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
2014-02-04汪鸣
汪 鸣
目前,在物流业的产学研结合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物流业发展环境和状态的超前意识、战略意识问题。从学和研的角度,当前在很多方面滞后于实践,缺乏对实践的指导;在产的层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主要依靠企业在“黑暗”中摸索,付出的成本代价太大。特别是在现行体制下,因政策缺乏针对性,企业发展环境并不利于优势企业在竞争中胜出,迫切需要把学和研的前瞻性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其中对当前我国物流行业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和研判,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参考,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认识。
对物流业而言,什么样的问题是重大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有人认为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创新是重大问题,有人认为产业发展需要营造的环境是重大问题,有人认为产业政策、产品研发、技术装备等均属于重大问题,因此对该问题的认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或争议。在我国必须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物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判断,并结合政府管理与制度变革,对未来物流业发展环境、方向进行分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对于认清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并针对规律进行政策设计,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按照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细化政策设计,提高物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从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进行认识和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物流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判断
对于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看,既可以说进入了配送物流阶段,也可以说进入了供应链物流阶段,或者其他的什么阶段,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较为丰富,这些物流业态在实践中也客观存在。但从产业的整体发展状态分析,这种认识并不能解决对物流业发展的整体认识问题,而仅仅是物流业表现出来的现象,要根据这些现象揭示物流业演变的方向,就需要从产业发展所需环境的战略高度,对物流业发展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对政府管理和政策环境进行研究,以回答什么样的政府管理和政策才能适应物流业发展的要求。在我国改革开放的36年时间里,绝大多数情况下,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这一方面是由于理论本身的问题,即研究中不敢突破“禁区”;另一方面,确实是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更为敏感,靠企业在体制中去突破、去交学费,物流业在发展中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就。为了让企业在探索过程中少一些挫折,必须改变产学研的关系现状,要从正确认识物流业发展的状况、特点及其演变方向入手,对物流业发展阶段特征进行科学判断,为产学研结合提供参考。
1.物流业发展特点
目前,有关物流业发展特点的研究成果很多,从物流业演变角度看,可将物流业发展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物流产业聚集区包括各种类型的物流基地、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地产等,是物流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经过近五六年的发展,在物流活动较为集中的产业聚集区域建设中取得了很多的发展经验,尤其是通过制造、商贸产业转型与物流服务、运输提升之间的联动等来推动物流产业聚集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关这方面的总结,学研两界做得不够,没有很好地跟上实践的步伐。从现实表象方面看,一方面,物流业聚集在不断取得进展;另一方面,大量形态落后的物流园区等依然在不断地进行简单复制。物流业聚集区为何能在近几年取得成效?为何学研两界未能先知春江水暖?这其中反映的就是仅仅对物流业由分散经营走向集中的发展规律有认知,而对发展进程缺乏研究和判断,是对物流业集中需要的环境、设施的大趋势缺乏把握,导致了的确是按照产业规律来研究制定大规划、中规划、小规划,但缺乏产业发展层面的衔接和对促进产业集中发展的形态等的认识,以致于缺乏与产业集中度相关联的政策引导,往往为设施而设施。
(2)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建设进入了较为关键的时期,即节点城市、网络企业竞争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物流产业聚集区的发展,物流业在空间布局与组织方式上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学研两界需要前瞻性地研究这个问题,不能简单按照单体聚集去认识这个问题,而应从产业布局和组织形态角度去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落后于实践,需要尽快迎头赶上。现在物流行业进入了一个依托聚集区进行网络化布局的较为关键的时期,包括网络化公路物流平台、马云提出的菜鸟网、电商和快递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网络化布局,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至于包括菜鸟网在内的网络布局发展能否成功暂且不论,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构建网络,通过网络来实现聚集基础上的规模经济效益,这是很多物流企业所追求的。这个目标德邦物流已经接近完成,顺丰速运也正在进行,企业开始进入以网络布局为特征的基础设施布局阶段,从全国、区域物流业合理布局和集中的角度看,学研两界必须尽快在理论和方法论上为实践提供支撑,以有效降低大型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设施盲目布局发展的成本。
(3)网络化、规模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正是由于企业在物流产业聚集区和节点的布局上发展迅速,近两年企业通过扩张、整合、兼并、提升等多种途径,开启了网络化、规模化发展的进程,这在以前往往是政策多方扶持想实现却不曾出现的局面。但其出现后,学研两界和政府部门并未及时作出很好的回应,缺乏较为完整的具有产业发展指导作用的认识。由于企业在网络化、规模化建设方面进展太快,而有关网络化、规模化物流企业兼并、整合、提升方面的研究很少,加之对物流资源整合规则还非常陌生,市场的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发展的混乱局面,从这个角度看,产学研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现象。
