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技术之“微”:演变、意蕴和特征

2014-02-05俞树煜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意蕴教材内容

俞树煜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教育技术之“微”:演变、意蕴和特征

俞树煜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微”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力量和技术优势进入教育技术领域。该文从演变、意蕴和特征三个方面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微”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全面阐释。“微”在教育技术经历了早期的思想萌芽到中期的技术引入再到现今的思想与技术融合三个演变阶段;其意蕴主要表现为蕴含在终端、内容、环境和技术之中的“微”;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时代要求、单元短小、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等。

教育技术;微;演变;意蕴;特征

2006年3月,Twitter推出,它的出现把世人的眼光引入了一个叫“微博”的小小世界里。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1]。随着微博的流行,“微博”以及由此衍生的“微群”“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时尚概念层出不穷,国内报刊、网络、电台等媒体涌现大量的“微XX”的表达形式,如“微求职”“微阅读”“微运动”“微旅游”“微公益”等等。在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中,“微”字以40.74万票高居榜首,当选为年度汉字[2]。“微”字的当选,标志着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似乎成为一种时代的表达。

在教育技术领域,越来越多的“微”表达或“微”现象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如微资源、微学习、微视频、微课程等。“微”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力量和技术优势,解构着原本的教育技术领域,建构着全新的教育技术世界。

一、教育技术之“微”的演变与表现

“微”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出现并不是在当今微时代,而是早已有之。从最早程序教学中出现了“小步调”这种“微”的思想萌芽,到微型计算机这种“微”技术产物引入教育领域,再到今天这样一个微时代,“微”体现了思想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力量和技术优势,解构或正在解构着原有的教育技术领域,建构着全新的教育技术世界。

(一)20世纪50年代始:思想萌芽

在教育技术领域,出现最早的体现“微”思想的事物当属程序教学。1924年美国心理学家普莱西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教学机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在普莱西教学机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教学材料程序化的思想,并设计了新一代的教学机器,被人称为斯金纳型教学机[3]。程序教学是按教材的逻辑联系预先编制程序,分步进行的教学。在程序教学中,教学内容以一种清晰的、有组织的方式分解成许多很小的项目,用程序教学或教学机器自动向学生呈现[4]。斯金纳提出的“小步调”程序教学原则体现了教学内容短小的特点,应该是教育技术领域出现最早的“微”思想,但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微”思想的重要意义。

1960年,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学校提出“Mini course”[5],也被叫做迷你课程、简易课程、小课程、微型课程等,是国外课程设置的一种形式,指某一学科中的一些相对独立的单元。学习这种课程的时间为数小时至数星期不等,多为自学,由学生自己阅读书面教材或观看电视、电影教材[6]。最早在表述中出现“微”字的事物应该是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首创的“Microteaching”,在我国被翻译为“微格教学”“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是指运用录像、电影、录音等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小范围教学活动[7]。微格教学有以下特点:(1)时间短,每次上课时间一般为5-10分钟;(2)教学内容单一,只教一个概念或一个具体内容;(3)训练目标单一,每次只注意一种技能;(4)学生人数少,一般为4-5人。微格教学也体现了“微”的特点。

在此阶段,我们今天称之为“微”的思想开始在教育领域萌发,并不断发展,可以看成是今天微课、微学习等的思想渊源。

(二)20世纪70年代后:技术引入

20世纪70年代初,微型计算机(Micro Computer)或个人计算机MCS(PC,Personal Computer)出现,如1971年Kenbak Corporation推出的Kenbak-1、Computer Terminal Corporation所推出的Datapoint 2200等。之后,Apple公司、IBM公司等都推出了个人计算机[8][9]。微型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重要阶段,其应用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中的应用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辅助教育(CBE)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比以往在课堂上使用过的任何机器都大得多的冲击。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和相对容易操作的使用方法,使之成为在多种教育环境中的理想工具[10][11]。由此可见,微型计算机这种“微”技术产物对教育的影响之大。发展到今天,微型计算机已经不单单是台式机(Desktop)了,还有电脑一体机、笔记本电脑(Notebook或Laptop)、掌上电脑(PDA)、平板电脑(Tablet),这些技术产品都体现“微”的特点。

1997年,黎加厚教授针对我国第一代教学软件——课件的特点与局限性,提出了积件(Integrable ware)思想。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构成之一是 微教学单元库(Micro Teaching Unit,MTU)。微教学单元是以帮助教师讲授某个教学难点,或帮助学生学习某个知识技能点为目的,或为学生探究认知而创设的学习环境等而设计的“小课件”和“微世界”。积件具有基元性与可积性、开放性、自繁殖性,易用性、通用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12-14]。无论积件的构成还是其特点,都体现了我们今天称之为“微”的思想。

