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概念 引领实践
——节约集约用地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一
2014-02-03郑新奇
■ 郑新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明晰概念 引领实践
——节约集约用地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一
■ 郑新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从说文解字开始,从中国的文化历史总结土地节约与集约内涵,并与从国外引进的所谓传统概念进行比对。节约用地是不同用途间的一种比较概念,是一种用途土地相对其他用途土地的节省或少用;集约用地则是同一用途内的土地利用强度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各种投入(资本、技术、管理等)的增加提高承载、强度或产出的一种土地合理利用方式。最后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土地整理、“三旧改造”、建设用地上山等实践判断上,指导人们更好地从事节约集约用地活动。
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概念辨析;概念应用
目前,一谈到节约集约用地,必然要涉及到概念的起源问题,有人说节约和集约本来就不是一码事,节约对应浪费,集约对应粗放[1]。另外还出现了一些术语,比如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集约对应内涵发展,节约对应外延发展。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或者诠释,一般是一段很长的文字表达,一般人很难一下子记住[2-3]。这就是目前虽然大家对节约集约用地的词语耳熟能详,但对其涵义不甚了了的现状。
如果我们回归到大众中流行的词汇,一般都很简约,而且可以望文生义。可是我们的国土资源部门,尤其是土地资源管理者或研究者,通常使用的词汇,一般非专业人士不能望文生义。还有一种现象,很多词汇学者们喜欢用外国的解释。其实这些词汇中文中也存在,但很少有人从中文词汇中解释这些概念或术语。本文针对节约集约的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阐释,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1 说文解字之节约集约
当我们仔细探求集约概念的时候,从中文中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辞海中可以查到“集”、“约”的中文含义。集,字从隹(zhuī),从木。木指树木。隹为锥,意为锥形、金字塔形。锥与木联合起来表示“金字塔形的树木上面里外都有许多鸟儿停歇”。本义指群鸟借助树木枝条组成金字塔形社会。引申义指按照层次有序会合的群体[4]。
约,字从糸(mī),从勺。糸表示缠束、绑定。勺意为专取一物。糸与勺联合起来表示“专门对一件物品进行绑定”。本义是专物专绑[5]。将中文的“集”和“约”放到一起,其实也是将某类东西进行专物专绑,内涵是属性一致的东西在一起进行多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专物专绑。对应中文集约的英文常用词是intensive(或者intensity),含义是密集的、加强的、精深的、强烈的、集中的、重点的、精细的、强化的、深入的,以及强度、烈度等强烈程度[6]。
节,在《说文解字》指竹节如缠束之状,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节的原意是连接的部位(节点),因节而连,也可以为两节之间的部分,引申意思为因为限制束缚而相连。《易经》的节卦是谈节制自己行动的卦。任何事物皆有一个有盛有衰的过程,也有一个有行有止的过程,在一定的时候必须适当节制一下自己的行动,这将会是极有益处的[7]。节与约组合,就成了有限制地专物专绑。对应的英文则是saving(save),基本含义是节省、保存、储蓄、解救。
由上可知,节约、集约二词其实中文和英文的含义差不多。实际上,中文的表达更形象、更直观。
2 节约集约用地之内外有别
目前我们提到的土地集约利用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的一个必然。我们说节约用地,其潜在的含义是指少用建设用地,不多占建设用地以外的其他用地类型,尤其是农用地或耕地。这在集约用地的原始概念中没有提到,是我们国家发展到目前阶段的产物,是对集约用地概念的发展。这样的概念是相对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也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或者说是为了保证生存安全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集约用地概念的一个延伸、发展和丰富。
集约用地概念有其较长的发展历史。学者们习惯说的古典经济学家杜尔格、安特生、魏斯特和李嘉图等在研究农业地租问题中,发现并证明了农地集约耕作中的报酬递减规律,并认为集约利用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此后,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基础上,给集约利用下了明确定义:“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8]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所下的定义来源于此:“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9]从这些概念中我们会发现,集约的对象是“同一土地”、“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我们这里可以将“同一土地”理解为“同一用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理解为“规模确定”,于是集约用地实际上就是以确定面积的同一种用途土地为对象的。这个同一种用途可以是广义的,也可以是狭义的。广义的同一种用途指同一性质区域内的所有土地,如城市用地、开发区用地等。狭义的同一种用途则专指按照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划分的各类用地,比如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教育用地等。于是才会出现各种集约用地的评价等研究成果报道。
相对于集约用地,节约用地是不同用途间的一种比较概念,是一种用途土地相对其他用途土地的节省或少用,即使农用地少用了建设用地也称为节约用地,建设用地少占了耕地也称为节约用地。狭义理解的节约用地则一般认为专指建设用地少占用农用地尤其是耕地。
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其实都是土地合理利用的具体化,人类发展追求的目标是土地合理利用,但是如何判断土地合理利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则会有不同的理解。古代和现在不一样,国外和国内也不一样,我们提出或者强调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其实就是在我国发展到现在对合理利用土地的一种深化和细化。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在本质上和土地合理利用并不矛盾。
