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天下第一”试解

2014-02-05何铁山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老子孔子思想

何铁山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

“老子天下第一”看似通俗易懂,但岐义有三:或以之称父亲,或以之自称,或以之称先秦著名思想家李耳。父为大乃“放之四海而皆准”,亲情孝道上父亲总是比儿子要大;自为大也不为过,看得起自己,自信是成人成事之母;李耳为大的追论也顺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把李耳认作祖宗,并尊道教为国教,而使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成为“天下第一”。前两义谓“大”因有特定所指,歧义并不大,而后者问题就不这么简单了,老子(李耳)是“天下第一”吗?学界为此争论不休。最近,美国卡尔顿学院终身教授赵启光先生出版了《老子天下第一》一书,[1]从哲学、医学、军事、文学、养生等多个视角,对老子及其思想进行了论说,但笔者总觉得其说服力不够,或有言不尽意之憾。故本文试从汉字学入手,联系历史背景与先秦经典,对此语略作新解,或期有某些突破,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以汉字学解读“老子”

(一)“老”字探源

“老”的初文为: ,是个象意或会意字:一个人头上戴着帽子,背有些躬,手里拄着拐棍。很明显,这是一个暮年老者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既有几分庄重、威严,又有几分衰弱、颓唐。它本意同“考”。“考”,在中国古代,一般是长寿之意,同时,也有功德圆满之意。此外,“老”又是经岁月磨砺、不断学习,有经验、有知识、有学问、有智慧的象征。(唐朝孙过庭《书谱序》说:“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便表达了这种意思。)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老者受到普遍的尊敬、尊重,是为必然。换言之,老者受到社会普遍的尊敬,不仅是中国传统“礼”制的要求、汉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各民族尊重知识、尊重经验、尊重智慧、尊重人才的客观反映。

基于以上认识,“老”字本意,以表达尊重、尊敬为多。过去,我们把当官的称“老爷”,现在,我们把父母、兄长称“老爸”“老妈”“老哥”,把“传道授业解惑”者称“老师”,便都是以“老”来表达对地位高者、长者、智者的尊重、尊敬。“老子”之“老”,似乎理应属于此列。

此外,“老”还有“历时长久(比如“古老”)”“死亡(比如“老了”亦为“死了”)等意。但尤其有意思的是,“老”还有“小”的意思。这,很耐人寻味。比如,我国部分地区说“老儿子”就是指“小儿子”,“老幺”就是指最小的女儿或儿子。汉字的这种‘不倍者交协,相反者互成’的哲学化的致思特点,不仅“是客观事物之理和人的精神心理固有的辩证性质的反映”,[2]也犹如智慧的岔路,既汇聚于一个交点,亦通向不同的立场,甚或相反的立场。换言之,汉字的这种有许多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意项,还有某些意思完全相反的意项的情况,在汉字中比比皆是。如“敢”寓涵“不敢”,“多”寓涵“少”,“爽”也是“不爽”等等。比如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我们如果把其中的“敢”换成“不敢”,“不敢”换成“敢”,意思也完全一样。再比如,《中庸》说:“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其中之“多”,即为“少”之意。

(二)“子”字探源

子的初文为: ,是个象形字。像个襁褓中的婴儿。上部为头,中部像似举起的一双小手,下部为合并于襁褓中的一双腿脚。本意即:婴孩、小孩子。在古代,“子”既可单称儿子、女儿、后嗣,也可是子女的合称。这都是由襁褓中的婴孩乍看不能分出男女引申而来。如:《孟子·尽心下》:“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其中的“子”便是“儿女”之意。另如《战国策·赵策三》有:“鬼候有子而好”。其“子”却是“女儿”之意。此外,“子”,也有“爱”的意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于子女、后嗣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绝对重要性,所以爱子女,中国人比之其他民族,似乎更加情真意切。《战国策·秦策·苏秦始将连横》中有“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句,其中的“子元元”就是爱百姓,或者说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地爱百姓。另外,唐代柳宗元《封建论》一文中有:“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中庸》中有“子庶民”等,也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又,“子”亦可称男子、女子、臣民、百姓、士大夫等等。

