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的思路

2014-02-05顾友谊张婧婧刘丛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老年病西医老年人

顾友谊 张婧婧 邵 丽 刘丛洋 邹 勇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烟台264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的思路

顾友谊 张婧婧 邵 丽 刘丛洋 邹 勇*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烟台264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进展,老年病的发病率逐日攀升,积极防治老年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病可以集中西医所长,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更好的应对日益严峻的临床环境。本文基于国内外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的发展现状,综合评述了现阶段老年病的特点、抗衰老的中西医诊疗方法、中西医结合应用于临床的进展,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中医和西医单独面对老年病这一类特殊病种时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方法论这一概念,进而阐述了该方法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中医学;学术流派;文献研究;学术思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进展,老年病的发病率逐日增高,积极防治老年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组织器官机能的衰退,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退行性改变,是老年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老年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白内障和前列腺增生等,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每种疾病的患病率和排序都有所不同。②多因素致病是老年病的病因学特点。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免疫功能下降、器官和组织功能衰退,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引起老年人发病,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明确病因,有时甚至难以分清是自然衰老还是独立的疾病。③多数老年人发病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这是老年病临床表现的特点。④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脏器功能降低、免疫力低下、代谢平衡被破坏、认知功能下降和肢体活动障碍等病理生理特点,一体多病十分常见,有的甚至一个脏器就同时存在几种病变。⑤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或多病共存,常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或是多系统功能障碍。⑥多种老年综合征的表现,老年综合征包括跌倒、痴呆、尿失禁、晕厥、谵妄、帕金森氏病、抑郁症和脆弱综合征等,其中脆弱综合征表现为机体功能低下、易疲劳、性欲减低、情绪躁动、骨质疏松加剧、肌肉强度下降和高度疾病易感性等临床表现。另外,老年人容易出现褥疮、便秘、失眠、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及多重用药和用药副作用。

老年病往往多病共存,起病缓慢,病程缠绵,表现不典型,无症状(亚临床型)多,若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病情变化又非常迅速。

老年患者的这些临床特点无疑对老年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准确把握老年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老年病有其自身的复杂性,而目前我国现存中医和西医两大医学体系,作为医学,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现阶段尽管各自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又都没有包治百病的能力。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势在必行。

根据中医或西医治疗的效果进行疾病分类,则可以把疾病分为四类,即:中医治疗效果好的疾病,如疑难杂症、慢性病、功能失调性疾病等;西医治疗效果好的疾病,如感染源明确的感染性疾病、机制明确的急性疾病、一些外科疾病等;中医西医治疗效果都不好的疾病,如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中医西医治疗效果都好的疾病,如急性黄疸性肝炎、荨麻疹、痔疮等。对于以上分类法产生的四类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这就是中西医结合存在的本质原因或现实依据。

1 中西医结合现状

1.1 辨病和辨证结合 中医辨病和辨证以症状和体征为依据,症状和体征是中医辨病和辨证的基础。中医许多病名以主要症状和主要体征命名,如咳嗽、呕吐、便血、泄泻、黄疸、水肿等。而许多老年患者多病共存,多种症状和体征交织在一起,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面对众多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辨病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中医一个病名可能包括西医多种疾病,西医的一种疾病也可能从属于多个中医病名。许多以症状和体征命名的病名不能反应疾病的内在规律、严重程度和预后,如便血按现代医学诊断程序,首先明确病因,可能由消化道溃疡或肿瘤引起,若是肿瘤,不至于盲目地运用中药治疗而延误手术时机。许多老年病属慢性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往往在体检时通过理化检查被发现,即“有病无症”,因而中医“无病可辨,无证可辨”,易造成漏诊。而现代医学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对许多疾病能够明确诊断,仍有一些疾病患者虽自觉症状明显,但经各种理化检查均无阳性结果,无法做出疾病的诊断,因而治疗无从下手。如西医学中的一些神经官能症,患者大多主诉强烈,但缺乏有诊断价值的阳性理化检查结果,因而治疗带有盲目性。老年病多属慢性病,大多与机体老化有关,许多疾病往往出现在中青年时期,病程较长,一旦发病,易出现多器官受累。因此,对于许多老年病的治疗,机体的整体调理显得非常重要,而这方面恰恰是西医治疗手段所欠缺的。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互补性结合。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的器质和功能变化,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许多特长。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它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因此,将西医的辨病(病)与中医的辨证(证)相结合,建立病证结合模式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基本思路。在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西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及现代药理研究也越来越多的融入疾病的选方用药中来,指导临床治疗,体现出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疾病的重要意义。如心衰患者,感染为主要诱因,由于感染诱发者,最初都是始于外感之邪侵袭,邪之来路即是邪之去路,即使表证不显,也可酌加发散解表的药物,如麻黄、细辛等。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多伴有房颤,易致附壁血栓形成,造成血栓栓塞类疾病,临床应尤其重视活血化瘀类药物应用;冠心病心衰患者如伴有心律失常,如房早、室早、心动过速等,可辨证加入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降低异位起搏点兴奋性、调节心脏传导功能的药物,如苦参、黄连、常山等,常能取得较好效果。伴高脂血症者,则可在辨证基础上加入药理研究证明有降脂作用的药物如山楂、三七、大黄、何首乌等。附子、枳实、五加皮等药理研究有强心作用,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临床也常有所采用。

