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11”背后的冷思考:如何提升快递企业的柔性

2014-02-04王玉勤

中国储运 2014年4期
关键词:派件双11高峰期

文/王玉勤

“双11”背后的冷思考:如何提升快递企业的柔性

文/王玉勤

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快递行业出现了井喷式发展,但同时也面临巨大压力。尤其在“双11”期间,快递企业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为此,快递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以提升企业的应对能力: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与仓储企业合作,实现仓配一体化;加强与社区、高校合作,拓展末端配送新模式;多渠道培养人、吸引人、留住人。

电子商务;双11;快递企业;柔性

2009年,当时的淘宝商城(现在叫天猫)尝试要在“双11”这天进行促销——给没会可约的光棍们一个发泄情绪和抚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给国庆和圣诞档期之间的萧条季一个刺激。结果,当年就创造了奇迹:双十一当日销售额1亿元,接下来几年的“双11”,淘宝和天猫的成交额开始疯长:2010年9.36亿元,2011年52亿元,2012年191亿,2013年更是再创电商单日销售纪录,高达350.19亿元。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一个无厘头节日已经深深地印在网民心中,可这一天究竟是谁笑到了最后?这一天在电商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快递企业又如何呢?

“双11,你网购了吗?”一句话道尽了网购的流行,却道不出网购背后配送的无尽压力。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月11日至16日“双11”期间,全国快递业务总量为3.46亿件,比去年“双11”同期增长73%,快件单日最高业务量出现在11月13日,为6517万件,比去年增长85%。对于快递企业而言,在大规模的电商促销,短时间激增的快件量面前,如何灵活应对呢?

2013年为迎接“双11”挑战,国内主要快递企业都早早着手,不仅高薪聘请快递人员,投资新建、改造分拨中心300余个,新增干线班车2500辆,新增航空日均运力 800吨,同时还增加了国内各区域间的铁路运力。中国快递协会秘书长兼常务副会长李惠德表示,为备战“双11”,13家主要快递公司注重信息系统、自动化分拣、安检等设备的优化升级,仅硬件方面的投入每家均在10亿元以上,总体破百亿元。2013年快递企业的这些举措,使得“双11”期间未出现快递爆仓的现象,能够平稳度过这一高峰期,可是,这临时增加的运力高峰期过后又要如何化解呢?在电商狂欢之际,快递要如何保持理性呢?

为应对这样大规模的促销,快递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柔性,从而提升全程服务能力。

第一,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电子商务井喷式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快递物流的发展。据统计,201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超过170万亿元,其中超过30%的交易额来自电商网站;2013年社会物流总额为197.8万亿,同比增长9.5%,来自电商网站的交易额大福增加。但与之同时,也给快递带来了巨大压力,往年,每到“双11”就会出现快递“爆仓”的现象,导致快递积压严重,“快递”变成了“慢递”。2013年“双11”,“三通一达”快件日处理量更是突破千万,但相比以往,2013年并未出现“爆仓”,高峰期顺利平稳度过,2013年之所以能如此,离不开快递企业的提前积极筹备,如前所述。观察以往,快递企业尤其是依赖电商生存的快递企业总是被电商牵着走,在高峰期难以应对,出现爆仓、快件丢失、配送延误等等问题,2013年各快递企业在观念上有所改变,在“双11”来临之前已开始采取各种措施以应对高峰期。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为避免物流继续成为电商的短板,也为应对电商自营物流的压力,快递企业必须转变思想,深度挖掘企业的潜力,如设施设备、人力等方面,不断提升企业的柔性。

第二,加强与仓储企业合作,实现仓配一体化

在电子商务大环境下,为能快速送达货物,仅仅靠传统的配送网络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电商自营物流的挤压下,快递企业除了要有“配”,也要有“储”,仓储为速递服务,速递为仓储服务,从而实现仓配一体化运作,这样快递企业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应对能力。同时,快递企业借此不断转型升级,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为实现仓配一体化,不少快递企业纷纷圈地建仓,这有助于实现仓配一体化,但也会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仓配一体化,是仓储与配送的有机融合,但是并不一定非由一个企业来完成,为节省投资、布局的时间,也为避免淡季时仓库等设施的闲置,快递企业可以与仓储企业加强合作,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加强与社区、高校合作,拓展末端配送新模式

