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推进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2014-02-03桐乡市国土资源局
桐乡市国土资源局 张 莉
“五位一体”推进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桐乡市国土资源局 张 莉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节点,承担着审核、审批、执法监察等大量具体繁杂的工作任务,工作强度高,业务信息数据量大、种类多、来源广、结构复杂。加强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可大大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和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一、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1.基础性
在部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最基层、最基础的单位,大量的管理业务需要从基层做起、在基层落实。无论是开展“金土工程”建设,还是推进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县级信息化建设是获取基础数据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各项信息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底图”。
2.复杂性
国土资源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国计民生。作为地方政府最为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掌握着大量的行政审批、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权力,再加上部分业务管理与其他职能部门交互较多,业务类型较为复杂性,程序环节多。因此,在基础数据采集、信息平台建设、成果应用输出等方面要求更高、功能设计更为复杂。
3.服务性
加强县级国土信息化建设,除了要适应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考虑各项业务类型、工作流程等内容,还需要注重公共信息发布、网上政务、信息登记与查询等功能建设,突出公共服务理念。这既是基层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
二、“五位一体”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数据是基础,系统是平台,应用是核心,更新是关键,服务是目的,这五个方面的工作是相辅相成的,要树立“五位一体”的系统理念,全面协调推进,才能真正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1.数据---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只有先摸清家底,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离开基础数据,信息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实践中,无论是加强土地权属管理,开展耕地保护、土地整理,还是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地质灾害防治,一套准确、翔实、现势性强的基础数据是必不可少的。国土资源方面的数据覆盖地下、地表、地上不同空间位置,涉及土地、矿产、海洋、地质等多个领域,按照应用类型又可细分为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地籍管理、土地分等定级、土地市场、建设项目用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基础控制测量、矿产资源储量、地质资料、地质环境与灾害、矿山环境、地下水、地学基础数据等众多类型,因此,要从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组织、管理、维护等各个环节入手,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尤其是建立健全各业务部门可共享的基础数据库,形成国土资源数据交换体系,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对于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而言,既是数据信息采集、获取的基层单位,也是建立省市县级数据中心的基础,要在不断获取第一手增量数据信息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数据成果,注重日常积累和管理,以最小的成本储备更多的数据资源。比如,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不断更新完善土地类型、利用状况、权属类型等属性数据,为土地管理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2.系统---健全完善业务信息系统,拓宽数据应用管理平台
在强化基础数据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各部门的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将大量繁杂具体的工作程序转化为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操作流程,为数据应用和业务管理搭建有效平台。改革开放以来,国土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生产的基本要素,在参与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职能不断扩大,业务更加细分,管理日益规范,这些变化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不少难度和挑战。在业务量不断增加,人员编制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加大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力度,使管理更加程序化、标准化,更加方便、快捷,是提高工作效能、摆脱现有管理困境的有效途径。因此,应逐步健全完善覆盖国土资源管理主要业务的集成化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土地动态监测、地籍信息管理、土地利用、矿产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实现业务的网上审批、网上流转,让数据为管理服务、为决策服务,不断促进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行政效能。
3.应用---加强信息数据挖掘,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在搞好信息化基础数据及业务系统建设的同时,应注重对现状数据的综合、统计、分析和研判,提取多种所需的有效信息,开展信息数据应用的深度挖掘,为管理提供决策支撑,避免出现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例如: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信息,研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合理性及利用程度,制定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利用遥感信息动态监测国土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变迁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为城市建设部门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向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农业用地利用现状结构及变化情况,分析变化的面积及区域详情,制定合理的农业发展决策等。
4.更新---建立数据更新和监测体系,确保数据的现势性
了解土地利用变更状况,对耕地保护实行动态监测,及时查处违法违规滥用土地行为,这些工作都需要有先进的监测手段和现势性强的信息数据提供支撑。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遥感技术的广泛发展与深度应用,为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动态监测提供了越来越有利的条件与可能。因此,要充分利用GPS、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等先进的信息获取和传输技术,建立严格的数据更新和监测制度,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动态监测及更新,保证数据的现势性。这是实现国土资源动态、长效管理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监管的重要途径。
5.服务---注重电子政务建设,加强信息的社会化服务能力
国土资源信息化的价值还体现在提高管理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上,并以此来提升对政府的决策支持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以及公众参与管理和监督的能力。要通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服务化水平;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并借此为公共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定期或实时对外发布相关政策及信息,提高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水平;注重网站建设的互动性,设立网上咨询、举报信箱和意见反馈栏等,力争使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成为国土部门服务群众,群众了解国土资源信息、支持国土资源事业、监督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桥梁,综合提升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社会化服务能力。
三、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注重数据的统一性
一方面是指数据源的统一,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在数据的采集、处理方面积极推进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提高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程度,是提高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同时,在数据的应用、管理方面注重区分不同口径的差别,避免出现数据的自相矛盾。另一方面是数据标准化。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保证之一。由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的滞后性,当前很多部门都面临着数据格式不统一、兼容性差、数据交换难等问题,给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带来障碍,同时也造成数据资源的浪费。近几年,从国家和省级层面不断加大了数据标准化建设力度,因此,在实践中应以现在有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为基础,注重数据库或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格式转换和标准化,在最大范围内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和兼容性,为数据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打好基础。
2.加强系统功能整合
根据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类型的不同,现有信息化建设中涉及耕地保护、建设用地审批、地籍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执法监察、土地市场等多个管理系统,由于在国家层面没有统一推行的集成系统可以利用,实践中往往出现一个县(市)局内部多个系统同时单独运行,相互之间资源不能实现共享,而且还存在一些重复的功能模块,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也造成了资金、技术、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在实践中,应加强各管理系统的功能整合,做好业务、技术和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在规范、简化各业务管理流程的基础上,以电子政务系统为平台,抽取共有的功能模块进行重组,逐步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以利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又可以实现数据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