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市场导向 加快产业升级

2014-11-29朱卫江

浙江经济 2014年11期
关键词:服务业浙江

朱卫江

坚持市场导向 加快产业升级

朱卫江

今年以来,浙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主要指标多在合理区间,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良好开局,同时经济运行中问题也不少,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形势复杂性、严峻性在增加。但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不是即期增速之“长短”,甚至不是一时的效益指标,而是其背后的结构调整进展如何。

细观浙江结构调整,可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稳中有进有转,亮点确实不少。深化改革、“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商回归等重点工作力度大、进展快、势头好。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增长快于GDP增长和工业增长,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快于规上工业增长,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从需求结构看,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新兴消费业态快速发展,内销明显快于外销。从动力结构看,科技投入快速增长,新产品产值率大幅提升,企业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忧的是结构调整“爬坡”尚处于半当中,部分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尚未突破“天花板”,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低端传统产业、过多依赖廉价劳动力、过度依赖环境资源消耗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浙江结构调整,重点在于如何加快推进由基于要素低成本战略向创新差异化战略的转变,以发展智力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降低环境资源消耗强度,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矛盾,以品牌营销和商业模式创新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这是毋庸置疑的战略选择和转型之路。但我们必须看到,浙江眼下的产业结构是由市场内生力量和部分政策激励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更多的是市场内生力量在产生作用,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的。正确认识这一力量,从市场角度去把握,才能很好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速浙江经济结构调整,总的来说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注重在增量和存量上双管齐下,强化市场导向,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实力。

首先,制造业要突围:低端转移、中端竞争、高端培育。工业仍然是浙江当前支撑经济增长的最重要保障,浙江在国际竞争中最有竞争力的产业也是工业部门中的制造业。可以说,工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对浙江实现经济结构之变至关重要。浙江现有产业中不要什么?我们非常清晰,“五水共治”倒逼,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严重污染企业,鼓励低端产业对外转移。要什么?大的方向也十分明确,就是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这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还有更需要深入研究的就是目前在浙江工业中占比很高的传统优势产业该走什么样的路。纺织服装、皮革制鞋、金属制品、低压电器、日用品等,占居了浙江工业的大半壁江山,其中纺织化纤服装就占20%以上。这些我们在前一轮竞争中胜出的产业出路在何方?从需求角度,消费层次提高,是促进产业升级的主因。我们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正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那就是城市化的推进、中等收入人群的增加带来的“品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竞争是效率的源泉,市场是创新的导向。要抓住这一机遇,我们的传统优势产业必须加快实施“三名”工程,重点提升产品品质、打响品牌,提高产品创新要素比重,提高中高收入弹性产品,推进由出口导向转向出口与内需市场并重。要面向中高端消费群体的潜在优势和市场,鼓励设计、开发、制造、使用一体化并行,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力度,提升产业素质、产品品质和企业美誉度。换句话说,要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与国际大品牌和低端产品错位竞争,全力占领品质好、价格适中、市场潜力和空间相对较大的中端市场。这可能是一个较长时期浙江防止陷于高端技不如人、低端又被转移“三明治陷阱”的可行之策。

第二,服务业要协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度融合、互促共进。传统工业化是将工业与服务业分离开来的。但现在发生重大变化,不仅是制造业发展催生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也必须建立在高素质的服务业之上。服务业是浙江产业结构中的“短板”,也是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力所在。服务业“板之短”,并不仅仅在比重不够高,更突出的是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不高,难以承担提升制造业和经济整体劳动生产率的重任。到2012年,服务业中只有金融、房地产、信息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超过工业,其中金融是7倍、房地产5倍、信息服务业是2倍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过半的服务业均低于工业。要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重点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上做文章,使高效生产力不断取代低效生产力,全面提高经济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着力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积极引进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放开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

第三,信息化要提升:互联网深化应用、商业模式创新和云计算、智能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联动推进。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不能墨守成规,要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跟上科技与市场的脚步。创新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会为我们创造新的产业高地和商业奇迹。这方面,浙江有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完全有条件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以此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的脱胎换骨,加快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围绕这一转变,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提出了电商换市和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战略思路,下一步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到位。特别是要制定浙江的大数据发展战略,支持信息服务企业转型,做强做大核心企业,推动大数据收集、研究和应用,在信息行业中孵化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引导现有企业从大数据中找到创新源泉、发现增殖服务、提高决策水平和业务效率;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和重点应用领域投入力度,加快电子政务服务应用研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公共基础平台建设,打通信息横向和纵向的共享渠道,加快基础数据整合,努力形成省政府提出的“一张网”,进一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百姓,为提升社会冶理能力奠定基础。

第四,市场化要坚定:最大限度激活民间力量、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是浙江过去30年实现成功跨越的关键所在。我们逐步形成了民间资金充裕、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浙商群体庞大的突出优势。但现在面临着活力减弱、转型艰难的严峻考验。如何通过深化市场取向改革,最大限度激活民间力量、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是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其核心就是建立企业“生得顺利、活得自主、退得顺畅”的制度环境和产业生态。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要切实抓好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的落实,像治水一样综合施策,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亲商尊商安商”环境,形成一个各级定期发现问题、联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全力解决企业集中反映困难和问题,支持民企发展,抓好浙商回归。深化国企改革,加快组建大型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按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国有资产,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完善产权制度、提升市场化程度。加快推进“三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总结推广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经验,为创业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外部条件。坚决破除“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间资本办医办学办文化,进入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探索民间资本进入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特许经营权领域,更好发挥“三民”优势和作用。

作者为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服务业浙江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Mother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双下沉、两提升”浙江医改提升群众获得感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健康服务业:更多关注这个板块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