跑遍千山万水;继而是敢冒风险,勇于拼搏,去全国各地开辟市场,创办了不少“温州城”、“温州街”;再到温州资本的区际化、全国化,温州人走南闯北,行商天下,闯荡大江南北,经营小商品,创办大市场,十分深刻地影响着各地的经济发展,成为我国一个蔚为壮观的经济现象。中国大陆县以上建制的地方几乎都有温州人在做生意。1986年,有10万温州农民在全国各地跑供销。到1996年,就有超过100万的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2013年,在外温州人超过230万人。在大陆各地创办企业3万多家,创办各类市场2 000多个,年销售产品产值达6 650亿元。

联系在外温州人网络的是温州商会、温州侨团。1995年8月,云南昆明温州总商会成立。1998年,在外温州商会仅11家,2008年上半年,全国地级市以上的省、市建立温州商会已经有161家。内蒙古温州商会2004年还被评为“全国先进民间组织”。至2013年,温州建立异地商会组织已有252家,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覆盖面达76%。海外温州侨团则有300多个,会馆、同乡会不断涌现。社团为侨胞排忧解难,维护侨胞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地方政府对在外温州人的服务不断加强,市外经贸系统与在外温州商人形成了密切、有效的多渠道、多形式的联系与互动,商务局、外办、侨办以及贸促会、侨联等都切实加强对在外温州人的联络和支持,市经济协作办公室(后改名经济合作办公室)则成为国内异地温州商会的联络、服务部门。每年举办全国各地温州商会年会,多次评选和表彰世界温州人年度人物、在外温州人十大年度人物等。2005年起,市经济合作办创办《华夏温州商会》刊物,世界温州人联谊会创办了《世界温州人》杂志。组织编撰《温州华侨史》以及乐清、瑞安、文成华侨志书,编写《闯天下的温州人》、《走出温州》等书,记录和反映在外温州人的创业事迹和经营理念。

(二)温州企业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

对外开放,对企业来说,是“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互动的历程,也是竞争与合作相交融的进程。

1984年12月,温州市批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广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成立,紧接着,海外华侨、华人纷纷投资创办“三资”企业。1995年,法籍华人在温州创办皮件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米莉沙皮件产品被列为“国礼”品赠送国际友人。

长期以来,温州市积极实施“以民引外”战略,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招商引资新路子。一批领军企业先后与法国施耐德、意大利杰尼亚、日本荏原制作所、瑞士汽巴精化、德国嘉利达、瑞士凯兰蒂等世界级产业巨头合资合作,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更多的温州民营企业通过与境外跨国集团、行业龙头企业的资本对接、品牌对接、技术对接、渠道对接,极大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推动了传统企业的改造升级,为自主创新、品牌创立、做大做强、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如康奈鞋业、夏梦服饰等都是从中外合资开始,快速发展成为国际性企业。

1988年,温州仅有6家专业进出口公司有进出口经营权。至2000年,温州市已有365家外贸企业享有进出口自营权,2007年全市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4 594家。温州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国鞋都、中国服装名城等国字号基地的落户我市,为外贸出口提供了多样的产品来源。温州与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2001年至2007年,温州市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30%。2013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达到206亿美元,外贸成为温州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1986年,外经贸部批准温州市人民政府在香港设立雁荡有限公司。1991年,外经贸部批准温州在美成立第一家境外企业——美国康龙企业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温州人在巴西创办中华商城。2000年10月,温州民营企业创办的“中国商品批发市场”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市正式开业。一位侨领讲,在欧洲每5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温州人在做生意,温州货一到欧盟的某一个码头,一周后就遍布整个欧洲每一个角落。全市经登记审批在境外设立的企业和机构有500多家,或投资办厂,或资源开发,或从事经贸拓展。此外,还有大量的温州企业在境外自设经贸窗口,正泰、德力西、华峰、长城等企业纷纷组建自己的跨国销售网络。

温州人开拓市场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尤其是能利用境外众多的温州籍侨胞,双向合作。到2013年,温州市已先后在巴西、喀麦隆、俄罗斯、阿联酋、荷兰、美国、芬兰、智利等国创办了16家境外专业市场。温州鞋企康奈集团公司还在俄罗斯的乌苏里斯克建立了工业园区,并先后在纽约、米兰、威尼斯、巴塞罗那、柏林等城市及港澳台地区开设了300多家境外专卖店。