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结合模式可以获得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的临床疗效,这一点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肿瘤的治疗,在西医辨病诊断明确的基础上,予以手术、化疗、放疗或免疫疗法等确有疗效,但手术、放化疗也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创伤和反应,而且部分肿瘤患者无手术指征,对放化疗不敏感,放化疗后出现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使病人的生存质量下降,因此,完全有必要辅以中医的辨证论治,如食欲不佳,可用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虚泄泻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等等,这样就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和生存质量;慢性肾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可以很明确,西医治疗效果有时不够理想,单纯依靠中医的辨证施治却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并且应用中医药也可以减轻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所以,在这些疾病中往往会病症结合诊治。

老年病大多与机体老化有关,病程较长,一旦发病,易出现多器官受累。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尽显其整体观念之优势,对机体进行整体调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许多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需接受多种药物治疗,中医可以根据多种疾病在同一患者的症状表现统一辨证施治,即“异病同证,异病同治”,多种治疗寓于一方,简化治疗程度。老年病虽多属慢性病,病程缠绵,但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病情变化又非常迅速,易于传变,产生许多并发症。西医辨病施治,对于并发症的防治是被动的。而中医辨病辨证诊治是从整体出发。综合调理,能有效起到既病防变的效果,对于并发症的防治较为主动。

1.2 功能与结构有机结合 功能和结构有机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核心方法,中医多倾向于功能方法,重整体观念;西医多倾向于结构方法,注重局部组织结构的有形改变。中医注重机体整体功能的研究,中医关于生理、病理的阐述主要靠宏观的。望、闻、问、切等手段收集辨证素材,运用中医理论归纳分析对功能变化进行思维理论的描述。而西医则注重解剖、实验,侧重于对人体器官和机体机构的研究。西医关于生理、病理的阐述是具体实在的描述。如把老年人发热解释为人体某器官受到致病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治疗方法就是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在医疗实践中找不到细菌或病毒感染证据的发热,也不乏其例,对此,西医在诊断治疗方面也往往有时显得盲然无从。可见西医之缺陷。中医用的是功能方法,西医用的是结构方法。这两种方法从不同的侧面把握住了疾病演变过程。各有侧重,各有精妙所在,但也各有其不足。如果把中医、西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功能到结构、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研究人体的生理与病理现象,反映其客观规律,则能更好地揭示疾病本质。如中医的“肾”在其脏腑学说中有极重要的地位,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有“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之称,“主骨生髓”之说。而这些理论,现代科学的研究也印证了人体肾脏器官确实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有着源头根本的作用。西医发现肾脏分泌的维生素D,先在肝内羟化,后在肾脏进一步变成具有高度活性的物质,与骨骼的生长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使中医“肾”的功能认识与西医肾脏的结构认识趋于统一。它不仅对中医传统理论概念的本质予以深入有形的分析和揭示,而且也丰富了西医现代科学理论和临床内容,对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功能与结构的的验证互补有机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核心方法。

1.3 动态联系和综合的思维模式 中西医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中医学依赖于传统哲学的思维,形成了以整体观念、辨证求因、宏观调节为特点的整体医学体系。中医在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三种手段中最重视辨证论治。宏观调节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手段。现代西医发展的模式是以还原分析方法为主的模式。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西医从多学科、多层次向纵深发展,带来西医学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西医虽然各有不同特点,但人体生理病理活动有其固有规律,这些规律并不会因为认识手段不同而改变。因此,注定了二者具有相通之处。尽管中医和西医所走的道路不同,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西医之间的相似点越来越被揭示出来。例如,运气学说与气象医学,阴阳学说与机体平衡理论等,都可以从现代科学中找到一些证明。可以认为两种体系在医学观、方法论、诊疗模式等方面认识高度不同,而又殊途同归。又如现在西医提出的“医学一心理一社会模式”与中医的“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等思想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用科学的辨证综合代替形而上学的部分分析,实现否定之否定,这种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思维方法复归,绝不意味着回到原先的起点,而是认识论新的飞跃,在中西医发展问题上,首先应正确对待中医朴素的辩证法,吸取其思想的内核。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现代医学向纵深和高度分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科学方法与整体辩证思维的统一。在相对静止、孤立、简单的基础上建立动态联系和综合的思维模式。