由此,我们认为节约用地是表达不同土地用途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是一种土地利用用途对其他土地用途的少用或少占,一般指二维平面空间内的土地合理利用规模的问题,主要是通过测算各种用地指标进行控制的一种土地合理利用方式。集约用地则是同一用途内的土地利用强度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各种投入(资本、技术、管理等)的增加提高承载、强度或产出的一种土地合理利用方式。
3 节约集约之行动判别
由于人们对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概念内涵的模糊,对目前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各种行为或行动无法直接进行判别,导致无法进一步指导节约和集约用地的行为。明晰了集约用地是在原位针对一定规模的土地利用强度的表达,节约用地则是不同用途土地之间的关系表达,这样就可以判别很多的具体用地行为。
现在进行的建设用地上山行动其实属于节约用地的范畴。低丘缓坡开发利用主要是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的,严格讲是节约用地的利用方式,是建设用地对低山缓坡用地类型的占用,同时少用了耕地或农用地。这种异位用地是一种节约用地方式。所谓异位用地就是将一种土地用途(功能)从原来所在的位置搬迁到另外一个位置(或在另外一个地方增加功能),原来的位置则可能改变用途(功能)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目前正在开展的“三旧改造”属于在原位进行的强度提高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属于集约用地。也就是说一种用途的土地投入增加以提高强度和提高承载、增加产出则是集约用地。盘活存量也是集约用地。
明晰了节约、集约基本含义,我们的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目标才会更加明确,行动才会更加有效,对政策也会更加有指导性。如节约用地需要以政府主导才能取得更好成效,集约用地则是以市场为主导才能取得更好成效等。
4 节约集约之相关概念辨析
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10]。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由其基本概念可以知道,土地整治是节约与集约用地大概念下的二级概念,属于节约用地与集约用地范畴。
按照用途之间的比较,节约用地是专指建设用地少用其他用途土地,集约是强化本用途土地。土地整治中的对低效用地(可以是农用地,也可以是建设用地)进行整治肯定是强度的变化,属于集约利用。对未利用地进行整治则是改变其用途为有用“地”(建设用地或农用地),用途发生改变,这个属于节约用地范畴。建设活动和灾毁土地的整治则是原用途的利用,属于集约用地范畴。不合理利用土地使其合理利用,属于集约利用范畴。
[1]张晏,于猛.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综述[EB/OL].(2012-02-14)[2014-01-28].http://www. mlr.gov.cn/xwdt/jrxw/201202/t20120214_1063358.htm. [2]郑新奇.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理论、方法、技术、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TD/T 1018-2008,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S].
[4]百度百科.集[EB/OL].(2012-12-20)[2014-02-01]. http://baike.baidu.com/view/281152.htm.
[5]百度百科.约[EB/OL].(2012-12-20)[2014-02-01]. http://baike.baidu.com/view/299610.htm.
[6]词霸.Intensive[EB/OL].(2013-12-10)[2014-02-01]. http://www.iciba.com/intensive/.
[7]浮屠塔.节卦[EB/OL].(2013-8-15)[2014-02-01].http:// baike.fututa.com/a5797/.
[8]马克思.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60.
[9]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2[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683-684.
[10]刘彦随.农村土地整治要让农民受益[N].人民日报,2010-11-12(13).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and Guiding Practice—Discussion on th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of Economical Intensive Land Use
ZHENG Xinqi
(School of Land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land use from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as well as by comparison with the so-called traditional concept introduced from foreign countries. Optimal land utilization is a concept of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uses, and a saving that a purpose of land use is comparatively to the other purpose of land use. While the intensive land use is land use intensity within the same purpose, it is a way of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through increasing various inputs like capi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to raise bearing, intensity and output. These concepts are then applied to the practical judgment on land consolidation, “three old transformations”, and land for construction, thus guiding people to better engage in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land use activities.
economical use of land; intensive land use; conception; concept of application
F301.0;F062.1
C
1672-6995(2014)03-0015-03
2014-02-11;
2014-02-25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科研经费项目(201111014)
郑新奇(1963-),男,河南省伊川县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GIS开发与应用、土地评价与规划、集约用地、空间数据挖掘、复杂系统仿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