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创新政策环境 强化创新要素支撑
——杭州市中小企业创新状况的问卷调查

2014-02-03赵静

浙江经济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人才企业

赵静

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状况备受各方瞩目,从中央到地方对中小企业摆脱困境、创新发展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毋庸置疑,创新是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小企业创新状况究竟如何,创新还面临哪些瓶颈或制约,诸如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去探究。为此,笔者以杭州为例,选取了1000家中小企业作为样本企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寻求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应对之策。

中小企业创新难言乐观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对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创新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按照熊彼特的定义,企业创新活动可以归为三大类: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与组织创新。

从技术创新看,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研发机构缺失、创新能力薄弱等现象。据调查,74.8%的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仅有19.1%的中小企业新产品或新技术来源于自主研发,13.7%的中小企业则来源于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或专利权收购,67.2%的中小企业则来自于模仿等其他途径。

从市场创新看,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的商业营销模式在市场拓展方面的作用还远远不够。目前仅有33.8%的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商业贸易活动;在已开展网上贸易的企业中,网上贸易额占企业总贸易额比重10%以下的企业占比高达53.2%,10%-30%之间的企业占比为35.1%,30%以上的企业占比仅为11.7%,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营销应用中尚未广泛普及。从企业品牌知名度来看,认为自身品牌知名度高或较高的企业占比仅为21.2%,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对自身品牌知名度并不满意。

从管理和组织创新看,中小企业主大多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家族化管理色彩浓厚,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程度不高。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和企业网站建设三个领域实现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企业占比分别达到70.3%、40.9%和33.6%,但在生产现场管理、研发设计和商务营销等价值链核心领域的信息化程度反而较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任重道远。

多重因素制约创新

中小企业无论在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还是管理和组织创新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中小企业创新陷入困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一,资金匮乏。据调查,认为资金不足引致创新难的企业占比为56%,位列各种创新制约因素之首。据调查企业反映,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动辄面临融资难问题,更无力提及投资研发新产品。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1%的企业占比高达51.2%。61.1%的企业建议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其二,缺乏高端创新型人才。50%的中小企业认为创新型人才缺乏是企业创新难的一个主要因素。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员工以初中及以下学历及职业高中为主,其占企业总人数比重为93%;相比之下研发人员严重不足,71.4%的中小企业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不足5%。

其三,市场风险较大,企业创新意愿较低。47%的中小企业认为市场风险较大,创新前景不明朗是制约其创新的主要因素。多数中小企业抱着“创新不如模仿”的心态,缺乏创新的内生动力。

其四,创新平台载体不够健全,创新环境有待改善。27.3%的中小企业认为缺乏完善的创新平台支撑是造成企业创新难的原因之一。近年,国家及地方层面在中小企业创新方面采取诸多举措,创新扶持政策效果有限,大多数中小企业创新平台载体“名不符实”,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收效甚微,创新平台作用力度仍然不够,中小企业创新在规划引导、法律保障、政策扶持、平台助推和体制机制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加大创新扶持力度

加快培育企业主创新精神。中小企业主大多是草根企业家,创业不易使其规避风险、稳健经营的观念根深蒂固,创新意愿普遍不高。然而在市场需求变幻莫测的时代,中小企业经营者若固步自封,不敢于创新转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岌岌可危。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在对创新文化的培育上。不仅中小企业主要转变观念,敢于创新,勇于创新,还要将创新打造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创新理念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并辅之以激励员工创新行为的规章制度,激发员工创新热情。

加大创新融资扶助力度。进一步强化银企对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发展,实施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差别化信贷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推出低息等能让中小企业承受的新融资产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贴息规模,鼓励帮扶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进行直接融资,切实解决企业日常经营性、周转性及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问题。同时,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创新资助的经验做法,针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不同周期,分别成立对应的创新资助基金,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给予补贴补助、担保或低息贷款。

强化企业创新人才支撑。积极搭建人才推介平台,帮助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和紧缺型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完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中小企业集聚区域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引进人才能够真正留的住。强化企业自有人才的培养,加强职工专业技术培训,不断优化企业人才结构,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坚实的后援军。

完善创新财税扶持政策。借鉴英国等地做法,对中小企业实行研发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技术开发费补助力度。实施支持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采取降低门槛、价格扣除、鼓励联合体投标和分包等措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法律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解决企业创新的后顾之忧。

强化创新中介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创新风险评估机制,引导专业风险评估机构参与行业市场风险的评估,加强对企业创新方向的引导和扶持。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进行财务、法律、企业发展计划、产品营销方面的咨询和策划,帮助其获得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信息。在中小企业集中、产业集群或产业优势明显的区域,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建立一批公共技术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本。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探索技术与产业的多种融合模式,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猜你喜欢

人才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