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瓶颈探析

2014-02-04■赵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办刊科技期刊期刊

■赵 雁 赵 宇 隋 肃

1)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山东济南 250022,E-mail:ost_zhaoy@ujn.edu.cn

2)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上海 200444

科学研究中的新学说、新规律、新方法,往往首先发表在科技期刊上,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成果的主要载体和展示窗口,是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标志之一。因此,办好科技期刊,不断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对科研工作乃至国家的科技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中国的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我国的科技期刊则明显滞后于科研水平。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我国科技期刊存在着精品期刊数量不多、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较低、缺少能与国际跨国出版集团相抗衡的大型期刊出版集团和具有国际传播力的平台等问题。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及其国际化的程度又进一步影响了其市场份额,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目前绝大多数的优秀科研论文都投向国外期刊,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如何突破困境,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健康发展之路是中国科技期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制约科技期刊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基础上,探寻提升科技期刊质量的策略和有效办法。

1 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

l.l 外部环境因素

(1)中国科技期刊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滞后、财政扶持力度不够。体制是科技期刊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的科技期刊大多由大学和各科研院所承办,80%以上靠拨款和版面费维持生存。期刊出版单位不是法人单位实体,缺乏自负盈亏的理念和经营权[1-2]。读者少,刊物发行是不计成本的粗放型邮局发行,是以社会效益为主极少考虑经济效益的办刊模式[3]。而且当前缺乏期刊退出机制,低水平重复办刊现象严重。因此,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有效机制,最终导致科技期刊与国际严重脱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2012年7月30日,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让有条件的期刊形成企业出版集团,走向市场。但多年的“铁饭碗”思想和市场理念的严重缺乏,使改革政策的真正落实执行还需要时间和适合国情的路径选择。到目前仍没有具体落实的改革路线图。

(2)优质稿源的流失是制约科技期刊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偏颇的SCI、EI收录的科研评价导向致使近7成的中国科研成果论文投向国际期刊[4-5]。质量决定期刊的生命力,由于在科研评价中过于强调影响因子等引证指标,造成中国科技期刊普遍面临严重的优质稿源不足现象。由于缺乏影响力,很难吸引国内前沿研究领域的优质稿件。调查表明,选择投稿国内期刊的研究人员比例仅为17%,优质稿件的流失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统计表明,2000年在我国科技期刊上发表的我国SCI论文占我国SCI论文总数的40.7%,2010年下降至22.16%[6]。像中国的“领头羊”期刊《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稿源荒[7]。同时这也间接反映到审稿意愿上,中国科研人员普遍对国内期刊审稿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更愿意担任国际期刊编委,从而影响国内期刊的审稿质量。因此,优质稿件的流失不但后果严重,还会进而引发连锁式反应,使我国科技期刊处于越来越被动的形势,给中国科技期刊带来史无前例的威胁和挑战,未来10年这种挑战将决定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战略和模式。

l.2 内部环境因素

(1)主编和编辑队伍存在问题。主编作为期刊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期刊运作走向成功的基础要素[8]。大多数科技期刊主编是从主办单位的教学或管理岗位、科研岗位转到主编岗位的,年龄基本上在45岁以上[9];还有的期刊主编是“挂名无实”,由不参与实际出版工作的单位领导挂名担任。而国外影响力高的科技期刊主编均是全职的具备丰富市场运作经验的,并且是活跃在科技前沿的专家学者,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研究办刊方向以及如何提升期刊质量。领军人有先进的发展运作思路,期刊才有发展,质量才能提升[10];当前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中的人员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中老年编辑的知识结构适应不了新时代网络科技的要求,直接影响期刊的编辑质量和发展。期刊不重视编辑队伍的建设,原因在于编辑部在人事任免及财务管理上都由承办单位负责,造成编辑人才结构不合理,科技期刊迫切需求高层次、业务能力强的适应现代编辑出版业的年轻人才队伍[11-12]。

(2)我国科技期刊分散、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办刊现象严重。受承办单位资金和水平有限的科技论文限制,呈现出大量“小而全”的学术影响力低的期刊,这些期刊缺乏创新性、产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它们目前的状况是处于金字塔的底部,大多数处于“勉强生存”的状态[13]。与国际期刊的质量精品化、运行集群化、出版细分化和竞争全球化相比让我们深感各方面实力上的悬殊差距。

