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利用网络资源的经济学分析与实践
2014-02-05邓俊淼
邓俊淼
(南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教学过程利用网络资源的经济学分析与实践
邓俊淼
(南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教育不但能够延续人类的文明,还能提升社会群体或者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持续进步。随着科技的创新和人类需求的不断变革,将网络资源应用于教学,更好地发挥其为教育辅助的作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简化教学工作并非主要目的,对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追求才是其中最为主要的目标。因此,有必要对教学过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经济学分析,使这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体现更多的经济性,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该文首先分析了应用网络资源与技术的原则,然后从效用和效果层面讨论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工作的边际成本,最后,给出了网络资源背景下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思路。
网络资源;教学过程;成本分析;教学优化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实践中,网络资源被越来越多地利用。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远程教育因其“非直接接触性”使其会以网络为载体,普通高校的理论课教学需要借助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工作的层面和深度,实验类课程的教学更需要以网络为媒介,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尤其在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网络资源的开放性越来越强,网络资源的共享性越来越高的大时代背景下,无论是高校还是其他类型教育机构的教学工作都以网络化、智能化、制度化、产业化、专业化为发展方向发展,以网络教学资源为载体的教学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1-3]。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体系,简化教学工作、强化教学效果就成为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相关研究也不断涌现。张超(2013)针对当前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可以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关系上,寻求具体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张云霞、谢振荣(2013)指出,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日趋普及,各高校应依托网络教学平台,遵循规范化、共建共享和动态发展、积件思想和系统化原则,建立包括教师个人资源、课程组集体资源和跨部门共建资源的三个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体系;王凤琦(2013)提出了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对于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益,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推进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都有着深刻的作用;邢丽刃、徐博(2012)针对现有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方案,在分析了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可行性之后,提出平台的总体架构、资源库的建设方法以及资源的组织和展现方式,从而促进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廉洁(2012)针对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平台多样、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利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中心地位,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成熟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库技术等,建立新的教学资源管理与评估平台,实现了网络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评测;陈凯泉、李春荣、张雪红(2010)通过问卷调查辅以访谈的方式对网络教学环境的建构质量、师生交互频度、基于网络教学环境的学习质量与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学生的网络学习体验总体上较为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网络教学有效性的症结主要有师生网上活动投入较少,交互不足、对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支持较差等;潘琼(2009)认为,高校使用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宜用模糊评价法,即依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构建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网络教学资源库实施评价。
本文为时下借助网络资源进行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管理信息,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存在其中、对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问题,比如,成本、收益。当然,基于利用网络资源的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在网络中实现的。
一、网络教学资源与实践原则
1.网络教学资源解析
按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资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充,因此,对其进行利用也具有“无限”的属性。但是,在现代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师、学生,都具有“有限”的属性,如何在“无限”的资源体系中,获取最有价值的网络资源,使得教学的成本最低、效益最高就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要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追求,考查利用网络资源的经济性,否则,将与预期的效果相背离。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网络教育的逐步拓展,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开展网络教育的关键,为各类学习内容对象提供高效的存储管理,为各种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存取功能,为教学管理者提供资源访问效果评价分析,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对象的利用率,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实际教学系统服务。网络教学资源的特征十分明显:(1)形式多样。网络信息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的表现力,有助于人们知识结构的更新和重构。(2)内容丰富。网络提供了异常丰富的教育资料,如最新的教学大纲、教学资料,众多模式的教学软件、网上教程、会议通知、各种消息等等。此外,还有丰富的教学案例可供教师们互相交流、借鉴。(3)获取便捷。网络信息可通过网络终端的计算机随时随地获取,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4)信息共享。 网络上的信息可供所有网络用户随时访问,不像传统媒体信息那样,资源共享性要受信息载体数量的限制。(5)高时效性。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更新频率高,是其他媒体信息所不能企及的。(6)强交互性。网络信息具备双向传递功能,这种双向交流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用户在接收到网络信息以后,可以即时或非即时地提供反馈。
2.网络教学资源的实践原则
(1)现代教学实践中利用网络资源的基本原则