总之,老年病诊断和治疗较中青年患者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其最终目的是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在老年病科临床实践中,坚持中西医辨病辨证相结合,促进中西医诊治方法上的优势互补,避免误诊误治,漏诊漏治。

中西医结合的形成和发展,是从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的利益出发,从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是适合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的现状,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研究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虽然中、西医学有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但这不等于不能结合在一起。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优秀传统、文化应及时吸收其优势,充实创新发展。临床疗效是一切医学方法的试金石,不管是什么理论体系的医学方法,不管是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只要疗效好,社会就需要,就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发展推广。中西医结合宗旨所在是吸收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特长,取长补短、使其有机结合,为我所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临床疗效。尤其适合我国人口中老年人比例不断加大,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2 抗衰老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2.1 关于衰老

2.1.1 衰老的定义 衰老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早期叫做老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细胞的退行性变和生理功能的减退。而老年病是一大群组织细胞在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随增龄而发生的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患病者约1.17亿,占老年人口的70%,其中严重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者283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3.8%。平均每人患病7种以上,最高可达25种以上。

2.1.2 衰老的本质 机体的退行性改变是衰老的本质,衰老的退行性改变具有积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危害性。这是目前公认的衰老的金标准,又叫做丘比特标准。

2.1.3 衰老的机制 目前关于衰老的机制有很多假说和猜想,但是只有自由基学说和染色体端粒缩短假说比较符合实验研究的推测。在衰老发生机制的研究中,自由基学说是目前公认的衰老学说之一。所谓自由基就是指游离存在,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不配对的电子结构具有较高的自由能和极其活泼的化学特性,对生物体组织细胞有极强的杀伤作用。在生理情况下,机体产生的自由基能被体内各种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及时清除,故不会对机体造成损害。由于年龄的不断增长,抗氧化酶活性不断下降,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致使自由基在体内过多积聚,使细胞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生成毒性更大的过氧化脂质,造成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线粒体和微粒体膨胀破裂,核酸分子的解聚,影响信息传递、转录与复制,最终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产生各种生理紊乱、病理改变,这可能是引起人类衰老的最重要原因。

中医关于衰老的发生机制有五脏虚损说,肾虚学说,阴阳失调说,脾胃虚损说等。

2.2 目前抗衰老的方法 延缓衰老就是控制衰老速度,衰老速度越快,寿命就越短,衰老的速度首先由遗传决定,但是同样的遗传基因也会因人不同而不同,因为衰老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判断衰老速度的方法有看外观,如看皮肤的松弛程度等,看衰老速度的综合反映,有人提出健康人的五快,“吃的快,睡的快,便的快,说的快,走的快。”这也说明保持五快,衰老速度就会减慢。延缓衰老的方法包括非药物延缓衰老和药物延缓衰老。

2.2.1 非药物延缓衰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是延缓衰老的有效方法,适当运动能延缓衰老是公认的。哈佛大学教授根据大量人群调查发现适量很重要,过少及过量运动都对健康有影响。运动可以增加血流量,增强心功能。近年大量研究证明:自由基尤其是活性氧自由基(ROS)是参与调节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内过量ROS的堆积与细胞死亡率的上升具有密切关系。ROS主要多产于那些具有重要功能、高度活动并有高耗氧量的组织细胞,如脑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以及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细胞等,结果可使这些细胞局部的自由基水平远高于其他组织细胞局部,使这些组织细胞凋亡率增高。大量组织细胞凋亡的结果使机体老化,引发某些退行性疾病。如前所述,自由基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而细胞凋亡是影响衰老进程的重要因素。减少自由基产生,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自由基对机体细胞的损伤,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反之则可导致细胞凋亡,促进衰老的进程。长期适宜的运动锻炼不但不会增加体内自由基的生成,而且还可使SOD、CAT等酶的活力增强,提高机体的防御和抗衰老的能力。

