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提高学报办刊质量,促进军队院校学科建设
——以《电子工程学院学报》为例

2014-02-04■董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选题学报

■董 莉 李 宗

《电子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合肥市黄山路460号电子工程学院杂志社 230037,E-mail:21369806@qq.com

学科建设是军队院校的根本性任务之一,涉及到科研学术和教学研究等一系列重要方面,是军队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支柱。军队院校学报作为传播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的重要载体,能够对学科建设起到无法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提高学报办刊质量,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科建设的独特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军队院校“面向战场、面向部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需求,更好地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指挥和军事技术人才。

1 军队院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1 引领学科建设方向,发挥理论先导作用

学科是军队院校办学、育人的基本结构框架。学科建设水平既体现了军队院校办学水平,又制约着军队院校自身发展进程。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科学确定学科建设方向[1]。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促进军事技术创新变革和交叉融合,催生一系列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同时,新型军事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又促进军事理论推陈出新,不断从概念、模式和内涵等方面推动军事学科创新发展。军队院校学报能够紧密跟踪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发展前沿,立足于所挂靠院校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立足于院校已有的教学科研基础,提供多学科、多视角的交流平台,通过展示传统学科专业的创新成果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成果,为各学科发展和建设“把方向、出思路、显特色”,并借助于学报栏目引导和学科专家审查把关的作用,确保各学科合理、高效的建设走向。对于军队院校重点建设学科和新兴学科,军队院校学报可以充分发挥“窗口”作用,有重点、分步骤地展示新观点、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为学科发展提供先进的概念导向和可靠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2 搭建学术施展舞台,打牢学科学术基础

学科是按不同学术标准划分出的科学门类。因此,学科的根本内涵就是学术。军队院校学科建设,就其学术内涵与学术追求的特点来说,与地方普通高校并无二致,即都需要满足学术的创新性、求真性和理论性要求。而学报的根本属性也正是追求这种学术性。军队院校学报可以为院校所属的各门类学科专业搭建一个发挥学术水平、展示学术成果的舞台,推动学科内外、院校内外、军队内外的全面学术交流。其对学术研究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术成果的记载、争辩和传播的支持上。对于传统军事理论和装备技术学科,随着研究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必然会在学术上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通过学报这个平台揭露问题、引发思考、产生争辩,能够不断补充和完善学科的学术基础;对于新兴、交叉以及边缘学科,存在基础薄弱、研究难度大、发展建设缓慢、高价值成果少的特点,利用学报平台进行“百家争鸣”、促进“百花齐放”,通过学术积累,势必能够推动这些薄弱学科理论的突破甚至新的领域方向创立。此外,通过学报,还可以反映某一学科的学术实力和学科建设水平,为军队院校做强做大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进一步扶植弱势学科和新兴学科提供决策依据[2]。

1.3 促进理论宣传推广,满足实践转化需求

学术理论是学科建设的精髓。对于军队院校来说,军事科学理论和军事技术基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指导作战训练实践,服务于武器装备运用与技术革新实践。然而,无论是战役法和战术等军事理论,还是武器装备技术基础和应用理论,都必须经过扩散化、具体化、可接受化等一系列的转化,才能够得以实践运用[1]。通过军队院校学报刊载学术成果这一重要途径,宣传和推广核心军事理论和武器装备关键技术,能够使更多人员理解、认同、接受和掌握学科学术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从而为理论转化为实践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最大限度的扩展实践转化范围、提高实践应用价值。

学科建设产生的教学科研成果,是衡量学科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评定标准。院校学报作为各学科教学科研成果的载体,汇集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信息,反映了学科同行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支撑学科研究人员进行成果资料查阅和参考,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科学术研究效率,加速学科建设成果的转化,促进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