(3)经济利益驱动的乱收费现象,也是导致期刊质量下降的原因。调查发现,有些期刊编辑部以核心期刊和统计数据源作为筹码,降低论文录用标准,盲目扩版增加页码,借机加收发表费,并增收论文发表加快费等,使期刊学术和编辑质量都大打折扣。各层次的科研技术人员为职称评定和完成考核目标而趋之若鹜,造成低水平乏人问津的论文泛滥,不但加剧了科研领域的浮华之风,同时也失去了办刊的意义所在[14]。为本来就在低谷中徘徊的科技期刊带来了更大的负面效应。

(4)科技期刊办刊经费短缺的问题。由于大部分科技期刊都是靠有限的主办单位经费拨款和版面费勉强维持生存的,办刊资金短缺,编辑待遇低,没有成就感,难以留住有见识、有能力的人才。科技期刊的发展瓶颈在于资金[15]。目前中国科技期刊中“领头羊”的成功案例中,都是在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引进激励人才,打造精干的编辑队伍,走出了自己的精品特色之路。

2 科技期刊走出低谷的路径探析

2.l 加快构建新闻出版宏观调控体系,促进期刊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扶持,要实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就要切实转变职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的具体落实。加快实现政府管理部门由办向管、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的转变,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16]。将中国的科技期刊做大做强是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改革的道路一向是艰辛的,但只要方向正确就不动摇。确立阶段性目标,采取有力的措施,推动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的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改革的落实。

“建立退出机制”,对科技期刊实行分类评价,要进精品退糟粕。对那些重复出版、缺乏影响力、靠高额版面费敛财的低水平期刊予以停刊或将其合并,净化学术环境。政府应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打造一批“专、精、特、新”期刊的项目资助。这既是科技期刊商品经济市场规律的作用,又是政府宏观调控文化科技市场的职能所在。

2.2 加强出版国际传播力的平台建设,促进精品科技期刊与SCI期刊接轨

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科技期刊的迫切需求,决定了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紧迫性。盲目的以SCI为尊,偏颇的SCI、EI收录科研评价导向,造成国内期刊陷入困境。中国期刊的整体利益和学术信誉怎能仅建立在SCI的基础上?目前其弊端已日益凸显加深。为吸引国内优质稿件回归,扭转中国要为重新得到自己研究论文的有限阅读权而不得不付出高昂的订阅费的局面,应取消歧视性的抑内扬外的考核奖励机制,出台合理考评机制,精品科技期刊应与SCI一视同仁等同对待[17],鼓励引导优秀论文和高新科技成果率先刊登于国内科技期刊,获取优秀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以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期刊市场占有量。

为促进精品科技期刊与SCI期刊接轨,亟需加强出版国际传播力的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国际化的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和发布平台,在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地位的同时,逐步通过双向译介推动精品中文期刊的国际化和英文资源的本土化,使科技期刊成为国家创新的重要媒介。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瓶颈,在于自己缺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期刊发布和利用平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逐渐应用于数字平台,对科技创新的引导、成果的发表与评价将会发挥越来越全面、深入的影响。我们可以适当整合国内外的出版和网络资源,通过国际化的期刊出版单位先建立起一两个大规模、网络技术领先、经营管理规范的编辑、出版、发布和利用平台。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构成了当前学术交流体系的主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选择和梳理往往比信息制造本身更重要,多元化互惠共享的学术交流模式必将成为学术交流的未来发展趋势[18]。

现在的科研工作者除了重视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外,还十分重视其传播的广度与深度[19]。在数字信息成为科学研究主流信息的时代,应重视提高网络化服务水平,提高显示度,推动科技信息更广泛、更快速地传播;重视加快全国性出版物发行集团公司的组建,不断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加快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推动更多的中国优秀出版物走向世界。