1979年,世界上第一款便携磁带播放器由Sony公司研发推出,即索尼公司的Walkman便携磁带播放器,俗称随身听。随身听除了索尼外,还有松下、爱华、飞利浦、Bose、苹果。随身听最初只有收音、磁带播放或录音功能,由于体积很小,携带时挎于腰部,很多年轻人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体积变得越来越小,演变的品种很多,包括CD、MD、MP3、MP4等种类[15]。便携式播放设备随着其不断演变,也不断进入教育领域,促进了录音教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就提出,学校课堂教学应发展内容集中单一、时间短,符合接受规律的插片[16]。这应该是最早体现“微”思想的电视教材。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大量循着包含确定选题、编写文字稿本、编写分镜头稿本、拍摄、后期编辑录音等环节的制作过程制作的具有整体构思与完整情节电视教材利用率很低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应多摄制针对性强,短小精悍的小片(约3-5分钟),可以穿插在课堂中播放[17]。插播片是插播型电视教材的简称,也有人称之为片段片、素材片、资料片,后面被称为片段性内容的电视教材,明确将其作为电教教材的一种类型[18]。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即时播放的教学录像教材。“这类电视教材只是就某一课程内容的问题提供形象化的片段材料,可以没有头,没有尾,也可以没有解说,教师使用这类教材时,需要边展示边讲解。这类片段,尽管只有一、二分钟长,但往往是教学上非常珍贵的形象材料,有利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电视教材。”[19]当时人们只是把片段型电教教材作为一个品种看待,并未意识到其中所蕴含的“微”思想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以至于后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发展思想,又重现了电视教材剧本式创作的思路。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微”技术产品(如掌上电脑、平板电脑、MP3、MP4等)对教育的渗透也越来也深入,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微”的思想也在当时最为主流的教育技术领域(如教育电视)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

(三)现今:思想与技术的融合

现今,教育技术领域也步入了微时代,“微XX”表达形式在教育技术领域大量涌现,如微学习、微课程(微课)、微资源等等。

微课程或微课(本文不区分微课程和微课的异同,认为其具有相同含义),来自于Mini Course、Micro Course、Micro Lecture等的翻译,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的“Mini Course”(微型课程),或称为课程单元、短期课程等。相似的概念还有60秒课程(1993年)和1分钟演讲(1995年),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对教育的影响意义并不大,也没有得到深入的关注与研究[20]。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创了“微课程”(Micro Lecture)这个概念[21],2012年以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的传播,微课程开始流行[22]。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23]。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等特征,这些特征都体现了“微”的特点。

微学习(Micro Learning),又称微型学习,Lindner于2004年首次提出[24]。但十年来,人们对微学习的认识并不统一,如微学习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是一种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25];微学习将学习内容分割为较小的学习模块,并且聚焦于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26];微学习的实施得益于小块学习内容的开发和日臻完善的通讯技术,从而使学习者在特定场合(如休息时或在途中)轻松获取学习内容[27];微学习以数字网络新媒体为学习环境,更加关注新型的知识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把知识分解为小的、松散的但相互关联的学习单元,其学习活动便于人们在日常交流和工作中进行[28]。至于微学习的特征,有学者概括为时间短、内容片断化、学习个性化和多媒介[29],也有学者概括为学习目的明确,内容独立短小,过程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等[30]。尽管人们对微学习及其特点的认识不同,但“微”应该是其共识。

其实,现今教育技术领域出现的“微”现象不仅仅是微课程、微学习等,还应包括微博、微信、QQ等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些“微”现象体现了思想与技术的完美融合,也向时代展示了思想的力量和技术的优势。

二、教育技术之“微”的意蕴

教育技术领域的“微”的意蕴,既包含了“微”原本的含义在其中,又蕴含了特殊的意义在里面。如何理解教育技术领域中“微”的意蕴呢?祝智庭教授等在分析微型学习时使用的媒介生态的分层模型可以给我们启示,即媒介生态的构成可从四个层面的元素及其关系考虑,四个层面的元素由下至上分别是媒介技术与标准、媒介应用与服务(媒介形态)、媒介内容、媒介终端设备[31][32]。教育技术之“微”的意蕴,我们也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

(一)终端设备之“微”

从台式机到电脑一体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平板电脑,从便携磁带播放器到MP3、MD,以及各种具有网络通讯功能的终端设备如MP4、iPad、电子辞典、智能手机等,教育技术领域使用的终端设备也越来越具微型化的特点。设备之“微”,不仅仅体现在终端设备上,还体现在制作设备上,如微视频的制作设备,就可以是单独的摄像头或一些移动设备上配置的摄像头。

(二)学习内容之“微”