温州企业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在充满喜悦中也经历各种坎坷。“入世”以来,从眼镜、打火机到鞋类、服装、低压电器、水产品、合成革,温州有20多种产品遭受国际贸易壁垒,民营企业处在应对贸易壁垒的第一线。多年来,温州市政府和行业协会加强应对贸易壁垒的指导和服务,率先设立公平贸易工作机构,建立公平贸易网站,温州企业沉着、积极、有序应对,已结案应诉贸易壁垒案件的胜诉率达到66.7%。如2002年,欧盟出台CR法规,对中国打火机实施反倾销调查,温州人亲历并打赢了“入世”之后应对贸易壁垒的第一案。2003年12月,温州企业家周大虎因带领温州打火机企业打赢“洋官司”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同一月,黄发静也因应对贸易壁垒,当选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7年,通领科技集团在与美国莱伏顿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中胜诉。

温州企业在开放中走出去,合作与竞争,一直没有停止。温州人不断地研究提升温州在全球市场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屡屡寻找企业国际化的新路子。

(三)提升温州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从传统走向现代,在缺少土地、物质资源的条件下,温州人曾经把生存的劣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创造了经济奇迹。入世以后,由本土融入全球,面对日趋增高的国际贸易壁垒,温州人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把被动应付变为主动调整,把发展对外贸易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统一起来,再创全面发展的新业绩,在新的实践中做出温州人的新的回答。

30年来,在外温州人经济与温州本土经济一直处在良性互动之中。2006年,温州市被国家海关总署评为“中国外贸竞争力百强城市”,居第16位。2007年,全国282个城市参与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评选,温州排第12位。温州港被确定为全国63个通航港口之一。温州市外贸出口依存度从1988年的0.1%提高到2007年的35.8%。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正泰集团公司董事长南存辉指出: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请进来”(资金、技术、人才引进)也好,“走出去”(海外设厂、跨国经营)也好,都不是目的,目的是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真正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名牌。温州企业要树立新的开放观,在开放中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在实践中认识到:温州实现科学发展,首先是在增强温州综合竞争力的同时,把温州放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坐标上,更加强调国际比较和参与全球竞争,努力增强温州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不仅表现为GDP增长速度的快慢,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经济增长的效率,体现为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区县活力和企业“走出去”能力等各个方面。

三、开放促进发展,推动温州提升

30年来,对外开放促进了温州的科学发展,造福了温州人民。走出去的温州人以各种形式支援家乡建设,共建世界温州人的共同家园。现在和未来的温州,正在信息化时代探索新的对外开放,温州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必将进一步得以提升。

(一)对外开放推动了温州的科学发展

对外开放30年,推进了温州的发展。30年来,温州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州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

企业为基,民生为本。30年来,温州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形成了鞋革、服装、电气、汽摩配、泵阀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了中国鞋都等39个全国性生产基地,拥有42枚中国驰名商标,是“中国十大品牌之都”。至2013年,温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 0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 85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 194元。

温州城市建成区面积,1984年不到20平方公里,至2013年已扩展到190平方公里。正在建设“靓丽山水智城”。温州生态园总占地面积达13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建设在温州扎实推进。智慧卫生建设全面展开,国家级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成功试点。永嘉成为中国长寿之乡。

通过全面规划,温州城市相继建成温州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歌剧院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在温州的高等院校有新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城市大学、肯恩大学等。温州市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3年,温州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2012年,温州的互联网出口总带宽已达1200 G。2013年1月,温州被列入中国第一批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4G国家规模商用试点扎实推进,2013年12月,温州已实现主城区和所有县市区及经济强镇4G网络覆盖。移动用户1 200多万,移动互联网用户700多万。2013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和网购总额709亿元。

温州开通的国内航线达84条,平均每日航班达161班次,年旅客吞吐量达660万人。2011年,永强机场升格为龙湾国际机场,已开通温州至香港、澳门、台北、高雄、韩国济州、首尔、泰国曼谷、越南岘港、菲律宾长滩岛的航线,并已开通温州至罗马国际航线。往北走,铁路4小时到上海;往南走,7小时多到深圳。口岸开放成效显著,温州民间公共外交各种活动纷纷开展。

30年对外开放,推动了温州的社会变迁,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温州人的理念不断创新,视野不断拓展,素质不断提高,逐步树立了世界眼光,具有全球化胸怀。他们到地球上的各国各地,在合作与竞争中学习和借鉴,吸收全世界的“营养”不断成长。

