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先验模板的表面肌电信号渐进分解算法研究
2014-02-03罗万国侯文生郑小林万小萍陈海燕吴小鹰
罗万国 侯文生,# 郑小林,# 万小萍 陈海燕 周 平 吴小鹰*
1(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重庆 400044)2(重庆市医疗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0044)
基于先验模板的表面肌电信号渐进分解算法研究
罗万国1侯文生1,2#郑小林1,2#万小萍1陈海燕2周 平2吴小鹰1*
1(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重庆 400044)2(重庆市医疗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0044)
本研究通过将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解为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MUAPTs),来研究神经-肌肉系统中运动单元(MU)的募集与发放模式。针对高收缩力情况下MUAP叠加问题,首先采用FastICA算法和小波包去噪算法对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先验知识构建了4种形态的可伸缩MUAP模板;最后,采用“先大后小”的渐进识别方式,逐个对MUAP进行自动提取。在此基础上,还将该算法应用于8名受试者(3组/人)不同手指活动模式下的指浅屈肌多通道(12通道)sEMG分解;单通道分解结果显示,高力量水平下sEMG中的主体MUAPTs能够被有效检测和分类;统计结果证实,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MUAP的数目增加;不同大小MUAP比重的变化与活动手指和力量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的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利用先验模板从sEMG中渐进提取MUAP的可行性,为sEMG分解和进一步研究MU发放规律提供于一种新的思路。
表面肌电信号;分解;先验模板;运动单元动作电位
引言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是由肌肉兴奋时募集的多个运动单元(motor unit, MU)产生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在表面电极处的综合叠加[1]。由于sEMG具有无创的特点,在假肢控制[2]、神经肌肉系统功能异常的辅助诊断[3]、运动康复诊断[4]等方面受到重视。虽然直接提取sEMG的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特征,可用于描述肌肉活动及其功能状态[4-5],但为了进一步认识MU募集的细节信息,通过分解sEMG来还原构成它的主体运动单元动作电位序列(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 trains, MUAPTs),在近年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1, 3, 6-13]。
基于统计学的盲源分离(BSS)算法,尤其是独立分量分析(ICA),是比较典型的sEMG分解算法之一。日本坂田大学的Garcia研究小组,采用一系列ICA算法对仿真信号和实测sEMG进行了分解[6-7],得到了一些与主体MUAPTs相似的分离信号;中国科技大学的神经肌肉控制实验室,将多种BSS算法应用于多通道sEMG分解,得到了4类MUAP信息,并较好地解决了波形叠加问题[11];重庆大学安媛等利用FastICA算法,从6通道的指浅屈肌sEMG中提取了4种MUAP信息,并初步研究了力量水平对MUAP募集模式的影响[12]。然而,由于ICA算法要求观测信号中有,且仅有一个高斯源信号,观测矢量的个数还不小于源矢量的个数,故基于ICA的多通道sEMG分解,大多在较低力量水平进行。此外,由于需要反复迭代,其分解效率也有较大局限[11, 14]。
另一种典型的sEMG分解思路,是基于波形检测和模式识别的方法对sEMG进行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De Luca等在插入式肌电信号(iEMG)分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来新的sEMG分解策略[1]。最新报道显示,该算法可用于不同肌肉、不同力量水平(最高100% MVC)的sEMG分解,所分解的MU类型数高达40,准确度也高达97%[8]。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其准确性仍需改进[9]。本文结合一些现有sEMG处理与分解算法的优点,以MUAP波形结构为先验知识,设计了一种渐进式sEMG分解算法:通过模板拟合和逐次迭代提取MUAP信息,以提高MUAP识别效率;并通过不同手指活动模式下采集的指浅屈肌sEMG,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验证。
