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三个满意”全面深化改革

2014-02-04罗永强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7期
关键词:报网南充日报社

□罗永强

(南充日报社,四川 南充 637000)

着眼“三个满意”全面深化改革

□罗永强

(南充日报社,四川 南充 637000)

全面深化改革,已成为时代最强音。改革,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当前各种难题的现实选择。四川省《南充日报》是南充市委机关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南充日报社已拥有“三报一网”以及多个经济实体。但我们也面临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加之外来媒体的强势“出击”,逼迫我们必须进行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更大活力,应对各种挑战,实现更大发展。报社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三个满意”为目标,即以职工满意为目标,全面深化内部改革;以读者满意为目标,全面深化报网改革;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全面打造报业集团。

以职工满意为目标,全面深化内部改革

任何事业的发展首先要有一支稳定的队伍,同时要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以职工满意为目标,深化内部改革,不仅是稳定队伍的需要,更是报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目前,南充日报社职工队伍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职工主人翁意识不强,有的存在“打工挣钱”的思想,有的甚至抱有把报社当“跳板”,一旦时机成熟就跳槽的想法。这些对报社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报业的发展要有一支稳定的队伍,要能充发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要以职工满意为目标,深化内部改革。

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向采编一线、经营一线倾斜。分配制度改革是改革中根本性的一环,必须科学合理,慎之又慎,既要着眼职工的生存与发展,又要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报社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后,我们在分配制度上要更加向采编一线和经营一线倾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优越性,并着重于工作效果、工作质量,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加强和细化考核,在合理范围内拉大分配差距,真正使分配制度成为激发职工工作热情的助推器。

要深化用人制度改革,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让的良好氛围。南充日报社是全市较早实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通过多轮中层干部竞聘,已经基本形成“以实绩论英雄、以岗位定职位”良好用人氛围。在深化用人制度改革上,我们既要坚持过去好的做法,又要与时俱进,创新体制机制,着眼“德、能、勤、绩”,真正把品质好、有能力的人选出来、用起来,并通过动态考核机制,持久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让的良好氛围,为报业长远发展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

要深化决策制度改革,畅通诉求渠道,搭建意见表达平台,吸纳职工合理化建议,真正实行阳光决策。一年多来,报社在决策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领导全方位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开办《社情民意》,做到了职工意见充分表达、报社决策职工全程参与。今后,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扩大职工意见表达、参与决策的氛围,进一步培养和调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报社凝聚力、向心力,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过去一年多来,我们大力建设“学习型”报社,大力建设“企业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全方位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创业型、合作型、活跃型团队,把职工的“精、气、神”提振起来,为建设川东北传媒旗舰注入不竭的动力。

以读者满意为目标,全面深化报网改革

如今,南充日报社旗下已有《南充日报》、《南充晚报》、《南充手机报》、南充新闻网“三报一网”,随着市民生活、市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全面深化报网改革势在必行。

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让报道更接地气,更加接近读者。要进一步改进领导干部活动和会议报道,把更多的笔触和镜头留给基层,多报道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鲜事物、典型人物,多报道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经济新闻。进一步改进文风,坚持“短”、“活”、“新”,坚持多用老百姓习惯的语言,多用讲故事的方法报道新闻,多一些现场感,多一些可读性。

加强深度报道,加大评论力度,进一步扩大报网影响力。在现阶段“快读”和“浅读”充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背景下,深度报道和评论成为传统媒体竞争的有力“武器”,成为扩大媒体影响力、重塑媒体权威性的重要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策划,针对社会热点,重磅推出深度报道、重要评论;进一步提高记者、编辑的素质,强化记者、编辑撰写重点报道、深度报道、评论写作的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强化政治家办报办网,提高驾驭风险的能力的同时,敢于触及热点难点问题,敢于言人所不言,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助推全面深化改革。

按照现代版式要求,全面改版,让读者更“悦读”。改版是报纸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其目的是让读者更加“悦读”。近年来,我们在版式的“现代化”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但与读者的要求还有距离,今后还要进一步向国内知名都市报学习,同时引进高素质美编人才,把更新、更美、更易于阅读的报网呈现给读者。

面向未来,加强报网互动,向着“全媒体”时代迈进。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报网兼容互动,已是大势所趋。南充日报社既有传统的党报《南充日报》,又有市场化的《南充晚报》,同时还办起了新媒体“南充新闻网”、《南充手机报》等,目前,旗下各媒体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新媒体依附传统媒体的格局尚未打破。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实现报业进一步发展,我们将加强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互动,以报促网、以网促报,向“全媒体”时代迈进。

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全面打造报业集团

作为南充市主流媒体,南充日报社目前已拥有“三报一网”,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随着市民对传媒需求的不断提高,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的传媒格局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建设川东北报业集团,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务必着眼于报业集团建设,全方位拓展报业改革和文化事业。

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活力、要效益。要针对媒体特点,更新现代理念,充分吸纳现代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模式,着眼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创造性,制定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向管理要活力、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整合资源,做大文化产业。目前,南充日报社虽然拥有多个经济实体,但主业仍然是报纸。做大文化产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跳出固化思维,整合各方面资源,向多个文化领域拓展。要稳打稳扎,善做善成,真正形成主业兴旺、多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报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现代传媒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一方面,我们要“不惜血本”,花大力气培养新闻采编人才、经营人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视野,面向全省、全国招揽高素质优秀人才,同时,要积极为人才的发展搭建上升平台,真正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面向基层,开发县区、社区新闻资源。当今传媒已逐渐呈现“市场细分”的局面,县区新闻、社区新闻已成为新闻“开发”的一片“热土”和“富矿”。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县市区版和社区版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县区和社区新闻资源,着力打造《县市区读本》、《社区新闻版》,通过“向下用力”,更好地实现“走转改”,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实现报业的更大发展。

(作者系四川省南充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猜你喜欢

报网南充日报社
第三十六届(2020年度)贵州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新春走基层”研讨会嘉宾分享
TheDifferencebetweenOrientalandOccidentalThinking PatternsinTranslation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县域乡讯媒体的报网融合探索与实践——基于《青田侨报》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报网融合”研究
南充市委书记为什么夸玉皇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