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学生公寓治理及创新*
2014-02-05倪建发
倪建发,何 毅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2.温州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
作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大学城于十年前在我国众多地区纷纷兴建起来。比如广州大学城占地面积达43.3平方公里,设计总人口达40余万人,其中大学生20余万,有十余所高校入驻。浙江省也不例外,在杭州市、宁波市和温州市等高校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五大高教园区,这三个城市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几乎都在高教园区学习、生活。
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将更加开放,面临的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大学城由多家高校进驻,规模大,学生高密度集中住宿,大学城公寓的安全治理问题尤为突出。虽然我国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大学城的公共治理工作,先后颁布了有关文件,对大学城学生公寓安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如教育部于2002年8月26日专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并于2004年颁发《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但是我国大学城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其存在的许多问题已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校外公寓学生安全稳定就是大学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分析大学城校外学生公寓治理特点和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加强大学城学生公寓安全治理,以进一步适应高校的和谐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一、大学城学生公寓治理特征分析
我国大学城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规模趋于稳定,管理体制机制逐渐完善,但是大学生公寓治理方面呈现出的多种特点对学生公寓安全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大学城公寓区学生居住的高密度集聚性。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和休息的主要场所,大学生在校期间2/3的时间在公寓区度过。大学城在规划时,往往设立共享生活区,比如温州大学城就设立六个学生公寓区。每当下课后,大学城内各高校的学生从教学区回到公寓区,使学生公寓区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人员群体居住地,这对传统的高校学生安全保卫工作带来冲击。
(二)大学城公寓区学生思想和文化的融合性。大学城学生公寓由各层次、各类型和各专业的学生混合聚居在一起,各高校不同类型、层次和专业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存在差异,他们在公寓区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有效地促进了大学城内各高校不同文化在公寓区的融合,也有利于公寓区学生思想的融合。当然,这种大学城学生公寓的融合性,给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大学城学生公寓治理呈现开放性。大学城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的综合体,校际之间往往以水系、绿化带和道路自然阻隔,通过学校建筑物的风格和色调来识别。大学城内高校与城镇之间没有明显界限,使原本独立的高校显得格外开放。城内各高校学生在公寓区大聚居,使得高校之间的临界距离更为模糊。大学城学生公寓治理所呈现的开放性对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带来挑战。
(四)大学城学生公寓治理社会化程度较高。大学城所具有的开放性、融合性和学生公寓集聚性,使得大学城学生公寓治理不再是一个有机的封闭系统,各种外界思潮向公寓区学生渗透,使得位于城郊大学城的学生公寓进一步受到社会氛围、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的影响,社会性成为大学城学生公寓治理的又一大特征。同时,市场机制下各种商业活动极易渗透到大学城学生公寓。大学城公寓区的学生作为“社会人”的一个群体,受到社会影响的因素加大,迫使我们对传统的大学生教育管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五)大学城学生公寓治理方式多样化。大学城学生公寓建设规划与大学城的治理理念和学校的管理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大学城的治理理念和高校的不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大学生公寓区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格局,从而使我国大学城学生公寓建设规划和管理格局日趋多样化。与此同时,不同的学生公寓建设管理格局对公寓安全治理提出了不同要求,这就使得高校公寓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自己学校的公寓安全治理模式。比如温州大学学生公寓的学生教育管理采用了学区制,而温州医科大学学生公寓则采用了社区制。
二、大学城学生公寓安全分析及其对安全治理的影响
我国每个城市的城郊结合部是治安形势最为严峻的地方,而大学城恰恰建在城郊,这就意味着大学城学生公寓将受到周边城镇治安形势的影响,安全隐患较多,治理难度较大。当前,大学城偷窃、诈骗、交通事故等各类案件多发、高发,学生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学生公寓成为高校安全事故的多发地段和安全治理工作的重点、难点。纵观各个大学城学生公寓安全问题及现状,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协调治理机制不完善。大学城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产物,虽然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但大学城内学生公寓区综合协调治理机制还不完善,安全治理的职能不清、部门分割、权责失衡等问题比较突出。此外,政府对大学城学生公寓安全协同治理重视程度不够,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这就造成大学城学生公寓安全治理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大学城学生公寓安全稳定。
(二)高校周边社会环境复杂。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我国社会文化、国民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人们的法律意识觉醒,高校周边农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农民,他们有时找政府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直接找到高校里来,比如被征土地农民的就业和三产用地等问题,使得与农民打交道毫无经验的高校要面临处置棘手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建在城郊的大学城学生公寓,它的周边环境比较差,安保设施欠缺,交通管理混乱,而且当地居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外来的小摊小贩又不少,使得整个大学城学生公寓治安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影响了公寓区的学生安全稳定。