在当代,“子”主要指称儿子。但在古代,它也是对有学问、德高望重、名气大的男性老师、智者、贤者的尊称、爱称、昵称。从春秋到唐、宋、明、清,比比皆是。如孔子、墨子、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屈子、曾子、韩子、朱子等等。只是后来,可能由于同姓之人太多之故,用此尊称,似很难专指,所以才逐渐废而不用。

(三)“老子”推论

如据司马迁《史记》,“老子”姓李,并不姓老。那么,以“老子”两字尊称一人,便是两个:有崇高地位、有思想、有学问的智者、老师的尊称的重复。这种情况,在中国所有伟大思想家中,则只有“老子”一人而已。也有研究者认为,老子或有姓“老”之说(即认为“老”为姓,“李”为氏),也有人认为老子生而须发皆白,“老子”即“老儿子”是也。但不管如何,它们都无法抹去“老”与“子”用来尊崇智者、长者的美意。

老子以“耳”、“聃”为名与字(见上文《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即指老子生而耳朵特别大、耳垂特别厚长的意思。这种取名的方法叫做“信”。据《左传·桓公六年》载:“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名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生,不以器币。’”申繻的议论便告诉我们,给人取名,主要有五种方法:以其出生时的某种生理特征命名即为“信”(“以名生”,即以生名。意以人出生时的某种生理特征命名便是“信”。如鲁公子友,生时有“文”在手如“友”字,就取名为“友”。老子生时便耳扇宽大厚重、耳幔粗长,故名耳、字聃);以先辈之品行、德操命名为“德”;以其长相像某物而命名为“象”;以借某物之名为名为“假”;以其出生与其父有某些相同或类似的特点而命名的为“类”。五法之外,另有诸多忌讳:不能以国名、官名、名山大川名、各种恶疾名、各种畜生名、各种钱币名作为人的名字。简言之,所有名字的命取,它们都有可以言说的“意义”。老子说:“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便充分表达了这种思想。而两耳长大取名“耳”“聃”的意义则表明,这种形象,正是中国古代“圣人”的“标准像”。“圣”字的初文为“ ”,一个人,头上顶着一个大耳朵,就是“圣”。有了这只大耳朵,就不仅能听得见,而且能听得多、听得远,兼听则明。大耳朵也就成了聪明、智慧、圣人的象征。后来的“圣-”字,先加进了“口(象征语言、文采、智慧)”,后又加进了“土(象征绝对权力)”则说明人们对于“圣”、“圣人”的认知,与对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子》五千言有“圣人”二十九见,即对什么是“圣人”?如何成为“圣人”?“圣人”的思想与行为究竟如何?甚或“圣人”穿什么样的衣服等等,都进行了全面的描绘、论述或规定。试想,老子对于“圣人”之有如此深入的认知,无疑是天下第一人者。

二、李圣与孔圣,“老子”第一

(一)老子思想的时空穿越

说老子思想伟大,具体言之,不仅是指其在诸事中名列第一,而是指其思想能穿越时空,与当代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伦理道德等相通相融。

凡哲学,或哲学化的语言,当皆有能穿越时空的能量,《老子》尤甚。如“道可道,非常道”,表面上看语言简洁,但实际上却含义十分丰赡:道,是可以言说明白的,但却不能随随便便可以,而必须把它放到一定的情境之下与一定的主客对象之间才行。[3]这不仅说出了“道”的复杂性、多义性、哲理性,对老子思想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哲学规定。更重要的是,它所寓涵的“真理总是具有相对性”,“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的思想原则,既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相通,也是当代哲学、自然科学最普遍的辩证法、认识论或方法论。又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则是当代理论物理学前沿,关于宇宙起源或根本性存在的最绝妙的解释。该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如日月星辰、星云黑洞、粒子流、各种射线等,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或测得到的一切,皆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测不到的宇宙空间变化而来。那些空间,也就是老子之所谓的“无”。“无”,其实它并非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绝对没有,它只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的,且又是最普遍的存在方式。这些“无”的空间,其看不到、摸不着、测不到的物质与能量,据该理论推定,应以各种“信息”(目前仍无法测到的)方式存在着,故,我们又可称之为“信息空间”。此空间,其质量应占整个宇宙质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且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可以向看得见、摸得着或测得到的物质与能量转化。再又:“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尊道贵德”、“上德不德”、“报怨以德”等,不仅为人类的道德实践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指导,也为人之为人为什么必须恪守伦理道德,寻到了最深刻的形而上学根源。又:“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说:天道或自然规律性是没有偏私的,但总能帮助那些善于深入认知它,并能很好地顺应、利用它的人们。这,不仅告诉了我们:天道自然之规律性是可以认知的,而且也是我们人类社会进步所必须认知的。此语不仅深刻,而且具有普世价值,它与西方名言:“自助者,上帝助之”高度契合,如出一辙。

