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着

2014-02-04谢建平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7期
关键词:闽西日报爱国

□谢建平

(闽西日报社,福建 龙岩 364000)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着

□谢建平

(闽西日报社,福建 龙岩 364000)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广泛、内涵深刻,如果单纯围绕24个字进行概念性的宣传、单向性的说教,势必会让受众觉得枯燥乏味,根本达不到宣传效果。地市党报应如何拉近广大群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距离,使广大读者对它产生亲切感、实在感,使核心价值观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指南?从《闽西日报》的宣传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挖掘典型,让榜样传递正能量;精心策划、提炼,以平民的视角深入普及和宣传,让核心价值观通俗化和社会化;发挥各方力量,构建多维立体的宣传体系。

挖掘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传递正能量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种精神鼓舞着我们,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榜样示范”的作用比任何声势浩大的宣传更震撼人心。因此,在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发挥典型的作用,深入挖掘和培育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让这些最美的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2013年以来,《闽西日报》以敏锐的新闻视觉挖掘了一批闽西百姓身边的先进典型,并将他们的先进事迹推向全省、全国,使他们不但成为闽西人的楷模,更被全省全国百姓所知晓、所敬佩。他们中有“身残志坚,十多年坚持不懈种树治理荒山的兰林金”、“自强自立,照顾患病养父及年迈养祖母的13岁孝心少年王芹秀”、“带着妈妈上大学的好女儿董云”、“敬业奉献,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好校长王如新”等。这些典型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群体,正是这一个个普通群体的典型代表,用勇敢与坚守诠释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兰林金是退伍军人,回到长汀三洲家乡后当起普通农民,一次意外事故导致他双臂高位截肢,但他却克服双手残疾带来的重重困难,开发荒山种油茶,让荒山变成“金银山”。《闽西日报》对他的事迹进行了系列宣传:《长汀无臂“铁人”垦荒2270亩 事迹成当地创业传奇》、《不屈“战士”兰林金》、《绿色梦想在生命中绽放》、《平凡生活 精彩人生——“断臂铁人”兰林金影象片断》等一篇篇精彩的报道见诸报端,兰林金的“绿色梦”感动了无数人,引来中新社、新华网等50多家媒体对他进行深入报道;网友钦佩地称他为“断臂牛人”;央视播出了他的专题片《“断臂牛人”的绿色梦》。

孝心少年王芹秀,是武平县厢店乡七里村的普通少女,她曾是个被遗弃的孩子,养父养育了她。2013年,王芹秀13岁,而她的养父已60多岁且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家里还有一个80多岁且体弱多病的奶奶,一家人仅靠每月180元的低保金生活。坚强、乐观的王芹秀用稚嫩的肩膀撑起残疾家庭。她的事迹通过媒体被广为传播,王芹秀成为福建省唯一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13年度“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人。2013年9月份《闽西日报》报道了王芹秀的事迹——《13岁女孩用稚嫩双肩撑起残疾的家》,该作品获得2013年度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除了重点宣传典型人物外,《闽西日报》在日常报道中时刻注重宣传各种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如最美铲车司机魏富贵,在洪涝灾害中,一次次地开着铲车将被困的100多个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最美幼儿园老师傅卫华为救一名5岁小男生,自己被摩托车撞倒,腹中7个月大的孩子也流产了;武平县城街头,一位七旬老人不慎摔倒,路过的群众纷纷上前伸出援助的双手……这种种看似平凡的举动,唱响了和谐社会的主旋律。我们通过报道这些点滴的感人事迹,将它们汇聚成爱的海洋,使其成为激励人们践行社会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力量。

精心策划,使核心价值观具体化、通俗化

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广、内涵深,很难把它们转化为读者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其实不然,只要用心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围绕24个字进行深入剖析和策划,就能采写和编辑出让百姓喜爱的文章和版面。

例如,关于“爱国”的宣传,乍一看,多数人会觉得用三言两语、几篇文章很难将其表达完整。然而《闽西日报》的编辑经过精心策划和提炼,推出了一版受到广大读者赞誉的《爱国》专版。该版面以“让我们一起来说说,什么是爱国”为总标题,由“爱国故事”、“爱国观点”、“爱国教育”、“爱国调查”、“爱国感言”等几小栏目组成,每个小栏目里有多篇主题突出的文章,如在“爱国故事”栏目里,有家住长汀县汀州镇南门社区的73岁老人傅秀英,退休后参加民乐合唱团,每天唱爱国歌曲,抒发爱国热情的故事;有潜心研究红色文化的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曾汉辉的爱国情怀;有积极向老外推介中华文化的莘莘学子……在“爱国教育”栏目里,有题为“国学经典走进孩子的心”、“十万学子的社会实践课”等反映普通学生、百姓积极参与爱国教育的故事……通过这些反映基层百姓各种爱国表现的新闻,将爱国的深刻内涵分解融化其中,让人看着感觉亲切、真实,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民价值准则,《闽西日报》要闻部编辑分别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策划了四个专版,这些专版都是以发生在闽西百姓身边的事为切入点,讲述平凡人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故事、友善之举,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娓娓道来的平凡与真实,却拨动人们的心弦,让人心生感动与敬佩。这样细微而温情的宣传,十分接地气。

多方联动,协力构建多维立体的宣传体系

报社内部各部室分工协作,深入宣传核心价值观。《闽西日报》设有要闻版、经济版、法制园地版、校园内外版、社会新闻版等等,还有子报《生活专刊》,这些都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有力阵地,每个版都有不同的读者群,为此,闽西日报社各部门分工协作,除了针对各自版面的特点适时开展专题策划外,还设置一些固定的小栏目,定期推出宣传核心价值观的稿件。如要闻版开设了“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栏目,每周刊登一些发生在百姓身边让人感动、震撼人心的新闻事件等;社会新闻版设置“孝老爱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栏目,每周两期,主要刊发尊老爱幼、孝顺长辈等类型的感人事迹。法制园地版则开设了“以案释法”、“律师信箱”等栏目,为读者解疑释惑,深入宣传“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此外,闽西日报社各部室还与闽西新闻网进行“报网”互动,开展“评选您心中的感动龙岩十大人物”、“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发动读者积极参与到褒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洪流”中,让人们在发现美、寻找美的同时,涤荡心灵、升华灵魂。

通过这样有意识的、针对性强的、持续不断的策划和组稿,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涓涓细流渗入读者的心田。

报社与社会相关部门合作,搭建宣传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多部门的合作,协同开展,才能让宣传效果实现最大化。《闽西日报》注重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拓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途径。如闽西日报社要闻部与龙岩市文明办合作,开设了“文明”专栏,适时将全市文明工作的开展情况、文明榜样等在报纸上进行宣传;与市总工会合作,开设“中国梦·劳动美·劳动者风采”专栏,宣传省市劳模和先进集体的典型事迹;与团市委合作,开设“中国梦·五彩梦”专栏,宣传报道优秀共青团员的风采,通过设专栏、搞协办、在网站上开展活动等形式,《闽西日报》与许多部门单位开展协作宣传,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维宣传体系。

(本栏编辑:朱可江)

猜你喜欢

闽西日报爱国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爱国学·晒佳作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爱国学·晒佳作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