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机械化: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新疆博乐市达勒特镇呼热布呼村为例

2014-02-04刘北桦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年1期
关键词:轧花棉机棉农

刘北桦,雷 钧,詹 玲,宋 杨,杨 照

(1.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北京 100125;2.新疆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乌鲁木齐 830049;3.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125)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2012年棉花种植面积172.08万hm2、总产量353.9万t,分别占全国的37%和52%,初步形成了“世界棉花形势看中国,中国棉花市场看新疆”的格局,对保障国家棉花产业安全,促进新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棉花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国内外棉花价差巨大,棉农生产积极性急剧下降,国家棉花安全和棉农收益受到严重影响。新疆棉花产业现代化道路该怎么走?有人认为,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根本出路;还有一部分却认为搞机械化虽然能降低棉花人工成本,但受土地规模化、技术配套性、农民组织化等因素影响,在新疆特别是南疆 (地方)推进全程机械化条件不成熟。近期,发展计划司带队赴新疆博乐市达勒特镇呼热布呼村调研,调研组深入棉田地头,走访种棉大户、棉花合作社和加工企业,并与自治区、州、市、镇、村干部以及农民、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还到邻近兵团农五师棉田了解棉花机械化情况。调研组认为,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实现棉花产业现代化、巩固新疆棉花产业优势地位的必然选择。

1 呼热布呼村推进棉花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做法

博乐市是新疆西北部边境县,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府以及兵团农五师师部所在地。呼热布呼村位于博乐市东部,全村现有178户740人,耕地面积780hm2,几乎全部种植棉花。近年来,该村狠抓棉田改造、机械化采棉、技术推广服务、农民合作组织、土地流转等关键环节,探索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之路,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棉花产业稳步发展,棉农收入大幅增加,2012年,全村667hm2棉花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占棉花种植面积的85.4%,皮棉单产达152kg/667m2、比自治区平均水平高出34kg,农民人均纯收入1.1820 5元,为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棉花产业现代化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样板。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1 以棉田改造为基础,推进棉花标准化种植

2007年,博乐市启动棉田改造工程,在农户自愿、有利耕作、保证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将每户若干块零星和分散的承包地集中调整到一整块条田,并鼓励相邻条田不打地埂,提高了耕地使用率,便于大型农机具作业。2009年,呼热布呼村完成了棉田改造,共清理土地780hm2,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精量播种、机采棉种植模式、智能化滴灌、农田标准化作业等技术,其中全部耕地实施滴灌工程,全程水肥控制,实现棉花生产标准化。今年在原有滴灌的基础上又实施了106.7hm2的自动化滴灌,为推进棉花机械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1.2 以机械采棉为突破口,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

早在2007年,呼热布呼村在棉田整治、推行膜下滴灌的基础上,除采摘环节外,在机耕、机种、病虫防治、化控、打顶等方面就已实现了机械化。但这两年,棉花人工成本快速增加,2012年人工采摘费用高达700元/667m2,压缩了棉农利益空间;与此同时,用工荒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2012年该村合作社花费143万元购买了1台国产采棉机 (其中农机购置补贴30多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013年该村又贷款470万元购置了1台进口采棉机,目前全村40%棉花已实现了机采。村支书王海军介绍说:“人工采摘棉花每667m2均生产成本为1 700元,使用进口采棉机以后,每667m2均成本能降低400元左右,3年可收回成本。”

1.3 以技术推广服务为支撑,推进棉花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博乐市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通过选派农业技术人员和科技特派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编发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规范、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呼热布呼村依托博乐市、兵团农五师派出的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围绕整地、播种、定苗、化控、施肥、灌水、病虫防治、采收等环节,积极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同时,博乐市还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在呼热布呼等村推广中棉42、中棉22等适合机械化的品种。

1.4 以农民合作组织为载体,推进棉花生产经营模式创新

2005年3月,呼热布呼村由村支部牵头,与中亚棉花公司、植棉大户联合组建了棉花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企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链接模式,形成了产前为农民提供农资、产中提供技术咨询、产后统一销售的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升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传统家庭植棉经营迸发出了新的活力。同时,合作社注重扩大棉花生产规模,为全程机械化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农户300多户 (其中邻村村民近200户),棉花种植面积2000hm2。

