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2014-02-04傅立国
刘 磊 傅立国
浅析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刘 磊1傅立国2
目的 通过跟踪研究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总结其临床特点和结肠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病历资料及内镜检查结果。结果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完全康复,占 83.3%,痊愈率高。结论中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定期检查身体各项指标,以助于患者康复。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治疗方案;结肠镜检查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结肠血管闭塞性或非闭塞性疾病所致的,以结肠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征。缺血性结肠炎多由肠系膜上动脉的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非闭塞性缺血所致;少数由微小栓子或血栓形成闭塞性缺血所致[1]。该疾病在临床上很少见,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增长,患有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且女性患者居多[1]。该病发病年龄多在 50岁以上,其中半数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该疾病以急性腹痛、腹泻和便血为临床特点,按照病症可以划分为坏疽型、一过型和狭窄型。本次调查的患者则属于非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48例IC患者,其中男16例,女32例,比例为1:2。年龄在40~80岁,平均年龄为60岁。病理探究:该疾病多发生在血液循环较慢,供血不足的部位,如乙状结肠、降结肠和结肠脾曲等。常见症状:多伴有恶心、发热、呕吐、上腹痛、下腹阵痛、腹泻甚至便血等症状[2]。治疗方案:针对此疾病,临床上多采用结肠镜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1.2 诊断标准
1.2.1 入选标准 对一些可能引起该疾病的致病因素与临床表现相似病因的患者进行结肠X线检查和内镜检查。检查过程中还要注意根据病症有效区分缺血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假膜性结肠炎[2]。
1.2.2 检查方案 一是实验室检查,检查结果是患者血液中白细胞的轻度升高、潜血呈阳性且大便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二是采用其他方案辅助治疗,如CT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纤维结肠检查等。
1.3 治疗方法 患者在住院后1~5d内先进行全身检查,如结肠镜检查。依据检查发现的病发部位、病变情况和病灶大小进行针对性治疗。可选用的治疗药物有丹参、银杏叶、血管扩充剂及各种抗生素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将其身体情况分为两个等级:患者的所有不良病症均出现好转、精神状态好转、大便基本正常、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发处出现好转迹象,为好转;患者所有症状均消失、大便正常、结肠镜检查下发现病变部位完全正常,为痊愈。
2 结果
经过住院治疗,患者的腹痛状况大约在 2~4d内消失;大便带血情况在3~5d内恢复正常;48例患者中,有10例出现血红蛋白下降、36例白细胞升高的情况。经过精心治疗,40例完全康复,占83.3%,痊愈率高。
3 讨论
缺血性结肠炎是1963年由Boley提出的,1966年由Marston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分为一过型、狭窄型和坏疽型三个等级[3]。该疾病的患者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且呈老龄化,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患病时间短、患病因素多使该疾病在临床上症状并不显著,因而常会被患者忽略。笔者所调查的48例患者均接受了康复性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对正在住院接受治疗或已经出院的患者进行血糖、血脂的跟踪调查以预防再次发生缺血性结肠炎。②对于一些接受了肠管切除治疗的患者,要注意其营养状况,合理调配膳食,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缺血性结肠炎因其独特的病发原因,患者多集中在自身抵抗力较弱的中老年人群,所以中老年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预防:①要严格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疾病。②对于一些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患者,若身体突发腹部阵痛且大便带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3]。③康复出院的患者要注意进行扩充血管的治疗,定期检查身体的各项指标,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均衡营养,以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1] 王俊萍,邹兵,杜意平,等.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和转归[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2):332-334.
[2] 郭海英,邹明新,塔娜.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9(4):198-199.
[3] 王凝,钱冬梅.31例缺血性结肠炎临床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9(4):287-287.
R574.62
A
1673-5846(2014)05-0239-02
1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2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骨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