(二)老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脉承和光大

我们说老子思想大多为孔子所继承,主要有两个方面互相链接的依据:一为孔子是老子的学生;另为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都可从《老子》或其他相关史料中找到其来源于老子的依据。

在当代,随着三百多所“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的创建,孔子之名已远超过老子。孔子与汉字一样,已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历史的主要象征:名满天下,誉满天下。换言之,说“孔子天下第一”似乎更加令人信服。但在唐之前,或并非如此。孔子之名的崛起,既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也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它既与历代统治者的“独尊儒术”密切相关,也与其思想本身的积极出世、自强不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气质密切联系。但不管孔子名气如何之大、对中国或世界影响如何之深,我们都无法抹去孔子是老子的学生,且其思想又大部由继承老子而来这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由于现有文献资料没有发现老子确切生卒年的记载,所以,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学者对于老子是否是孔子的老师持怀疑态度。但笔者认为,老子理应大于孔子二至三十岁(《庄子》之中老子多以“小子”称孔子),即或老子与孔子年龄相差不大或略小,也无法改变孔子就是老子的学生这一基本的历史事实。因为,关于孔子求学于老子(或“问礼于老子”)的事,从先秦到秦汉,有多种文献记载,完全可以互相印证。从《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内容虽名为孔子“问礼于老子”,但实际上,老子给孔子讲的却只是“道”与“德”。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它至少说明:老子对于孔子,既有全面深入了解,也能因材施教:当时只有三十四岁的孔子,对于“礼”,虽已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与认知,但对于“道”与“德”的重要性及作用,却没有。至于其他,关于孔子向老子问道、问礼、问仁义的记载,则至少有二十余处。《吕氏春秋》不仅有孔子就学于老子的记载(“孔子学於老聃、孟苏、夔靖叔。”《仲春纪·当染》),而且还附带记载了孔子的其他两位老师,这虽然与唐时韩愈的《师说》关于孔子有四位老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记载有所不同,但老聃之名却总是赫然其中。而怀疑者,只是大胆怀疑(或曰“疑古过勇”),却不能举出有力证据,故根据一般事理逻辑,孔子是老子的学生,当毋庸置疑。

其实,各种文献资料关于孔子是老子的学生的记载或论述,或并无多大意义。因为,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强于老师,既比比皆是,也是老师们普遍的衷心愿景。可笔者在此需要继续申说的是:孔子不仅是老子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孔子思想也大多来源于老子。这,许多人可能并不相信。但事实上,只要你能完整地、认真地读完《老子》、《论语》以及相关史料,并对它们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那么你就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此,为了说明问题,我先举些例子,再作些归纳、总结。

孔子的“中庸”(《论语·雍也》),说到底,就是老子所谓:“守中”的另说。

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认真一分析便可发现,它就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某种诠释:道的言说或传播,不仅要有一定的环境条件,也必须在一定的主客对象之间。

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如认真推究,即与老子:“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高度一致。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等,其实就是老子说的:“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说:“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20》与老子说的:“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相近。

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说到底就是老子:“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继承或引申。

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既是对老子“尊道贵德”思想的深刻认知,也是对老子“报怨以德”的深刻诠释。

