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机电类专业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与研究

2014-02-05马洪兴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21期
关键词:机电类产学研院校

◆马洪兴

一些发达国家的产学研运行机制相对而言是很成熟的,他们很早就对此进行了探索,也创建了一些非常有特点的创新体系。但这些是他们按照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对于我国的情况可能并不适用。对我国而言,产学研结合教育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深入的环节,在这个方面开展得比较晚。虽然如此,推进速度还是算比较快的。现阶段有很多产学研的合作还只是局限于表面,一般情况下,企业只是给了一个实习的场所给学生。对于不同的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是不一样的,这跟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办学的思路以及经济方面的条件都有很大关系,这样也就意味着不同的经验模式只能加以参考借鉴。

1 国内外产学研研究的现状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合作教育”的。1991年,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在上海正式成立;1997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至此,在全国范围内有28所高校陆续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工作,当然当时还只是在试行阶段。对我国而言,产学研结合教育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深入的环节,在这个方面开展得比较晚,但推进速度比较快。特别是最近几年,它的发展尤为迅速,在很多高职院校里面也得到了全面的推广。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它们是一种职业教育,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企业输送各种各样合格的人才,一旦与生产实践联系不上,就会导致教育达不到它真正的目的。所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跟各大企业之间要广泛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这也是一条必须要选择的道路。在不同的院校,它的产学研教育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在最开始的时候,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开创,他于1906年在辛辛那提大学推行了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1983年成立的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标志着合作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潮流[1]。麻省理工学院实施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明确规定大学生的学习内容除了课程学习之外,还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学习和任务;德国所谓的大学教育的第二次革命,就是指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过程;英国大学则实行工读交替制,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到与本专业有关的企业部门工作一年或两年,这已经成了制度[2]。实践证明,它是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另外,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产学研结合也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制定各类政策加以鼓励和保障。

2 研究内容

机电类专业产学研运行机制的研究 对于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而言,它所要培养的就是能够适应社会的实用型的人才,所以必须要依照的就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里面的教育要跟企业实现很好的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它的目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跟企业合作,进行产学研教育。产学研的运行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单元型合作机制,这个指的就是学校跟企业之间主要是以单个的项目以及单项的任务所开展的工作,按照这种方式,每一方只要负责自己的任务就可以;

第二就是股份型的合作机制,这是学校跟企业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所开展的一种合作方式,需要把学校跟企业两方所参与人员提供的资产作价入股;

第三就是跨越型合作机制,这也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而开展的,学校或者企业其中一方依照市场机制进入到另外一方去,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实体。

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机电类专业师生培养的研究 高职院校跟企业在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过程中,要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内部去进行科学研究,并且进行一些科技创新类的活动。同时还要多多鼓励学生到企业当中去参加技术提炼,并且自发地进行科学研究。挑选一些在机电类专业特别优秀的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让这些教师到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以及高等学府进行研修。对于高职学校而言,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措施,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内部去进行科学研究,并且进行一些科技创新类的活动。这样对于确保较高质量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使得科研的水平上一个台阶。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把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告诉给学生,这样的话就可以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尽量培养出一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对开展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同时,学校还要采取一定的政策,以此来激励学生参加到具体的研发队伍当中去,特别是那些在专业方面特别强的优秀学生更要如此,让他们通过这样的合作与探究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他们综合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3]。

企业里面一般不定期地会有一些技术开发的项目,或者是一些推广类的活动。针对这些,高职院校要组织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去,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同时也会对产学研的工作产生更大的兴趣,对于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现在的企业而言,他们缺少的就是现代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学校要依照市场的需要,对这些人才予以培养[4]。

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机电类专业建设的研究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必须要做好机电类专业的建设工作。学校跟企业合作的前提条件就是对所在的学科以及专业进行建设,它是一种基础。对于学校机电类的专业而言,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当中所设置的专业以及所提供的实习条件,根本赶不上技能的培养,并且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这就使得学校面临一种“招生难,就业难”的尴尬局面。这样一来就要求学校对所设置的专业进行调整,办学的目的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对机电类专业进行建设的时候,要把专业基础放在第一位,在这个基础之上去提高专业理论水平[5]。在教学的模式上面也要进行相对应的调整,要依照产学研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真正促进机电类专业建设。

3 总结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跟各大企业之间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深化机电类专业的建设,缩小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跟高职院校学校教育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实现高职院校跟企业的双赢。其他国家对于产学研的研究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可以对其加以借鉴,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模式。

[1]肖仁政,王作兴.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0(4).

[2]王雨华.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其机制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2(5).

[3]王艳辉,伍建国,王文红,等.机电类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7(1).

[4]吴岩.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论文集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程贵生,宋彦文.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产学研合作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资讯,2008(25).

猜你喜欢

机电类产学研院校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基于Spring Boot的机电类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更正启事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中的沟通探讨
接地技术在机电类特种设备中的应用及检验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