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而按照传播学的理论,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对信息载体的利用应该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最小投入,最大产出。也就是说,无论是采用何种资源辅助教学,都应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最大可能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分析,如果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讲,就是要实现在既定投入水平上的最大产出,或者在既定产出水平上的最小投入[4]。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帕累托有效”的状态,才能体现对资源利用的“经济性”。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进一步扩大教育规模,使更多的社会成员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以网络资源为载体提高教学效率,使学习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与学的双向进步和效益的最大化。
(2)教学过程利用网络资源的最大化原则
在当今社会,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之一,甚至在某些关键领域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学活动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实现网络资源选择的价值最大化,即“最大化原则”。对这一原则的表述以“性价比”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在对网络资源进行选择时,应首先考虑资源能够带来的功效,其次要考虑这类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成本(如资金的投入)[5]。如果在多种资源的选择中,某种资源在相同的成本基础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效益,或者在产生效益方面具有同等优势时,某类资源能够较少的产生成本,则该类资源满足“最大化”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我们能够得到以下信息:对包括网络资源在内的资源体系而言,并非使用更多的资源就一定能够产生更多更好的效果。比如,当教师通过语言、体态或者表演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时,尽量少用甚至不用其他媒体资源[6],此时,教师便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载体;对网络资源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该类媒体进行应用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工作的需要,而不能为了“牵强附会”。此外,还应注意传统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的结合使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过程利用网络资源的最优化原则
除了前文所述的基本原则和最大化原则之外,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优化。在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要以教学效果的提升为第一出发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优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时,都花费掉了最少的“必要时间”“必要精力”和“必要成本”。也就是说,“最优化原则”注重对网络资源利用的高质量、低成本,时间花费最少、精力花费最少、经费投入最少。从另一个角度讲,将网络资源应用于现代教学活动中,应该能够为其提供一定的“便利”,简化教学过程。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社会群体还是社会成员,都渴望获得全面的发展机会,而对于“多目标”的实现,能否节约时间、节约精力、节约成本就成为其中的关键因素。此外,更为实际的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可支配的精力、时间和金钱都是有限的,即便网络资源具有“无限”的属性,我们也只能各取所需,“点到为止”。
二、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的经济学分析与实践
1.经济学分析
(1)网络资源应用于教学工作的边际成本和效用分析
就目前形势而言,绝大多数网络资源是可以免费或者低成本获得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的重要的边际成本便是在搜索资源是消耗的时间。虽然在通过互联网络搜索所需资源的过程中,边际与边际效率并不对等(因为理解知识和找到知识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一般而言,越重要、越深奥难懂的资源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搜索过程就此停止,由此而产生的边际效用将是负的[7],否则,将可能得到正的边际效用。由此可知,通过网络对教学所需资源进行搜索和获取的过程中,资源获取的边际效用与资源的难易程度、搜索者对该资源的兴趣(该兴趣决定其能否继续搜索或者放弃)直接相关。当资源的获取和边际效用同方向变动时,教师限定利用网络资源的数量和搜索的时间,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否则,可以考虑放弃对网络资源的利用。
比如,近年来,一种新的网络教学模式——MOOC正被全世界的学生使用,分享的载体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除了“听讲”还包括“授业”“解惑”,有课堂测验、作业、考试,同时教学过程可以被保存、被复用,且全程免费。如今,由MOOC引起的免费教育大风暴正席卷中国,这是线上与线下的新一轮比拼,将会对我国的网络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2)网络资源应用于教学工作的总成本和效率分析
将网络资源引用于教学工作除了需要考虑边际成本和效用之间的关系外,还应对特定资源适应的单位时间进行限定[8],如果单位时间较高但是教学效果并非高效,应该考虑放弃,因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全部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的。从这个角度讲,就需要对网络资源应用于教学工作的总成本和效率进行分析,两者之间只有产生“对等”的情况,网络资源的利用才能成为可能。否则,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总成本一定会高于课堂教学的总成本[9]。这是因为,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任何极限式的信息流都难以实现高效的互动传递,如果这一点难以实现,边际成本和总成本的减低就会非常困难。比如,在网络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不同步是极有可能产生,即学生对资源的理解与教师出现了客观上的“错位”[10],这种步调不一致将增加利用网络资源的边际成本,最终使得利用网络的总成本高于取得的教学“效益”。
例如,MOOC可以通过网络将课程开放给更多的学生,它的教育产出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也不会有学生抢不到热门课程这种憾事发生。最好的一点是,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精英和大众终于可以找到衔接点,互助互利地运营下去:精英大学可以为社区大学提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教师们得到锻炼,因为教学本身能训练教师;而社区大学,则可以利用这些在线课程,让他们自己的学生得到第一流的教育——这是共赢的局面。此外,MOOC的出现,让“终身学习”变得更加容易,让那些因为种种现实困难而无法实地求学的人得到学习的机会。
2.网络资源背景下教学过程的实践与优化
(1)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最大限度的降低沟通成本
教学过程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进行“双向沟通”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尤其对于年轻的学生群体,他们更希望自身的观点、看法能够被更多的人感知,更希望在与他人的交流(包括教学活动)中能够与同学和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思维沟通和意识交流。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为此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通道,利用这一通道不但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沟通成本,使教师和学生将“有效”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更为重要的事项上面。在网络世界中,这种“通道”是全方位的:教师可以把学习资料以及问题上传至空间或者论坛,学生能够随时地查看和交流;对于一些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问题可以通过e-Mail进行交流与共享,当然也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更多的群体进行广泛的交流,在获得了大量信息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持久性。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在网络时代,教学工作需要“放开自己”,使其融入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之中。这是因为,从古至今,教学或者学习从来就不被严格的限定。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意识、转变教学思维,将视线从传统的课堂和教材向资源更为多样的网络世界中转移,从中获取更多的教学灵感,只有这样,才能在利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箱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收交和批阅,实现“无纸化”办公;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这样不但能够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还能够在答疑的过程中参照更多的网络资源,使这一过程又同时具有了“二次学习”的特征。
