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践与思辨

2014-02-05蒋凤丽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毕业生政策大学生

蒋凤丽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成因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为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不争事实,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在报考时已经不仅关注学校名字、所在区域,而是更理性的考虑专业和未来就业情况,这是问题倒逼下的理性回归。通过分析就业难的特征,更进一步认识当前形势,为问题解决提供根本性的指导意见。

1.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性

从国际方面来讲,青年人群失业问题一直存在,并且失业人数在持续增加。具体到我国,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曾说:中国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1.85%的技术知识资源、1.83%的国家基本资源为26%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①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受国际经济政治的多样性、利益争端、矛盾摩擦等地区间不稳定因素影响,人力资源跨国界流动性时常受阻,人力资源的国际市场很难形成。这势必会增加世界失业人口,进一步恶化世界就业形势,导致就业难局面长期持续;从国内方面来讲,就中国当前提供的就业岗位而言,已经是世界上一个奇迹。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机遇期,或者说改革开放的阶段性红利已经接近尾声,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经济的转型升级,必然带来部分产业的整合重组,与之相关的劳动力资源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中国经济进入攻坚爬坡期,从而决定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一个有待长期解决的问题。

2.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对性

大学生就业难并非劳动力的绝对过剩,只是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一种相对状态。虽然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产量过剩”,但只是局部的情况,或者说是相对的过剩。如果按照专业对口来判定的话,大学生就业难是绝对的,据麦可思研究统计,大学毕业生毕业当年就业专业对口率不足50%,尤其是就业3年、5年后对口率就更低。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局面一直存在,排除专业对口就业外,大学毕业生只要有就业愿望,实现就业并不难。单位与大学生之间需求的错位是当前就业难的重要表现。人们的期望和现实之间差距的存在是导致就业难相对性的又一原因。

3.大学生就业难的普遍性

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使大学生从精英群体变成普通劳动者。这一转变使得大学生失业也具有普遍性。从我国来看,高校扩招的速度远远超过社会需求的速度,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没有按照市场需要的方向去培养人;在教学和使用上严重脱节,尤其是一些文科专业、长线专业,教育投资少的专业;一些高校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导致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和家长不能从就业实际出发,导致所选学校和所学专业偏离自己兴趣爱好,在学校虚度时光。再者,由于大学生人数多,基数大,未就业群体存量和增量的叠加,就业难现象更加普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很多,为了便于说清问题,统一归纳起来讲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1. 主观原因

(1)大学生能力欠缺。学生学习过程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缺乏实践能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以课堂教育为主,除理工科学生参加实验课外,基本上很少接触实际工作锻炼。尤其是文科学生,学校教育长期以灌输自修为主,根本没有具体的社会实践,学校安排的假期实践缺乏有效的措施,在监督、反馈、评价方面都是空白。学生在一种没压力的状态下寻求自我完善和发展,在自身能力建设方面缺乏主动性。学生学习过程参与社会活动不够,对社会认识不深入缺乏适应力。由于多数学生在求知过程中都是依靠家庭的力量完成学业,很少为自己的衣、食、住、行、学费担忧。这样的结果导致他们吃苦精神差,自立意识差,到毕业进入社会时有诸多的不适应,所谓的“见光死”。在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交流时,大家普遍认为,由于性格内向和实践锻炼缺乏,沟通能力差是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2)大学生心理素质差。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长期温室成长使大学生经历风雨的机会少,导致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能独立解决。独生子女家长长期包办一切问题,导致学生自己独立处理问题时没有头绪,一旦出现预期偏差很容易走极端。在高校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有些学生自己问题要靠家长来解决。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并存。部分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由于成长过程的物质条件和自身见识较城市学生差,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不自信,一方面觉得自己没关系,缺乏社会资本,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综合能力不是很强,在学校期间没有更多的锻炼机会。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只按照自己需要的标准去挑选,无形中对他们的表现不满意。由于接触社会机会少,对社会认识不足,毕业生由“学校人”变成“社会人”时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觉得自己作为大学生学了很多知识,知识分子清高的心理更严重,出现自负心理。②

(3)职业素养欠缺。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很模糊。长期的以就学为导向使他们对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超过对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这不仅是学生本人认识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和家庭价值取向问题。很多家长对职业教育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才去读职业学校,认为学校培养要以考好高中、好大学为主,这种价值取向使学生在就业观念中对职业的概念很模糊或者很排斥。但现实是所有的教育都要以职业为价值实现的途径。所以,家长缺乏长远眼光只满足当下虚荣,根本无法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就业竞争更多的时候不是专业知识的竞争,而是职业素养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素养提升方面靠的是群体教育,更多时候是学生自己提高。各类学校水平的参差不齐,加上没有统一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标准,学校培养很难实现职业素养全面发展。学生自身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够,最终导致在职场竞争中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2.客观原因