(4)物流企业信息化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是信息化,是依托互联网进行的服务创新。物流业信息化相对成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过去在很大程度上,信息化是作为管理的手段来进行建设的,而当今企业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服务提升与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了重要的手段和内容,信息化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依托互联网进行的业态创新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流服务发展的内容、方向和企业运作的形态。从学和研的角度看,需要深入研究的不再是信息化技术本身以及信息化与物流的融合与结合,而是需要更多研究总结借助该技术进行的产业形态变革与结构调整。
(5)物流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物流系统建设取得进展。物流业的聚集发展以及信息化等的推进,导致“物流通道+节点+运作”的物流系统建设不断取得进展。考虑到我国人口规模、消费水平及规模等方面因素,不太可能走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在产业发展与物流服务方面自成体系,而在涉及整体经济运行的物流体系方面,需要针对原材料以及大宗产品,构建产地、消地、直接消费者之间非常庞大的物流服务系统。这也是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包括《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到重点区域物流系统建设的重要原因。对于如何建设“物流通道+节点+运作”物流系统,并使系统能够更好地产生物流企业发展和社会效应,也需要深入研究。
2.物流业发展趋势
鉴于当前物流行业的特点,未来的物流业会朝着哪个方向演变?从技术的角度看,可能是一种发展趋势;从企业的角度看,可能是另外一种趋势;将企业与政府管理相结合,可能又是一种发展趋势。而对趋势的认识和把握,对于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并产生良好的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局面,是非常重要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产学研结合的角度看,需要很好地把握企业与政府结合角度的物流业发展趋势,以便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运行和政府管理氛围。
(1)物流业发展的运输基础设施与服务环境将发生较大变化。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交通运输超前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希望提前完成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需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完善,交通环节对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和限制将逐步消除,必然会为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和环境条件,有利于物流业沿着符合其特点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需要物流业很好地认识和把握,也是产学研结合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运输市场的细分将进入实施阶段。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各种运输方式各自独立发展的状态将宣告结束,按照运输服务的发展规律,运输市场将进入细分阶段,从而促进运输市场由低水平竞争向高水平竞争转变,并支持物流服务模式创新。近二十年来,我国运输创新的步伐非常缓慢,主要是因为受到了能力的制约,目前能力的问题趋于解决,物流业的发展就会加快,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需要很好地认识可能对物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3)物流服务创新的步伐将加快。物流服务运作的运输障碍消除后,物流业将进入服务创新的快速发展期,这已被经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的经验所证明。物流服务创新趋势主要是物流一体化服务为各种物流业态的出现和发展,包括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服务对象企业之间的横向和纵向一体化服务,创新的基本特征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学研两界而言,需要很好地研究和总结各种物流一体化模式,而物流服务企业则需要抓住市场转型发展与创新发展的机遇。
(4)物流发展进一步向制造、商贸等产业渗透。在信息化技术应用和互联网依托的各种服务模式创新支撑下,物流业将出现服务模式创新、跨界经营等现象,产业的界限会进一步打破,产业界限打破后物流业的发展格局则是一个需要好好研究的问题,而非目前产学研各界的泛泛讨论。例如,近些年围绕电商开展快递业务,以及快递企业开展电商服务等跨界发展问题,虽进行了非常广泛的讨论,但后来就没有下文了,有关正确的符合规律的产业渗透和融合发展的研究缺乏深度,没有对实践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5)物流服务专业化和精益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市场环境的改善以及市场的细分,必然会促进物流业的专业化发展,在专业化的基础上,物流业通过市场竞争,也必将带来精益化程度的提升。这种发展趋势是目前依然以传统落后运作方式状态呈现的物流业界不易认识到的。学研两界的任务就是能通过对阶段性特征和发展阶段转换信息的认识和研究,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的理论和方法准备。
(6)绿色物流发展必将成为影响物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保护环境、绿色发展一直是我们提倡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但在物流业发展实践中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始终不够。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战略的深化,尤其是雾霾的日益严重,这个问题成为物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粗放发展的格局可能会一去不复返,为培育高效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产业,环境问题必须成为核心问题。
二、政府管理与政策模式的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的大力度的改革方向,将影响政府的管理和政策行为,物流业要按照市场规律发展。为此,需要提高对改革的认识,在改革中促进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