此外,老子、孔子思想,均以探求宇宙人生“大道”、“上德”、“上善”为最高旨归;行为均以成为“圣人”为最高目标;都讲“仁、义、礼、智、信”;都主张“和谐共荣”、“天人合一”;都重视主体生命的体验与反省;都主张远鬼神,重人事,尚质朴、诚信;都主张反对苛税与刑杀;都主张反对贪婪、腐败、骄奢、淫逸;都深切怀念人类历史的原初时光;都主张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等等。如果硬要问老子、孔子思想有何区别,那么在笔者看来,只在于其各自关注的重点不同:孔子的着重点是现实政治、人生的应对与实践(即“道”“德”之外,对于从属于“道”“德”的“仁”“义”“礼”“智”“信”有更具体的发挥),老子则着重于理论或形而上学(即更着重于强调“道”与“德”)。换个角度言之,孔子讲的更加生动、具体、形象,更有针对性;而老子讲的则相对虚无、难以理解。但也正因如此,孔子的言论,往往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而老子的则相对没有。没有局限性的,就意味着更具哲理,也就更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不朽的真理。如《老子》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便毫无瑕疵。而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虽然被许多人奉为金科玉律,具有普世价值,但只要细加推敲,便会发现其局限性十分明显:自己不想要的,并不一定就是别人不想要的;不能强加于人的东西,却是可以商量着给人的;想“立人”“达人”,必得以愿“立人”“达人”有能力“立人”“达人”,且别人也愿意接受为前提,否则,“立人”“达人”只是一句空话。

三、历代学者对于老子其人其书的评价

(一)孔子:“其犹龙也”

据《史记》、《论语》、《礼记》、《庄子》等有关资料记载,孔子对许多历史人物都进行过评价。远古的,如尧、舜、禹等;近古的,如文、武、周公等;近代的,如齐桓、管仲、秦穆、柳下惠等;同时代的,朋友如:子产、左丘明、蘧伯玉、晏子、孟公绰等,学生如:颜回、子路、子贡、子夏等。孔子对他们的评价,如历史地看,应都是比较客观中肯的。但对自己的几位老师,除老子之外,几乎没有。而对于老子,也十分的简略。《史记》仅有一句:“其犹龙也。”《庄子·天运》虽然更加具体(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予又何规老聃哉!”)但意思却与《史记》高度一致。仅此一个“龙”字,足矣!它不仅表达了孔子对于老子道德、智慧、才识、学问的无限崇敬、钦佩与向往,也表达了那个时代——那个能够产生诸多思想英雄的伟大时代,对一个伟大哲人、智者的高度认可。而事实上,孔子既没有把尧、舜、禹、周公、文王等古圣先贤比作“龙”,也没有把其他同时代的英雄豪杰比作“龙”。至于后世自称为龙子龙孙的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虽或有“龙”的威势,但又有谁有如老子之有龙的气质、精神与智慧呢?

(二)葛洪:道乃百家之基

晋代著名道教思想家、医学家葛洪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在他的《抱朴子·内篇》中说:“道也者,所以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胞胎万类,酝酿彝伦(常理、常道、伦常、表率、典范)者也。”就是说:所谓道,既是我国百家学说的基础,也是天地万物的母体,一切伦理道德、形上之思的根源。其对于老子之“道”的高度肯认,也就是对于老子其人的高度肯认。

(三)王国维:中国哲学始于老子

清末著名学者、思想家王国维说:“我中国真正的哲学始于老子。”这即是说,之前的中国哲学,即或有,也是不成系统或与迷信、传说、神话纠结在一起的。鲁迅说:老子思想是中国一切文化的根柢。与下面两位先生:胡孚琛、吕锡琛所言:“《老子》上承《周易》,下启百家。其中关于“道德”的深刻认知,一变为仁、义,为墨家所本;再变为礼、乐,为儒家所宗;三变为刑、名,成就法家之学。”[4]高度一致。其实,所谓“名家”,只是“法家”的分派;至于“阴阳家”、“杂家”,说穿了,就是“道家”之学。所以,所谓“三教(儒、释、道)”“九流”,其“九流”,其实只有道、儒、法、墨四家而已。

最后,笔者想要特别申说的,是老子的一句名言:“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其中的“蓬累而行”,在笔者看来,决不是有学者所认为的“随波逐流”。“蓬累而行”的本意是有生命力的植物种子(如蒲公英)随风飘荡,一旦风停雨住,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再度灿烂辉煌,它既是一种对命运有深刻认知,又是一种不简单地屈从于命运的策略与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正因为有了老子、孔子哲学,所以,无论是战乱频仍,还是困苦艰难,都会顽强奋斗不息、英勇乐观向前。因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里总有一个风光绮丽的“桃花源”。

[1]赵有光.老子天下第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钱钟书.管锥篇[M].北京:中华书局,1976:6.

[3]何铁山,“道可道非常道”别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1.

[4]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6-47.

猜你喜欢

老子孔子思想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孔子的一生
思想与“剑”
孔子的一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智者老子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