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教学
2014-02-02贺胜强
贺胜强
(贵州省普定县马场镇马场中学,贵州 普定 562100)
问题与教学
贺胜强
(贵州省普定县马场镇马场中学,贵州普定562100)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心理交往的过程,而心理交往的基础是语言交流,这种交流必须经过师生共同互动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学生能否发现并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数学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
发现;提出;问题;教学
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而探究发源于问题,纵观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传统的教育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及方法,尤其是“应试教育”,更是以功利性为价值取向,以传授、灌输为特征;以学生掌握知识量的多少,即知识记忆为重点;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依据。强调师道尊严,课堂教学呆板,学生被动接受,师生双方都不敢“标新立异”,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状况呢?肯定是课堂教学缺乏生命的活力,死气沉沉;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严重不足(甚至没有),学生缺乏个性。因此笔者认为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将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心理交往的过程,心理交往的基础是语言交流,而这种交流必须是师生间共同的互动。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学生能否发现并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数学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那么怎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呢?以下归纳几点,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促使学生去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处在自由畅达的学习氛围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实践证明,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唤醒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现并提出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各种问题。因此,教师一边要成为学生的大朋友,便于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一边要给学生创设生动、有趣、有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所思、有所想,进而有所发现,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教师一定要随时积极响应,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好奇、爱动、好胜等心理特点,运用各种方法,巧设诱因,使学生主动去想、去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还要转变教育观念,使学生敢于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总认为讲是最重要的,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听老师讲课,有问题下课后才能问,这样有利于老师把课顺利地“上”完。但是如果是这样,课堂上学生的发散思维便得不到及时发挥,老师也无法进行正确指导,对问题产生的模糊认识不能及时消除,以致让学生们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长此以往,学生也就缺失了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更不能向老师提出问题。所以,要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与尊师重道的教育观念彻底决裂,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教学民主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看作完整而平等的个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同时,教师牢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放下架子,走进学生中,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甚至在某些方面的某些问题上向学生学习,这样学生才敢于发现并提出问题。
二、抓住机会引导学生,使学生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师除了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外,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求知。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在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予提示,告之方向正误,帮助困难学生克服障碍,增强自信。学生则要努力克服依赖性,积极锻炼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自己也可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意(或有意)出现了笔误或知识性错误,发现后不要马上向学生声明这个地方弄错了,而是要让学生看看教师写的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和错误,引导学生大胆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给教师本人留了台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甚至提出让教师无言以对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应注意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兴趣,坚定一堂课能发现、提出几个问题才是最大收获的信念,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及时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惊喜、快乐。
三、激发潜能,留给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问题的解决需要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而发现、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它更有价值、更有难度,即“吃鱼没有捉鱼欢”。因而更加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探究,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把学习与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对其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教师启导释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做到长期坚持,还需要教师有目地、有计划地加以引导和培养。只要我们更新教育理念,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引发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动机,激发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兴趣,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氛围,才能最终实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才能真正在教学中实现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新局面。
G632.41
A
1674-9324(2014)40-0174-02