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投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器

2014-02-03李帮彬方阳春

中国发展观察 2014年8期
关键词:市民化城镇化农民

◎李帮彬 方阳春

人力资本投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器

◎李帮彬 方阳春

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注重的是以城乡统筹、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改变了传统追求城镇化大规模、大空间的方式。不论是在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还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人才都在发挥着极其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以人才为核心,推动人力资本的保障工作,发挥人力资本投资的加速器作用。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

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体制、技术和文化之新;“型”除了经济、交通、生态等客观存在的转型,更加注重人们生活方式、观念意识的转型。这都体现出了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同时也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特点,可以将新型城镇化中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分为三个过程:农民市民化待遇的过程,农民“进城”转化为产业工人、市民化的过程,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三个过程紧密相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给予农民市民化待遇,加大对农民教育、医疗、创业、就业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人力资本质量得以提升,为农民市民化过程打下基础;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通过教育、迁移、健康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资,实现农民的创收,农民产业也就得以发展,从而提高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贫富差距的缩小将会增加以税收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收入,这就会进一步增加对农民市民化待遇的投资。这三个过程中,农民市民化待遇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市民化的过程。

1.市民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为城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民的市民化过程中,郭志仪、常晔(2007)认为教育投资、迁移投资和健康投资将为促进城镇化建设产生基础性作用。在教育投资方面,教育规模的扩大可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可以提高人们在工作和处理事务上的能力,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者的求职成本;可以通过提高素质、降低生育率等一些外部效应来推动城镇化进程。同时,调整横向和纵向的教育结构,也会对城镇化产生推动作用:调整教育的横向结构、满足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人才需求,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纵向教育级别结构的合理化,将会适应产业科技水平含量的不断提高,满足城镇化对各级科技人才的需要。在迁移投资的过程中,进城务工不仅增加了收入,为下一步的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进城务工,农民开拓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吸取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健康投资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等途径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王芳(2013)认为,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具有重要意义,在提高劳动力的直接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可以促进劳动者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其能力和素质,为经济持续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文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2.缩小收入差距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促进社会均衡

陈凌、姚先国(1997)曾提出人力资本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可以实现社会均衡。刘健(2013)认为这一功能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个人的劳动生产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可以使得劳动者获得更多的收入,进而形成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的良性循环,缩小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差距;人力资本累积到更高的劳动力,配置社会资源的能力也更高,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二是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来缓解收入差距过大:加强对人力资本的公平化、合理化投资,通过对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自身能力,以个人能力的提高促使社会收入差异的缩小,最终使社会各阶层收入差异将趋于合理化,城乡一体化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得以实现。

通过对中部六省的调查分析得出,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异每缩小1%,城乡收入差距将缩小0.689%。中部地区的数据显示,人力资本投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促进城乡收入均衡发展,有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力资本投资遇到的问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50.32%,同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结构有明显改善。

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是城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在城镇化中人力资本学者研究最多的领域。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根据张艳华、孙长学(2010)的统计,“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年均转移900万人,其中以农民工形式的人口年均转移600万—650万人。在他们看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四个特点: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减少;农民工就业吸纳能力总体加强的同时,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工就地就近向中小城市转移面临新机会;举家迁移人口不断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加快转移。

尽管相比较而言,农村人口比例下降,农村人力资本建设进程加快,但是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还是遇到很多问题。

1.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本质量较低。按照2014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6亿人,其中农村人口仍有6.30亿,占总人口的46.27%,而且,53.73%的城镇常住人口中,还包括1.6亿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市民福利待遇的农民工群体。这意味着我国面临着的现状是:农村人口众多,同时,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较低,高中低端技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除了农业以外,他们普遍缺乏生活的技能;加之农民的市场意识普遍不强,难以发展农村规模经济,难以发展农村经济现代化。

2.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比例失调。据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仍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村从业人员的比例极低,而且东西部产业分布不均。同时,农村劳动力的低使用效率和高素质劳动力人才的缺乏形成强烈的反差,农村工业经济的落后又使得农村形成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浪费或闲置。

3.人力资本开发意识不够,培训机制不完善,缺乏系统培养体系。通过对秦皇岛市的调查,王芳(2013)发现,农村普遍存在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够,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人才培训无计划、盲目性、人才培养和使用脱节现象普遍。同时,培训多为短期培训,缺乏统一、连贯的培训制度,培训方法欠缺创新,最终导致很少农民愿意参加这种培训。

4.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农村的人力资源投资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财政对人才开发的资金往往由于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方面的资金缺乏而被转移,经费无法长期到位。这就使得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很多外出务工人员不愿返乡,农村实用人才越来越少。