(二)共建世界温州人的共同家园

温州的发展,是不断创新所推进的发展,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运作方法的创新,到今天全球化时代的包括国际化模式创新的全面创新,温州人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不断向世界的先进学习,不断同“球民”合作、竞争,不断创新中求得新的发展。

2004年7月,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要跳出温州看温州、跳出温州发展温州,把“走出去”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来实施,努力实现在外温州人经济与本土经济的互动发展。

一群群在世界上走动的温州人,到全球各个角落去找饭吃。温州企业逐步把他们合作与竞争的空间扩展到全球各地。温州越来越成为世界中的一个城市。“传统与现代化”的炙烤还在继续,温州人又面临“区域与全球化”的阵痛。如何进一步融入全球,接轨世界?如何进入全球经济的分工协作,提升温州在全球市场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如何回报生我养我的家乡,共建好温州人的共同家园?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在思考、在行动。

倒是有更多的在外温州人不断回到温州,每隔五年一次的世界温州人大会,是大家团聚的节日,每一年,在外温州人都以各种形式关注和支援家乡温州的建设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侨汇存款逐年增加,侨胞为振兴家乡,投资办企业,赞助办学、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帮助家乡灾后重建家园,支援家乡各项建设事业。他们还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力。许多不同肤色的外国人也陆续来到温州,他们时不时地为温州人的精神所感动,真诚地在温州这一第二故乡贡献智慧和力量,帮助温州建设。

海内外温州人携手共建世界温州人的共同家园。2012年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秘书长的林建海,身在异乡思开放,每次回到温州,总是千方百计为家乡推进新的发展提出新的意见,谋划出力。侨居加拿大的女作家张翎,她写的小说曾被搬上银幕,越是在外,越是思念家乡,越是热切希望为家乡做一些实事,每次回乡,都开讲座,交流新的理念,指导文学青年写作。女作家鲁娃,采访生活在法国的众多温州人,写作纪实文学著作《温州人走世界》。青年学者王春光、项飚追随温州人脚步做研究,研究走入北京走向世界的温州人,温州大学教授林俐、张一力、徐华炳探讨温州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鲁丹萍等教授编写不少的教材,传播对外开放新理念,章志诚则长期致力于温州华侨史的研究,他们都取得显著的业绩。

(三)信息化时代继续探索新的开放

长期以来,尤其是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参与全球竞争,要求温州人寻找企业国际化的新路子。智业革命和信息化把人类由工业社会带向信息社会,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得以应用,并以惊人的速度改变并重构着我们的生活环境。新的时代里,温州作为中国的一个城市,如何进一步探索新的对外开放?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融合时代,正尝试在整个地球空间中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最重要的不再是民营化而是信息化。互联网打破了过去的行业壁垒,加速了不同行业之间的聚合,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跨界协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工业革命以来,分工带来效益。传统工业化时代,温州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中,聚力做强,集群运作,最初的合股经营也好,形成产业集群也好,进行虚拟经营也好,都是“合指为拳”,“经济结义”,与伙伴合作中,追求利益共享。信息化时代也即融合时代是合作带来效益,这个合作是分工基础上的模块化合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从更多的竞争过渡到更加强调合作的竞合共生阶段。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合作能力,在跨界协作中争取得更多的共生共赢。

[1]洪振宁.温州改革开放30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2]章志诚.温州学人文选·章志诚集[M].合肥:黄山书社,2011.

[3]钱兴中.温州坐标[M].第2版.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4]谷牧.谷牧回忆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邱开金)

Wenzhou People Walking in the Forefront of Opening --Commemorating the 30Anniversary of the Opening up of Wenzhou

HONG Zhen-ning
(Zhejiang Wenzhou Municipal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 Circle,Wenzhou,32500,China)

This article will outline the history,character and achievements of Wenzhou's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Wenzhou people and Wenzhou enterprises are walking in the forefront of opening-up,through which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so as to push forward science development of Wenzhou.Wenzhou people are growing up in the opening-up reform and exploring the new form of opening-up in the informational age on practice of world Wenzhou family building.

Wenzhou;Wenzhou people;opening-up reform to the outside world

F276.3

A

1672-0105(2014)02-0076-06

10.3969/j.issn.1672-0105.2014.02.020

2014-03-18

洪振宁(1954—),男,温州人,主要研究方向: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

猜你喜欢

温州人温州市温州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沈亚:温州人电商巨头之路
“温州人都进来看看”——温州都市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探索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