1.5 以土地流转试点为抓手,推进棉花规模化经营

2013年,呼热布呼村启动了土地流转试点,采用“131”新型农村土地流转合作模式,其中“1”指一个群众组织为中间纽带;“3”指转出、转入、企业3个合作者;“1”指企业通过此种合作流转模式,获得稳定生产原料,提高自身效益,采取工业反哺农业方式,给种植能手返利,进行二次分红。2013年全村通过“131”模式流转了55户的100hm2土地到合作社,合作社又将土地流转给11户种植大户,由大户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统一机采。达勒特镇镇长那森德力格尔说:“土地流转将种植规模小的农户从繁重的植棉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可以外出务工,既降低了生产风险,又增加了家庭收入。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提高了规模化水平,更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2 制约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环节

尽管呼热布呼村棉花机械化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适应机采品种仍需培育、种植各环节成套技术缺乏、轧花企业技术改造滞后等问题,这是制约棉花全程机械化的重点环节。从国际上看,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世界先进植棉国家全程机械化100%都已实现,这是未来发展方向。而新疆棉花机械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点问题。

2.1 适应机采的棉花品种仍需培育

从品种成熟期看,机采棉种植品种需选择早熟性能好 (9月20前吐絮)、棉桃吐絮集中,但目前有的品种成熟期较晚 (9月30日前吐絮),很可能受早霜影响,而且吐絮时间参差不齐,降低了机械采净率。从棉花株高看,机采棉要求棉花枝结铃部位距地面18cm以上,株高在75~85cm,但目前新疆许多棉花品种株高在70cm以下,不利于机械采收。从棉花落叶性看,传统人工采摘中,棉花自然成熟后落叶,而机采棉要求棉花脱叶时间基本一致 (9月上中旬)且脱叶率高,以提高采棉机作业效率。从品种统一性看,机械化采收要求同一区域统一品种,但由于市场准入不规范,部分植棉区盲目引种、品种多乱杂,有的一个县就有近20个品种。博乐市朱新平副市长说,“现有机采棉品种表现不好,给机械化采收带来了很大难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

2.2 棉花种植各环节集成技术缺乏

从栽培模式看,为追求产量,新疆部分地区还采用“矮、密、早、膜”的栽培模式,密集植株导致脱叶剂只能喷施在上部叶片、下部叶片不能有效地得到喷施,影响整体脱叶效果。从播种环节看,与采棉机配套的棉花播种机应为6行机,而目前一部分地方仍为5行机或3行机 (小型播种机);同时,为增加播种面积,有的农户人为地减小了连接行或者连接行不准确,带来了机采困难。从脱叶技术看,由于脱叶剂使用期间 (9月上中旬)气温较低、温差大、温度不稳定,再加上脱叶剂质量以及使用时间、剂量等喷施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脱叶率为70%左右,采净率较低,难以达到机采棉脱叶率要求的90%以上,造成机采棉含杂量高、等级差,降低了机采棉品质[1]。从机械配套看,全程机械化要求棉花在犁地拖拉机、整地机、播种机、打药机 (喷雾机)、中耕机、采棉机、高栏运棉拖车相互适应、协调一致,但目前这些机械并不完全配套。

2.3 国产采棉机整体性能仍需提升

调研中了解到,虽然价格进口采棉机价格 (470万/台)是国产采棉机 (140万元/台)3.4倍,且国产采棉机的关键零部件也是进口的,但农民仍愿意贷款购买进口采棉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国产采棉机技术性能不如进口采棉机。村民反映,国产机器用一天要修两天、质量较差,而进口采棉机连续作业时间长、工作效率高。调研发现,这个问题在兵团并不突出,职工可以应对简单的采棉机故障,而地方系统明显缺乏采棉机操作和保养检修技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产采棉机的使用效率和采摘质量。

2.4 轧花企业技术改造滞后

在人工采棉时,棉花有自然晒干的过程,不需要机器烘干,也不需要严格清花。而使用机采棉后,由于含水量和杂质方面比人工采摘的棉花高,就需要轧花企业配套棉花烘干、清花等设备,这部分投入在1 000万元以上。调研中发现,棉花收购价格不透明,轧花企业往往通过压级压价来增加利润空间,农民怨声载道。正是由于轧花企业的高利润,绝大部分轧花企业没有积极性进行技术更新改造。