5.人才保障条件不足,农民身体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在陈泽民(2010)看来,农村医疗条件和城市相比差距明显,农民较低的收入水平很难跟上医疗费用的急剧上涨,相当数量的农民健康状况堪忧;此外,法律保障机制欠缺,传统观念深深束缚着农村人们的思想,法律意识难以迅速普及,维权过程艰难。

6.地方政府“趋利避害”思想严重。马莹(2013)在文章中指出,部分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当地居民利益、维护地方财政,不舍得为农村转移人口给予财政支持。另一方面,以投资驱动和“房地产化”为主的城镇化道路往往导致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才的城镇化。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转变做法,将农村人力资源的稳定与开发工作落到实处。

此外,在郭志仪、常晔(2007)看来,教育投资上,农村“应试型”教育的阴影仍然存在,降低了农村教育投资的效益,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相应的,由于农村人均收入低,导致教育投资相对较少,很多人无法接受高等教育,而“应试型”教育无法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即使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最终结果也往往是“农村投资、城市受益”。而迁移投资会遇到信息障碍、专业技术培训、进城费用、劳动权益保障等问题还广泛存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存在,农民在健康上的投资还是很多的,而且基本上都是以保持充沛体力和更好的精神状态为主;反过来,健康投资的增加会对收入起到反作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

经济发展是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基础,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进步的保障,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姚先国(2007)分析了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中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及对策。要积极发挥人力资本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其作用。

1.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积极作用

针对目前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及素质较低的现状,陈倩羽(2011)认为高等教育在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之外,提升了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了社会劳动力质量,必然带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继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同时,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应与城镇化、现代化紧密结合。这就要构建适应城镇化进程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被动的劳动力有效地转换为拥有主动权的高素质人才:要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拓展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通才基础上完善专长人才的培养模式;健全校企联盟人才培养模式、中外联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终生学习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农村教育,郭志仪、常晔(2007)认为要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改革农村教育的模式和结构,充分利用义务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技能教育和培训、推广远程教育,适度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同时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力争实现教育公平。

2.加强人的城镇能力投资,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李永庆(2013)创造性地提出人的城镇能力概念,即人们适应城镇、融入城镇的能力素质。中国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人的城镇能力是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农民市民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他认为,现阶段推进人口城镇化,需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以推动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通过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城镇常住人口公共服务的全覆盖;通过完善相应的制度与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经济政策和公共服务建设。这意味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更加以人为核心,这一过程不仅是人口的转移,更重要的是转移人口适应并融入城镇,实现全方位的“市民化”。

而提升农民的城镇能力必须依靠人力资本投资来实现。在发展农村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做到:第一,进行制度创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二是要健全农民工培训和就业服务的政策补贴和激励机制,给予农民工群体完善的城镇化保障;三是开展农民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四是要鼓励专业人才深入农村,就地完善人的城镇化能力。

3.加强培训投资,完善人力资本投资配套环境

对于人力资本培养,李思丽(2013)认为,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本,要健全制度保障,制定培训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激励政策。同时,通过对高素质领导干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以及选调有志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研究生、大学生等方式,培养高层次运作人才;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基层管理人才等等。

除了重视培养以外,还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规范政策环境。陈泽民(2010)认为,加快人力资本投资,需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要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刺激农村人力资本。刘健(2013)认为人力资本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因此人力资本需要着眼农民,涵盖农村,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增强人力资本的内生发展能力投资

在鼓励人力资本合理流动的同时,也要加强农村人力资本自我消化、自我发展的作用。张艳华、孙长学(2010)结合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本溢出问题认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增强农村内生发展能力,防止农村人力资本过度外溢。要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契机,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公司化经营、农村新经济组织建设等,提高农村内生发展力,加强农村产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同时,要建立引导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健全帮扶制度。

结论及展望

早在“十一五”规划纲中要就已经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十二五”规划再次建议,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均对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意见。然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更大程度地挖掘人力资本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产出效益,从而提供丰富而高效的人才保障,将新型城镇化的“新”特点落到实处,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关于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比较多,许多学者也提出了众多观点,但是大都局限于农村人力资本的研究。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农村人力资本的参与及投入,而是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拥有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将城市人力资本和农村人力资本进行融合,实现城市人力资本的转移、更大程度地发挥城市人力资本的带动作用。教育在人力资本投资及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发挥均等化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加速作用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浙商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市民化城镇化农民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家乡的城镇化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市民化与个人劳动收入:外部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