从最早的程序教学、微型课程(Mini Course)、微格教学、到今天的微课、微学习等,从片段性电视教材到积件、微视频、微学习资源等,都包含学习内容短小的特点。早在1998年,Nielsen就提出了“微内容”(Micro Content)的概念,最初指一种用以描述宏大内容的短小扼要的摘要形式的东西, 比如电子邮件的主题句、网页的标题介绍、元数据描述词等[33]。对微内容目前比较公认的描述“小片段、松散连接、一直处于动态重组中”的信息单元[34]。微内容的形态可能是文本、图片图像、音频或视频、Flash动画、链接等。

(三)学习环境(应用与服务)之“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如Web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整合了各种应用服务的网络媒介环境应运而生,网络媒介环境整合了e-Mail、FTP、BBS、搜索引擎、新闻门户等应用服务,提供了基于Web2.0的各种应用和服务,如Blog、播客、Wiki、SNS、P2P、RSS、Tag、Bookmark、微博、微信等。这些应用与服务也被引入到教育领域中,在教育教学中大量应用,构成如今的教育的技术环境(学习媒介环境)。基于Web2.0的各种应用和服务的微型化,使得这种全新的教育技术环境也呈现出“微”的特性,更加支持草根创造,是滋养生成微内容的沃土,如微课,就可以由教师利用简易的设备进行制作。

(四)技术与标准之“微”

教育技术中众多“微”的实现如教育技术环境(学习媒介环境)的实现以及微内容的生成、传输和存储都依赖于多种底层技术的支持,如微博、电子书包在教育中的应用。底层技术对微内容生成的支持,还特别体现在对巨型内容的分解以及其中的微型内容抽取。一个微内容要从巨型内容中提取出来,就必须有一个编码格式或者标注语言,这就是目前在探索性研究中的微格式标准(Micro Format)[35]。随着研究的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与标准支持微终端设备、微学习内容和微学习环境(应用与服务)。尽管我们和技术与标准不直接打交道,但如果没有底层技术与标准的支持,终端设备之微、学习内容之微、学习环境之微也就无从实现。

上述四“微”为教育技术之“微”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和内在推动力。具体实践中,教育技术之“微”的意蕴可能是上述几“微”之一,也能是几者的结合,如微学习就是四者的结合,既包括微媒介、微内容,也包括微环境和技术的支持。当然,教育技术之“微”的意蕴,也不仅仅是上述“微”。如有学者认为微学习(Micro Learning)中的“微”有微、小、轻等含义,这种微小不仅体现为构成微型学习的内容组块的知识含量,还包含对其品性格调判断的意味,其中蕴含着对这种学习发生发展的认识以及学习参与者对待学习的心态[36]。教育技术之“微”的意蕴,也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终端、内容、环境和技术之“微”或其几者结合上,应该包含对这种发展的认识以及参与者(如教育者、学习者)对待这种趋势的心态。

三、教育技术之“微”的特征

从最初程序教学的“小步调”原则的思想萌芽发展到今天无时无处不在的微学习,教育技术之“微”究竟有什么特征?我们认为,“短、小、简、少、精、活、快”既是教育技术之“微”的基本意蕴,也是其基本特征。除此以外,教育技术之“微”体现了以下特征。

(一)时代要求

教育技术领域“微”的发展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无论早期的程序教学、微格教学、微型课程(Mini Course),到中期的微型计算机教育应用(特别是CAI)、积件、片段性电视教材等,再到如今平板电脑、MP3、MP4及微博、微信、QQ的教育应用和微课程、微学习等的流行,都是如此,既契合了时代的要求,也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如微学习就是适应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应用而生的一种学习方式。

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状态下,人们的时间碎片化、消费快餐化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时代的趋向,教育需要提供一些终端、内容、环境等以适应这种常态和趋向,教育技术正好提供了一些“短、小、简、少、精、活、快”的终端、内容、环境等适应了这种时代的趋势,迎合了教育参与者的口味,并使之获得了迅速的普及与推广。

所以说,教育技术之“微”能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和普及,正是其适应时代要求,满足社会需要,合乎发展规律的结果。

(二)单元短小

单元短小应该是教育技术之“微”的核心特点,也是其思想内涵。无论最早程序教学的“小步调”, 微格教学的单一技能训练和中期的基于微机的CAI、片段性电视教材的短小精悍、积件的微教学单元,还是如今微课程之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微学习之内容独立短小,都体现了内容篇幅短小、时间较短的特征,即单元短小的特征。如微学习的学习内容由许多微小的片段组成,微课程的时间一般为10分以内。

