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学技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2014-02-04林志明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文章

□ 林志明

(闽北日报社,福建 南平 353000)

有人说,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作为“易碎品”、“快餐型”的新闻文体,讲究的是快捷和直白——在第一时间用最简洁的文字把事实传递给受众。此话虽有一定道理,但新闻既然是一种文体,难道不能具有文学艺术的某些共性吗?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谈论文章时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叙陈正甫会心集》)。可见,文章之妙,并不是作者非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一览无余地展示给读者,高明的语言大师的文章中充满着情、理、趣:或神余言外,余韵幽悠;或巧喻明理,引人遐思;或妙语如珠,令人捧腹……凡此种种,让读者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对作品进行自由、广泛、深入的认识,享受着如啜香茗、余香满口的阅读快乐。

情、理、趣不只是文学作品的专利,在新闻写作中,它对于深化主题、刻画形象、增添文采、提升品位同样十分重要。

借鉴历代大师们在经典名著中高明的写作技巧,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让新闻报道增加一些别意、情意和深意。

记言叙事 渗透别意

“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甥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不忘。”(《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嫡亲的孙女”,明是赞黛玉,实是捧贾母,又兼捧了迎、探、惜三姐妹及她们的母亲,一举多得。这虽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除了王熙凤,在场的其他人都不可能说出这样既得体又肉麻的话来。

古人云: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该能显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形象。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在人物语言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很值得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黑旋风李逵的“招安,招安,招甚鸟安”粗犷耿直,充满着不羁的精神;孔乙己的“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迂腐可笑,显示了破落户的面貌;葛郎台老头每当谈判对自己不利时,便故意把话说得嘟嘟囔囔,表现了守财奴狡猾的本质……真是“闻其言,见其人”。

反观我们有的新闻报道,人物对话仿佛有固定的模式,不管是官员还是布衣、是富翁还是穷汉、是老人还是小孩、是知识分子还是贩夫走卒,说的都是千人一面的大话、套话,没有什么性格、意向和身份上的区别。为此,有读者讥笑说:“这统统是记者说的鬼话”,一语中的,入木三分。究其根本,一是采访不实,不能原始地记录当事人富有个性的语言;二是写作虚浮,仅仅把人物作为烘托主题的陪衬,想当然地为当事人“遣词造句”。其结果是大大削弱了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和感染力。

荣获1984年新华社好稿奖的特写《“田三万”分家记》,就很好地运用了个性语言,使通篇文章显得真切可信、妙趣横生、耐人寻味。文章说的是全国五好家庭“田三万”兄弟4人分家的事:分家会上“吵”得脸红脖子粗,4对夫妇抢娘,谁也不示弱。金汉说:“我是长子,咱娘自然得跟我过!”金陵说:“按乡里习惯,咱娘得由我老小养活!”老二、老三也急红了眼:“是你俩的娘,就不是俺的娘?!”……分家产,仍然是“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三位弟弟想着大哥住的是老宅,质量差,非要把两匹马搭给他,大哥大嫂不要,最后几个弟弟动了“气”:“放到大哥家喂着,使唤时我们来牵,难道还不成?”金汉夫妻只得认了。金汉两口子提出分老宅的家具,又遭到三兄弟、三妯娌的“否决”,纷纷说:“家具抬来抬去,让人家笑话!”“晚上抬!”“那也不中!”急得大嫂掉下泪来:“你们这也不要,那也不要,咱这算是分的什么家!”——多么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读起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描写刻画 蕴藏情意

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是回忆父亲、抒写父爱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父亲不顾年老体弱,强压心中凄苦,“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要爬上那边月台”时,“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段看似平常的父怜子的特写中,却交织着子爱父的感情浪花。父亲过铁道为儿子买桔子留下的背影,无疑是中国父亲形象的典型。淡淡的文字后面,浓缩了父亲一生的坎坷,也蕴含了深深的父爱,其情之深,其意之切,让人过目难忘。

其实,在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中,亦不乏情感蕴于描写的精彩片断。

不朽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有这么一个镜头: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许多逃荒的灾民扶老携幼拥挤在候车室里。焦裕禄指着他们,对在场的县委委员沉重地说:“同志们,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场景,朴实真切的言语,彰显了一个党的优秀干部的真挚感情。虽然时空已过去半个世纪,但今天读来,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闻是以事服人,以情感人。没有感情的新闻,任何巧妙的笔法都不能打动读者。那些久传不衰的新闻名篇为什么有着穿越时空的感染力?那是作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感情熔铸而成的。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好新闻,就如同插上了感情的翅膀,把读者和灵魂引领到美好的感情境界中,从而得到极大的美感享受。

议论剖析 隐含深意

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当写完先生在三味书屋朗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后有这样一段议论:“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显然是一段极风趣的议论,在诙谐幽默言语中隐含着严肃的批判和深刻的思考。明明不知先生所云,却又疑心是极好的文章,这既刻画出儿童纯朴天真的性格特征,又鞭挞了封建教育并予以极辛辣的嘲讽。倘若从先生入神忘形之态的角度看,却又刻画了一个陶醉文章意境、痴心品赏的学者形象,隐含了作者对为师者孜孜以求精神的肯定。

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但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当今的不少新闻通讯中的议论空洞乏味,如同隔靴骚痒,缺乏应有的力量。孔子说过:“言之无物,行而不远”,干瘪的词汇,拙劣的辞章,刻板的思维,是出现这种白开水般寡淡的议论剖析的根源。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从喷泉里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是血”。故以为,只有知之深,才能感之深,唯有描写议论相得益彰,抒情明理融密无间,使表层的印象转化为深层的领悟,使凌乱的感觉变成有条理的认识,方能引人入胜,使新闻性与思想性达到高度统一。

曾被全国新闻界津津乐道的新华社好稿《金币满街谁来拣?》,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却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文章以外国友人的话“王府井街上的金币有1米厚!你们怎么不拣呢?”为由头,从王府井地区在地皮、时间的利用上浪费惊人的问题上娓娓道来,最后作者大声疾呼:“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不论是商业部门还是建筑设计、施工部门,都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为开发王府井,深掘它的经济潜力,同心协力,互相支援。金币满街大家拣,为国聚财,为民造福。”寥寥数语,关照全篇,首尾呼应,情理相融。

猜你喜欢

文章
坚持“四个一”换得“四颗心” 奋力写好新时代“侨”文章
文章词不达意如何破
文章导读
高考报道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