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那一天”太当事
2014-02-03主持人斜阳不暮
主持人/斜阳不暮
读者朋友见到杂志的时候刚出正月吧?虽未到“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景致,但可谓“最是一年春好处”!在下祝福大家新年新气象,各种好事马上成功!
此篇“故事”不另类,涉及的是春节期间一个极其现实的场景——夫妻二人“春节在谁家过年”!主人公虽然基本上在春节前算是解决了这一“难题”,但还是满腹牢骚和委屈。她把这个心里话告诉了我。敝人“百度”一下,这个问题在网上海去啦!虽然今年春节过了,可还有明年、后年……况且,即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了单独二胎,抛开时间的“延长线”不说,青年人生还是不生,也是个未知数吧?显然,“过年”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故而将此“故事”呈送大家,也算是听听诸多朋友的见解。
下面是她的“委屈”!
主持人老师。我是北京空港物流园区的。什么职位您也就别问啦。今年二十八岁,家呢,借用一句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去年国庆前结的婚,我老公程浩是天津人。我们当年是同学,现在是夫妻。说句不好意思的话,程浩什么事都“听我的”。可是春节前,我们的第一个明显的矛盾来啦——在谁家过年!您可别以为我们不明白,更不要以为我们不知道上网“百度”的答案贼多,可真到实施的时候,那都是套话,还得自己拿主意!我们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哟!真的很累人。
我爹妈是哈尔滨市的在职干部,程浩爸妈是天津市的退休职工。他独子我独女,双方家长都知道我们这些“独苗”是在呵护中长大的。所以呀,我那公婆对我好得像是他们的“掌上明珠”,而我爹妈对程浩的待遇就是亲儿子!
先说我们结婚。我们结婚时是两边办的。原来说好双方家人、亲戚到北京来。因为房子的首付即使是一家一半(北京房价大家都知道,一家实在有点儿费劲),可这住房也不过是五环外的两室一厅。真要是都来了住宾馆花钱不说,主要是不方便。这么着,我们办婚事先到天津婆家,后到哈尔滨娘家。因结婚的两地奔波,自然就让想到了春节。结婚时间不长,我们就想春节怎么过。原想请两家老人到北京过。可两家人只是在婚前在北京买房时见过一面,所以说这关系没熟悉到什么“程度”,于是觉得很不方便。我呢,爹妈就我这么一个宝贝闺女,从小就没在外边过过春节,更何况爸妈祖籍甘肃,老家和哈尔滨都没什么亲人在,要是我不在身边,年三十儿晚上实在不知道咋过!我和程浩刚结婚,又不可能分开过年,所以呀,我就跟程浩说,同公婆商量一下,让程浩年三十儿跟我在东北过。爱我的程浩想了想就跟他爸妈通了电话。他爸妈表示同意,说女孩子虽然嫁过来了,可毕竟是独生女,想回家过就回家过吧。当时我这个乐呀。心想真是碰到好婆家啦!
实话说,我也挺理解他们家的。就这么个儿子,春节也是每年都在家过,热热闹闹的,结了婚反倒不回家过年,也是挺冷清。但理解归理解,我还是想我的爹妈哟!这么着,从去年年底我们就筹划着给我爸妈买什么,给他爸妈带什么,接着我就筹划时间,准备先乘动车到哈尔滨过年三十儿,安排初二的机票直飞天津……
眼瞅着春节就要到了!那天晚上程浩加班,我下班后到他们公司等着他一起吃晚饭。他妈来了电话。只听程浩说:“妈呀,我们都准备好了,初二就回,从哈尔滨到天津的机票我们都订好啦!”从程浩的表情上看得出,那边说的话并不只是问我们啥时候到天津……放下电话,程浩半晌没吱声。可他越是不说话,我就越着急。我说你到底是咋回事呀,你说出来我们商量商量。他只盯着电脑,就是不说出所以然来。
从相识以来,只要程浩能自己解决的事,绝不让我分心。可电话里我婆婆到底说了什么?有啥想法和要求?一来该让我知道,二来我该帮着解决呀!晚上九点多他工作完成后,我们在一家小餐馆吃饭,平时不喝酒的他,竟喝了两个“牛二”。我问他你妈妈电话有啥事你说呀。他说:“嘛事都没有,就是问我们几号几点到家。我跟他们说咱回天津的机票都买好了,礼品也准备了。”听他这么一说,我也不再追问。爱咋着咋着吧。