2.2.2 药物抗衰老的方法

西药延缓衰老的研究 目前延缓衰老的药物研究中抗氧化剂的研究比较多,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清除体内的有害自由基,增强抗氧化保护系统的作用,比如,维生素A、C、E和其他一些酶类,如抗氧化酶类SOD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另一类就是微量元素类,这些微量元素是人体代谢所必需的,但是含量又很低。他们常是酶的辅助因子,对核酸激酶等有一定的激活作用。第三类是免疫调节剂,衰老常伴有免疫功能的下降,免疫调节剂能增强免疫功能,从而延缓衰老,如干扰素等。第四类药物是一些保健品,特别是延缓大脑衰老的保健品,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脑细胞的代谢,扩张脑血管。第五类是抗交联剂,如酒石酸盐等。第六类是核酸制剂,能够帮助细胞的修复,另外就是激素,如生长激素等。俞卓伟等提出联合EPA+DHA,心脑疏通及小剂量阿司匹林灵活用于中老年保健及抗衰老设想。这是基于改善微循环、动脉硬化及抗炎可有助于保健及抗衰老的观点。最近几年,国内外将鱼油制剂、心脑疏通、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中老年保健及衰老干预取得一些效果。

中医中药在延缓衰老的研究 老年人具有一些该年龄阶段特有的体质特点,中医体质学概括老年体质特点为肾精亏虚及气血运行不畅。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可将老年人体质特点简要归纳为虚、痰、瘀、郁几个方面。①根据这些病因中医提出调理体质是防治老年病的有效措施。《太平圣惠方·食治论》有“安人之本,必资于食”,“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血气”的论述,指出了饮食的重要性。可根据老年偏颇体质的不同,服食相应的食物进行调理。虚者勿过滋腻,可食如小米、牛肉等补气食物,芝麻、牛奶等滋阴食物,羊肉、狗肉等温阳食物;痰湿者饮食应清淡,可食如赤小豆、扁豆等具宣肺、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血瘀者可食如山楂、红糖等具活血作用的食物;气郁者可食如刀豆、玫瑰花等具理气解郁作用的食物。②中医从精神摄取提出了老人孤僻、易于伤感等,因此对于老人可以通过书法绘画或弈棋聊天、养花种草陶冶情操。③针对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提出起居清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的老人居住环境。④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对老年人的运动要求也提出了“运动幅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久,活动量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的理论。近几年,中医药在治疗老年病方面有了很迅速的发展,张杰等总结了25首自拟方治疗该病的水平,其中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及安神药用药味次较多,使用频率居前位的药物是石菖蒲、远志、丹参。总结认为对老年性痴呆选用开窍安神、补肾填精、活血药是治病求本的大法,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有效药物。在针灸方面用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血海实施一定的补泻手法益气调血,扶本培元,对于减轻症状和评价指标的改善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的方法论

3.1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3.1.1 衷中参西 在近代,西学东渐,西医学以新颖的方式认识疾病,以卓有成效的疗法治疗疟疾等感染性疾病,被广大患者及有识的中医人士所认可和接受,但还是坚持以中医为主,只是借鉴西医,称为“衷中参西”,以张锡纯等为代表。在现代,仍有大批中医人,尤其基层、民间中医,仍然秉承传统中医的理论体系,他们善于发挥中医的长处,追求中医药及针灸等疗效。当然,他们也知道中医药在某些方面的弱点,所以也不完全排斥现代医学,能借助西医的仪器设备,成为中医“望诊的延伸”,也部分接受西医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疗效明显的内容,以提高临床疗效。所以,有人提出“能中不西、先中后西”的观点。

3.1.2 以西医为主体 中医为辅助的中西医结合

在现今的中国,西医学无疑已成为主流医学,西医在诊断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尤其近几十年科技发展很快,B超、CT、核磁共振等的出现,将诊断技术推向很高的水平,西医学在急救、手术、抗感染治疗等方面也优势突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使西医学越来越显强大。然而,西医的发展并未解开众多谜团,很多疾病的病因也未得知,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心脑血管病技术的进步及治疗药物的发现、循证医学的规范,也未能明显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疾病的复杂性远超过飞船登月,而且,人的复杂性不同于机械,有很多不讲科学的人文的因素,所以,有识的西医人士看到自身的不足,同时认识到中医之长,可辅己之短,尤其在西医诊断不明、一些功能性、免疫性或变性类疾病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时,能采取中医的一些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感染、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类的中成药口服及注射剂的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在西医为主导、为主体的医疗活动中,大部分西医或一些中西医结合的医生采取的只不过是浅层次的结合,甚至把中医药作为了一种安慰剂、一种点缀而已,这实质不能称为中西医结合。