(1)大学毕业生人员数量上的增加。高等教育规模化,从1999年以来,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国家实施了高校扩招政策。不可否认这项政策的确给很多适龄人带来了受教育的机会,但是,量上增加的速度超过了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数。尽管我们不能把就业难归咎于高校扩张,但扩张一定是增加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之一。有学者认为,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2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50%,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高校的发展速度也应该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我们不仅要和发达国家比入学比例,而且也要比经济发展的程度,只有两者相匹配才能良性发展。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率处在较低水平,在吸纳毕业生就业方面的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只单方面强调高校招生规模,势必会带来就业问题。

(2)大学毕业生质量下降。在高校培养能力既定的情况下,培养数量上的增加必然带来人才质量的下降。由于人数的增加,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很难满足基本需要。由此带来的师生比严重失调,过去一个老师带10个学生,现在要带40个甚至更多,以高校辅导员为例,教育部规定1∶200,很多高校实际比远高于这个,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专业课教师课时量大,加上自己的科研任务,根本无法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环节质量下降。由于高校人数的增加速度远远高于设备的配置速度,导致学生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学生在校的实验、实践环节的课程无法达到正常要求。这必然导致实践环节教学质量下降。此外,学校的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和学生的培养质量之间缺乏有效关联,从而出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者责任不足。

(3)供需不平衡。社会需求人才和市场供给人才不对称,就业难和“用工荒”现象并存。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形成较晚,信息不完善、不对称,学生所学和单位需要之间存在壁垒。以就业为导向的求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就业市场上技术型人才短缺。国家经济发展所能接纳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远远低于高校培养的人数,加上教育培养的周期性,二者之间的不平衡必然带来资源的浪费。

(4)多元化的社保模式导致扎堆竞争。社会保障历史悠久,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却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它必定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继续发展,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与历史文化背景下表现出多样性。③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30年的改革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前发展仍然不均衡。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民营中小企业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必然要考虑这一很直接、很现实的问题,无论即期还是远期都会考虑福利待遇好的、稳定的、社保齐备的单位。而这些单位用人的数量是有限的,竞争就难免。因此,多元化的社保模式也是就业难的又一诱因。

二、现行就业政策现状及缺陷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出现,迫使政府各相关部门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棚架,评价机制的信度和效度有待提高。

(一)现行就业政策现状

1.就业供给政策现状

在就业供给政策上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业市场化以来,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都成立了相应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作为推进就业的组织保障。教育部成立了高校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与此同时各省、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就业组织机构;宏观政策上要求,学校就业人员、经费、场地要“三到位”;对就业指导人员提出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等“四化”的要求。将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要求开设不少于38学时;全国就业中心和各省级主管部门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轮训,为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专家化提供进修学习的平台;部分省份在职称评审上将就业指导作为一个单独评审系列。如河南、内蒙古,已经开展副高和正高级就业指导职称的评审,为人才的稳定提供制度保障。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毕业学年内的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范围,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政府主要通过以上就业供给政策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率。

2.就业购买政策现状

就业购买政策这里指国家通过公共财政来购买部分岗位或者对部分岗位进行补贴来促进大学生就业。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针对大学生开展的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以生活和薪酬补贴的形式购买;大学生到农村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国家给予社保和资金补贴;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国家为大学生提供入伍政策,在士官录取、考军校、安排技术岗位方面给予优先,并享有退役后参加政法招警等定向招考的优先录取资格;选调生计划,国家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岗位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公务员队伍;此外政府还通过开展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学生村干部计划、大学生失业登记享受失业待遇等购买政策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毕业生就业。④

3就业刺激政策现状

刺激性政策主要是政府以鼓励和引导的形式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发生变化,打破传统,进入新的就业领域。如:鼓励大学生入伍,通过代偿助学贷款、返还学费等刺激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应征入伍;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在政策规定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以享受小额贷款、创业指导服务、免除工商等登记费用和税费减免。并且各高校还通过创业教育,创业巡回报告等方式来鼓励、刺激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最终达到就业的倍增效应。

(二)现行就业政策缺陷

1.供给政策的缺陷

供给政策总体可划分为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就业援助。这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作用,但是其效果有待提高。就业服务方面,政策要求要全员化,实践中由于大家对就业的认识及专业知识的差距,导致专业课老师在就业方面的责任意识较弱,不能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在就业经费、专职人员配备方面也很难达到文件要求。由于服务人员、费用、场地等方面受到制约,加上师生比超标,就业服务只能是勉强维持。就业指导课虽然很多学校都有开设,由于授课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的差距,开设的质量参差不齐,开设的课时数也很难达标。能力提升方面,由于长期的教学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加上学校软硬件设施的不足,学校只能开展面向所有群体的讲座,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咨询和培训,学生能力提升方面的活动很少开展,专业技能不牢固、就业技能不全面。就业援助方面,由于学校缺乏专项资金,所进行的援助也只能是蜻蜓点水,解决不了就业困难学生的根本问题。

