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误区初探
2014-02-02裴会明
裴会明,权 亮
(1.甘肃省陇西县文峰初中,甘肃 陇西 748000;2.甘肃省陇西县乔门学校,甘肃 陇西 748000)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误区初探
裴会明1,权 亮2
(1.甘肃省陇西县文峰初中,甘肃 陇西 748000;2.甘肃省陇西县乔门学校,甘肃 陇西 748000)
现行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诸如重过程操作而轻结论分析等诸多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误区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实际实验教学中,有些老师对于物理实验的作用和目的认识不够到位,使得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或环节不全,导致了实验教学的种种误区。
一、误区一:重探究性实验而轻验证性实验
现行的物理实验教学力主探究,这本无可厚非,但我们的一些老师却把探究性作为实验教学的唯一,明明有些实验只需要验证或能正确使用工具即可,但有些老师的提法和做法非要强加上探究不可,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模糊了学生的认识。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测量类实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又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关键性实验,其作用和意义不可小视。大多数此类实验没有探究的必要,只需要对前人的结论进行测量验证即可。比如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实验,只需要用测量工具天平(或秤)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测出其质量即可,没有必要去探究,只需要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正确测量就行,而有的老师则流于形式让学生去探究,笔者认为大可不必。
二、误区二:重实验室实验教学而轻实践性实验教学
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与物理密不可分。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实验器材的短缺已成为历史。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在悄然地进入了单纯利用实验室器材进行实验的教学模式。这种单纯的实验教学模式,遏制了师生以往的自制实验器材进行实验的活动,阻隔了学生向生活学习的实践性实验的机会,将会削弱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试想,一个新的发现和发明需要实验来证实时,就不会有现成的器材和方法来照搬,只能通过动脑动手想尽办法来组织实验。如果学生经常地“吃现成饭”,无形中抹煞了学生的寻找实验工具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的习惯和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比如进行杠杆和滑轮的作用实验,则需要领学生到使用杠杆和滑轮的工地上进行实地参观和实践,方能起到震撼效果,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激发比待在实验室里来得更为强烈。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结束现有纯实验室器材进行实验的教学模式,应兼顾师生自制实验器材实验、社会实践性实验和观看视频等多种实验教学形式相结合的复合实验模式转变。
三、误区三:重演示实验而轻分组实验
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多数情况下怕麻烦,很少准备分组实验,以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这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极其不利。一是演示实验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实验的过程由老师掌控,实验的方法、流程和结果少了不确定性。二是分组实验的实验器材小,可见度差,对于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的结果只有临近的极少数学生才能观察清楚,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只是听实验而不是观察实验,更谈不上做实验的目的。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由此可见,分组实验不能用演示实验替代。比如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让学生准备自己想测量的物体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可能准备的物体有石块、塑料块、硬币等。不同物质的选取,既能使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又能综合得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的结论。由于实验物体的密度大小不同,在测量体积时,用针压法(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和徐沉法(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对于相同物体(如石块)进行测量,体积较大的测体积时用溢杯法,可同时让学生了解多种测量体积的方法。可同时探究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测量方法。如果该实验用演示代替,会出现方法单一、实验容量小、结论不全和观察不清等缺陷。
四、误区四:重定量实验而轻定性实验
在物理实验中,有一定数量的定量实验,如牛顿第一定律等。许多教师对于测数据的定性实验做起来游刃有余,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一旦遇到定性实验就会莫衷一是,从实验的过程的进行到实验结果的分析都欠火候,许多情况下很难起到实验本应达到研究问题的目的。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在平面上铺上不同的物体,如棉布、毛巾、瓦楞纸,把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不同的平面上小车运动的远近不同,对于这个结果,在做之前学生都能够猜测得到,所以该实验的重点不是实验的过程而是对实验过程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种定性实验,是科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推理分析得出结论的实验,有时比定量实验更为抽象更为重要,应该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
五、误区五:重实验过程而轻实验分析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于实验的过程和数据记录都能指导学生顺利的进行,而对于实验所得数据的分析、实验结论和规律的总结则是几句带过,草草完事。导致了许多学生对该实验的目的不是很明白,所以当学生面对实验数据分析题时,无所适从,无处着手解决。在平时,学生对于实验结论则是只能靠死记硬背,从而失去了实验教学应达到的目的,对于学生缜密的科学实验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起不到相应的引导和启迪。比如在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的实验,我们可以用浮力演示器进行实验,学生观察到当液体到达浮子底部时,浮子才能浮起。若不经过缜密的科学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所致。因此,实验分析是实验的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实验教学最为重要和最难的一环,直接关乎到实验研究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所以应引起各位老师的足够重视。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应达到的效果和目的,与我们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的初衷相去甚远。我们之所以探寻这些误区,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科学研究精神的人才,还能起到从实验探究到科学研究的有益过渡,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大有裨益的。
G633.7
A
1674-9324(2014)40-0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