3.1.3 中西医并重 只有真正懂得中医、又了解西医的临床工作者,才会看到中医和西医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在医疗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中医或西医的方法共同应对疾病,扬长避短,以求最大的疗效和最少的副作用。此种中西医并重的思路为大多数中西医结合人士所奉行。当然,这种情况也会被称为“中西医联合”或“中西医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避免中医、西医二者单纯的相加,这种简单相加只会增加医疗花费,并不见得疗效提高很多,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或中或西,或中加西。

3.1.4 中西医有机结合 中医、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二者自然不会简单结合,但是,研究的对象是共同的,疾病是同一的,只是认识疾病的方式方法不同,二者有结合的基础,必定有相通之处,即使不能整体的融合,也应该在点面上进行有机的结合,在高层次上的中西医结合,形成新的医学模式、新的力量。

3.2 老年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 由于脏腑功能衰退,老年人疾病增多,而且常常是多种疾病集于一身,如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等,即使患单一的疾病如肺炎,老年人也不同于年轻人,肺炎的致病菌不同,病情传变也不一样,如治疗不当,可引发呼吸衰竭或肾衰竭,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因此,老年病已形成相对独立了的医疗学科,中西医结合诊治老年病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副作用,中西医结合、尤其是中医在诊治老年病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3.2.1 在养生保健方面 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优势,中医非常讲求顺应自然,修心养性,注重调养,以祛病延年,目前西医在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方面强调改良生活方式,与中医的传统相合。如能遵循中医养生理念,发挥导引、自我按摩、食疗等,加以西医的体检、危险因素指标的监测和控制,提高预防保健能力,必将有益于老年人。

3.2.2 扶正祛邪理念 老年人脏腑功能自然衰退,加之疾病的影响,多有虚弱无力的情况,符合中医虚证范畴,如肾虚、脾虚、心阳不足等等,在正虚的基础上,可出现痰浊瘀血等邪实的情况。西医在祛邪方面有优势,如抗感染、利尿、平喘等,而中医在扶正、增强脏腑功能方面优势明显。如补气、健脾、补肾、温阳等方面,已得到历来的公认。尤其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指导临床,疗效稳定。比如,慢性胃炎的治疗,西医可能注重抑酸、杀灭幽门螺杆菌,而中医则可能健脾温中,改善了病人的脾胃功能,幽门螺杆菌也会灭亡并且不易复发;比如,慢性心衰的治疗,中药中的人参、附子、黄芪、麦冬等在改善心脏功能方面很有好处。通过扶正治疗,可以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3.2.3 重视脏腑之间的联系 注重自身的调节 发挥脏器的代偿功能 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中医对气的功能方面的重视、中医讲求和合而不是对抗,均是高层次的诊治理念。如能以中医的脏腑理论指导西医的诊治,会提高临床疗效。如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中医重视健脾利水,西医也要注意改善脾胃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医强调健脾化痰、补肾纳气、通腑降浊等,西医也要注意化痰、改善食欲、促进胃肠动力、增强免疫功能等。

3.2.4 心脑血管病的诊治 西医在诊断方面可以非常明确,心脑血管的造影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血管的程度,各种诊治指南不断更新,循证证据更加严谨,介入治疗以及急救处理更可在危急中挽救老年病人的生命,然而,心脑血管病的疗效仍然不乐观。即使控制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仍未得到很好的控制,有必要结合中医加以防控。目前正在进行很多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研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主要与老年气衰有关,在气衰的基础上出现痰浊瘀血阻络。揭示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发病的深层次的机理后,中医药一定会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中西医结合是时代的要求,患者的需求,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法,中西医有机结合,必将会带来医学的巨大进步,造福全人类。提倡中西医有机结合、中西医并重,在临床实践中,讲求个体化,以病人为本,以疾病为主体,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等状况,不同的疾病,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经济状况,甚至病人不同的意愿,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Thethinking of geriatrics treatment by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u Youyi Zhang Qianqian Shao Li Liu Congyang Zou Yong✫
(Yantai city Yuhuangd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Qingdao,264000,China)

The population ag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the incidence of geriatrics is rising.An a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is causing the wide attention to the whole society.By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we can get both of their strengths to prevent the geriatric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and make a better way to cope with the worse clinical environmen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geriatrics in China and abroad,a comprehensive review is given on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geriatrics,anti-ag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and the current utilization of the clinical of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We analyze the advantage and the insuffici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by facing this geriatrics disease alone from several aspects.W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ion to the treatment of the geriatrics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and further describe the feasible and the necessity of this method,also we make a conclusion and forward looking to this method.

Geriatrics;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Thought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5.006

1672-2779(2014)-05-0012-05

张文娟 本文校对:邹 勇

2013-11-11)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老年病西医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Joseph F. Engelberger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