一夜无话。第二天、第三天……连着三天,平日脸上洋溢着醇厚笑容的程浩脸上难见笑模样。到第四天晚上,觉得不得不实话实说的程浩告诉我——他妈要我们回家过年三十儿!我一听就急了说,不是安排好了嘛!他说,本来他爸妈是支持我们到东北过年三十儿的。可他大爷、伯伯(天津人叫叔叔的称谓)“说了话”!说没有刚过门的儿媳妇春节不在婆婆家过年三十儿的。程浩告诉我,天津过年讲究年三十儿儿媳妇在婆家过,不许儿媳妇“后晌”看“娘家灯”!初一全家聚会,初二在天津叫“姑爷节”,女婿跟着闺女回娘家看望岳父岳母。否则就是不孝!我听了急皮怪脸地说:“你们家也是,这话咋不早说!”程浩说:“我说了你能同意呀?”我说:“这话说的,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家在两地的多去了,明白人谁不是商量着办呀!你以为我们东北人不懂事是咋着?”我话一出口他也急了:“说谁不懂事了?咱别提哪儿的人好不好?中国人不都是有这个传统嘛!”我见他真火儿了,就莞尔一笑说:“你先别管在哪儿过,你先说这两天你为啥没笑脸?”他见我“软”了,就嘟着嘴叹了口气,说出了这两天他的“忙碌”。原来,他自接了他妈电话第二天就给他爸打,想让他爸给妈做“工作”。没成想他爸说,“以前没想这么多。可媳妇在不在婆家过年关系着咱家在大家庭的面子。你大爷、伯伯都说我,你姑姑更说这么就不对,不该同意儿媳妇年三十儿回娘家过。我们不是在乎这个,可这里边有好多‘老例儿’呢。你呀,还是给晓晴(我的名字)做做工作回咱家过吧。”、
程浩一番话,真的使我好不震惊——原来,这传统习俗这么厉害!程浩虽然没说出什么儿媳妇不回婆家过年三十儿有什么不好的“例儿”,可从那种几位长辈的坚决态度,好像同他们家族的红火啊,后代的发达兴旺啊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主持人老师啊,我爱程浩,程浩也关爱甚至宠爱着我!可我不能因为陪父母过年三十儿,就把我的婆家人都得罪了是吧!到这会儿,我告诉程浩,年三十儿咱天津过!程浩听过了说,“你疯啦?都订好了的事了,你怎么跟你父母交代呀?为这个让你爸妈不高兴,我也不愿意呀!”我说,“甘蔗没有两头甜。咱怎么着也得‘得罪’一边。谁让中国的传统风俗是你“娶”我“嫁”,男女有别呢!木讷的程浩说,你是不是会说我们家这是重男轻女吧?我说:“这不是重谁轻谁的事。我要是不回你们家过,你家里真要有个不发达啥的,我这罪过可是大啦!”听了我的话,程浩再不言语。
我做出决定啦。决心一下,即刻给我妈打电话。告诉爸妈回家的日子改了!他们先是不说话,后来我解释了不是公婆有想法改主意,是程浩的“大家庭”有“想法”。我爸沉吟一会儿说:“改就改吧。只要你幸福快乐就行。我们俩一样过的好!”我问我妈说:“如果您不同意,我……”没等我说完,我妈说“孩子,妈支持你……”我听出我妈是带着哭腔……
放下电话,我抹着泪把机票改成初二从天津飞哈尔滨的班机!下决心到天津的婆家过年……
主持人,我眼下是在哈尔滨父母身边给你发的邮件。我今年这样了,明年呢?别怨我满腹牢骚,其实我真的知道咱国家,尤其是北方的风俗。这算不算男尊女卑的风俗呢?我该不该尊重呢?我今年……明年……
收到了她的邮件,我心里不禁略有酸楚。因为我和老伴的境况同她父母很是相似!不同的是我们京津两地近在咫尺罢了!作为主持人,本该为读者排忧解难!可遗憾的是,从“正面”解决,我实在是无“计”可施!
在还没能获悉大家的建议和意见之前,敝人坦诚地说说自家的见解:
首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人口国策加上人口迁徙流动,使两地亲家争儿女的境况必然成为人们无法规避的现实!其次,从意识形态相对寄生性的角度讲,我国传统习俗中的男婚女嫁早就约定俗成。第三,面对这个“难题”进而理性地解决它,不仅在考验着我们当事人的智商和情商,也在考验着我们社会宣传和职能部门理顺和疏导的能力和智慧!
对当事人来说,敝人无法给出明年“年三十儿”的方式,但我想理念的交流或者说沟通还是可以谈及的!第一,国人在春节这个举家、举国欢聚一堂的约定俗成日子里,谁说不想与家人团聚就是罔顾事实!但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强化家、国概念而一味渲染回家“过年”的“必然性”,其结果未必能产生我们所期许的道德上的升华和秩序上的向好!所以作为个人,本不必再强化这个“年三十儿”!第二,有些传统东西未必“优良”,但却有着善意的,又未必明示的良好内涵。如上述当事人讲的天津卫出门子闺女“三十儿后晌不看娘家灯”,窃以为其成立的起因就是不让儿媳妇“想家”不回婆家过“三十儿”,而使传统意义上的一家人团聚!作为当事者(包括生活中的所有人),如果在不影响他人和自家的生活质量前提下,遵从一下又何妨呢!第三,生活质量的“保鲜”,既要有现实的状态,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如此,“年三十儿”是两家一起同儿女过,还是一家一次轮流过,还是一直就在婆家或娘家过!其本原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安排……只要生活质量好,“哪天”一起过有什么关系呢!
列位看官可能会说,您这故事什么也没解决吧!不好意思,那是您没看出来!主持人想说的是——当你面对着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且你对这件事的态度会影响着你和亲人的生活质量的时候,想办法淡化它,谁能说不是“高招”呢?!不就是个“年三十儿”嘛!
别把“那一天”太当事!国富民安阖家欢乐不在意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