面对电商的大规模促销,为什么快递企业倍感“压力山大”,这正是因为快递企业服务能力不足所致,为提升快递企业全程服务能力,末端配送(即派件业务,也包含部分的揽件业务)这一环节不容小视。“双11期间”,高校门口、小区门口快递都排起了长队,这种报导屡见不鲜,试想一下,快递人员在等候派件的时候要花多少时间,如果这一部分时间节约下来,又能多派发多少件包裹,另外,快递人员是不是就可以有吃饭、上厕所的时间了。(1)快递企业可以加强与居民小区物业合作。目前来看,多数小区物业为了维护小区安全,禁止快递人员进入小区,这势必延长派件时的等候时间;也有部分小区物业拒绝代业主收取包裹,究其原因一是无利可图,二是要承担相应责任;也有部分小区物业可以代业主收取包裹,但要收取一定费用,费用由业主支付。分析现实情况,快递企业与小区物业其实合作空间很大,快递人员将小区包裹全部交给小区物业,再由小区物业逐件派发,小区物业在其中抽成。(2)与高校合作,利用校内学生组织来实现校内的末端配送。广大高校学生也是一大网购群体,居住集中,网购量大,另外,学生宿舍一般离校门口距离较远,取件时比较耗时,还有快递人员送件时学生可能正在上课,时间安排上非常不便。因此对于这一部分消费群体,快递企业可以与校内学生组织合作,例如我校的“淘宝社”(目前运行得就非常不错),由其负责校内配送。这样一来,对于快递人员来说,缩短派件时间,提升派件能力;对于快递企业而言,加快企业整体派件速度,提高企业应急能力;对于校内学生组织而言,提高其创业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可妥善安排取件时间。

第四,多渠道培养人、吸引人、留住人

随着“双11”的到来,快递行业“抢人”大战也越发激烈,快递企业纷纷打出“重金”招人的广告,不少快递公司开出比去年同期涨了一倍的底薪,仍然招不满人。快递企业为什么留不住人?这与快递人员的工作性质有莫大关系,比如,工作强度大,尤其在旺季,快递人员为加快派件速度,一天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非常辛苦;工作不体面,很多物流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快递行业的工作,觉得工作含金量低,不够“阳春白雪”。如何应对人才短缺呢?首先,加强校企合作,由学校为快递企业定点培养,这既可以解决快递企业用人问题,也可以提升学校的生源,对于学生而言,毕业后能对口就业,不致于出了校门就失业。同时,为应对高峰期用工荒,过后又出现人力过剩的现象,高峰期时可以由合作学校派出若干实习生,补充快递企业人才不足。其次,改善工作环境。我国快递企业为降低成本,不少末端的配送点设在出租的民房内,工作条件相当差,一个人一天一半的时间是在工作单位度过,条件过差势必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快递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员工感觉到家的温馨。

(西安外事学院 物流管理)

[1] 张建华.“双11”狂购节背后物流解压之道[J].现代企业文化,2012,(24)

[2] 张瑜.双面“11.11”[J].瞭望东方周刊,2013,(44)

[3] 王璀一.“双11”快件数量飙升难掩赔钱尴尬,配送高峰过后运力盈余成难题[N].北京商报,2013~11~19

[4] 吴铎思.留不住人让快递业“很爱伤” [N].工人日报,2013~11~12

[5] 李晓红.高薪招聘备点“双11”,快递企业人力短缺[N].中国经济时报,2013~10~17

[6] 李媛.“双11”网购沸腾后的冷思考[N].广州日报,2012~11~20,第022版

猜你喜欢

派件双11高峰期
降降降!3月豆粕跌超450元/吨,大豆到港量将迎高峰期,后市还要再跌
梨树进入生长高峰期 管理技术看这里
防患于未“燃”,温暖过冬So Easy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高峰期的不均衡运输组织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