2.购买政策的缺陷

政府的购买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只能是权宜之计的缓解。首先,从购买量看,每年政府所购买的岗位总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很小。从购买岗位的质量上讲,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愿意去接受有些政府购买岗位,问卷中问及是否愿意到西部艰苦地方去时,除非家就在西部,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愿到省会以下城市。一方面他们担心政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考虑自己的年龄,觉得到基层后面对的问题更多。失业、救助和生活保障等方面,大学生基本上被排斥在保障之外。政府购买政策除了对基层公务员有较强的吸引力,现实中政策的落实存在棚架,在基层岗位就业的学生很难真正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

3.刺激政策的缺陷

当前采取的刺激政策,最多的是学费代偿和学费退还。这项政策在刺激就业方面学生很少考虑,真正参加这些项目的学生都是在其他因素影响下去争取的。对毕业生来讲偿还学费不难,以目前的学费标准4000元~10000元来核算,大学毕业生只要就业1~2年基本上可以还请。所以,以经济杠杆来调节就业去向在实践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在创业刺激政策方面,由于出台政策主要是教育部门推动,而创业需要面对众多部门,统筹协调难度很大。通过对创业同学的调查发现,他们离开学校真正享受到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很少。就贷款而言,学生由于社会资本匮乏,银行从自己的利益、风险考虑肯定是不会轻易贷给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刺激政策缺乏具体实践操作规范,实践中很难凑效。

三、就业政策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尽管国家和各级就业主管部门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多数是临时性的权宜之计,随着发展,很难长期有效。大学生就业是形势多变的复杂问题,制度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一)常规政策的完善发展

1.进一步充实就业供给制度,使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供给制度作为促进大学生的根本性制度要“强基固本”。目前,高校的就业“一把手”工程有待加强。在学校教育环节要进一步突出能力提升,真正实现就业的全员化和全程化;在服务环节要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切实做到就业的“三到位”和“四化”;控制合理的师生比,不仅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提高就业评估的信度和效度,切实让评估促进工作;抓好高职高专技能培训,切实落实双证书制度;本科院校要分清应用型和研究型,切实为人才培养定好位,找准方向。

2.购买政策要立足解决弱势群体就业为主,兼顾高端人才选拔服务

现有政策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解决就业弱势问题和高端人才的需求。对确定岗位的购买性政策,应再向前做一步,将岗前培训放在离校前,这样既方便管理又降低费用,将有限的资源应用在最佳环节。另外,对有些购买政策应加强宣传,让能享受到的利益和好处让学生在离校前彻底了解清楚,避免因政策不了解,程序不清楚,造成对政策的误读和利益的损失。把真正想参加的学生吸纳进来,提高就业成功率和有效性。高端企事业单位接纳的项目外包服务要提高对接成功率,在校期间就完善手续和相关保障服务。

3.刺激性政策多发掘成功案例,注重点式效应,以点带面提高政策的辐射面和覆盖范围

刺激性政策的初衷是以某种大家感兴趣的条件为诱因,促进大学生关注新的就业创业领域。学费代偿应提高代偿标准,除基本费用外,在入口和出口方面要有明确的配套服务,让学生明白去的好处,经济补偿仅仅作为一项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未来发展有个好的预期。例如:入伍后提干的一些标准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清楚,提高吸引力和参与积极性。当前的创业刺激政策对大学生来讲实际上是“鸡肋”, 有政策,但实际操作却很难。教育部门虽然发放了创业证,但在创业证的审核和发放环节没有制定好标准,社会各衔接部门缺乏有效配合。社会各部门应切实对持证的毕业生创业项目给予手续简化,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额度。

(二)制度创新发展

1.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虽然将大学毕业生纳入到保障体制内,但制度实施过程很难让大学毕业生受益。制度设计时应考虑大学生特殊性,使大学生平等享有失业保险待遇,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认可度。

2.提高失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

现有的低保制度基本上与大学生无缘,尽管大学生失业成为常态,但是由于家庭供养的惯性,加上学生自身尊严,很少有家庭和学生本人去主动要求救助。⑤与应将此项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化,使得毕业后失业的学生能在社会安全网上寻找自己理想工作,免除生存之虑。

3.积极推进社保制度的改革

让自由职业者和创业者以及民营企业的就业者和国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平等的参与和享有社保的权利,打破多元体制下的社保不公平现象。

总之,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学校在就业供给促进上多下功夫,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从制度层面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注释:

①胡鞍钢.中国就业形势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2,(59):79-82.

②宋保平,曹 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文化经济,2010,(8):114-117.

③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页.

④陶纪坤.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制度症结——从社会保障视角的审视[J].人民论坛,2012,(9):85-88.

⑤杨其勇.张 杰.体面式就业:和谐视阈下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120-123.

猜你喜欢

毕业生政策大学生
政策
政策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助企政策
政策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