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报编辑技巧初探

2014-02-04□杨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7期
关键词:宜春栏目受众

□杨 娟

(宜春日报社,江西 宜春 336000)

手机报编辑技巧初探

□杨 娟

(宜春日报社,江西 宜春 336000)

随着手机媒体的兴起,手机报也应运而生。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快速传播,以及它本身所具有的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表现方式,手机报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了强大的市场需求。《宜春手机报》于2010年3月4日正式开通运行,打破了宜春传媒“两报一网一电一台”的格局,为宜春传媒增添了新生力量。四年多来,如何让手机报的内容更吸引人,让其传播的信息适应手机报的阅读特点,从而使手机报在宜春传媒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标题要突出明了,吸引读者眼球。对于新闻来说,标题应当是其灵魂,是全文的浓缩和概括。目前,大部分手机报在内容方面都离不开母报,《宜春手机报》也不例外。由于传统报纸除单行标题之外,多行标题非常常见,而手机报为了浏览和翻页的方便,也因节约空间的需要,新闻标题基本上只有一行,不可能简单地复制传统报纸的标题。同时,由于手机报第一屏都是本期内容的导读,其标题的制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必须担负起吸引受众、刺激眼球、引导下一步阅读的作用。因此,手机报新闻的标题应强调对内容的揭示,直接反映新闻的主要内容,做到简明、新鲜,对语法和修辞可以不作要求。其中,在标题中提炼最刺激、最反常或最本质的内容,往往能对受众起到较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为此,在制作手机报新闻标题时,完全可以以题概文,把新闻的主体内容直接体现在标题中,也可以突出一点而不求全面概括新闻的“中心思想”,引导读者去阅读标题背后的详细内容。

内容要点面结合,突出地域性。从目前手机报订阅的情况看,区域性手机报用户较多,他们在了解天下大事的前提下,也希望尽量多地了解本省、本市、本县的新闻,而全国性的手机媒体很难提供详细的地方新闻,因此,地方手机媒体的优势就显示出来。比如天气预报、活动预告、出行参考等,对读者有很强的实用性,更有一种身边百事通的感觉,很受读者欢迎。为满足这一点,手机报在栏目设置上要遵循“点面结合”的原则。所谓“面”,就是对读者普遍关心的新闻,要根据受众的网络阅读习惯进行认真编排,以尽量多的信息满足各层次读者的“浅阅读”需求。至于“点”,则是针对手机报所覆盖区域的特点和受众的特质,根据不同的需求,编辑不同的内容,进行分众化的精准传播,从而使传播的质量明显提高。唯有这样“点面结合”,才有可能使手机报从众多媒体形态中脱颖而出。顺应这一点,《宜春手机报》在栏目设置上着重突出接近性、地域性、服务性、互动性,除了有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时事快报”外,还设有“今日天气”、“今日关注”、“宜春政经”、“宜春社会”、“宜春县市”等多个本地、本省新闻版块及服务版块,按照重要、可看、可传、有趣、亲民的选稿标准,在编辑上精益求精,尽量以最小的篇幅、最大的信息量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以求抢占本土更大的市场份额。

文字要简明扼要,做到言简意赅。手机报的阅读通常是一种快速浏览,稍长一点的文章会让读者有厌烦感,产生阅读疲劳。依据这样的阅读习惯,手机报文章要尽量少用长句,多用短句,语言平实易懂,言简意赅;少用形容词和虚词,用尽量少的文字,涵盖最多的信息,节约读者的阅读时间。这就要求编辑根据手机报的特点,将文字进行逐字逐句的推敲整理。通常,手机报上每条信息的标题长度应为8个字,如果超过8个字,在格式上就有可能占两行,发送到手机上不仅不美观,还挤占了空间,而手机报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而言,一帧手机报的字数不能超过900个字。倘若超过,手机报用户就有可能收不到,因为每个人的手机性能参数是不一样的。手机报容量的限制,也要求手机报的内容必须短而精,用一两句话传播新闻的要点。为此,手机报编辑要尽可能做到语言简练,惜字如金,能用一个字表达的地方坚决不用俩字,比如,“已经”、“可以”、“今天”、“明天”等词语,编稿时可以直接用“已”、“可”、“今”、“明”代替。为让表述更口语化,最近几天内发生的新闻(尤其是本地新闻),在时间上尽量使用“昨天”、“明天”代替“某月某日”的表达方式。同一人名、领导职务、单位名称等在稿件中出现一次即可,能用代词的地方尽量用代词代替。另外,还可以像网络一样,用特定的字、词或符号表示特殊的意思。有如网络语言中用“晕”=“看不懂”,“7456”=“气死我了”,“9494”=“就是就是”,等等。

加强互动交流,提高影响力。传统纸

质媒体的最大局限就在于只能进行单向被动的线性传播,接受者永远处于“子弹式”或“注入式”的被动地位。网络媒体则是进行双向互动的点式传播,接受者也可以通过互动成为传播者,角色可以互换。作为网络媒体的手机报应该通过双向互动来克服纸质媒体的局限,从而凸显网络媒体的优势。《宜春手机报》自创立以来立足民生,致力于为市民服务,注重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与读者实现24小时沟通,让读者参与新闻事件,同时了解读者喜欢看什么内容,有什么需求,从而增加或削减有关栏目。利用手机报平台的便捷性,《宜春手机报》设立了“手机报帮你办”栏目,在用户中受到广泛关注,不少用户通过手机报表达自己的诉求,寻求帮助,手机报也因此成为市民反映诉求的又一渠道。《宜春手机报》还以“允许单独二孩,你生还是不生?”、“有报道称,延迟退休年龄将分类推进,公职人员或先行,对此,您如何看?”、“宜春市启动了“谋发展、比实干、争先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们该如何做?”、“您愿意加入器官捐赠的队伍吗?”等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社会现象、国家政策等为主题,每星期推出一个“互动话题”,激发读者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互动,谈看法,说想法,提建议,有效提高了手机报的影响力。此外,还注重加强手机报与传统纸质媒体的互动,如通过手机报实现新闻报料、在纸质媒体上设置“每周网谈”栏目等,实现手机报与报纸互动,使新闻资源得到二次开发甚至多次开发,打出影响力更强大的新闻报道“组合拳”。

猜你喜欢

宜春栏目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四月轻语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宜春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