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民主中国的路径选择——基于“群众路线”维度的考察
2014-02-03彭乐乐
彭乐乐
(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一、战时中国的民主诉求
民主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与特定的历史任务相适应。关于现代的民主,亨廷顿认为它是“民族国家的民主,其出现与民族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民主是作为一种舶来品伴随着西方的入侵开始传入中国的。从清末的“开眼看世界”、清末新政再到后来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民主思潮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这无疑给饱受奴役与压制的中国带来了生机。但是实际上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民主思潮大多数情况下仍旧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上,只是作为一种先进的理论在中国发挥影响,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剂催化剂以后,民主才开始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主旋律,人们对民主的追求才更多地诉诸于社会实践。
毛泽东认为对于抗战时期的中国而言,“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主要缺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在客观对比了中日双方的力量并且对战争形势做出正确分析以后,毛泽东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认为只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民族的抗战才能赢得民族的独立与抗战的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需要动员全中国的各阶层群众,而各阶层群众的动员与中国民主运动的发展又息息相关。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坚持独裁统治,实行一党一派一阶级的专政,在抗日方面不断地妥协退让并且对共产党进行围剿,不断镇压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反对国民党一党一派一阶级的独裁专政,主张通过实行民主政治来进行全民族的抗战。通过对抗战形势以及抗日与民主关系的正确分析,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民族革命的背景下,离开民主谈抗日或者离开抗日谈民主都无法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民主与抗日的有机结合才是根本之策。中国共产党将抗日与民主结合起来,实行民主的抗日以及抗日的民主,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革命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民主革命,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政治,动员全国一切力量抵御日本的侵略,捍卫民族的独立。
二、抗战时期“群众路线”的发展
(一)“群众”的范畴
在战时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将“群众”作为中国民主政治理论以及民主运动实践的主体,这体现了中国革命中民主价值的归属。中国的“群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公民”追求抽象的人权,它要求实现的是实实在在的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权利。“群众”作为一个历史和阶级的范畴,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其含义不断发生变化,从“群众”这一范畴出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民主路径的选择。“群众”这一范畴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伊始主要包括工人、农民在内的来自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此后为了进一步壮大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实行团结政策,同时对革命的对象进行了具体分析,将地主、富农以及资本家中的进步势力纳入到“群众”的范畴当中;到了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凝聚社会各阶层力量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将“群众”的范畴扩展到除了汉奸以外的一切愿意抗日的人,包含了资本家、工人、地主以及农民等各个社会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实际上,对人民群众的这种划分逐渐淡化了战时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界限,缓和了激烈的阶级矛盾与斗争,从而凝聚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群众路线”的内涵
对于“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可以从古代社会中的民本思想中起步。作为中国传统治国思想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民本思想的内容在整个封建社会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日臻完善。民本思想强调“民”对国家的重要性,把“民”视为国之根本的一种政治思想。然而民本思想在本质上仍然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其核心仍然是君权至上,具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现代的“群众路线”思想则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性理论成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独创性理论,这一思想最早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提出,这一提法主要是针对在筹款过程中红军与群众组织的关系而言的,要求红军通过“群众路线”仔细地了解群众日常生活的需求。到了抗日战争这一关键的历史节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始终处于不断完善与成熟的过程当中。对于何谓“群众路线”,毛泽东认为,对于共产党来说正确地领导带领人民群众“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可见,毛泽东将“群众路线”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不断地表达,共产党通过对人民群众的各种意见进行整合后再发布施政纲领,这样有利于赢得人民的拥护并且减少施政纲领落实的阻力,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凝聚抗日力量。此外,刘少奇还提出了群众观点对于“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并且将其提高到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这一高度。通过党对“群众路线”的界定,可见“群众路线”的话语体系主要涉及到共产党的性质、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以及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这一特殊时期就是按照“群众路线”思想开展了一系列的民主政治建设,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运用,也是中国共产党高超政治智慧与领导艺术的生动体现。
三、抗战时期“群众路线”路径下的民主建设
(一)从群众中来
1.民主选举。选举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否享有真正平等的选举权是体现一国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选举,毛泽东将其视为一国民主政治的开始,认为如果离开了选举这个因素,就谈不上实行民主政治。但是根据当时中国的现实国情而言,四亿人民群众不可能每个人都到政府参与民主政治,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只能通过选举的方式选出代表来参与民主政治。为此根据地在开展民主选举时规定,只要年龄达到十八周岁并且拥护抗日与民主的群众都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此外,由于根据地群众的政治文化程度较低,根据地选举创新了一些贴近实际的选举方式,采用了豆选法、画圈法、举胳臂等方式。实际上通过这种群众性选举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保证群众选举权的充分行使,充分体现了根据地选举范围的广泛性;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参政热情,提高了群众的民主政治觉悟,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