2 军队院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中的基本职能

2.1 服务于军事人才培养

军事人才是战斗力的核心要素,军事人才培养是军队院校担负的最根本的战略性使命任务。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也是军队院校学报的主要职责[3]。学报服务于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指挥与装备技术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在部队作战训练、武器装备研制、试验和运用等一线岗位工作的高质量军事人才。这些人才必须扎实掌握本学科领域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同时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军事发展的灵魂,也是新型军事人才最核心的素质和最显著的特征[4]。军队院校学报需要及时、快速公布学科理论新成果、学术新思想、技术新方法,使指挥与装备技术人才准确了解掌握本学科领域理论和技术动态,为其开展创新性工作打下理论基础;通过刊载部队、院校、科研厂所的理论研究和技术革新成果,为指挥与装备技术人才构建学术体会交流和学术质询的桥梁,为其在本领域工作中培养创新思维创造良好环境条件。此外,学报所崇尚的求真、创新精神,本身就可以激发作者和读者的创新意识和严谨学术作风。

二是学科梯队人才培养。

在学科建设中,学术队伍是根本。培养和造就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组建学术梯队是学科建设的组织保证[5]。军队院校学报通过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知名专家的约稿,及时发表对学科建设方向和发展前沿有引领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够推动学科梯队成员沿着科学、合理的研究轨迹开展研究工作,确保学科发展的准确方向;通过对学科的拔尖人才、骨干人才和有潜质的人才给予特别关注,以在学报发表学术文章的方式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从而加速学科梯队人才脱颖而出,确保学科建设发展“后继有人”、具备强大的人才资源保障。

2.2 服务于科研学术研究

科研学术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军队院校的优势学科、强势学科往往离不开丰富雄厚的高质量科研学术成果做支撑。军队院校学报服务于学科的科研学术研究,主要职能就在于承担科研成果的载体作用,促进学术交流。学科发展建设中组织开展科研学术工作,除了必要的研究人员、研究条件和研究课题支撑外,还必须有能够繁荣学术的传播者。这个传播者的角色,则主要依靠学报来担当。据有关资料统计,学报的年均发文量能够占到院校教研人员总发文量的一半以上[5]。教研人员发表的论文,往往代表了其科研学术研究的新思想、新进展和新成果。因此,学报是发表学科研究成果、传播学科研究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阵地。利用学报传播科研学术成果,各学科人员不仅能够获取本学科领域和专业的先进理论思想和技术方法,还能够在院校大学科范畴下,跨学科、跨专业获取前沿信息,从而使学科人员可以从学报提供的丰富知识领域中获得启发、拓宽视野、扩展研究思路,直接掌握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第一手资料,以便高效率、高质量地研究出新成果,促进学科不断发展进步。

另外,学报还能通过专栏、特刊等形式,有意识扶植新兴学科、弱势学科的科研学术研究,为这些学科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对于院校优势和特色学科,则能通过对重点课题、重要研究方向进行追踪报道和优先组稿的方式,继续强化学术研究力度,寻求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丰富学科建设内涵、凸显特色学科的优势。

2.3 服务于教学改革研究

教学能力是军队院校学科专业的基本能力。当前,军队建设和院校教育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适应转型进行改革,推动院校发展,是军队院校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而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利用学报这个平台,可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为推动学科专业全面建设发展提供抓手。学报通过组织教学方法讨论,能够引导作者群和读者群关注相关学科教学问题,激发他们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措施的积极性;通过刊登教学改革成果、宣传优秀教学手段方法,能够促进各学科将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应用实践中去,进一步优化学科教学体系。

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是学科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5]。例如,电子工程学院近年来就在着力打造以“名师”“名课”“名著”和“优秀教学骨干”“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学单位”为代表的“三名三优”工程。学报通过设置教学研究专栏,能够汇集相关学科关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从而为“三名三优”的形成打下基础;通过向名师和优秀教学骨干约稿,宣传教学组织实施方法和先进教学理念,为涌现出更多“三名三优”创造条件。