1 渐进分解算法设计
1.1模板建立
MUAP波形被证实大多呈现双相或三相结构[1, 8, 10, 12],MU遵循“大小原则”进行募集,后募集的MU具有更大的激活阈值且产生尺寸更大的MUAP。为了使所建立的模板波形更具有代表性,提取出更多MU所发放的MUAP信息,依据现有报道的结果[1, 8, 10, 12],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4种基本形态的模板波形(Tp1~Tp4),且每种形态的模板波形,通过幅度和时间伸缩以代表不同激活阈值MU发放的MUAP。
为了计算方便,将Hermite-Rodriguez函数进行归一化和变形来表示每种形态MUAP的波形,上述4种模板的近似数学表达式为
(1)
式中,Tpi(t)表示第i个MUAP模板为了更好地逼近模板波形,变量t的取值范围取:[-2.5,2.5],A为MUAP的幅度伸缩因子,采用式(2)所示一个比值为1/2的等比数列来代表不同大小MUAP的幅值A0可通过MVC力量水平下采集到的sEMG由式(3)进行估计,N的大小则取决于式(6)中Thrmin的大小;λ1,λ2,λ3,λ4为与MUAP幅值有关的时间伸缩因子,幅值越大,时长相对越长。参考相关文献[1, 8],其总变化范围设为:5~20 ms。
(2)
(3)
式中,peakm为MVC力量水平下采集的sEMG峰值,M为满足|peak1|-|peakm|≤2σ的最大m值,σ为基线的方差。
1.2分解步骤
sEMG经常表现为不同幅值MUAP的相互叠加,幅值大的MUAP波形相对容易被检测出来。因此,采用如图2所示的两层循环迭代算法,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自动对sEMG中的MUAP进行逐个剥离。
步骤1:阈值初始化。比较输入信号峰值与MVC力量水平下sEMG估计出的MUAP幅值序列,确定出输入信号中所包含的最大MUAP的幅值,并以此作为备选峰值检测点的初始阈值。
步骤2:备选峰值点检测。所谓的备选峰值点检测,就是在sEMG中检测绝对峰值大于阈值的峰值点的位置,然后按照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将其对应的时刻点保存到1个一维数组中。
步骤3:MUAP识别与提取。从峰值索引数组中得到一个峰值索引之后,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一个固定窗长的窗口,在索引点对称截取出一个待分析信号段与模板波形进行匹配。然而,不同层次的MUAP的持续时间不同,同一层次不同形态MUAP关于峰值点并不都是对称的,而且不同波形其峰值到左右两边比例也不同(如图1所示)。因此,采取移动的可变窗长截取索引点附近的待分析信号段。除此之外,为了方便进行参数计算,将不同窗长截取的MUAP波形都进行了3次样条插值,使其与模板波形具有相同的点数。
待分析信号段与模板波形的匹配程度,主要采用相关系数与残差比进行判定,两个参数分别由式(4)和式(5)进行计算。
(4)
(5)
式中,Tpi(t)表示第i个MUAP模板,xj(t)表示第j个信号片段,cov(·)表示协方差运算,D(·)表示方差运算,C表示相关系数矩阵,R表示残差比矩阵。
得到相关系数矩阵C和残差矩阵R之后,采用如下规则进行MUAP波形判定:
(1)如果最大相关系数大于0.95,则判定具有最大相关系数的模板与信号片段匹配;
(2)如果最大相关系数介于0.7与0.95之间,则判定相关系数大于0.7且残差比最小的模板与信号片段匹配;
(3)如果最大相关系数小于0.7,则判定该峰值索引点附近无MUAP发放。
识别和提取完某一峰值索引点的MUAP之后,则将残余sEMG用于下一峰值索引点的MUAP识别与提取。当遍历所有备选峰值点之后,退出子程序,完成该阈值下的MUAP识别与提取。
从可分离的角度来看,当所发放MUAP的幅值小于基线时,就很难检测和识别到相应的MUAP。因此,利用式(6)计算的最小阈值来判定是否结束分解。
(6)
式中,peakn为基线信号中的峰值点,N为满足|peak1)|-|peakn|≤σ的最大n值。
2 sEMG检测及分解
2.1sEMG采集
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募集了8名(男性4名,女性4名,年龄20~24岁)身体健康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sEMG采集实验,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实验中,受试者按如图3(a)所示姿势分别使用食指、中指和环指进行20% MVC,40% MVC和60% MVC指力跟踪实验(详见文献[12])。采用图3(b)所示的粘贴在指浅屈肌(FDS)肌腹25%~76%处的一块6×2(行×列)Ag-AgCl柔性阵列电极进行sEMG检测。检测到的sEMG经过信号放大电路之后,采用RM6280C多道生理记录仪进行记录、显示和存储。同步记录的还有以相同采样率(2 kHz)采集的4个指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
2.2预处理