再以MOOC为例,相对而言,它对大学的影响可能更多地表现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学课堂将变得更加侧重互动和问题解决,而不是知识的传授。MOOC的开放特性构成并彰显了其独特的创建、结构以及运作,这为传统大学的课程开发、教学组织和运作提供了独特的思路。事实上,中国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有着广泛的市场,MOOC更多地应该承载MOOC的教育公平的理念。因为,有了在线教育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除了传统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来自农村的学生将通过在线教育资源选择接受非正式的高等教育,完成他们的大学教育,他们能够越来越得到在线教育的恩惠。
(3)在网络资源和课堂资源之间进行权衡,必要时实现教学方法的回归
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资源的作用是有限的,资源的总量和规模是有限的,任何一种资源都无法无限期、“无边界”地发挥功效,网络资源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网络资源和传统的课堂资源进行重新审视和权衡,必要时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回归。如果长期无原则地利用网络资源,不但会使利用该类资源的边际效率递减,还会冲击到传统的教学资源;另外,网络资源的复杂性较高,对所需的资源进行甄别和利用的难度会越来越高,从而违背“经济性”原则。此时,实现教学方法的回归就显得十分必要。比如,可以将大量的真实的教学信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在必要的时候“粉笔+黑板”或者“纸上谈兵”。目的只有一个,实现最少的教学成本、最大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十几年来,知识社会和网络社会已经真实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作为人类培养关键领域,教学工作如何利用网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遍关注。从根本上讲,网络资源因其规模庞大和获取便捷等特性,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工作有必要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契机,将网络资源更多应用于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果。当然,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拿来”,而是需要对其成本、收益等进行经济学分析和实践,对资源形式和资源种类等进行衡量和判别,这样才能以最小成本的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的提升。
[1] 苟晓霞.网络经济的统计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3):21-23.
[2] 达玉琴.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大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探析[J].教育探索,2005,(6):54-55.
[3] 纪淑娴. 网络环境下经济管理类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109-111.
[4] 彭新明. 网络环境下经济数学课程教学策略探讨[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26-27.
[5] 蔡宪. 论教学技术的经济性原则[J]. 外语电化教学,2002,(2):39-43.
[6] 张军鹏,李力,陈保红. 一种经济实用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J]. 开放教育研究,2012,(1):29-30.
[7] 杨小兵. 基于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网络系统实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131-133.
[8] Moller, L., Huett, J., Holder, D., & Young, J.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learning communities on motivation[J].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05,6(2):137-143.
[9] Stahl, G.. Group cognition:Computer support for building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Acting with technology series[M].Cambridge, MA:MIT Press, 2006.
[10] 李重芬,黄卓顺. 利用网络资源教学的经济分析[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4):79-81.
邓俊淼: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及教育经济学(nysyjg@163.com)。
2014年5月10日
责任编辑:马小强
Economics Analysis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by Using Of Cyber Source
Deng Junmiao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Henan 473061)
As one of the most basic activity of human society, education can not only the continua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but als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ocial groups or members of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activities,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human needs, the cyber source used in teaching, better play its educational role, has become a consensus. But in this process, simplifying the teaching work is not the main purpos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benefit pursuit is the main goal for the on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eaching process by the use of cyber source of economic analysis, making this type of teaching activities reflect the economy more,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scension. Therefore, this paperfirst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cyber source and technical principles,and then from the utility and the level of effect marginal cost are discussed, for teaching use cyber source end, given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proce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yber source.
Cyber Source; Teaching Process; Cost Analysis; Teaching Optimization
G434
A
1006—9860(2014)10—00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