2.“三三制”政权。政权问题是国家建构的根本问题,离开政权谈民主,民主就会变成天方夜谭,为此民主必须要落实到国家的政权建设上。抗战时期,面对不同于以往阶级斗争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通过建立一种新的政权形式来凝聚抗日力量。抗战初期根据地政权中共产党员“清一色”的现象比较严重,而这一现象与民主、自由的精神是相背离的,为了将根据地政府建设成为一个更加具有包容性以及代表性的政府,需要吸纳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到政权建设中。为此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三三制”的原则,即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各占三分之一。对于“三三制”政权中人员的这种分配,毛泽东认为“这种人数的大体上的规定是必要的,否则就不能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实际上,这种人员分配是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的体现,这既表明了根据地政权的性质,也关乎根据地政权阶级基础的广泛性。此外,根据地政府还建立了参议会,主张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各阶级、阶层爱国人士实行政治协商、民主合作,从而有效地防止根据地政权出现一党一派一阶级专政的危险,保证了根据地政权的民主性。这种政权人员的构成也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避免出现滥用职权、消极腐化等现象。通过实行“三三制”这一政权形式,通过党内民主的推行来推动人民民主,使得根据地政权有了广泛的阶级基础,确保根据地政权具有相当的民主性,这种民主政治的实践也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好了准备。
(二)到群众中去
1.“帮忙政府”。作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主要解决的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这关系到一个政党合法性的构建问题。对于共产党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作出经典性的阐述,认为共产党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政党,就在于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之外,他没有任何的个人利益。而中国共产党早在建党伊始便号召要建立一个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群众党”,由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组成,致力于服务人民群众的政党,这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也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求,要求共产党在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时,一定要警惕与人民群众脱离的危险。实际上,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任何阶级的政党,其显著特征正是在于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毛泽东认为存在两种性质的政府:只知道刮刮刮的政府与帮老百姓忙的政府。根据地政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枢,对于根据地政府的性质,毛泽东认为根据地政府属于后者,称其为“帮忙政府”。“帮忙政府”的这种性质要求共产党人在根据地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进行各项群众工作,要深入到群众中间去与群众交流并且倾听他们的呼声,注重解决群众日常生活的实际困难。此外,“帮忙政府”还要求共产党人在开展群众工作时不能有高踞于人民群众之上的思想,反对命令主义以及尾巴主义,因为这些思想都是与“群众路线”思想相违背的,是封建官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余毒,必须坚决摒弃。面对权力容易腐蚀人的危险,“帮忙政府”特别注重自身的廉政建设,根据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严禁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行为。除了自身对权力的制约以外,“帮忙政府”还发挥了监督作为民主政治的生命线作用,特别是重视人民群众对权力进行外部监督的作用。毛泽东在黄炎培等造访延安期间与其谈到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他认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通过人民群众的这种外部监督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这在保持根据地政府的廉洁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得根据地政府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理想政府。
2.组织群众。民主政治的践行离不开群众组织的建立,它“使其成员的付出最小化,最节省精力,它是弱者对抗强者的武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中也指出了在抗战这一特殊时期里将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的必要性,认为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是赢得抗战胜利的关键,这是因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群众的无组织状态”。依据毛泽东有关群众组织的思想,创建群众组织成为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建构群众组织时,中国共产党意识到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党与群众组织之间的关系,为此共产党深刻领悟到必须“参加到一切群众团体中去,而同时又能经过这些团体去实现党的统一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地涌现了大批的群众组织如商会、农会等,中国共产党通过这些群众组织开展民主教育,进行民主宣传活动,将民主思想传播到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让民主思想深入人民群众的心中,使得民主活动成为人民群众自发、自觉的行动。在将群众组织起来以后,共产党还注重尊重这些组织的特殊性并尽可能地保持其组织上的独立性,使群众组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自开展群众运动,充分发挥了群众组织在动员群众、维护群众生活安定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党领导群众又服务群众的有机结合。
四、启示
抗战时期,“群众路线”这种温和的政策是党的政治立场与价值理念的生动体现,它弱化了阶级斗争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凝聚了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力量团结抗日,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群众路线”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它削弱了由一党一派一阶级专制的两个弊端,“一是不了解群众情绪,二是造成群众对政治的冷漠……倡导了群众的政治能动性,并要求政府官员定期走到群众中去”。这对于抗战的胜利以及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解读这一时期的“群众路线”能够更好地领悟中国民主政治的特殊性。当然,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党在抗战时期的“群众路线”更多的是作为党号召人民进行民族革命的一种斗争方法,并没有从制度上给予保障,使得“群众路线”在践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能否定“群众路线”的历史意义。
历史无数次证明,如何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也攸关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面临着“脱离群众危险”的严峻执政考验,主要表现在当前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的现象、贪污腐化的现象、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以及领导能力不足的现象层出不穷,致使党群矛盾不断加剧,使社会“维稳”的刚性需求增加。针对这一现状,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主题为“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活动,为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注入新的生命力,这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对于“群众路线”的价值诉求。同时,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与“群众路线”的践行休戚相关。由于我国当前的民主制度建设滞后于人民群众对民主的诉求,在政治参与上规范化与程序化相对不足,一方面致使群众运动、群体性事件多发,另一方面致使部分群众政治冷漠。为此,我们要从“群众路线”这一传统政治优势的逻辑与历史中寻求当前民主改革的经验与突破。共产党要做到忠实于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尊重民意,避免因漠视民意而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从而走入“塔西佗陷阱”;要进一步提高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构建群众工作的新格局,积极探寻符合当代需要的“群众路线”的践行方式;要注重民主程序的设计与完善,在制度上确保“群众路线”的践行,这对于今天如何走“群众路线”具有重要意义,它决定着党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赢得人民的支持与信赖,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
[1][美]塞谬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2]毛泽东选集(第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胡国成,赵梅译.寡头政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王建华.群众路线:民主的中国路径——以陕甘宁边区为个案[J].人文杂志,2008,(6).
[5][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