2.5 机采棉收购标准尚未建立

目前,机采棉数量少,籽棉和皮棉的含杂、等级、价格的确定缺乏依据,国家尚未制定机采棉的收购分级标准[2]。再加上多数企业无烘干、清花设备,轧花企业可以此为由在收购籽棉时压级压价、侵害了棉农利益,也给机采棉推广应用带来一定困难。博乐市农业局郭宏卫局长反映,“轧花企业在机采棉收购时,往往按照原有方式和经验对机采棉评级,棉农的利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 推进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对策措施

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推进棉田改造、加强适应棉花机械化集成技术和品种研究、加大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加快轧花企业技术改造、发展壮大棉花合作组织等方面系统推进,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打造现代棉花产业,提升新疆棉花的整体竞争力[3]。

3.1 进一步推进棉田改造

一是实施专门针对棉田机械化发展补助项目,将小块棉田整理成大条田,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配套渠系、电力设施、防护林、机棚建设、田间机械作业道路等,扩大机采棉种植面积,解决机采棉必须大面积种植与现有棉田规模偏小的矛盾。二是积极引导农民、种棉大户、农民合作社在棉花品种选育、土地整理、农艺栽培措施、田间生产管理、化学控制管理、棉花收获等环节,均按照机械化要求组织生产实施[4]。

3.2 加强适应棉花机械化集成技术和品种研究

一是通过安排研发经费、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新疆农科院、兵团农机化所等科研院所与产棉大县,联合开展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培育。二是进一步研究更适合机械采收的种植模式、管理模式、脱叶剂品种及其使用技术。三是在引进试验消化吸收国外棉花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加快研究适合新疆实际的棉花机械化集成配套技术体系,着重研发棉花采收机械。

3.3 加大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

一是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教材,重点在棉农中普及适合全程机械化的棉花品种、农艺栽培措施、田间生产管理、化学脱叶催熟等方面知识[5]。二是抓好棉花机械化作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农机作业及其配套机械技术知识培训,重点培训精量播种、机械喷施、机械打顶、机械采收等技术,为棉农开展机械化作业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三是加大对农机部门负责人、合作社负责人等机采棉管理人员的培训,有效组织开展机采棉示范推广工作。

3.4 加快轧花企业技术改造

一是鼓励企业尽快完成原有轧花厂生产线的更新改造,配备籽棉烘干、除杂等设备,对堆垛前的棉花进行降低水分及除杂处理,提升清花质量,增强加工能力,满足机采棉的后续加工需求。国家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二是加大机采棉清理加工工艺的改进和加工技术创新力度,缩小机采棉与手摘棉之间的等级与品质的差异。三是国家尽快出台机采棉收购标准,防止轧花企业压级压价,保障棉农利益。

3.5 发展壮大棉花合作组织

一是完善“棉农+采棉机手+企业”的合作组织模式,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鼓励轧花企业与合作社直接对接,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解决机采棉销售难问题,减少中间环节,确保棉花收益。二是尽可能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田管、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统一服务,利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优势,进一步推进全程机械化,实现合作组织发展壮大、成员持续增收的目标,真正发挥合作组织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将棉花生产向种植大户、棉花合作社转移和集中,提高种植规模和效益;同时,推广自动化滴灌,实现智能化、精准化节水灌溉,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机采棉创造条件。

[1]草力蒙.棉花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农村科技,2011,3:9~10

[2]张佳喜,蒋永新,刘晨,等.新疆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实施现状.中国农机化,2012,3:33~35

[3]刘忠元.实施彩棉机械化是发展新疆棉花生产的必由之路,中国农机化,1998,3:11~12

[4]周亚立,刘向新,李生军,等.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科技推广,2005,9:32~33

[5]王红飙,王旭峰,高连兴.新疆棉花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农机化研究,2008,225~227

猜你喜欢

轧花棉机棉农
棉农
塔城地区纤检所干部深入农田助力棉农春耕
新疆兵团棉花进入盛采期
农业部:2017年棉花综合机械化率达73%
浅谈轧花肋条的使用体会
不同采摘方式对北疆棉花轧花棉结量的影响
保质保量检修轧花设备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
第五师八十九团检修农机迎新棉
喜领轧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