3 提高办刊质量,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学报对学科建设支撑作用的主要举措

3.1 树立服务学科意识,实行学科领域分工

牢固树立学报编辑为学科发展服务的强烈责任意识,对于提高学报质量和促进学科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注意培育学报编辑甘心为学科建设服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增强在学报编辑过程中处理对待学科成果的压力感和责任感,建立和维护学报编辑、审稿专家与学科投稿人员、读者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和谐感[6]。还应该注意培育学报编辑以学科为中心的编辑出版理念,重视对待各类稿件的学科属性,培养提高对涉及重点学科和学科发展重点的稿件识别能力,防止学报组稿游离于军队院校主体学科专业的边缘,不能有效传播优势特色学科的学术成果。

军队院校学科往往具有门类多、专业划分细的特点,为了全面做好学科建设支撑工作,必须要实行学报编辑对学科领域的分工负责制,从而通过编辑部所有编辑的学科领域分工,覆盖院校全体学科专业。例如,《电子工程学院学报》在学科责任分工上,划分军事政工理论和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传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新概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等四大领域方向,由4名编辑分别负责,从而较为全面的覆盖学院所属的军事理论与工程技术学科领域,为较好的传播交流各学科学术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3.2 提高编辑学术素养,增强学术信息敏感性

由于学报在支撑学科建设时的学术性要求,需要学报编辑本身也应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前瞻性思维方式。为配合学报编辑的学科领域分工负责制,编辑们除了应该掌握院校所属学科专业的整体体系结构,熟悉各学科基本情况、优势特色内容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具备某一学科或某个领域方向的学术专长,对其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基础,掌握大量的研究材料和前沿动态信息,力求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型”“学者型”编辑,通过成为学术上的行家里手,培养提高编辑识别学术论文价值和判别学术发展动向的能力,高度胜任本领域编辑工作。

另外,学报编辑还应增强捕捉学科学术信息的敏感性。要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做“有心人”,注意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以及涌现的学术新人,还要善于发现所关注学科的学术发展、邻近学科学术发展的相关信息[7]。从而通过高度的学术信息敏感性,更好地实现学报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双赢互动”。

3.3 做好学报选题策划,突出学科建设特色

学报要实现对学科建设的引领和导向,最基本的工作是做好学科稿件的选题策划。学报选题通常包括栏目选题、专刊选题、学科选题等。栏目选题和专刊选题一般要体现学科理论研究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要反映军队院校现阶段或今后一个时期在学科建设各个方面需要急迫研究或重点关注的问题。例如,为支持学院打造“三名三优”工程,《电子工程学院学报》在今年全年各期专门设置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栏目,引导各学科人员关注和讨论适应学科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人才培养和成果体系建设相关问题。

日常组稿工作中常见的学科选题问题,包括特定学科领域和各学科重点方向的具体选题等方面。学报要在稿件选取的质量上突出学科建设特色,以有限的版面资源获得对学科建设的最大支撑,就需要在选题策划中注意把握学科理论的前沿性、学术成果的创新性和学科问题的潜在性。例如,对于院校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一般稿源丰富,整体质量都较高,但有些内容属于“老生常谈”“新瓶装旧酒”,只有立足于学科前沿,优化学科选题方向,才能彰显刊载稿件的学术价值;对于一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要特别注意创新性选题,还要关注学术成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才能通过该学科稿件长期的学术积累,为学科建设的拓展和深入打下基础;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新兴学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还要把握学科问题的潜在性,能够引导学科梯队人员关注该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空白、潜在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推动学科科研学术研究的广泛深入和长期持续发展[7]。另外,学报还应该格外关注院校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的科研进展,紧密跟踪学科大项目,在栏目选题计划安排方面要有意识地向这些学科、项目倾斜,积极约稿、组稿,及时反映、体现学科建设特色与优势成果,以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学科发展,使军队院校学报真正成为学科建设的窗口。