1.市场化的改革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改革目标的确定,将给予市场足够的权利,产学研能否尽快适应这种权利的变化,按照资源配置、形成各种有利于效率提高的模式来进行思维,对物流业发展至关重要。
2.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目标的实施自然会带来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发展格局,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性。为此,需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尤其是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市场规则将发生改变,对物流业这种市场环境依赖度较高的产业,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3.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正是由于规则的改变,呼唤多年的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政府的科学宏观调控、有效治理,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为此,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凡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为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到地方和基层管理。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的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政府管理与政策的变化,需要物流业在产学研层面上进行很好的合作,以便使物流业既参与这种改革,又能尽快适应改革的形势。
4.开放型的经济体制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需要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市场的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并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的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物流业走出去并适应更加国际化的竞争,是我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战略环境。尤其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及其取得经验后的复制推广,以及国家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将使物流业面临国际前沿的竞争,物流业必须做好准备,提高竞争发展能力,应对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三、物流业发展政策的重点和方向
为在新的特点、趋势和改革开放格局下促进物流业发展,必须把握好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重点和方向。
1.物流业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的深化使物流业规划的机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解决我国物流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方向问题,即城镇化、国际化背景下物流业的整体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物流业发展所需要的政府管理与政策,即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管理手段、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的变革;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的改善,即企业物流服务网络建设的市场自主决定环境、物流服务创新保护、物流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等。不再是传统的由政府部门来“规定”发展什么产业领域和内容,而是负面清单管理下企业不能做什么之外的发展动力的释放。在未来的规划中,应当考虑如何从管理手段、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变革层面上,交出一份有利于保护物流业竞争环境、有利于促进物流企业创新的规划,如何建立负面清单,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开始。
2.物流业政策机制
与制造业主要依靠产品的性能、价格和宣传赢得客户不同,服务产品往往具有不可见性,且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步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需要服务网络、服务质量、服务标准、服务创新等的支撑。物流业是既服务于生产、又服务于生活的双重特质的服务业,政策的重点应当是营造契合产业特点的发展环境,既能促使服务企业很好地发展,又能确保服务过程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这需要政策具有针对物流服务发展特点的前瞻性,而不是鼓励哪类企业发展、支持哪种设施建设等这些本应由市场决定的事宜。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方针下,政府更应从如何健全物流业宏观调控体系以及正确履行职能方面入手研究物流业的政策重点。
上海自贸区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正是对建立这种政府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以后物流领域是否能够实现负面清单管理呢?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历程以及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进展看,创新服务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的,政府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神通来解决企业发展壮大的问题,负面清单管理似乎是未来政府政策的重点形态。在这个方面学研两界缺乏研究,需要迎头赶上。
3.政策重点及方向
服务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服务关系的建立,因此物流业征信体系的建设以及以征信体系为依托的服务环境机制的建立,无疑是未来政府改革背景下政策的重要作用方向之一。要通过征信体系建设来解决企业竞争以及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政策环境。为推进物流业发展,需要在鼓励技术、服务创新方面下工夫,需要在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方面下工夫。这种政策作用方向,是以政府的政策形成机理与政策执行方式改革为基础的,政府需要为此付出变革自己行权方式的代价。物流业对未来政府职能的转变充满期待,也只有实现这种转变,物流业才有可能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企业之间合理而充满活力的竞争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