作为一种弱生物电信号,在采集sEMG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环境噪声、设备固有噪声、工频干扰、运动伪迹等噪声的影响。因此,对原始sEMG依次进行了有效段自动提取、带通滤波、FastICA去工频干扰和小波包去噪等预处理来提高信号的质量,具体处理过程与效果参见文献[15]。
2.3MUAP分解
根据去噪后的基线信号和MVC力量水平下采集的sEMG,估计得到可分离MUAP的最大幅值约等于4 mV,最小幅值约等于1 mV。为了计算方便,可分离MUAP的幅值分别设为4、2、1 mV。对于12通道的sEMG,采取的是单通道分别处理的方式。单通道sEMG分解可以概括为4个步骤。
步骤1:输入待分解sEMG,根据信号最大峰值确定其中所包含的最大MUAP幅值,并以该幅值作为初始阈值进行备选峰值检测;
步骤2:检测信号中绝对峰值大于阈值的峰值点的位置,然后按照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将所有备选峰值点对应的索引点保存到1个一维数组中;
步骤3:从最大峰值索引点开始,在索引点附近根据4种不同幅值的MUAP模板,选择不同变化范围的窗长(4 mV:15~20 ms;2 mV:10~16 ms;1 mV:5~12 ms)移动截取待分析信号片段,计算特征参数,识别MUAP;若在某个备选峰值点附近识别出有效的MUAP,则从信号中减去相应的模板;若未识别出有效MUAP,则进入下一个索引点进行识别,直到遍历所有备选峰值点;
步骤4:检测残余信号峰值,若残余信号峰值大于最小检测阈值,则以更小MUAP的幅值作为备选峰值点的检测阈值,返回步骤2继续对残余信号进行分解;否则,结束分解。
3 结果
3.1单通道分解结果
图4为一段60%力量水平下,食指恒力收缩时采集到的sEMG,经过预处理和分解的效果图。从图4中可以看到,预处理之后的信号无明显的工频干扰,高频噪声明显降低,曲线更加平滑;另外,渐进逐层分解后得到了幅值约为1、2、4 mV等3层MUAPTs,共12个MUAPTs加上一个幅值和能量较少的残余信号,且残余信号中无明显MUAP波形残存;从不同MUAP的发放时间序列上可以看到,所提取出的MUAP与原始波形在时间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仔细观察右侧的细节放大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叠加波形中的主体MUAP都被成功地分解出来,并归类到了相应的MUAPTs中,且其发放时刻定位准确。由此可见,所提出的“先大后小”的渐进式分解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叠加波形的分解。
3.2MUAP发放总数随力量水平的变化趋势
分别统计了8名受试者(3组/人)食指、中指和环指在20% MVC、40% MVC和60% MVC等3个力量水平下采集到的时长为2 s的12通道sEMG分解得到的MUAP数目,结果如图5所示。显然,对于所有受试者,3种手指活动模式下,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MUAP发放的数目都呈增加趋势。
3.3不同手指活动模式下不同大小MUAP发放比重变化
从图5可以观察到,MUAP发放总数总是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然而,不同活动模式下,所分解得到的3种不同大小MUAP的变化并不都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由于不同的受试者,不同活动模式下分解得到的MUAP的总数不同,因此以3种幅值不同的MUAP数目占总数目的百分比(即比重)为指标,统计了8名受试者在不同活动模式下(每种活动模式3组重复试验数据,共24组数据)不同MUAP的贡献。结果如图6所示。
从图6所示的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可以观察到,3种手指活动模式下,大幅值MUAP(A≈4 mV)的发放比重,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中等幅值(A≈2 mV)MUAP,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不同手指则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食指,显著性增加;中指,20% ~ 40% MVC显著性增加,40% ~ 60% MVC则基本保持稳定;环指,20%~40% MVC显著性增加,40% ~ 60% MVC显著性减少。小幅值(A≈1 mV)MUAP的发放比重,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而减小。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盲源分离、人工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引入,sEMG分解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MUAP叠加波形分解仍是sEMG分解中难点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渐进式sEMG分解算法,基于先验模板匹配和分级量化,实现了对不同力量水平下的MUAP提取。实测sEMG分解结果显示,与其他报道给出的结果[1, 8, 16]一样,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分解得到的MUAP总数呈增加趋势。由此可见,本研究的分解算法提取出的主体MUAPTs,确实能够从整体上反映肌肉活动的强弱变化。
