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代表和反映青少年的利益诉求
2014-02-03本刊编辑部
文 / 本刊编辑部
代表和反映青少年的利益诉求
文 / 本刊编辑部
按照法制化、组织化、社会化推进的思路,积极代表和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努力使青少年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
强化组织化渠道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围绕“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主题,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深入青年广泛开展倾听、恳谈,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两会”渠道进行反映,各省级团组织提出提案、议案和建议共90件。联合公检法司等12家部委开展2013年度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
推动青少年法律法规的完善、贯彻落实和工作平台的建设。积极参与有关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贯彻落实,推动各地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配套法规。加强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依托专家和志愿者队伍开展心理、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开展寒暑假青少年自护教育。推动出台《关于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着力加强青少年社工队伍建设,为深化权益工作和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专业力量支撑。
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切实履行好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组长单位职责,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总结推广各地在5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犯罪预防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做法和机制,在1/3的县(区)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作格局。配合全国人大法工委,围绕专门学校强制入学、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未成年人监护权等问题,研究和推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联合中央综治办制作播出《为了明天》等专题片,与司法部联合举办全国青少年网上普法知识大赛,增强青少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和全社会未成年人保护意识。
此外,着眼探索解决当前青少年权益维护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围绕活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构有效运转、建立青少年权益个案受理办理机制、探索典型案件和热点事件响应机制、建立青少年权益状况监测研究体系等9个工作方向,选择全国45个城市(区),以未成年人和进城务工青年、困难青少年群体为重点对象开展“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