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欧外《舞姬》中爱情悲剧的根源探析

2014-02-02刘松明

科技致富向导 2014年2期
关键词:悲剧性

刘松明

【摘 要】森鸥外是近代日本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他是浪漫文学的代表,尤其是他的处女作《舞姬》,更是代表了当时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这篇小说的特点在于其创作的匠心独运,能够通过独特的视角向将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示在我们面前,同时也反映了日本在那个时期的时代特点,即当时的知识分子面对那样的现实社会时能够做出的反映。小说从当时的社会风貌出发,分析了《舞姬》中的爱情故事最终成为悲剧的根本原因,准确地将作者的想法寄托在其中,反映出其高唱浪漫主义和反自然主义的创作思想。

【关键词】森鸥外;《舞姬》;悲剧性

1.森欧外《舞姬》的故事主线

太田丰太郎是《舞姬》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是一名普通的官吏,早期在柏林留学,并深受德国大学的熏陶,逐渐产生了自由民主的意识,并且愈演愈烈。机缘巧合,他认识了爱丽丝,一名当地的穷舞女,去对当时无力安葬过世父亲的爱丽丝感到非常同情,对其鼎力相助,良人也随之交往更加频繁,最终爱上对方。之后,丰太郎在别人的陷害下遭受了免职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爱丽丝对他不离不弃,对他仍旧一往情深。随着故事的发展,丰太郎终于等来了升职的机遇,但是要东归日本,这让他陷入了爱情与仕途两难的选择,最终爱情输给了仕途,他抛弃爱丽丝,选择了回到日本。爱丽丝在知道他的决定之后,最终接受不了这一事实,而陷入疯癫失常的状况。在这部作品中,森鸥外一直在为男主人公辩解,尽管他背叛了自己的爱情,这也是由于他自己本身经历的关系。这部小说的风格非常清新典雅,笔调极为浪漫抒情,同时用其精湛的技巧,向读者展示了这一凄美的爱情故事,森欧外由于这部处女作被誉为“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导”[1]。

2.森欧外《舞姬》中爱情悲剧的根源

在这部小说中,有多个原因使得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最终走向悲剧,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

2.1明治初期的社会风貌

明治初期是这个爱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在这个时代,有着很多无可奈何的原因使得他们最终无法在一起。当时的日本是闭关封闭的,而西方发展的速度使得西方文化在冲击着当时日本的文化,日本逐渐学习欧美主义,进行改革,也就是明治维新,使得日本也逐渐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2]。但事实上,日本改革得并不彻底,还遗留着封建社会的一些特质,包括“绝对服从”、“国家至上”以及“自我牺牲”的一些思想,使得很多日本人民还深受其害,这些思想在官僚机构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处于下级的官员都是按照机械的模式被培养,上级能够对其随便下命令,就像一个机器一样。而《舞姬》的男主人工是在西方国家接受教育,有着明确的自由主义思想,这使得他在两种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中纠结徘徊。最终,他还是选择回到日本,成为官僚机构当中的一个机器,同时也放弃了他的爱情。这说明,造成风太郎与爱丽丝最终分离的原因之一就是日本当时的封建社会秩序,这也是根本原因。

2.2作者身份的复杂性

作者因素也是小說结局非常重要的原因,作者森欧外本身具有非常复杂的身份,他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他同时还是官僚出身,这是少为人知的。他曾经是日本陆军部医务局长,为了寻求保护,一度与一些军界巨头联系密切,包括乃木希典等等,他的这种矛盾的经历也是其作品中爱情故事发生悲剧的原因之一[3]。可以说,他是故事的原型,其在德国留学时就遇见了他的“爱丽丝”,虽然最后这个“爱丽丝”并没有被逼疯,却被他的母亲赶回了德国。可以说,森欧外的这些经历以及他思想本身的矛盾性,注定了《舞姬》这部小说的结局。

2.3主人公丰太郎自我解放意识的局限性

儒教思想是风太郎从小接受的教育,因此,他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着靠走仕途之路来光宗耀祖,这样的观念使得他在仕途与爱情当中抉择时选择了仕途,而抛弃了他自己的爱情。当然,他很想爱情与仕途兼得,但是但是的社会背景使得他这个愿望根本不能实现,当时的风太郎也没有反抗的意识和能力,缺乏自我解放意识,他只能去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舞姬》当中两人最终不能在一起的原因与风太郎的自我解放意识不足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2.4主人公丰太郎的爱情观

《舞姬》中两人产生爱情的根源是风太郎怜悯爱丽丝,而不是最初就产生的爱慕之情。小说中有这么一段话:在某一个黄昏,风太郎正在悠闲地散步,这时候他看见了美丽的爱丽丝正在上心哭泣,内心深深被触动。他对这一幕甚是感动,也非常同情爱丽丝,就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这之后,他们两个人交往甚密,并逐渐对彼此产生了爱慕之情。从小说中不难推断,两个人的关系最开始是非常简单的朋友关系,并没有很快成为恋人,在故事发展到后面,风太郎的母亲去世再加上其又被免职,这些遭遇使得他非常低落,在这种情况下才与安慰他的爱丽丝在一起。也就是说,爱丽丝就是他在遇到困境时的精神寄托,并不是一开始就产生的爱慕之情。这种感情本身就是不牢靠的,是非常脆弱非常容易被打败的,根本无法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对抗,也注定会走向悲剧的结局。

3.结论

《舞姬》这部小说不仅能够让人领悟其中深刻的思想,不仅让读者被森欧外的文学造诣所折服,也让读者被这一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打动。虽然这部小说并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整部小说都透露出明显的浪漫的自由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日本当时存在的一些封建思想。风太郎这一形象的塑造,给当时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给予了一定的启示,鼓励他们产生自我解放的意识,这也是其另一重大意义所在。然而,就森欧外本人来说,虽然自由是他一直所倡导的,但是他的一身并没有得到自由,仍然被封建思想所禁锢,这一点可以通过后期的一些作品看出。 [科]

【参考文献】

[1]刘宇.浅析森鸥外《舞姬》的爱情悲剧[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125-126.

[2]章明.论《舞姬》中爱情悲剧的必然性[J].世界文学评论,2011(01):277-278.

[3]刘立善.论森鸥外《舞姬》的恋爱悲剧[J].日本研究,2002(04):312-313.

猜你喜欢

悲剧性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从《项羽本纪》的语言描写中看项羽的悲剧性
浅议《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悲剧性
文化碰撞下的爱情挽歌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探析
浅谈《窦娥冤》的悲剧性
《平凡的世界》的爱情悲剧性
论高明《琵琶记》的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