目前,基于MUAP形态的sEMG分解算法,在处理叠加波形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不同的MUAP模板进行不同程度的叠加合成再与sEMG进行比对;另一种则是从sEMG中逐个剥离MUAP[16]。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后者相同,但对分解策略进行了优化,以适应高力量水平的sEMG分解。首先,本研究采用了一种简洁的类似二进制的分级量化方法设置不同MUAP的幅值;其次,传统的sEMG分解算法在波形分割时,通常采用对称的固定窗口进行信号分割,忽略了不同MUAP时长不同,对称性不同[17]为了弥补其不足,在同一个峰值点,采用不同窗长,移动截取的方式,截取多个待分析波形,以便更加准确地对主体MUAP进行识别;最后,在波形识别时,相关系数只作为基本判定指标,还考虑了残差的大小,能够很好的减少误判。从图4中60% MVC力量水平下的sEMG分解结果来看,所提出的算法与其他基于波形检测和模式识别的方法[1, 8]一样,所得到的MUAPTs与预处理后的sEMG中的MUAP叠加波形,在时间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同一时刻同时发放的MUAP也得到了有效分解。另外,分解之后得到残余分量较小,无明显MUAP残余。综上,本研究所提算法分解得到的主体MUAPTs中MUAP的发放时刻定位准确,有效地实现了叠加波形的分解,适用于高力量水平下的sEMG进行分解。
由图6可知,同一手指活动模式下,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不同大小MUAP的比重不同,即不同大小MUAP对手指力量的贡献率不同。小幅值(A≈1 mV)、持续时间短的MUAP,在较低力量水平下(20% MVC)的贡献率最大,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贡献率降低;大幅值(A≈4 mV)、持续时间长的MUAP,在较低力量水平下(20% MVC)的贡献率最小,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贡献率增加。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较低力量水平下,激活阈值较小的MU被激活并发放幅值较小的MUAP,随着力量水平增加,为了产生更大的肌力,具有更高激活阈值的MU被激活,并且主要由后激活的MU来产生肌力。事实上,已有结果证实,MUAP的大小主要是由MU中包含的肌纤维数决定,为了产生更大的肌力,包含有更多肌纤维数的高阈值MU将被激活[16]。
同时,本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手指活动模式下,部分MUAP贡献率随着力量水平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如图6所示,3种手指活动模式下,中等幅值MUAP(A≈2 mV)贡献率随着力量的变化趋势具有显著性差别。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不同手指活动时,神经-肌肉系统采取了不同的MU募集策略,选择性地激活MU[18]。
5 结论
针对高收缩力情况下sEMG分解中的叠加波形分解问题,本研究基于MU募集的“大小原则”和MUAP形态,提出一种“从大到小”的渐进式MUAP分解算法。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对不同手指活动模式下的指浅屈肌sEMG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该算法能有效分解sEMG;随着力量水平的增加,分解得到的MUAP数目呈现增加趋势;不同大小MUAP的比重随着活动手指和力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所提出的分解算法,为深入研究神经-肌肉控制系统中的MU募集与发放信息提供了可能。而所提出算法MUAP基本模板类型较少,只提取了一部分MU所发放的MUAPTs信息,后续研究中需要建立有效的模板更新机制,实现更多形态MUAP的提取。此外,后续研究需增加样本量,并设计实验对自主收缩时MU的募集模式进行研究。
[1] De Luca CJ, Adam A, Wotiz R,etal. Decomposition of surface EMG signals[J].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2006,96(3):1646-1657.
