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探索

2014-02-05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教学内容专业

(中原工学院,郑州 450007)

目前,电视节目数量急剧上升、内容丰富、形式不断出新、手段先进等现状,迫使人们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定位、培养模式等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对于播音与主持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如何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模式、深化实践训练等措施,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对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教学进行了反思,结合当前我国媒体和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对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旨在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1 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于1963年正式招收播音专业学生,从此我国有了培养播音人才的正规院校[1].该校在2000年初编辑出版的《实用播音教程——电视播音与主持》教材,是众多一线电视人和优秀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理论一直到现在仍被沿用和借鉴.近年来,电视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多以该教材为参照.尽管一些院校开始尝试自编教材,但其核心框架依然以该教材为范本. 随着我国电视业的高速发展、电视节目的异彩纷呈,传统教学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程度加剧,致使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① “播音”、“主持”不能简单地分开,也不宜简单地用一个概念涵盖另一概念.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都应将“播音主持”作为集合概念来看待[2].此外,传播工种的界限被打破也对电视主持人尤其是新闻类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 电视节目类型愈发多元化和细化,新式节目不断出现,在主持人数、主持方式、主持特点等方面需做出相应调整;③非专业学生强有力的竞争,迫使播音主持专业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目标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出“别无我有,别有我优,别优我特”的专业人才.针对这些新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理念显得力不从心.

2 电视播音与主持基础理论再延伸

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基础理论教学的有机整体.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要紧跟时代、开拓创新,进一步延伸其基础理论势在必行.

2.1 教学理念需更新

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传统教学理念和目标是通过系统的讲解与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视播音与主持的播出特点以及相关技能[3].而当前,电视节目类型更加细化,非专业学生对主持行业形成强大冲击,播音主持专业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培养出灵活应变、一专多能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需要.

电视节目类型是基本固定的,即电视新闻类、电视社会生活类和电视综艺娱乐类,其他类型节目都是在这3种类型的基础上通过重组和改造而形成的,所以,掌握这3种基本节目类型的播音主持特点和技能,便可以举一反三、灵活应变.但是,仅给学生讲授基本节目类型的播音与主持理论和技能已不足以应付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专多能才可提高学生的行业竞争力.在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中,在坚持专业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爱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在其他方面培养专长,如新闻、配音、财经、法制、体育、音乐、饮食养生等,培养出既能驾驭基础专业,又具备一定特长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真正做到“别有我优,别优我特”.

2.2 教学内容要完善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其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重点突出、是否清晰全面,会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最终效果.依据现阶段电视媒体的发展状况,只有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才能完善电视播音与主持的教学.电视新闻类、电视社会服务类和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三大基本类型.传统教学对这3类基本节目从理论概要到实例分析已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讨,为学生学习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所以,传统教学的核心内容需继承和坚持.在继承传统教学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需根据现状寻求提升和突破,促使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之间保持平衡.在讲授电视新闻类节目播音主持技巧时,可在单项学习之后增大综合训练的难度,以提高学生新闻综合素养和驾驭多项相关工作的能力.由于电视节目形式多样,教师有义务和责任给学生分析介绍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争议性的节目.但因为这些节目时新性较强,所以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梳理与总结,展现教学的创新性,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2.3 教学方式多样

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内容新快、实务训练频繁.传统教学方式的基本思路为:理论讲授→观摩分析案例→实际操作.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可以尝试增加引导、互动和讨论的时间,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增加教学信息量,延伸教学.教师引导、师生互动、众人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与节目实例,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更深入的补充和延伸.

3 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实践训练再拓展

电视播音与主持的实践训练时间多、强度大,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可对该课程的实践训练教学进行进一步拓展.

3.1 补偿性训练

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是播音主持专业基础课.但随着专业基础课侧重点的转移,很多学生对语音与发声的重视程度和训练热情也逐渐减弱.在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出一些时间对学生的语音和发声进行补偿性训练,使学生增强语音规范意识,熟练掌握科学发声的方法,为胜任一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特殊性训练

学好普通话和科学的发声方法并非易事,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要求将其灵活运用,更是需要一定的悟性和大量的练习.因此,在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特殊化训练.这种训练并非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而是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发声器官的自我控制能力.

3.3 配合性训练

“主持群”概念如今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而一档节目中同时出现三、五个主持人也不再是新鲜现象,主持人之间唯有主次有别、分工明确、协力配合,才会为节目增色添彩;反之,将会成为节目发展的最大隐患和障碍.这就需要每位主持人既要有自我表现能力又要有配合协作的意识.因此,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有必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规定各种情境、设置多种突发状况,进行节目主持配合性训练,强化和提高学生的配合意识与应变能力.

3.4 操作性训练

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的特殊性使得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实践训练的投入力度也相应增大,很多学校在硬件设施配套方面不断完善.在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开课前,针对实验室设备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耗.

4 结 语

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是与电视媒体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课程.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对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中,应当坚持优良传统,紧跟前沿、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促进电视播音与主持专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为电视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 2009.

[2] 罗莉.关于电视新闻传播改革的思考[C]//鲁景超.播音主持艺术.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

[3] 罗莉.实用播音教程——电视播音与主持(第2版)[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2003.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教学内容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