(三)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袭。公寓区学生自主化程度较高,思想活跃,但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弱,一些非主流的社会文化思潮乘虚而入,导致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混乱和道德素质下降,为大学城学生公寓的安全稳定埋下隐患,特别需要警惕的是非法宗教组织的传播和影响。温州市是浙江省信仰宗教群众多、宗教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方,由于受家庭信仰宗教的影响,不少大学生也信仰宗教。一些非法宗教组织甚至是邪教组织打着宗教信仰的旗帜,渗入大学城学生公寓宣传拉拢学生参加祷告、读经等活动,部分邪教组织还冒用基督教的名义欺骗拉拢少数大学生参加违法聚会活动,散布歪理邪说,这既给大学城学生公寓的和谐稳定构成威胁,也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重危害。
(四)网路新媒体的影响作用日益明显。网络新媒体是一柄“双刃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学生公寓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青年学生对网络新媒体的接受程度高、使用时间长、依赖性明显。我们应该看到,网络新媒体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在信息真实性审核、不良信息屏蔽、传播渠道引导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人员高度聚集、信息传播快的大学城学生公寓,网络新媒体对传统的公寓安全管理模式造成重大冲击。比如2010年温州大学城某学院100多名学生因听信网络谣言而产生的住宿搬迁纠纷就是例证。
(五)后勤管理服务水平低。大学城学生公寓安全稳定的很多问题都是由后勤管理服务所引起。当前,许多高校将大学城学生公寓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交给后勤企业或实体,后勤企业或实体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容易忽视社会效益,于是难免出现后勤保障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比如餐饮价格上涨过快、突发停水停电等,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导致学生滋事并进一步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当然,随着高校贫困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学习、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许多经济上、心理上、情感上的问题,这些也对学生公寓区的安全稳定带来了影响。
三、大学城学生公寓安全治理创新
大学城学生公寓安全治理是一个系统、艰巨的工程,事关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只有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才能进一步探索大学城学生安全治理的方法与对策,揭示其内在的科学规律,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校园安全治理体系,从而实现大学城学生公寓安全治理的社会化、现代化、专业化和人性化。
(一)建立协同治理应急机制。大学城是一个由多个入驻高校组成的联合体,每个高校都是一个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它们之间互不隶属但又是紧密联系。作为类似联邦制的联合体机构,每个大学城都需要有一个代表政府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入驻,着重理顺大学城各方关系,明确职责,联络各个高校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大学城学生公寓协同治理和应急机制,形成对学生公寓安全治理的合力。同时,要加大大学城公寓区安防设施投入和校地群防联动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大学城入驻高校的信息共享和联防应对机制,加强对学生公寓突发集群行为的控制和疏导。
(二)开展校园周边的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的综合治理不仅事关高校的和谐稳定,也关系到大学城所在地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大学城驻地政府要有长远眼光,通过开展校园周边的综合整治,积极建立“利益共同体”;大学城驻地公安机关,要加大对娱乐、饮食和住宿场所的检查,突出对“城中村”的治安管理,将大学城许多治安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入驻大学城的行政管理机构要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政府与高校的对接工作,联合各方面力量协助政府开展校园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
(三)加强公寓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入驻大学城的高校首先要根据公寓区学生密集居住的特点,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将其融入大学城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其次,要在公寓区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让非法宗教、邪教组织在大学城公寓区无地藏身;再次,要在公寓区学生当中全面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同时以制度为依托,针对大学城公寓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有效研究,围绕建设“和谐大学城”,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大学城公寓区学生安全治理体系。
(四)掌控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当前正处于大数据和信息爆炸时代,各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平台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此时,大学城里的高校管理者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依托现有网络信息资源,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城公寓学生网络教育和网络文化活动,规范引导学生上网,使学生从网络游戏中脱离出来。同时净化互联网络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堵住外来反动、有害信息进入校园网络,并建立健全大学城公寓网络舆情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查处校园网站出现的各种不良信息,做好校园网信息监控与舆论引导工作。
(五)创新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我国大学城公寓区后勤管理服务形式灵活多样,有高校自己的后勤实体来经营的、也有委托管理服务或者直接由社会上的企业来经营的。无论何种后勤管理服务形式,都要结合高校本身实际,以服务为根本,依托现有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途径,积极发挥各类学生自律组织的作用,突出公寓区学生的自我管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公寓区后勤管理与服务中来。针对公寓区学习、生活、就业有困难的学生和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成才和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服务站,并以大学城公寓文明建设为契机,组织师生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寓安全检查,及时掌握公寓不安全信息并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构建有利于公寓学生成长成才、安全稳定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1]秦剑军.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校园的影响与渗透[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3):82-84.
[2]李淼,于海军.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论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