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正安方竹产业发展探讨

2014-02-02王伦

科技致富向导 2014年2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

王伦

【摘 要】方竹笋是大娄山山脉东北部高海拔地区的纯天然绿色食品,被誉为“笋中之王”,消费前景广阔。大力开发利用方竹笋资源,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是正安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绿色生态与特色经济强县”的迫切需求,也是正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经济基础。本文主要立足于正安县方竹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根据方竹产业发展的基地建设项目及发展现状,对方竹笋今后的产业发展做出对策探讨。

【关键词】方竹产业;产业发展;贵州正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同时,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安县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总人口59.5万人。想要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但需要“借外力”,更需要“发内力”,着眼自身优势,发掘自身潜力,在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做文章、绘蓝图。

1.正安县方竹林基地建设情况

金佛山方竹属竹亚科方竹属,秋季发笋,是我国独有的优质笋用竹,仅分布在大娄山山脉东北部地区,自然分布于阔叶林或乔木林组成竹阔混交林,是地域分布明显的纯天然绿色森林食品。金佛山方竹笋体态方正、笋肉肥厚、鲜嫩味美,营养丰富,纤维含量适中,是优质笋用竹资源,具有较高的食用和保健功效,号称“世界一绝,中国独有”,是食用笋中不可多得的纯天然食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受到国际国内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青睐,消费市场巨大,前景广阔。正安县以金佛山方竹笋为原料加工的清水保鲜笋、滚刀笋、笋片、笋干等系列产品远销香港、台湾地区,远销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产品供不应求。

正安县是金佛山方竹的主产区之一,现有竹林资源15.2万亩,其中,原生方竹林6.5万亩,1999年以来新造方竹林8.8万亩,实施方竹低产林垦复改造4.9万亩,年产鲜笋4200吨。主要分布在新洲、碧峰、桴焉、庙塘、小雅、乐俭等乡镇和国营桴焉林管站海拔1300米以上的边远高寒山区。分布区涉及6个乡镇21个村,总人口28860人,其中贫困人口15390人。土地總面积420740亩,其中有荒山荒地资源49574亩,有25度以上陡坡耕地资源66920亩。2004年末,各乡镇上报的统计数据显示,项目区人均吃粮488公斤,人均收入1260元,低于全县人均水平。在人均收入中,人均方竹笋收入300元左右,占人均收入的23.8%。在现有12.7万亩方竹资源中,天然方竹林为8.7万亩,人工方竹4万亩。在天然方竹林中,亩产50公斤以下的地产林分面积达6.2万亩,年产竹笋1860吨;实施低林分改造后的面积2.5万亩,年产竹笋1750吨。在4万亩人工方竹林中,由于投资少,农户无资金的投入,抚育和管护效果不明显,效益不高,回报率低。

2.正安县方竹产业发展的情况分析

1998年10月,在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在新洲、庙塘、桴焉、桴焉林管站等乡(镇、站)启动实施了方竹低产林垦复改造和方竹笋用林营造,1999年7月编制完成了《正安县第一轮造竹工程总体规划设计》,累计完成方竹低改5.0万亩,完成方竹新造林8.7万亩。

2003年6月,正安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方竹资源培育管理及竹笋产品开发利用的意见》,并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实效。

2005年8月,编制完成了《正安县第一轮造竹工程总体规划设计》,目前正在组织实施中。2006年10月,正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做优做强茶叶、方竹笋、野木瓜产业的意见》和《关于方竹笋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方竹笋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及办法,推动了方竹笋产业的快速发展。

正安县顶箐方竹笋公司的发展是典型代表。正安县顶箐方竹笋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六年,注册资金400万元,主要加工“顶箐”牌清水保鲜笋系列产品出口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县方竹笋加工的龙头企业和贵州省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2004年2月评为正安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4年10月评为遵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5年4月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2007年3月被评为贵州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公司总经理郑继伟同志先后荣获了“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全国绿化奖章”、“遵义市绿化奖章”等荣誉。

3.促进正安方竹产业发展的对策

3.1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组织领导,高位强势推动

紧紧围绕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促进产业省级和加快发展这条主线,走跨越式、外向型、专业化的路子,进一步强化正安县方竹产业的竞争优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方竹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县和项目乡参与方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为保证有任务、有责任,切实加强对方竹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成立方竹产业领导小组和产业管理办公室,由林业局主抓方竹产业建设项目。

3.2建设营销体系,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升级

龙头企业是促进竹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按照“扶强、扶大、扶优、外引、内联”的要求,引外龙、扶强龙、兴小龙、育新龙,采取“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办法,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投资环境引进项目、资金、人才,扶持一批有市场竞争优势、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产业关联度大、科技水平高的龙头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发挥名牌效应。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内连基地和农户、外连国内外市场的竹产业开发龙头企业,不断推进产业升级。

3.3健全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创新发展机制

要围绕方竹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加快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科技支撑”“四位一体”的产业组织形式,使从事方竹的专业大户基本上加入合作社,不断提高合作效益。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县、乡、村各级都要举办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和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使广大农民群众称为懂技术、会治理、善管理的主任。

3.4整合科技力量,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成果转化

要加快方竹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实现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在加工技术方面,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在资源培育和重大研究方面,以国家投资为主,实施方竹业发展技术引导政策,促进方竹产业科技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方竹育苗、栽培、管理工作,重点抓好方竹林基地建设、低产竹林改造等一系列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组织现场会、技术讲座、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推进方竹产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从单一化利用向多元化开发的转变。 [科]

【参考文献】

[1]丁波,殷建强,刘世农等.正安县方竹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利用.贵州农业科学,2011,10.

[2]刘运贵,李淼.贵州省遵义市竹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竹藤产业,2008,6.

[3]谭方友,吴德辉.贵州省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经济林研究,2008,8.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
商业模式是新媒体的核心
关于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对达州市富硒茶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海南省热带花卉文化研究
哈尔滨市国际货运大通道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思考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一带一路下产能转移视角的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