(三)技术支持

从最初的程序教学到现今的微学习,教育技术之“微”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技术相伴,有时是“微”思想的发展得到技术的支持,有时则本身就是“微”技术的发展。如果得不到技术发展的支持,“微”也不可能在教育技术领域得到发展、应用和普及。如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提出的最初的微型课程(Mini Course),以及与之相似的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 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教授提出的1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对教育的影响也不大,也并未得到人们的关注与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在2008年提出微课程(Micro Lecture)之后就很快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广泛推广[37]。这就说明,教育技术之“微”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

(四)理论支撑

“微”在教育技术领域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支撑。最初的程序教学所强调的“小步调”教学原则,就是来自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指导,而且程序教学的发展也形成了程序教学理论。微型计算机进入教育教学领域,经历了从最初受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指导,到受到认知主义理论指导,再到受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每一步都离不开一定理论支撑和指导。今天微学习更是受到多种理论(如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的共同指导[38]。

总之,教育技术之“微”的发展,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其内在特征(单元短小)在外在条件(技术支持)支持下迎合时代要求的结果。

四、结语

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微”熠熠生辉的时代光芒,在教育技术领域对“微”的关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终端、内容、环境和技术之“微”上,应该更进一步认识“微”所折射出的时代品性与格调以及给教育带来的无形的影响,“微”已经成为一种思想与技术完美融合,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力量和技术优势,解构或正在解构着原有的教育技术领域,建构着全新的教育技术世界。

[1] 微博[DB/O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567099/11036874.htm?fr=Aladdin,2014-01-25.

[2] “微”字当选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DB/OL].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12/08/c_111227971.htm,2014-01-25.

[3][10] 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22.24-26.

[4][6][7] 梅家驹,孙宗仰.教育技术学词典[M].上海:上海次数出版社,1991.282.302.

[5][20][37] 吴严超.微型学习资源:“微”理念与实践的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17-20.

[8] 个人计算机[D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A%E4%BA%BA%E7%94%B5%E8%84%91,2014-01-25.

[9] 微型计算机[DB/O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2503/5821395.htm?fromId=22503&from=rdtself,2014-01-25.

[11] 师书恩.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6-19.

[12] 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10-15.

[13] 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4):50-53.

[14] 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1998,(1):69-71.

[15] 随身听[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phzotsLJWps8JYg Nfrjw9cJg-Lw6getc3fYvjDHD7K6LkSGaAMuUgVLLch5vMn0,2014-01-25.

[16] 王兴中.发挥电教功能,提高接受效率——插片播放效果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1983,(4):31-33.

[17] 万明高,韩桂荣.电视教材利用率的追踪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1989,(4):48-50.

[18] 李运林.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4.

[19] 李运林,徐福荫.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

[21]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2][23]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4] Hug T., Lindner M., Bruck. P. A. Micro learning: Emerging concepts,practices and technologies after e-learning[A].Proceedings of Micro learning 2005 [C].Australia Innsbruck: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5.15.

[25] Lindner M, Bruck P. A. Micro media and cooperate learning[A].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Microlearning Conference [C].Australia Innsbruck: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7.8.

[26] Hug T.Micro learning and narration: Exploring possibilities of utilization of narrations and storytelling for the designing of micro units and didactical Micro learning arrangements[A].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media transition conference [C].USA MIT:Cambridge(MA),2005.1-14.

[27] Gabrielli, S., Kimani, S., Catarci, T. The Design of Micro learning experiences: a research agenda[A]. Proceedings of Micro learning 2005 Conference[C].Australia Innsbruck: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5.45-49.

[28] Bruck,P.A. What is Microlearning and why care about it?[A].Proceedings of Micro learning 2006 conference [C].Australia Innsbruck: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6.7.

[29] 陈维维,李艺.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和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9):16-19.

[31][35][36] 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10-13.

[32] 张浩.微型学习:理念、环境与资源[J].现代教育技术,2009,(4):50-52.

[33] Nielsen.Micro content: How to Write Headlines,Page Titles,and Subject Lines[DB/OL]. http://www.useit.com/alertbox/980906.html,2014-01-25.

[34] What is micro learning[DB/OL]. http://www.microlearning.org,2014-01-25.

[38] 张振虹,杨庆英,韩智.微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12-20.

俞树煜: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月28日

责任编辑:李馨 赵云建

The “Micro”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mpl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Yu Shuyu
(Colleg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The”micro” is growing with an unprecedented ideological strength and technical advantages in filtrate in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 deep analyses and complete explanation of this “micro” is carried out in this article from three aspects:development, impl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Micro”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in its development: thoughts appearing stage,introduction of technology stag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oughts and technology stage. Here “Implication” is mainly expressed in terminal, content,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while its “characteristics” refers to social requirements, unit limit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and theoretic support etc.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icro; Development; Im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G434

A

1006—9860(2014)04—0031—05

猜你喜欢

意蕴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主要内容
意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