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4-02-02田广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0期
关键词:大胆实验教学精神

田广

(贵州省盘县第一中学,贵州 盘县 553500)

浅谈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田广

(贵州省盘县第一中学,贵州盘县55350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教师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为学生创设创新情境,提供一个创新的平台,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大胆改进实验,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验教学;创新精神;培养学生

生物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新的知识、新的认知不断产生的一门自然科学。为适应这种形式的发展,生物教师必须倡导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擅于动手、勤于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

1.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直接动力。只有对实验感兴趣,才会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到实验中来。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的动力。

2.引导质疑,启发诱导。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实验过程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会捕捉创新思维的时机,引导学生提出质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出结论,这对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师生互动,参与探究。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我们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探究。

4.敦促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心自身健康发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敦促学生关注与生物科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关心自身健康发展,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等。

5.运用现代的评价观念。现如今,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简单地让学生接收知识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进行社会实践,从而发现新的知识领域,创造出新的知识理论,这是当今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人人有个性,人人有创新意识”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目标和尺度。

二、创设创新情境,提供创新平台,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1.建立合作的探究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选择有创新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进行交流协作,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研究,结合已学的相关知识和生活实践,通过试验这一平台,从而得出结论。通过交流,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得到相互的启发和提示,从而达到创新精神的培养。

2.设置开放性实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喜欢设置一些封闭性的问题,即实验一般只有唯一的结果,唯一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而且,这些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是教师提前制定好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本就没有参与制定实验方案的机会,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老师制定好的实验方案以及方法和步骤按部就班地做完实验即可,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是全然不知的。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应该多多设置开放性试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假设,并勇于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根据“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假设,并勇于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只有敢大胆想象才会有创新,只有勇于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不管学生想象的问题多么怪异,提出的假设是否具有可验证性,我们都应该给予鼓励,并支持他们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

4.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树立求新、求异的观点。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师轻生、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静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抹杀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探索新知识的热情,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树立求新、求异的观点。

5.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一般来说,大多数青少年都喜欢或者渴望展示自我,以赢得他人赞许的目光,当自己得到别人的赞许时往往会激发自己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相反则会出现闷闷不乐,对学习产生倦怠心理,甚至产生反感或害怕学习和接触新的东西、新的知识,这样就给学生将来的发展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6.运用成功效应,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当某个学生在某实验方面获得成功时,我们应该及时恰当地鼓励其他学生去效仿、去学习、去创新,在教师的指导下,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7.课内外结合,扩展创新空间。现在的高中生物新教材虽然增加了大量的实验,但同理论部分相比,所占总课时还是偏少。另外,分散的实验课时破坏了某些实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一定程度地削弱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流畅性,以及实践和创新的机会,所以开展课外活动,扩展实践和创新的空间势在必行。

三、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改进实验

1.改进实验器材。生物实验材料的适当选择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根据“可控性强;生物学稳定性好;来源可靠,经济易得;繁殖快,周期短;可操作性强”等生物实验材料的选择原则,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探究、发现新的实验材料和改进实验器材。

2.改进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能否鼓励学生大胆改进实验条件也是影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的改进实验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改进实验方法。按照教材中所提供的材料、方法、操作过程做实验,多数是可以取得好效果的。但有些实验由于材料采集难度大或反应速度慢,持续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实验难度相对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实验方法以消除原实验中的弊端。

4.重新设计新的完整实验。在学习教材上一些前人已经做过的实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的不满足,对已有结论的不轻信,富于好奇,善于幻想,勇于创新,敢于设计出新的完整的实验来向前人挑战。

5.变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设计探究实验是发现与创新的手段。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实验形式虽有所改变,增加了一些实习、探究性实验,但毕竟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还占多数。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精神,必然是先讲授知识,然后按要求通过演示实验或验证性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这种做法将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式,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这样的演示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必须加以改变。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主导的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看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教师是否能创设创新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平台,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是否能大胆地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改进实验,将成为影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

[1]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廖云娣.加强实验注重实践[J].生物学教学,2011,36(2).

[3]孙立祥.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教学中教材处理的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1,36(2).

G633.91

A

1674-9324(2014)40-0234-02

猜你喜欢

大胆实验教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我家的大胆蜗牛
拿出精神
大胆玩创意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