[2] 侯文生,万莎,吴小鹰,等. 手指运动姿态检测及假肢手指动作实时控制[J]. 重庆大学学报,2013(04):103-109.
[3] 姚博. 表面肌电信号分解算法及其在小儿脑瘫评诂中的应用[D].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4] 王耀兵,季林红,黄靖远. 康复训练过程中上肢运动肌电信号特征的对比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4(23):4721-4723.
[5] 王刚,王志中,胡晓,等. 基于最佳小波包的表面肌电信号分类方法[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6(01):45-48.
[6] Garcia GA, Okuno R, Akazawa K. A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for surface electrode-array electromyogram-A noninvasive, three-step approach to analyze surface EMG signals[J].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Magazine,2005,24(4):63-72.
[7] Naik GR, Arjunan S, Kumar D. Applications of ICA and fractal dimension in sEMG signal processing for subtle movement analysis: a review [J]. Australasian Physical & Engineering Sciences in Medicine, 2011,34(2):179-193.
[8] Nawab SH, Chang SS, De Luca CJ. High-yield decomposition of surface EMG signals[J].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2010,121(10):1602-1615.
[9] Farina D, Enoka RM. Surface EMG decomposition requires an appropriate validation [J].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11,105(2):981-982.
[10] 安媛. 手指活动影响前臂多腱肌运动单元募集模式的初步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12.
[11] 李强. 表面肌电信号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检测[D].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12] 侯文生,安媛,杨丹丹,等. 食指力量对指浅屈肌运动单元募集模式的影响[J]. 医用生物力学,2012(06):648-654.
[13] Merletti R, Holobar A, Farina D. Analysis of motor units with high-density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J]. Journal of Electro- Myography and Kinesiology,2008,18(6):879-890.
[14] 姚博,杨基海,陈香,等. 基于稀疏分量分析的欠定盲源分离用于表面肌电信号分解[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2(02).
[15] 罗万国,吴小鹰,杨丹丹,等. 基于形态学的表面肌电信号分解算法研究[Z].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
[16] Stashuk D. EMG signal decomposition: how can it be accomplished and used? [J]. Journal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Kinesiology, 2001,11(3SI):151-173.
[17] Chauvet E, Fokapu O, Hogrel JY,etal.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 trains from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s using fuzzy techniques[J]. Medic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Computing, 2003,41(6):646-653.
[18] Butler TJ, Kilbreath SL, Gorman RB,etal. Selective recruitment of single motor units in human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muscle during flexion of individual fingers[J]. Journal of Physiology-London, 2005,567(1):301-309.
StudyonScaledDecompositionofSurfaceEMGBasedonPriorTemplates
LUO Wan-Guo1HOU Wen-Sheng1,2#ZHENG Xiao-Lin1,2#WAN Xiao-Ping1CHEN Hai-Yan2ZHOU Ping2WU Xiao-Ying1*
1(DepartmentofBiomedicalEngineering,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44,China)2(Chongqing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CenterforMedicalElectronics,Chongqing400044,China)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decomposition; prior templates; 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s
10.3969/j.issn.0258-8021. 2014. 03.015
2014-02-05, 录用日期:2014-04-2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16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758);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2jjA10103)
R318
D
0258-8021(2014) 03-0366-07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Member, Chinese Society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wuxiaoying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