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做强县级媒体
2014-02-04梁宝琴
□梁宝琴
(大同县电视台,山西 大同 037300)
整合资源,做强县级媒体
□梁宝琴
(大同县电视台,山西 大同 037300)
县级媒体是一个生存于县、发展于县、服务于县的宣传平台。近年来,县级媒体的处境日渐堪忧,发展动力不足,但作为一个县的主要宣传平台,县级媒体仍有属于它的存在价值和历史使命。目前,县级基层媒体面临着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出困境的问题。
县级媒体面临诸多困境
一般情况下,县级主流媒体主要有三家,即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以图文不及声像的劣势落后于电视和网络,发行量逐日减少,致使从事纸媒的新闻人才流失严重。自从有了电视,收音机便少人问津,广播也逐渐“隐身”了,有的县已销声匿迹,有的县仍保留,改版为交通广播。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是唯一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媒体,其更新换代特别快。进入数字时代,电视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这就需要一大批代表着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的优秀新闻人不断补充到新闻队伍中,增强新闻队伍的力量。然而,县级媒体处于全国最基层,条件艰苦,待遇低,致使大量优秀人才宁愿在中央省级媒体打工,也不愿在基层媒体扎根。目前,从事县级电视一线工作的采编播人员,仍有相当一批人文化水平偏低、业务能力偏弱,导致节目质量不高,思想性不强,内容缺乏深度。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县级电视台收视率下降,广告收入锐减,设备无力更新,以至恶性循环。网络虽然近几年发展迅猛,覆盖面广,但它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当地县的节目、内容不能“自产自销”,只能采用“拿来主义”。目前,由于县内报纸、电视、网站尚处于各自独立状态,一个新闻事件会有三家媒体的记者同时在场,其他新闻事件无暇顾及,造成人力分配不合理,同时也在设备、资金等方面造成浪费,故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十分必要。
县级媒体资源整合可行
任何事物都有优缺点、利和弊。虽然县级主流媒体各有各的局限,但也各有各的优势。报纸尤其是党政机关主办的报纸,消息准确可靠,长期以来形成了独有的权威性。报纸严谨、准确的特点,练就了一批文字功底硬、政治敏感强的新闻队伍;广播,尤其是交通广播,它利用人的听觉,能够达到无时无刻无所不能的宣传效果;电视图文声像并茂,再现功能无人能敌;网络覆盖面广、传输速度快。如果将这些媒体资源整合,组建一个县级传媒中心,采取集中办公方式,让他们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既整合了新闻队伍、弥补了人力资源短缺,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宣传效果。
资源整合将彻底改变现有县级媒体的劣势:从工作性质和机构组成上来看,三家主流媒体都隶属于县委、县政府,工作人员都属于财政全额拨款,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具备机构改革的条件;电视和报纸“握手”后,报纸会成为电视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字挖掘地方深厚的人文历史;电视将成为报纸的形象代言,声像展示区域内旖旎的风光美景;电视和网络“握手”后,网络可实现电视节目网络同步播出,增加覆盖范围,扩大影响力。同时,改善电视的单项传播特点,互动性得到极大增强,微博、微信等平台可以使观众随时随地交流、分享,并根据需要与网民互动,改善受众体验,增加收视率,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广播将弥补以上三方的不足,解放受众的眼睛和双手,利用听觉功能即时传播。
县级媒体资源整合十分必要
和中央、省级媒体相比,县级基层媒体不论从人力、设备、资金、技术、资源等等方面都力所不及,要挖掘基层深厚的人文历史,展示区域内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资源,扩大覆盖面积,提升知名度,推广人文、习俗、饮食等文化,就要整合县级基层媒体资源,打造出一支精锐的新闻队伍。
从整合的必要性来讲:一是整合有益于统一宣传口径。过去,各家媒体都有不同的宣传角度和看法,容易引起舆论混乱。整合后,同一事件、统一采编,角度观点一致,提高了县级媒体的公信力 ;二是整合有益于人才集中使用,发挥人才优势;三是整合有益于设备和资金的有效利用;四是整合既给传统媒体注入了时尚元素,又使新兴媒体具有了理论支撑;五是整合有益于宣传工作的统一组织,科学协调分配,提高工作效率,消除不必要的浪费,增强宣传效果。
县级媒体中,报纸和电视发展历史虽久却覆盖范围小,广播和网络覆盖范围虽广目前却受许多因素制约,不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尤其在推荐当地风土人情、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哪一个单独的基层媒体都不能独立担此重任。所以,整合县级媒体资源,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增强整体发展后劲,才是搭建一个县区宣传平台的必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