2.3 大力培养科技期刊领军出版人才,塑造中国科技期刊品牌

科技期刊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人才。

国际国内知名期刊的主编都是先进的出版理念和经营理念的学者,主编是期刊的核心人物,决定办刊高度、风格和水平。我们可以从《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成功的国际化办刊经验中深刻体会引进人才的重要意义。裴钢院士接任《细胞研究》主编,选择具有深厚的分子细胞生物学专业背景知识、精通英文,同时还有丰富的世界顶级科技期刊编辑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期刊的专职常务副主编,这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两刊总主编,中科院院士朱作言院士介绍说,两刊的每位新编辑,必须参加统一培训,还要由杂志社指定的资深编辑手把手言传身教。此外,两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效显著。两刊网络版的海外发行量和下载量连续几年大幅增加。所以要实现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思路,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军出版人才。他们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擅长期刊策划、运作和市场营销,能够带领期刊从办刊理念、营销模式、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塑造我国精品科技期刊的品牌[20]。

2.4 实施期刊出版集团化发展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科技期刊要发展,逐步实现转型和升级,就要通过体制改革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并通过联合或兼并重组,走规模化发展之路,逐步实现建立专业化的出版集团。只有集团化才是中国科技期刊未来的出路。

将国内资源和力量整合在一起,建立能与国际跨国出版集团相抗衡的大型期刊出版集团。比如,可以按专业将中国科技期刊进行重组和改革,既能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竞争能力,又能平衡同类期刊分散有限的优质稿源,改变学术影响力低的、“各立山头”低水平重复办刊的现状。《中国科学》与《自然科学进展》合并办刊,就是一个集中优势资源、避免恶性竞争,共同办好代表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科技期刊的一个实例。这种整合给期刊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也可以借鉴励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 Elsevier)、Nature出版集团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的集团化发展经验,通过建立学术期刊集群及其经营运作公司,增强科技期刊的生存能力,在其具备面向市场获得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时,再以股权形式组建学术期刊出版集团[21]。我们可以用10年的努力,逐步壮大实力,组建一批类似于Nature、Science、ACS等规模的期刊出版集团,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优秀科技期刊行列的步伐。

3 结语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在国际化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要跨越国际市场竞争的门槛,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原新闻出版总署现已出台对高水平学术期刊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刊号资源优先配置、适度放开和出台财政税收优惠的扶持政策。在压力与挑战面前,我们要相信自己,在当前的压力与挑战面前,在开放的环境下让国人一展身手,我们相信中国的科技出版业一定会有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

1 潘云涛,武夷山.换个角度看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科学学研究, 2011,29(12): 1770-1772

2 黄舫生.科技期刊改革有关问题探析.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5-8

3 彭桃英.编辑·科技期刊·市场经济——以中国水利行业科技期刊的发展为例.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11):170-172

4 宋鸿.高水平学术论文外流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736-739

5 刘鸿翔.SCI在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与局限性浅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12):130-133

6 莫京,马建华.中国科技期刊质量评价与存在问题——基于科学家问卷调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918-925

7 朱剑.我国的学术期刊现状与发展趋势——兼论学术期刊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传媒,2011(10):7-10

8 蒋巧媛,黄祖宾.科技期刊的质量控制与主编意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3(4):103-106

9 张行勇.制约中国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科学新闻,2007,(18):16-17

10 肖宏.一流刊物要有一流的主编.科技与出版,2008,(2):21-22

11 穆楠,朴红梅,姜媛媛等.讨论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问题.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1): 167-170

12 郑可为,徐若冰,刘玉明等.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4):142-144

13 李继平,宋晶,张建军等.限制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首要因素——体制制约.编辑学报,2006,18(增刊):39-40

14 梁小建.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研究综述.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540-546

15 万美,杨连第,唐婴等.科技期刊发展的瓶颈与对策.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48-50

16 王丽莲.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17 林松清.外部因素对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932-937

18 丁海珈,卢小宾,马明敏.数字复合出版工程在科技期刊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编辑学报,2012,24(1):75-77

19 夏登武.影响作者投稿动机的因素分析.编辑学报,2008,20(1): 5-7

20 汤晰,高广国,王蕾.对科技期刊领军人才培养的思考[C]//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2011

21 唐银辉.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准集团化改革研究——基于中外出版集团的经营模式.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73-80

猜你喜欢

办刊科技期刊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