3.4 力求造品牌出精品,提高学报和学科竞争力

军队院校学报与院校学科建设的密切关系和相互作用,必然要求两者进行良好互动,实现健康长远发展。利用学报打造学科学术品牌、力推精品佳作,是提高军队院校学科与学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军队院校所属学科并不一定是每个都有特色,而往往是某个学科领域或学科的某些研究方向处于军内、国内甚至国际前沿,这些学科和专业方向是军队院校学科建设的亮点。因此,军队院校学报应根据院校优势和重点学科自身特点,着力发挥窗口展示和平台宣传作用,采取长期设置专栏、开辟动态信息栏目、开设领域专题和实行科研成果发表直通车等具体措施,形成该学科专业的强力学术交流氛围,扩大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打造并推介学科学术品牌。对于院校所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军队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往往聚集了国家和军队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重点课题,也拥有高水平的学科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读者群体,学报应在栏目、稿源、刊物配备等方面对其有所倾斜[8]。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学报编辑和审稿专家要严把编辑评审关,既要防止“滥竽充数”、不符合学科发展要求的稿件入选,又要避免好的稿件漏选,切实选编刊登能够反映某一学科领域学术研究最高水平的精品佳作。另外,在编辑环节中也要加强对修回稿的复查以及版面校对、印刷监督等工作,确保不仅在学术内容上出精品,也要在学报整体质量上出精品,真正使学报成为传播交流军队院校学科建设成果的“学术权威”和“特色发言人”。

3.5 严密防范技术泄密,构建学科交流安全平台

军队院校学科大多涉及前沿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为确保学术质量,学科研究人员在学报上所投稿件,大多都是描述详尽、内容真实、信息量大,如果不加严格审查筛选,很可能泄露敏感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发展动态与关键细节,给国家安全带来巨大损失[9]。例如,《电子工程学院学报》接收的稿件中,有作者选取某国现役雷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其进行干扰的各种干扰样式的效果,得出最佳干扰样式及试验数据,而这些内容正是作者参与某型装备预研课题时,对关键技术成果的经验总结。虽然稿件中没有透露装备型号和具体参数,但由于与未来装备存在较强技术关联,假如不经脱密处理,很容易通过情报来源的交叉融合分析,得出该型装备的干扰能力和核心技术体制。可见,提高军队院校办刊质量,基本前提和重中之重就是切实提高技术保密意识,严密防范核心军事技术内容泄密,为军队院校学科交流构建安全可靠的平台。

首先,要强化编审人员、论文作者的保密法规制度和保密知识学习,提高技术保密意识和防范技术泄密的自觉性。

其次,要督促学报编辑人员掌握学科所涉及的武器装备技术基础理论和前沿发展动态,提高对技术涉密内容的鉴别能力。

再次,关注容易忽视的保密细节,在关键环节上做好审查处理并防止关联性技术泄密[10]。需要关注的细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杜绝学报刊载的技术内容与现役装备信息的关联性;二是防止论文作者对技术方法描述过细、过实;三是审稿专家除了把关技术先进性以外,还要审查发表某些关键技术是否符合时宜,防止稿件过于追求“技术先进性和时效性”,而忽略了“技术保密的时间性”;四是注意审查作者信息、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列出情况。杜绝刊载涉密课题信息和重点人员的全面信息。

1 郭婕,熊贤培.试论院校学术期刊在学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武警指挥学院学报,2009,(10):61-62

2 徐超富.相通与共赢:学术·学科·学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105-109

3 彭全海,季芳,高杨.军事学术期刊与人才培养.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8,(6):52-54

4 苗宏,徐国岩.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与军事人才培养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6

5 林宝德.论高校学报与高校学科建设.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77-180

6 杨莉.对学术期刊编辑责任意识的认识和思考.火箭兵报通讯,2010,(2):32-33

7 张毫.应充分发挥社科学刊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学术交流,2008,(8):190-192

8 赵伟,马云鹏.论学术期刊编辑与学科建设的有效互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9-61

9 朱毅.新时期军事期刊保密工作研究.中国出版,2009,(4):57-59

10 赵鸥.应加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保密工作.科技与出版,2006,(1):24-25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选题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致敬学报40年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